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历史教科书资源开发是历史教师的核心任务,在教科书资源开发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决定性作用。历史教师应深入阅读学术成果,以真正理解教科书所选史事的价值。为此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从浅层次阅读走向深层次阅读,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通俗性阅读走向专业性阅读,以精当地分析史事;从单一性阅读走向综合性阅读,以全方位理解史事。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科书资源;史学阅读;阅读转型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46-0021-03
【作者简介】何成刚,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29)研究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是历史课程实施的支撑环境、历史教学活动的展开条件。从表现形式上看,历史课程资源可分为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两大类。[1]68在物质资源中,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中最主要、最基本的资源。[1]63下文,笔者拟就历史教科书资源开发及其对史学阅读的要求,结合前面几位老师的实践探索,谈几点想法。
一、历史教科书资源开发是历史教师的核心任务
历史学家何兆武认为,历史学包含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历史学Ⅰ)是对史实或史料的认定,第二个层次(历史学Ⅱ)是对第一个层次的理解或诠释。[2]据此可知,历史教科书属于历史学Ⅱ,因此是可以诠释的,中学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教科书中的史事做出必要的解读。
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提出,课程可分为五个层次。一是“理想的课程”,即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所倡导的课程构想、课程建议和课程计划;二是“正式的课程”,即国家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所制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相关教材;三是“领悟的课程”,即任课教师在“正式的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所创设的课程;四是“运作的课程”,即日常课堂教学中实际执行的课程;五是“体验的课程”,即学生学习的结果。[3]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并不是取决于“理想的课程”多么规范,“正式的课程”多么科学,“领悟的课程”多么全面,而是取决于“运作的课程”是否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这就要求在备课中,能够将“正式的课程”变为教师“领悟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设法使教学内容丰满、生动,并更加符合学情,更加具有针对性。
不论是从教学论的角度,还是从课程论的角度看,教师资源都是至关重要的。新课标指出,在所有课程资源中,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资源,起着主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1]69在教科书资源的开发方面,江苏昆山的袁玲、庞玲、虞骄三位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三人的做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动性,有效利用了学术成果,积极开发了教科书资源,体现了史事的应有价值,这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历史教学的品质。
二、历史教科书资源开发要求实现史学阅读转型
在开发教科书资源时,中学历史教师要做好阅读的转型工作。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从浅层次阅读走向深层次阅读,以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往往突出知识的思想性、关键性、典型性。[1]64因此教师对于史事的理解,不能浮于文字表面,只有深入阅读才能真正理解那些知识的价值。袁玲老师从“三个认同”的高度,分析了十六国与北朝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与发展情况,这充分体现了相关史事的重要价值。
受此启发,笔者认为“淝水之战”的教学在初高中应有所不同。在初中课堂上,教师可以介绍“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典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课堂上,教师应从鑄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分析苻坚进攻东晋政权的动机。结合汤勤福《从民族自觉意识看“淝水之战”性质问题》(《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李椿浩《中国历史上首次胡、汉王朝间的全面战争》(《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等论文可知,淝水之战集中体现了同源共祖的民族认同、大一统的国家认同、崇尚儒学的文化认同。大一统是中国古代各族政治家的共同理想追求和政治实践,即使在多政权并立的状态下,这种追求和实践也没有被抛弃,甚至愈发强烈。苻坚之所以不顾众人反对发动淝水之战,从文化心理角度来看,他是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企图建构一个儒家所倡导的“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而且完成统一才能表明自己的正统性。因此,教学中可以从“三个认同”的高度进行深入分析,以反映淝水之战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从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从通俗性阅读走向专业性阅读,以精当地分析史事
历史课程的内容包罗万象,对于某些专业性较强的史事,应借助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增强史事分析的专业性。虞骄老师对“两税法”的分析,就涉及了财政、金融等专家的研究成果,从而对“两税法”形成了更加科学的认识。借鉴这一思路,我们在理解科技史的史事时,也应适当引入科技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相关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历史上的科技成就。
例如对于《天工开物》的介绍,不能仅限于作者、成书时间、所属门类。阅读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詹凯《〈天工开物〉中“天人关系”思想对当代设计的启示》(《艺术设计研究》2010年第2期)等文可知,“开物”的意思是,使事物的特性显露出来,其主语是“天”和“工”,即自然与工匠。也就是说,首先要发现自然界所蕴藏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益之物;其次要用工匠的高超技术,让有益之物的功能和价值显现出来。这就要求人们用慧眼去观察,以便发现各种自然之物的优点;在遵循自然的基础上,工匠采用不同技艺充分发挥其作用。拓宽视角还可以发现,在理学的影响下,社会观念不断世俗化,等级森严的汉唐造物准则逐渐被打破,明代造物日益平民化,下层民众的生活需求逐渐得到关注与重视。
3.从单一性阅读走向综合性阅读,以全方位理解史事
教科书中不乏综合性较强的史事,对于此类史事,仅从某一角度加以分析,不足以窥其全貌。应当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以彰显其重要价值与深远影响。庞玲老师对于长城的分析,给我们以启迪。受此影响,笔者认为关于中国文字,应从“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方面加以理解。
文明的标志有多种,而文字的发明与使用可以充分说明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阶段。文字不仅是传达信息、传情表意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其在文化发展中的价值。国家语委汉字文明传承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的李运富认为,探索中华文明的历史起源、发展脉络与基本走向,最有效的考察角度之一是汉字。因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所在、根脉所系,是中华文明诞生的见证者、中华文明繁荣的记载者、中华文明演进的参与者。[4]中华文明因为汉字的滋养而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汉字具有独特的表意性,特别是在古文字阶段,汉字的形体结构与所记录的事物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智慧与审美旨趣。例如,汉字形体上表现为构形的对称平衡,这与中国人崇尚不偏不倚的中庸和谐之道有关;汉字的形体方正,因为正直是做人之本、处事之基。汉字具有对中华文明的承载力、对先进文化的创造力、对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归宿和精神家园。汉字文献是中华民族积累和传承生产生活经验、思想意识精神的主要载体,凝聚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智慧,并使古代历史文化得以系统重现和传承延续。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对历史教学专业性与学术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史学素养就显得更为关键。提高历史教师的史学素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要重视和加强史学阅读。历史教师应努力做到密切关注史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广泛汲取权威的史学研究成果,及时了解史学界关于相关历史教学内容的新观点、新论述、新材料,基于历史课程標准、历史教科书和学生实际情况,将史学研究成果、优质史学资源与历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不论是深层次阅读、专业性阅读,还是综合性阅读,都是为了增进对教科书文本的理解。高质量的阅读应围绕教科书的重点内容展开,防止出现游离现象,并时刻牢记适切性的要求,尽量避免抛开课本另起炉灶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J].史学理论研究,1996(2):36-43,159.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996:9.
[4]李运富.中华文明根深叶茂 汉字润泽源远流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