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敏
【摘 要】 以“古诗文赏读”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建设,从环境建设、文本开发、活动实践等方面积极探索育人路径。
【关键词】 古诗文 赏读课程 校本研究
中华诗文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它是人类精神家园里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赏读古诗文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经典、汲取智慧、丰富内涵、提升自我。
1.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文化底蕴,提振师生的精气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实践相结合,教师可利用课程资源,探索更适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模式,把学校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优秀的古诗文不仅语言精练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教学这些优秀古诗文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學生的审美情趣,还能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宽广的胸怀。
3.增强师生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同时,它也是我们中华儿女走向世界,拥抱世界文明的价值根基,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古诗文赏读的过程就是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陶冶性情、丰富思想的过程,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历程。
1.实现学习生活化。在古诗文赏读的实践中,学生的学习将不再局限于教师讲授,或者书本知识的学习,甚至不再局限于教室。学生将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学生将在动手操作中,在角色扮演中,在社会实践中,在探究创新中学会学习,培养责任心,增强文化底蕴,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学习方式。
2.实现教学情境化。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是枯燥的文字、简单的图案,他们将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学生可以伴随着音乐吟诵古诗词,可以通过优美的图画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可以通过意象理解古诗词的意蕴,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创作诗词、改写诗词。古诗文赏读课程的开发,将更好地实现教学情境化。
3.实现探究合作化。在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班级之间、年级之间、校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积极探究的能力。
1.课程环境建设。笔者所在学校用两年的时间对校园环境进行规划布局,形成了以古诗文为主题,以古诗文“鉴赏”“诵读”为线索,以“一室、一廊、一园、一厅、一库”为特色的课程环境。
一室:古诗文赏读室。根据古诗文赏读的主题,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并以音像为载体,建立具有数据检索功能的网络在线资源库,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相互补充。
一廊:古诗文文化长廊。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以书法、绘画、摄影、篆刻等多种形式彰显古诗词魅力。长廊中设置两块显示屏,播放古诗文诵读视频,配以古典音乐渲染,使师生徜徉于古典文化的芬芳中。
一园:古诗文公园。它是以“古诗文赏读”为主题的微景观,辅以亭台、小桥流水的园林,给予师生美的熏陶。
一厅:古诗文表演大厅。这是一个古诗文综合学习空间,学生在这里开展经典诵读表演、古诗文音乐表演、书画创作等活动。
一库:古诗文资源库。这是一个集文字、图像为一体的校园数字阅读平台,古诗文资源极其丰富,并能够根据学生阅读需求及时更新。每一篇古诗文均包含“诵读”“解释”和“欣赏”三个部分。这些丰富的古诗文资源使学生充分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濡染。
“一室、一廊、一园、一厅、一库”已然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最佳场所,实现了校园处处有诗文的浓郁氛围。
2.文本课程开发。学校成立课程开发组,组织教师从基础课程、主题课程、融合课程三个方面自主开发校本课程。
基础课程:《诗文风韵》。按时间顺序,分别从“诗风词韵”“经典古文”两个方面介绍中华历代经典古诗文,有助于学生掌握古诗文“目录”。
主题课程:《诗情款款话节气》是一本有关“二十四节气古诗文”的教材。它既有二十四节气的知识、风俗、故事,又有从“立春”到“大寒”每个节气的诗文,是“在农历的天空下”的诗文表达。《诗韵南通》是一本关于南通古诗文的汇编,包含“南通文人与诗”“南通名胜与诗”两个方面,并以诗的形式,从“人杰”与“地灵”两个角度诠释南通文化。《诗咏长江》是一本长江诗文的剪影。它从“美丽长江”“韵里寻江”两方面介绍了长江风情。《古诗文中的科学》以全新的角度介绍古诗文中的科学知识,以古诗文的形式展现古代先贤的智慧。
融合课程:《诗词吟唱》课程让学生通过诗配曲,收集经典曲目,用吟唱的方式唱响古诗文。《诗文墨香》课堂以诗配书画为主题,在学生中征集书法、绘画作品,用书画的形式表现古诗文。
3.课程实践活动。一是建立了古诗文赏读社。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主题课程的过程中,欣赏并创作与古诗文有关的书法、绘画作品,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二是设立了古诗文诵读月。学校按照不同年级,列出古诗文学习的篇目,实施“日诵一课”计划。学校还将每年6月份设定为“古诗文赏读月”,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新学堂歌吟唱”“古诗文书画比赛”等活动,通过书画、诵读、吟唱、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多角度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