小学环保活动课程评价策略的实践探索

2024-01-08 11:44吴倩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4年1期
关键词:主体评价活动

吴倩

小学环保活动课程的评价策略对整个活动课程的实施效果、完成质量、反思总结,以及学生的能力发展有着关键性影响。因此,教师应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念,建立符合活动课程特点的评价机制,搭建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框架,优化评价形式与内容。

一、小学活动课程评价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内容匮乏

在倡导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小学开展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课程应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围绕学生主体,紧扣活动课程标准与目标,从多角度、多层面出发去展开评价。然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活动的结论性成效和单一的活动结果层面,忽视了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无法达到活动课程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社会性素养的根本育人目的。

(二)评价功能模糊

小学活动课程的评价主要有诊断、筛选、激励、引导、发展等功能。但调查显示,目前小学活动课程中存在着教师对评价功能认识模糊且应用不当的情况,大多数教师将活动评价着重放在诊断、筛选的功能上,忽略了激励与引导的功能。这样的驱动角度就使得活动无法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部分教师也无法尊重与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活动过程中,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参与态度、活动能力、策略思维、活动效率、合作交往等方面的激励与引导,单一地指向活动的结论成绩,忽略了对学生活动中的行为纠正与指导意见,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

(三)评价主体单一

现阶段小学活动课程中的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缺乏学生视角的自评、互评及第三方家长或社会的评价,无法保障学生活动课程的主体地位。开展活动课程本身的意义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参与活动课程的主体和评价对象,理应成为活动课程的评价主体。且第三方家长或社会对活动课程的参与度普遍较低,没有亲身体验就难以有真实客观的评价。

(四)评价形式陈旧

活动课程的评价形式受限于评价主体,两者无法割裂。因单一的活动课程评价主体导致了评价形式的陈旧与枯燥,目前的评价形式依然以理论测试、期末测试、活动结论性展示等短期诊断为主,无法以学生为主体去拓展更丰富、有效且具有时代性的新型评价形式。

在小学活动课程开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因地制宜地结合学生特点与环保活动课程亮点来完善评价机制,优化评价体系,提升评价功能的有效性,体现活动课程的育人性与根本意义,成为学校环保活动课程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因此,学校在环保活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总结、提炼出了以下评价策略。

二、小学环保活动课程实施中的评价策略研究

(一)聚焦小学环保活动课程评价的学生视角

学生是活动课程的主体,也是活动课程评价的对象,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够实现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学生自评的过程是对活动课程参与过程的回顾和审视。作为活动课程的主体,学生全面、真实地对自己的参与态度、能力表现、合作体验与结论呈现等进行分析与自檢,通过这样的自评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发展。而学生互评能以更加共性化的视角做出客观评价,激励彼此的发展,互相指出缺陷,发现亮点的过程也能取长补短、推己及人,对自己的活动表现进行多维度的客观审视。

以学校“美丽小天使”环保活动课程为例,旨在增强全校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低头弯腰、拾起垃圾”的卫生行为习惯,评选出保护环境的“美丽小天使”。学校少先队大队委牵头策划并组织此次活动,活动宣传、实施与评价的过程聚焦学生主体,以中队和大队为单位展开。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活动过程和活动成效两个维度:活动过程指参与活动检查与实施的各班“环保小卫士”的学生人数,各班“环保小卫士”的工作态度、检查能力、统计效率,各组“环保小卫士成员”的合作协助能力等;活动成效指各班的学生活动知晓率、各班每周评选的“美丽小天使”学生人数、校园周边及校园内各班级教室环境卫生的改善状况等。

针对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学校采取了“环保小卫士”和各中队队员自评、互评的形式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主要以问卷调查、实地检查、“听听他们的声音”之走访第三方家长与社区、学生民主投票“最美小天使”与“最美班级”等形式展开。这样的评价模式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总结提炼此次活动课程的重点,反观自己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更具有深度与意义的自评,有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形式,使得评价的参与度与真实性得以保障,活动课程并不是走过场的机械性任务,而是带有思考性与启发性的实践活动。通过此次活动课程的开展,全校学生的环保卫生意识与行为习惯得到提升,评价的过程充分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聚焦学生核心素养,让环保活动课程的育人意义落到实处。

(二)关注小学环保活动课程的过程性评价

摒弃单一的结论性评价,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过程表现上,更多关注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展现出的态度、动手实操能力、实践效率、创新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过程性内容,更全面和多维度地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综合性评价。这些内容信息的参与,能更全面地展现出学生的综合素养,保证活动课程的完整性、科学性与合理性。

以学校“参观污水处理厂与垃圾发电厂”的环保活动课程为例,这两项活动课程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课程的实施内容如下。前期的准备:分小组,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与网络搜查信息的方式,了解污水处理与垃圾发电的相关科学原理及时事新闻。中期的研究调查工作:分小组,组员分工合作采访污水处理厂与垃圾发电厂的相关技术人员,并做好采访记录;以问卷调查与走访咨询的方式统计本市的污水处理与垃圾发电的现状。后期的宣传与普及工作:以广播新型环保知识科普、网络线上环保小讲解员、环保创想课之自制环保用具、“变废为宝”环保手工课等形式去宣传推广环保活动,在全校辐射活动成效。

基于活动内容的多层次、活动形式的多元化,活动评价也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我们将评价重点放在活动课程前期与中期参与学生的过程表现上,以学生的参与态度、知识收集效率、创新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知识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为参考,评选出相应项目的“活动小达人”。我们还收集了学生的活动真实反馈,根据反馈情况进行汇总与提炼,指出本次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实践研究的亮点与特色,邀请相关专家对学生欠缺的部分与不足进行纠正、建议与指导。辅导员提出了环保活动课程开展的设想方案与具体方向,将下一次活动课程的组织、策划等相关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最后以班队活动的形式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探究与总结。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环保活动课程的评价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过程性表现作为评价结论的重点参考方向,聚焦学生主体视角,尊重学生的想法与个体差异性,将提升核心素养的育人理念贯穿整个活动。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设计者和创造者。学生主体评价必须依据课程评价的目标与标准,在此前提下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与能动性,通过更开放的评价模式来真正实现以评价促发展的活动目的。课程教师也需要积极探索与研究更有效的评价措施来真正提升小学活动课程的评价质量,丰富评价形式,完善评价内容,让小学活动课程的策划组织、开展实施与目标评价落到实处。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小学环保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21BJC052)

(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

猜你喜欢
主体评价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