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学术成果,促进历史教材内容整合

2024-01-06 08:16庞玲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科举制儒学长城

【摘 要】为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历史课程目标,教师需要对历史教科书的叙述体系及呈现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教师通过阅读学术成果,厘清史实间或横向或纵向或兼而有之的逻辑关联,然后整合教学内容,从而拓展学生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单元内整合有助于更全面认识历史事物;单元间的整合有利于认识历史事物的延续、变迁与发展;模块间的整合则可深化、升华对历史事物的认识。

【关键词】内容整合;学术成果;科举制;长城;儒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46-0010-04

【作者简介】庞玲,江苏省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昆山,215300)高中历史教研员,高级教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教师在分析课程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拓展学生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1]那么,何为整合,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内容整合呢?下面笔者尝试将学术成果引入历史教学,以此促进教学实践中的内容整合。

一、内容整合及其教学价值

“整合”意为:“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2]基于教材的内容整合,指教师在通读、钻研教材,深入领会其设计理念、编写思路及基本框架后,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的现实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删补与组合,对教材內容的呈现顺序做出相应的变更、调整和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行为总和。

教师之所以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基于两个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历史教材精选代表性的史事,力图展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总趋势。但受篇幅、规范性、叙事逻辑等影响,教材在内容选择、叙述方式、呈现顺序和编写体例等方面自成体系。另一方面,教学既要立足学情,又要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必须两者兼顾。这些现实问题,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的内容和体系进行合理的选择、增删、调整、改造,即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经过整合、优化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有利于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历史课程目标。

就历史教学而言,整合的重要目的在于厘清史事之间的逻辑关联。关联包括横向或纵向的单向关联,以及既有横向又有纵向的多重关联。例如“书圣”王羲之,其书法成就当然与其家学渊源及独特的个人品格有关,但更与其横向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东晋政治斗争复杂,许多士人就从艺术中寻找心灵寄托;佛教的“空”、道家的“无”、玄学的“玄”,成为当时盛行的思想,这促进了书家自我意识的觉醒,追求个性化的书写方式;[3]多位帝王重视书学,使书写者的地位得以提高,书法逐渐成为高雅技艺;科学技术进步,东汉以后,造纸术得以改良,毛笔的制作技术不断改进,汉字书写更加自由便捷。

再如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创始于隋、形成于唐、繁荣于宋、承续于元,明清积弊渐深至清末废除,前后经历了长达1300多年的延续与变迁。对这一历程的纵向梳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科举制的一些规律性特征,如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等;[4]同时,对比科举制在不同时代的阶段特征及影响,则是一种横向的史事分析。如唐代,因为在人才选拔和录用上都重视书法才能,不仅学校中重视书法教育,科举中也形成了“楷法遒美”的评判标准,共同造就了唐代的楷书大观,形成法度规范的书风。宋朝科举制以封弥、誊录等完善考试程序,同时取消门第限制,这对宋代社会的变迁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许多重要史事的理解,均需通过横向或纵向的单向关联或者多重关联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历史,才能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历史并把握其本质。

二、以学术成果促进内容整合

基于史事在教材分布范围的不同,整合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单元内整合,二是单元间整合,三是教材间整合。那么,如何进行内容整合?怎样进行整合更有效?下面笔者尝试举几例进行分析。

1.通过单元内整合,全面认识历史事物

单元内整合指的是围绕教学中确定的重点或关键问题,将本单元内若干课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以全面地理解历史、提升认识。例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的教学中,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是重点问题之一。教材提供的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相关内容汇总表

[正文 唐朝建立、统一全国;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等的统治;唐与突厥、吐蕃、靺鞨等族的交往 辅

文 历史纵横 唐朝曲辕犁;回纥 插图 唐太宗;敦煌莫高窟壁画唐朝牛耕图中的曲辕犁;唐三彩盘;交河故城;《职贡图》;唐蕃会盟碑 地图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 ]

据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唐朝前期兴盛的原因概括为三方面:政治上,统治者励精图治、维护统一,推动唐朝逐渐走向强盛;经济上,工具的改进、技术的提高促进生产发展,为国家强盛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关系上,平等对待周边少数民族,民族间交往密切,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安定,为国家强盛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但仅从以上三方面阐释唐朝前期兴盛的原因是不全面的。盛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制度、中外交流等也是重要原因。教师可带领学生阅读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的内容。通过阅读可以发现,该课概述了选拔治国理政人才的科举制,利于制约皇权及避免重大决策失误的三省六部制,促进小农经济发展的均田制,以及规范赋税徭役征收的租庸调制。教材中的辅文“《大唐六典》书影”反映了调整与规范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与活动,“敦煌《唐律疏议》残卷”说明唐朝努力建构较完备的法律体系。这些内容体现了制度的创新、法制的发展与完善,从更宽阔的视角阐释了唐前期盛世局面的出现。而教材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中外文化交流”部分,介绍了唐代对外交通发达、与域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角度反映了唐朝前期兴盛的原因。

