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莹
【摘 要】 好的习作教学应该是随时随地发生的,是有感而发的,是触景生情的,这就是即兴作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并利用即兴习作的优势,化整为零,随机应变,有梯度、有策略地开展即兴作文教学,开放作文写作空间,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着力于学生观察能力、写作技巧、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培养。
【关键词】 即兴作文 触景生情 自然 真实
语文源于生活,我们的习作教学也要紧密联系生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因此,好的习作教学应该是随时随地发生的,是有感而发的,是触景生情的。即兴作文就是在某一情景下的即时文学创造行为,让学生就地取材,兴之所至,有话就说,让语言自然流淌,让表达真实发生。
即兴作文源于多彩生活,立足于现实世界,情动而辞发,倡导写真人真事,抒真心真情。教师一方面要给足学生自由的写作空间,放飞他们的性灵;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独立思考等能力。
1.即兴作文更有情趣。要想让学生写出有情趣的作文,前提是要让他们积累有情趣的素材。有情趣的素材藏在五彩斑斓的生活里,需要师生细心地体察、感悟,还需要教师积极去创造和引导。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放松心情,笔者经常带领学生参观学校教学楼楼顶的“田田农庄”。学生看着长势喜人的农作物,畅快地呼吸,自在地观赏,自主探究的劲头很足。即兴作文不限定内容和形式,使得学生的习作跳动着童心的哲思。有学生写道:
我是一株普通的西红柿,却因为栽种在学校教学楼的楼顶而与众不同。清晨,我迎着朝阳,探出头来,总是能够看到背着书包的小朋友,三三两两地走进教室。当悦耳的铃声响起,楼下的各个教室就会传来此起彼伏的晨读声,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组成了一支和谐的交响曲。听着听着,我便不由自主地摇起了身子……
校园生活可以激发学生写出有情趣的作文,同理,变幻莫测的大自然、温馨的家庭、已知或未知的社会事件,都能引导学生用一颗“慧心”去挖掘其中散发光芒的东西,从而写出有情趣、有意趣、有理趣的好文章。
同时,在即兴作文的命题上,教师也要多点情趣,少点俗套。《都是闲聊惹的祸》《那支笔去哪儿了》《我想静静》……这些充满生机、富有创意的作文题目,可以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2.即兴作文更有思辨。“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思辨十分重要。而习作训练的核心就是思维训练。在指导学生写即兴作文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散学生的思维。比如,口语交际课上学生针对“开卷是否有益”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正方有理有据,反方言之凿凿。由说到写,顺理成章。这既是思路的书面整理,又是逻辑思维的高效训练。
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和思辨性,笔者常利用一些有争议的事件作为即兴作文的话题,引导学生先讨论利弊,辨明是非,再结合自己的独立思考,提笔成文:值日生扣了自己班的分,两个要好的同学一言不合闹翻了,班干部没管好纪律也一同被批评了……这样常见的却有争议的事例,都是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好素材。教师还可以把思维导图积极地运用到即兴作文指导中去,启发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发散性思维构思。通过画思维导图,学生会惊喜地发现“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他们写好作文的信心倍增。
教師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引导学生从平凡的或者特定的事件中积累素材,让学生在写作时避免“无米之炊”的尴尬。
1.即景作文让眼前景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自然风貌为生活平添几许生机和活力,车水马龙的城市风光为人们带来很多欢乐和惊喜……这些景观每天都在变化,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素材。
例如,暑期改建后的校园焕然一新,徽派风格的书院式校园令师生啧啧称奇。因此,开学第一堂课,我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变”字,启发学生以此为主题,写一写校园的变化。学生的眼睛亮起来了,在他们火眼金睛的“扫射”下,一个个或明显或细微的变化都被抓取出来,成了惊喜。此时的即兴练笔,既是学生开学第一课的静心训练,也是学生回归校园的特殊对话,更是新学期即兴作文教学的一个美好开端。
2.写人习作让心中人跃然纸上。人是流动的风景。对人的观察是最有意思,也最能帮助学生打通和世界连接的通道。就以最稀松平常的校门口来说,学生只要稍作停留,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写作素材:值日老师、接孩子的家长、结伴回家的姐弟……在历经一周的观察之后,学生以“校门口有戏”为主题,写出了活色生香的习作片段:
