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超 李贞
中学生写作普遍存在着素材贫乏、内容空洞、不知所言等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学生如何获得素材,如何将间接素材和直接素材进行选择,如何把合适的素材充实到作文中去,讨论非第一手素材的借鉴和内化原则、方法等,希望对中学生的写作训练有所帮助。
中学生获取写作材料,主要有以下的途径及特点。
(一)经历和见闻
生活是写作的宝藏,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素材。现在学生的生活丰富多样。只要对周围事物认真仔细的观察,就能捕捉到写作的素材。
2.从活动和交流中获取素材。学生在实践活动和师生交流探讨中,拓宽眼界,心怀他人、社会,从而获得一些活动和经验的积累,这些都能成为写作的素材。
(二)阅读和摘记
1.从课本中获取素材。认真阅读,跟着课文学作文,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2.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素材。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多读多看,广泛涉猎,可以迅速有效地积累素材。
(三)网络和媒体
如今互联网、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上有大量的素材可供浏览。网络使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方法有了质的飞跃。面对色彩鲜艳的图画,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就会有大量的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面前,丰富见闻,激发起兴趣、情感,积累越来越多的资料。
“素材”是指文学或艺术作品的原始材料。文字素材的内容非常宽泛,这里的文字素材,指的是准备使用到写作中的文字材料。
本源一般指源头,借指事物的根源、起源,也指根本,是事物的最重要方面。积累第一手自然本源素材是写作的基础,文字素材的积累和借鉴是文章有文采的手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为写作服务。
自然本源素材的积累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从生活中搜集。
2.从人与自然的对话中丰富。
3.从社会中充实。
积累和借鉴文字素材常用的方法如下。
1.朗读。朗读是写作的基础。读得多了,记得多了,说得多了,写的时候自然就会信手拈来。
2.阅读。阅读可以超越个体生命体验,进入诸多他人的世界,在无形之间获得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一切存在和不存在。
3.联想与想象。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如一提到“秋风”,往往会想到“落叶”。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中所存储的已有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联想和想象在实际写作中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
4.思考。对文字素材,我们借助思考,可以升华出新奇的、与众不同的意义。如对水的思考,从有水便有渡,想到有山便有路,有困难就有解决它的办法;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以引申出治理国家的道理。可见,对文字素材的加工借鉴,要立足于思考。
总之,用朗读与阅读积累文字素材,用联想、想象与思考提炼加工借鉴文字素材。
什么是非第一手自然本源素材?它与第一手自然本源素材相对应,只要是没有经历过的,没有思考过的,没有接触过的素材,都可以是非第一手自然本源素材,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前人留下的文字素材。
什么是素材内化?它是素材向内部心理转化的过程。它的实质就是将精神文化和人生体验、价值观念、审美理想、审美趣味有选择地融入到对象中去。
(一)非第一手自然本源素材的借鉴和内化要遵循的原则
1.直觉思维与语感相结合的原则。语感就是对非第一手自然本源素材进行直接的整体的感知,它需要依靠思维来进行。如学习《将进酒》,要反复诵读,让自己进入诗歌的情境当中,根据情感变化,充分发挥想象,再现诗人酒酣之形象,才能使文章的情感韵律与内涵浸透于内心。
2.形象思维与修辞相结合的原则。修辞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注重与形象思维形式的结合。例如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将大江的汹涌奔腾、乱石的高耸林立、水浪的翻滚澎湃构成的意境写出来,让内心意象获得外在表现。
3.文体结构与条理性思维相结合的原则。不同文体的写作思路不同,语言各异。
(二)非第一手自然本源素材的借鉴和内化的方法
1.在生活实践中。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但要表达出来,并不容易。只有去寻找,去发现,去广泛阅览文字材料等非第一手自然本源材料,才会在需要时,借用过来,表达出心灵感悟,写出思想深刻、内容独特的文章。
2.在阅读鉴赏中。南宋学者陈善提出读书的“出入法”,谓“始当求所入,终当求所出”。“入法”就是指感悟作品的情意美和艺术美,全身心地沉浸在作品的艺术境界中,甚至以作品的喜怒哀乐为喜怒哀乐,将自身情感融合到对作品情感的感悟中。“出法”是指欣赏者调动经验知识进行审美再创造的过程。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文本解读过程,是一个内化过程。
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在一次行令时说,李义山诗晦涩难懂且好用典故,因此不免入了迂腐书生之流,但唯独喜爱他写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枯荷蓄积淤泥,招来飞虫,确实不是什么惹人怜爱之物,但李义山却能从这“不美”之中寻出一点“美”来,留半塘枯荷听秋雨打落声,诗人的情趣躍然纸上。
黛玉从这句诗中发现李义山诗歌的一点美,李义山则从雨打枯荷中发现枯荷的一点美。黛玉的审美趣味可谓高,而李义山较之她,又高出数倍。这里,黛玉读书就是做到了入和出,她有自己欣赏的视角。
3.在经历思考中。阅读、鉴赏、感悟,可以积累非第一手自然本源素材,但还需要对这些素材进行思考加工改造,运用到写作中。如一位老师在写作课上,以《从名著人物看爱情与婚恋》为题,让学生写作。他把祥子与虎妞、保尔与达雅、江姐与彭松涛、简·爱与罗彻斯特等人列出来,先让学生对照人物思考他们的爱情与婚恋,然后动手写作。阅读原著,了解人物事迹、经历等就成为学生阐述自己观点的非第一手自然本源素材,感悟思考的过程就是借鉴内化的过程,下笔成文就是表达自己理性认识的过程。
综上所述,在生活的经历和见闻中获取第一手自然本源素材,在阅读鉴赏中获取非第一手自然本源素材,然后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认知去体验非第一手自然本源素材,以感受、思维和想象借鉴内化非第一手自然本源素材,去写作,去观照他人的心灵。
作者简介:张良超,山东省淄博市工业学校语文教师;李贞,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