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要以“进阶”为旨归

2024-01-07 00:00:00杨菊香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进阶小学语文

摘"要: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以“进阶”为旨归,帮助学生实现高通路迁移,让学生的学习历程清晰,让学生的学习前后相继,持续发展,有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单元教学内容统整,明确进阶路径;单元学习活动分层,搭建进阶阶梯;单元评价标准细化,探寻进阶契机。

关键词:小学语文;进阶;单元整体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多次提到“进阶”一词,指出要“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1],“关注内容之间的进阶关系”[2]。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教师要站在单元整体的角度,关注单篇与单元整体的关联,明确每篇课文教学与单元整体教学之间的关系。[3]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以“进阶”为旨归,明确进阶路径,搭建进阶阶梯,探寻进阶契机。下面以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为例,具体谈一谈。

一、单元教学内容统整:明确进阶路径

课标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4]。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统整,整体规划进阶路径。

进阶路径的规划应找准起点,明确终点。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纵向看教材编排,学生自起始年段已学习了与自然景观有关的文章,如二年级上册的《葡萄沟》、三年级上册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了解了介绍景物的方法,并且在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体会课文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

横向看单元内容,教材围绕“世界风光”编排了《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三篇课文,一次口语交际和一篇习作,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世界之美。这呼应了单元导语“寰宇纷呈万花筒”。“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是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三篇课文都巧妙地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来呈现这份情趣。口语交际指向语言的输出,要求学生结合情境争当小小讲解员。习作的要求是借助资料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由此,教师可以将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作为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学习的例文。学生从三篇课文中学习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呈现景物魅力的写作方法,对比三篇课文的表达方式,理解要根据景物特点选择动态描写或静态描写,再由《金字塔》一课学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口语交际作为学生习作前的一次口头练习,学生可以从中学习根据所选景点搜集资料,罗列讲解提纲,再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解。这样就分步达成了习作目标。

基于对单元的整体分析,设计进阶的单元整体教学路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感受情趣为主线学习本单元内容。

首先,在《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体会动静之美,师生共同品读情趣,并在阅读链接《威尼斯》《威尼斯之夜》的学习中探究表达方式;

然后,学生在《牧场之国》《金字塔》两课中自主品读情趣,掌握资料搜集方法;

最后,学生在“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中自主搜集资料讲解,并在“习作7: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游客喜欢的方式介绍一个地方。

从“学习”进阶到“练习”,再进阶到“运用”,学生从初步感受游览的情趣走向体会情趣,并以文字呈现景物的情趣。

明确了单元教学的进阶路径之后,教师可以设定“跟着课本去旅行”的情境,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将三篇课文的地点依次在地图上标出,并在每篇课文学习时呈现。三篇课文的学习都统整到了一个情境中,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世界风光的纷呈。在“口语交际”中练习搜集资料有序介绍景观。在“习作7”中再次依托地图,依循游览路线回顾三篇课文中的景点风光,最后聚焦中国这片土地,引导学生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如此,学生由介绍提升认知:世界是纷呈的,而中国以悠久的历史傲立于世界之林。进阶的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发展解决现实问题的语言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单元学习活动分层:搭建进阶阶梯

课标提出要“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5]。单元整体教学的进阶要依托单篇教学来实现,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序列化的学习活动,助力学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单元整体教学不能脱离单篇课文的教学。教师首先要在单篇课文的教学中,设计有梯度的学习活动。例如,在《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充分感受乘坐小艇的情趣为主线,设计了三项学习活动:(1)初识小艇,感受小艇的独特;(2)乘坐小艇,感受游览

的情趣;(3)再观小艇,体会关系的密切。这三项活动引导学生从小艇的视角看威尼斯这座城市。学习活动(2)是对文章中第三和第四自然段的统整,这就改变了以往将这两个自然段的教学分成“感受乘坐的情趣”和“感受船夫驾驶技术高超”两个部分的做法,让割裂的内容得以整合。这三项学习活动呈阶梯式,学生先由“新月”“水蛇”等词对小艇独特的造型产生兴趣,再从“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建筑物”“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等句子中感受乘坐小艇快慢相交的情趣,最后明白小艇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学生形成对“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的整体认识。这样的学习活动符合学生对一项新事物由陌生到熟悉的学习心理。从对语文要素的落实来看,学习活动(2)初步渗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效果,学习活动(3)则让学生体会这两种描写的效果。进阶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也使学生的学习体验逐步由模糊走向清晰,进而走向立体。

又如,在《金字塔》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学习“金字塔夕照”“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两部分后,教师可以设计学习活动:两篇短文用了不同的方式介绍金字塔,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这是前一项学习活动的进阶,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散文与非连续性文本的不同表达效果,了解不同文本形式在介绍景物时的独特价值,形成“要按照游客感兴趣的方式介绍景物”的初步认识。