校门口汹涌的人潮都快散了,五(3)班的队伍才姗姗来迟。咦?这个班平时不是挺闹腾的吗?不知是因为烈日炎炎,还是因为刚刚挨了班主任一顿批评,同学们全无马上要回家的喜悦。大家拉着脸,瘪着嘴,一个个如霜打的茄子,蔫蔫地低着头,机械地听从着路队长的口令行动……
教师可安排学生在上学或回家的路上,观察十字路口的执勤交警、艰辛挣钱的拾荒老人、“左拥右抱”的二孩妈妈、奔波劳碌的上班族……既可做课外作业,也可写成日记。有了这些立体的人物原型,学生的即兴作文才能充实起来,人物才能跃然纸上。
3.即事作文让世间事历历在目。平时,学生总喜欢抱怨没有什么新鲜事可写。其实不然,五味生活、七彩校园,值得记录的事情并不少。
比如,中秋节前夕,我校迎来了澳大利亚文化交流代表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学生不但展现了中国学生落落大方的“国际范”,同样表现了我校学子彬彬有礼的“中华范”。尤其是代表团的一位校长带着十几位澳大利亚学生受邀参与的“灯谜闹中秋·舌尖品乡情”主题班会,我班的学生表现尤为出色:书法亮相、剪纸传情、灯谜竞猜……如此丰富、真切而又新奇的体验,值得大书特书。果然,从第二天收上来的作文看,光题目就让我眼花缭乱:“今天出大事了”“我和老外有个约会”“厉害了,我的学校”“我是小小翻译官”……
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上的训练或考试内容的要求,可从大处着眼,写体育节的激烈、艺术节的绚烂、科技节的神奇;也可从小处入手,写作业本上的“笑脸”、考试前的焦虑、父母的叮嘱……只要有心,就能就地取材,抓住稍纵即逝的体验,写出真实具体的感受。
总之,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善于借学生一双“慧眼”,激发他们观察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其观察、记录的好习惯,使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的能力逐步提高,真正领悟“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的含义。
学生有了素材的积累,还需要有方法的习得。教师应针对本班学情,有计划地利用即兴作文的契机,引导学生从“大胆写”到“巧妙写”,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1.让词语更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语言有温度。词语是语言的组成单位,能够细腻地表达丰富微妙的情感。很多学生词汇量不足,比如形容快乐的事,通篇都是“快乐、高兴”,没有别的形容词;或者习惯堆砌辞藻,导致习作空洞无物。要治疗这些“弊病”,学生需要教师的锤炼之功,引导之力。
有一次天气炎热,升旗仪式过程稍长,很多学生感到身体不适。仪式结束后,我趁热打铁,让大家围绕“热”写一段话。学生结合刚刚的体验,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我感觉自己的脸要烧着了,心里默默地祈祷,快点结束吧”“阳光铺天盖地地罩着我,罩着我们每一个人。此时,我已经听不见国旗下的讲话,只听到太阳得意扬扬的狂笑声……”这样的即兴作文,促使学生主动回忆想象,学生的表达不知不觉就细腻了,饱满了。
2.让句子更优美。学生写作文有个通病:凡写对话,通篇“你说、我说、他说”,毫无语言的美感。
一次,我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大圣归来》。大家对孙悟空和江流儿在丛林中的对话印象深刻。人物经典的对白、鲜明的个性,让人百看不厌,忍俊不禁。我适时地把这段妙趣横生的电影情节变成没有提示语的对话,学生一读就感觉到没有电影里有趣了。这时候,我再趁机提出让学生尝试用上三种不同形式的提示语,注意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等描写来改写对话。他们很快就改写出了一段妙趣横生的对话。
3.让篇章结构更合理。有观察积累,会遣词造句,并不等于能写出好文章。好的文章还必须有巧妙的构思和精心的裁剪。
在“我是小小推销员”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奇招迭出:两位“推销员”演了一出情景剧,让台下“顾客”产生了购买的想法;另一位“推销员”边踮起脚尖边解说边板画“商品”的原理,让“顾客”佩服得五体投地……
于是,这堂别开生面的口语交际课成了学生笔下的样板课。不过,很多学生不懂取舍,眉毛胡子一把抓,把上台的“推销员”写了个遍。我顺势引导学生:“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环节?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表现怎样?哪些可以一笔带过甚至忽略不计?……”学生茅塞顿开,锁定一两个细节,该具体生动的地方,让它锦上添花;可写可不写的地方,就大胆舍弃。这种对作文的裁剪,增加了作文的艺术性。
教师要做习作的有心人。这个“有心”,不仅是用心观察生活,还应帮助学生在一次次或大或小的即兴作文中,慢慢地学会推敲言语,斟酌选材,谋篇布局。这样,习作教学才有可能有层次,有发展。
总而言之,学生的作文水平仅仅依靠几次集中的单元作文教学,是无法真正提高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并利用即兴作文的优势,化整为零,随机应变,有梯度、有策略地开展即兴作文教学,开放作文写作空间,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因材施教”,着力于学生观察能力、写作技巧、思維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培养,给学生一双“慧眼”、一剂“良方”、一颗“慧心”。※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