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题主持人:江苏省昆山中学 沈为慧
·主持人语·
《普通高中歷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高中历史教材应“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这就意味着历史教师应该坚持阅读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以此来实现对历史教材的深度使用。近年来,随着主体自觉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中学历史教师的阅读不再局限于教材、教参、教辅这三类书,专业性的学术阅读已渐成常态。在“从无到有”转变发生之后,如何实现“从有到优”的进阶提升,以下三点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精选文献,权威阅读。用具体的教学问题作为关键词进行网络检索,再用两个标准进行综合研判:一是杂志与出版社的影响力;二是作者的身份。第二,发现借鉴,效能转化。在精读权威论文、专著的基础上,摘抄其中典型的原始材料,摘编作者论证问题的过程,进而提炼出核心内容或关键问题。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消化、吸收学者的观点,深化自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第三,立足教材,以“本”为“纲”。教材是教学中最主要、最基本的资源。对大部分教师来说,理解教材内容应成为专业成长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理解教材的表述不能停留在文字表面,还应知晓结论形成的依据、史事蕴含的价值;不能仅限于微观层面,还应从中观乃至宏观视角来观察基础史事。阅读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文献,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教材。
为了促进更多的中学历史教师重视教材资源的开发问题,本期呈现了五篇相关文章,探讨如何以学术成果助力历史教材的深度使用,希望能给读者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