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成
【摘 要】 单元作业设计成为语文课标视域下的应然追求,其设计和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基于单元要素整合作业内容,基于单元主题创设作业情境,基于学生个体设计分层作业,基于作业育人重视学科融合,基于增值评价创新评价样态等,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作业设计理念,平时注重对作业设计和实施的自我反思,还要加强校际语文备课组内的集体研讨。
【关键词】 单元作业 整合 创设情境 分层 融合 创新评价
所谓单元作业,是指教师以教材单元为基本单位,依据单元目标,以选择重组、改编完善或自主开发等多种形式进行统整规划设计出的随着单元教学的展开而灵活使用的作业。单元作业在目标的统整性、结构的关联性和评价的针对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特性,既符合语文课标对作业设计的要求,又能有效解决传统作业的问题。因此,单元作业设计应该成为教师作业设计的应然追求。
作业内容是单元作业设计的主体。小学语文教材根据“双线组元”设置了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为此,基于单元要素来设计单元作业可以将零散、单一的课时作业进行整合,让它们彼此之间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
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围绕“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的主题安排了两个语文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和“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对已知写人习作方法的梳理和综合运用。有位教师在整合单元要素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作业(见表1)。
该作业以表格为支架,整合了本单元中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习作例文等资源,通过引导学生梳理本单元课文在表现人物特点方面的异同点,唤醒学生的阅读经验,建构起知识的前后关联,促使学生自主总结提炼把人物特点写具体的方法,很好地发挥了作业促进学生迁移运用能力形成的作用。
语文课标强调课程实施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情境”成了课程实施的关键词。这里的“情境”不仅指课堂情境,还指教师创设的作业情境。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时,应整合身边的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优化情境,创设游戏情境、校园文化情境、時事热点情境等,从而减少学生与作业的隔阂。
例如,为帮助低年级学生“了解自然,热爱河山”,有位教师精心设计了以下情境性作业:“声声不息”——把美丽风景有感情地读出来;“身临其境”——走进家乡胜地现场解说;“贴贴画画”——搜集植物落叶或种子并展示。这样的作业设计,让学生以声音表达美,以感受抒发美,以作品彰显美,充分利用不同的情境勾连起学生与世界的联系,激活学生的感官,点燃学生的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积淀学生的能力。
作业属于针对性比较强的学习任务,更应该强调“帮助个体学习”。因此,单元作业设计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作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作业分层的维度很多,如作业量分层、作业内容分层,甚至作业完成时间也可以分层。分层作业设计的核心是作业难度的分层。教师要依据学情,找准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宜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在“我的动物朋友”的作业模块中,教师可以设计四项作业任务供学生选择(见表2)。
表格中的四项作业是分层次的选择性作业。学生确定作业任务后,依然拥有选择权,可从作业群中选择自己适合的、喜欢的一两项作业进行实践,充分体现了单元作业的过程性、生成性、差异性。这种自助餐式的作业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满足了具有不同认知特点、学习方式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虽然作业内容和形式不尽相同,但深层的核心知识是相通的,都指向了“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语文要素,达到了作业“促进全体学生学习进步”的效果。
设计跨学科作业有利于避免各个学科“各自为政”的局面,达到作业的整体育人功能。所谓跨学科作业,主要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内容整合起来的作业,旨在促进学生对某个主题的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它是语文课标视域下教师必须重视的一种关键作业类型。
以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在“致敬鲁迅——我来设计鲁迅名人馆”的作业模块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跨学科作业。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先生虽已逝去,但他的精神却时刻激励着我们。今天,我们向鲁迅致敬,就是要用“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情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之魂。同学们,请你们课后为学校云平台设计“鲁迅名人馆”方案,可以自由选择“电子版”“绘画版”“文字版”等形式,将鲁迅的照片、生平故事、文学作品、纪念文章、名人警句等进行整合、展示。
该作业较好地体现了学科融合的思想。学生完成该作业不仅需要语文知识,还需要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方面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实现了作业育人的要求。
语文课标指出:“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作业,针对学生素养水平和个性特点提出意见,及时反馈和讲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应重视增值评价,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幅度”。作业的评价除了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明晰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更强调评价对学生认知自我、调整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赋能增值功能,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评价反馈描述化因其针对性强的特点,可以有效避免评价“无力化”的弊端,达到增值评价的目的。
所谓评价反馈描述化,即通过一定的评价准则,对学生的作业态度、书写水平、作业习惯、思维品质和作业质量进行描述性评价,激励学生热爱学习,继而达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行解决问题或为持续作业“蓄能助力”的目的。
例如:学生作业完成得比较好时,教师批注描述:“欣赏你的作业,对老师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看到你的进步,老师打心眼里为你高兴”。这样,学生体会到了老师的关爱,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对态度不认真、字迹马虎、经常少做题目的学生,教师可以用批注委婉地予以劝告,促使他们端正态度,改正缺点。例如“要是能放慢写字的速度,你的作业会得更多的星星”“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和反思的过程,做题也是积累的过程”,这种旁批的语言委婉,学生很容易接受,不易产生抵触情绪。对作业目标需要改进的学生,教师通过对话与协商实现意义的心理建构。如“运用人物心理描写更好,例如……”“写一个漂亮的开头,你可以考虑……”,这样的反馈信息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改进,增强信心。
诸如以上的评价反馈,教师每次只关注一个作业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描述,促使学生按照反馈信息行动,继而实现评价反馈的针对性。
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是基于语文课标视域下对教学内容的重构,是对教材单元教学的必要补充。其设计和实施的质量,不仅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维度和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还是体现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更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核心因素。教师要不断更新作业设计理念,平时注重对作业设计和实施的自我反思,还要加强校际语文备课组内的集体研讨。如此,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单元作业。※
[本文系徐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情境化命题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GH14-22-L030]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