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昌
【内容摘要】班主任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明确责任分工进行互助性学习。家校携手评价是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为每个学生发挥特长、潜能创造了机会。
【关键词】有效学习 自律 学习兴趣 家校共育
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是家校双方共同面对的艰巨任务,意义十分重大。是每一个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分内的事。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每一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或 “望女成凤”。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家校結合是最佳途径。从教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家校携手,优势互补是学生获得教育成功的支点。采取家校协同的策略,能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形成家校合力,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
学生由于所处环境的影响、个性的发展差异,形成原因也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通过各种途径摸清他们的学习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家庭特殊情况。只有摸清他们的底细,才能?中有数的做到对症下药。教师加大管理力度,让学生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目标。学生的自律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有一个“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通过班级建设,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明确规范和要求,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具体措施:一是开展系列班队活动课。精心策划每一次主题班课,培养家国情怀,适时做好引领。二是学习自主管理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指导学生加强学习目标、计划、时间的科学自主管理。三是优化班级管理结构,发挥学生自主管理和班干部同伴管理的优势。并且引导学生不仅仅关注知识结论的获得,还要掌握学习思维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解决真实问题。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各科教师的协作配合,在学生帮扶上尤显突出。因此,班主任应该有意识的通过各种途径向其他教师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情况,同时也让其他教师改变对个别学生的偏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共同努力,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开展引导和帮扶,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固定和机动时间段安排微信、电话回访谈心,定期走访学生家长,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进展。高效利用钉钉、企业微信、腾讯会议等先进的管理系统,进行线上交流、公益直播课,避免千篇一律,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感情投入,融洽师生关系。一定要告诫自己千万要克服急躁情绪,不要流露出任何不耐烦,更不能挖苦。例如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及时复习、如何小结,可能是大部分学生不知道的,老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辅导。一点点成功“会给他带来无可比拟的欢乐、自豪感和自信心”。而当他们有了进步之后,就及时给予奖励,通过“奖励”这一导火线,帮助他们点燃“渴望进步、渴望成功”的强烈学习欲望,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当学生感悟到老师对自己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等美好的情感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重新去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
老师要巧借信息技术等资源手段,相辅相成,给学生送支点,克服他们种种消极心理,使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期望也是多种层次的,所以我们必须和家长联系、沟通,以便相互了解和理解。
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是希望被自己的父母所认同,多得到父母的表扬。有些家长双眼只盯着孩子的分数,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如意时,训斥、责罚或讽刺挖苦,这可能让孩子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和家长相互沟通,家庭中应设法统一认识以积极的、接纳的、宽容的心态与学生相处,帮助其消除逆反、建立自尊、增强自信。本着“多鼓励,少埋怨”的原则进行沟通和交流,与家长形成了默契,着力发掘孩子的闪光点,教师在家访中积极报喜,委婉报忧,家长对孩子保持宽容的态度,运用激励的方法,使孩子在学习的点滴进步中获得心理满足,产生心理愉悦,轻松面对学习和考试,有了显著的进步。
除了依靠教师的力量,还应努力挖掘各种有利因素,如充分发挥学生同伴等作用,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在班上培训几名尖子生作为学习互助组的核心成员,让班上所有同学在遇到问题时向他们请教和讨论,在需要时给予热情的帮助。
与此同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选择同桌也是非常重要的,充分发挥了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一”的活动,及时化解学生的焦虑,帮助学生尽快赶上来。另外,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读读、说说、演演,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对于学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
班主任时刻本着“孩子无小事"的原则,耐心、细心及时处理班级的各种事情。这样,家长心里才能有底,才能真正放心。引“家校合力”的媒介“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总而言之,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力结合起来,班主任就是沟通的“桥梁”。家校共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才能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呵护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