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也要关注相关联的课文之间学习活动的进阶,建立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例如,在《金字塔》一课的教学中,学习“不可思议的金字塔”部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理清楚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金字塔,再评一评这些资料搜集得如何,思考作者为何要搜集这两部分材料,从而明确“要有目的地搜集资料”。由此,在习作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运用在《金字塔》一课中学习到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为准备介绍的景点搜集资料。两项学习活动关注了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学生习作时将在《金字塔》一课中学习到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事实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从《金字塔》到习作,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现了学习的进阶,在运用中明白了如何搜集整理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进阶式活动的设计中,要注意前后的联系,不能忽略活动的一致性。例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的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威尼斯小艇的独特情趣,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在呈现景物魅力、丰富景物情趣中起到的效果;《牧场之国》一课的学习活动可以与此相呼应,通过展示威尼斯不同形式的石桥与古建筑,唤醒学生前一课的学习体验,并顺势导入“有人说,《牧场之国》中,作者笔下的牛、马、羊都别有一番情趣”,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句继续品悟情趣。这就以“情趣”为线,实现了前后两篇课文学习活动的勾连。在进阶式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对知识核心元素进行系统架构,也对核心方法、策略进行提炼、归纳和运用,实现理解到迁移的策略结构化,促进思维不断发展。

三、单元评价标准细化:探寻进阶契机

课标要求:“关注内容之间的进阶关系和横向联系,合理设计评价工具。”[6]评价要能够诊断学生目前所处的认知阶段以及学生可能实现进阶的路线。[7]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设计清晰具体的评价标准,能有效评估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表现,也有助于找到进阶契机。

评价标准要能够清晰再现学生阅读鉴赏的过程,成为教师了解学生、学生自我诊断学习发展的有效工具。例如,“品读词句,感受情趣”是《威尼斯的小艇》的主要学习活动。教师依据学生的阅读过程将评价标准确定为:(1)能够找到文中的相关词句;(2)能够说清楚自己的内心感受;(3)能够以恰当的语音语调读出自己的感受。由此,引导学生依据标准评价自己和同学是否在阅读中充分感受到了乘坐小艇的情趣。在评价环节,教师紧扣三条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诊断,发现学生难以从“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一句中感受到乘坐小艇的惬意、有趣,这成了教师助力学生进阶的契机。教师滚动播放一组古建筑的图片,帮助学生充分感受乘坐小艇的乐趣。

教师还要将评价标准细化,为学生的发展增设空间,推动学生学习进阶。例如,《威尼斯的小艇》中有描写小艇样子的一段话:“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这段话既展现了小艇的静态之美,又展现了小艇动起来的活力。通过朗读呈现这种美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指导学生朗读,教师将评价标准细化为:(1)朗读中能够突出关键词表现小艇的特点;(2)能够通过语调的变化表现小艇的特点。学生往往能达到第一条要求,在朗读中会强调“又窄又深”“向上翘起”等词,但难以达到第二条标准。这也为学生实现进阶提供了契机。教师可在学生朗读时展开指导:“你用柔美的语调展现了小艇的恬静,可以得一颗星,期待你还能展现出小艇的灵活,争取得到两颗星。”学生不断调整语调,尝试展现小艇的恬静与灵活。从“突出关键词”到“变化语调”,有针对性的评价引发了学生学习进阶新的生长点,建构了清晰的进阶路线,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拾级而上。

要在评价中实现进阶,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评价。有效的学习支架是提升评价效率的重要载体。例如,《牧场之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出示评价标准之后,搭建评价支架“我给这位同学的分享打两颗星……我的理由是……我建议他可以再调整……这样就可以得到所有的星”,引导学生依托这一支架有条理地作出评价,给出建议。又如,在《金字塔》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教师也依据评价标准搭建了评价支架:“我给这个小组的合作情况打×颗星,因为……我还想对这一组×号同学提点建议

……”这样清晰的语言支架让学生在评价时有了阶梯,既让评价发挥实效,又让评价转变成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以“进阶”为单元整体教学的旨归,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出发点,让学生的学习历程清晰,让学生的学习前后相继,持续发展,从而有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2][4][5][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前言4,49,19,45,49.

[3] 朱瑛,王璐瑶.单元整体教学是“习用语文”的应然要求——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4(31):9.

[7] 翟志峰.语文学习进阶:特征、价值和教学实施[J].语文建设,2023(5):2226.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进阶小学语文
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1:02
领克进阶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32
2018车企进阶十字诀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24
进阶中的北汽新能源
能源(2018年8期)2018-09-21 07:57:30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