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晴
【摘 要】文章探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论述适用于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包括教学环境构建、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评估机制建立和美术课堂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等方面。强调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角色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推动者。教师应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美术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造力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术作为一门与人文艺术密切相关的学科,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还可以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研究小学高效美术课堂教学策略对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和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创作与表达,可以提高感知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同时,美术课堂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实践园地,有助于促进他们对艺术的理解。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供美术资源,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艺术,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学校可以创建“艺术角”或特色工作室,提供一个专门的区域供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与艺术的互动和探索,从而不断迸发新的创作灵感。在这个区域,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材料,以满足学生的创作需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艺术书籍、杂志以及“拼贴艺术手册”等,不断积累创作素材,拓宽创作思路。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教室墙壁和作品展示区进行装饰。如悬挂艺术家作品照片,并配以作品讲解;也可以依据不同主题明确划分特色展示区。如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小旅行家”,共有5节课学习,带领学生“游览”不同的大洲,感受世界各地的人文艺术景观。教师可以安排单元整合课并举办“世界艺术展”。根据大洲划分不同展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创作并布置,展现世界多元文化的艺术魅力。展示作品还要定期更换,使学生保持新鲜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此外,教师应利用好教室的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在线艺术资源的链接和推荐,让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二、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在日常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十分关键。教师的教学内容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改进。课程设计需结合学生兴趣和爱好以及既往的学习经验。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艺术风格或艺术家,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引入跨学科教学元素,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丰富跨学科的学习体验。例如,小学毕业班的语文课任务——“毕业手册”制作,或者科学课汇报笔记,都可以将学科知识与美术技巧相结合,提高学生跨学科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任务,鼓励学生超越自我。例如,要求学生尝试新的绘画技法、探索综合性主题或注重画面的情感表达等,帮助他们拓展美术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输出,应将课堂还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每节课设计一些引导性问题或思考任务,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并思考艺术作品,发现其中的细节和内涵。
三、采取适用于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有示范教学法、任务学习法等。示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演示讲解或展示技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或纸上展示绘画或手工制作的过程,并解释清楚每个步骤和技巧。由于时空限制,教师可能无法直接在课堂上展示。为此,教师可以提前录制并剪辑好微课,让学生能在教室直观地看到教师的示范过程。示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并模仿教师所展示的绘画或手工技巧。
任务学习法是一种通过分配具体任务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学习任务,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制作一件手工藝品等。任务型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艺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针对任务提出明确的要求,以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
合作学习也是很重要的课堂环节之一。合作学习的方式,给每个学生创造发挥自我的空间,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的机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他们间合作、分工、帮助和信赖的关系。在美术课堂中,学生可以分组合作完成绘画或手工制作。学生在合作中思维碰撞,产生更多有趣的想法。合作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技巧和创造性思维。分组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情况,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差异等,尽量保证每个小组由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组成。在布置学习任务后,组内需进行任务分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组内绘画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帮助绘画能力弱的学生并进行补充。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对每组的情况进行分析并给予帮助和指导。
此外,教师可以设计启发性的绘画或手工制作任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独立思考并表达个人观点。例如,教师给出一个基本形状如“三角形”,让学生根据三角形自由想象并以它为基础展开绘画。课后评选出“最与众不同的三角形”。这种启发式的学习,更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打破常规,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除了实践技能和创作作品外,艺术鉴赏也是小学美术课堂必不可少的一环。美术课,仅让学生临摹名家作品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做到“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欣赏不同艺术作品、艺术家和艺术风格,并向其介绍这些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研讨和互动,促进学生对艺术的理解。
四、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估机制,及时反馈
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估机制对美术教学也很重要。教师可以制订标准化和多元化的评估标准。评价机制可以包含造型能力、构图能力、绘画技法的正确应用、创造性思维、审美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艺术鉴赏)等方面。通过与标准进行对比,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亟待提升的方面。同时,教师要利用多种评估方式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除了试卷类绘画水平测试,还可以以口头问答、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展示作品、撰写作品说明、个人反思等方式进行评估。通过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实时观察和个人指导,及时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可以在作品评估或课堂讨论中给予学生详细的反馈,以便学生及时调整和改进。
在给予反馈时,教师应注重鼓励和正面肯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也要给予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提升的方向和方法。
五、针对现阶段美术课堂中存在的其他问题提出的对策与建议
小学美术课程通常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可能会限制学生对课题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教师应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重点或有趣的课题可以适当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而较为简单的内容则可以减少课时量安排。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提前查找相关资料或进行相关练习,提高美术课堂的效率。此外,还可以在其他学科课程中融入艺术元素,创造更多的美术学习机会。
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可能对绘画感兴趣,而有些学生可能对手工制作更感兴趣,有些学生喜欢画黑白装饰画,有些学生更偏爱五彩斑斓的色彩。教师在提出创作要求时,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任务,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选择。
美術课堂可能受到画材、工具等资源的限制,这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实践和创作。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如鼓励学生利用家中废弃物品进行艺术创作,使其“变废为宝”。
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水平存在差异。教师面对个性化教学的挑战时,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引导和帮助;或者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分享,从中获得不同的启发和学习经验。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教师在实践中应灵活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