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第二完全学校高级中学 张博均
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正在对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很多学校及教育机构已改变传统单一的线下教学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然而,在线上教学时,经常出现的教学脱节、课堂低效、管理无序甚至缺位、学生大面积掉队等现象,让教师困惑不已。
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科素养和能力不断提升。但由于诸多因素限制,目前大部分高中语文网络课堂仍然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的教学模式。
究其根源,从教师方面而言,首先是信息技术能力不足。当下的线上教学软件品类繁多、功能多样,如钉钉这款目前使用率较高的软件,可实现在线直播、屏幕共享、视频和语音交流、打卡签到、实时抢答等功能,教师只有熟练操作才能高效地开展网络教学。
其次,面对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教师开发与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
最后,教师对网络课堂的管控和检测能力有待提升。在网络课堂上,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有效掌控,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检测不到位,导致课堂管理缺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良好的课堂效果离不开师生协作,尤其取决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是网络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时空差异,导致课堂互动效果不佳,课堂氛围感不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从学生方面而言,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加之互联网多元信息的干扰,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如果学生不能及时获得帮助与反馈,就会影响网络教学的有效性。
从学校方面而言,网络教学管理机制不成熟,教学资源整合和共享不够,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当前许多学校线上教学的管理方式依然沿用了线下教学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和满足师生在网络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校应建立教学资源数据库,整合、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让师生各取所需、共同成长。
教师如何从传统的教室授课模式转换到网络授课模式,学生如何快速从传统的课堂学习转向网络学习?这需要一个转化与适应的过程。近年来,我校在网络授课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尝试,逐步形成了新的网络阅读教学模式。
在语文网络课堂上,教师全过程使用富有亲和力、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实施小组合作竞争下的疑探教学,落实网课“六要素”(亲和力、慢节奏、多练习、勤反馈、重总结、获得感),紧抓学生课堂学习互动任务的落实,每节课评比优秀学习小组和学科之星;用好网络优质教学资源辅助学生预习和复习,实现课外助学。
学校结合班级语文教师的视频直播教学与回放录像,实现课堂网络化,设计课下线上辅导答疑,重视发挥小组学习的团队作用、示范作用。
对个别临时出现网络或硬件问题的学生,教师会开出单独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根据导学案、教材内容,借助其他平台资源自主学习。
学校成立专门负责管理线上教学的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筛选教学资源。校领导督学团队分包指导学科组工作,专职督学、教务员做好网上教学教研常规巡课和日报告。备课组组长督学团队,组织集体备课,做好网上常规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管理。
班主任督学团队,根据需要召开班研会、大班会、即时小班会、线上家长会,把班级管理与网络教学紧密结合,坚持建设团结协作的班级文化。
专职辅导团队参与组内集体备课、作业及试题研究命题,把学生学习任务的落实作为重点,按时参与本教学班的随堂管理、辅导答疑活动,负责本班学生学习任务的落实和学习质量,关注特殊学生的学习,落实“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一个学生都进步”。
学校成立家校一体化合作的家长助学团和自我成长的学生民主管理团队。家委会代表热情参与学校工作,轮流参与班级巡课,疏导学生心理,增进亲子关系。
学校建立健全网课期间的班委组织,落实值日班长制度,构建网络学习小组,安排行政总组长、各学科小组长、纪律考核小组长等,对全组成员进行课中、课后各项纪律要求和学科学习任务验收情况的统计,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民主管理的热情,落实班级管理、学科学习、评比激励等各项任务。
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高中语文网络阅读教学模式初步形成 “3+1” 线上教学。“3+1”线上教学是指学生在3 天内自主学习,分段完成阅读任务,并汇总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然后每周固定1 天时间,由教师通过线上教学为学生答疑解惑。学校还建立网络教学100 分评价标准,给予教师全过程指导,对教师线上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获取和输出的多样化,网络教学能力已成为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面对“双减”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养,积极投身课改实践,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