通过整合相关内容,学生对于唐朝前期兴盛的原因会有更全面的理解。

2.通过单元间的整合,认识历史事物的延续、变迁与发展

单元间整合指的是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将模块内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以反映历史事物的演变情况或本质特征。

例如,儒学的内容分布在教材的4个单元7课中,以下4处较为集中: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西汉中期独尊儒术、宋元时期理学发展、明清时期儒学更新。教师可在学术阅读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梳理教材内容,得出儒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儒家标榜仁政和德治,试图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重塑价值理想、重构伦理道德、重建社会秩序、恢复社会和谐。经历秦末战乱、楚汉战争、汉初休养生息和七王之乱后,如何维护稳定的国家局面,儒家的大一统理论脱颖而出。明清之际,民族矛盾、阶级斗争都十分激烈,社会大变动造成的道德失范和心灵震荡,使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社会的先知先觉者,把关注的目光从程朱陆王之空谈转向社会,在对现实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反思和批判中,体现出强烈的反传统特点与经世致用精神。[5]据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到,儒学能够深刻洞察时代所面临的冲突与危机,并从理论的高度提出化解之道。

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从当时的典籍中收集、整理六经,并用以阐释自己的主张。隋唐到两宋,佛道冲击、儒学式微,社会面临着严重的伦常冲突和价值危机。儒家学者推动儒释道三教互相对话、交流、切磋,使儒学引领了佛教的中国化,也促进了儒学在兼容并蓄中不断发展。据此可引导学生认识到,儒学具有开放包容、海納百川的宽容精神,能够不断学习、吸收其他思想甚至宗教流派的有益观点。

南宋晚期至明朝中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八股取士限定四书五经与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佛教盛行等交织在一起,加剧了纲常伦理危机与社会矛盾的尖锐。顺应挽救社会和思想危机的时代需求,王阳明心学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强调主观精神(人心)的决定作用,以整饬人们的封建道德、维护封建统治,同时,也给普通人指出一条道德修养乃至成贤成圣的迅速简易的道路。[6]通过梳理可引导学生认识到,儒学具有适应社会变化的时代精神。

综上分析,在进行儒学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应适时调整核心话题与诠释文本,学生才有可能厘清儒学在中国古代的演进与发展情况,把握儒学的特点。

3.通过模块间的整合,深化、升华对历史事物的认识

模块间整合指的是围绕核心概念或重点知识,将不同模块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以准确把握历史事物的发展特点与深刻内涵。例如,长城是中国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必修教材和选择性必修教材中均有涉及。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战国、秦朝、西汉、明朝的形势图中绘有长城。秦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为防御草原上的鞑靼、瓦剌两大集团南下,明朝重新修筑长城。1933年日军向长城沿线进犯,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要求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第25课选取了1950年光芒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书中刊登的代国歌,说明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一课指出,长城“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内容旨在说明,长城是军事防御的工程、民族交融的纽带、古代中国历史的见证、当代中国的象征,它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与发展、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当前民族复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可向学生介绍,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并形成两种经济区域,即北方草原游牧区与中原农业区。长城便是中原政权抗御北方游牧民族劫掠、巩固边防、拱卫中原的战略防线,它保护了中原农业区的经济、文化。

其次,应使学生认识到,长城并非阻隔线,它更多的时候是使农耕和游牧民族在相互戒备中调整双方的冲突,减少双方发生战争的次数,主要发挥的是保卫国家安定、人民和平生活的保障作用。长城还为各民族大杂居形势在其沿线反复出现,为一轮又一轮的民族交融创造了条件。

再次,需要向学生强调,在汉族与北方各族的碰撞交流中,在统一、分裂再统一的螺旋式发展中,汉族为中心的中华民族逐渐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发展。[7]长城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见证。

最后,应帮助学生认识到,近代以来,长城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标识和象征。整合上述内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长城文化的全面认知,而且家国情怀的培育也自然渗透其中。

总之,历史教材提供了宏阔的史事内容,教师可通过阅读学术成果厘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联,再从不同角度进行单元内或单元间或模块间的知识整合,帮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演变的主线与本质、拓展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历史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7,17-18.

[2]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1669.

[3]王小路.浅议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功的社会因素[J].大众文艺,2012(23):131-132.

[4]冯天瑜.科举制度:中国“第五大发明”[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47-55.

[5]张立文.论儒学的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29(3):141-147.

[6]张忠利.儒学的历史发展及其思想特质[J].社会科学战线,2001(4):162-165.

[7]董耀会.长城意义、定义及相关概念再认识[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7,40(1):128-132,140.

本文系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史学阅读促进高中历史深度教学的实践研究”(2021/lx/02/264/04)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科举制儒学长城
古代的考试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守护长城
儒学交流在路上
“科举”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现代儒学的宪政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