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全,岳 鑫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875)
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出新的部署。在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格局之中,教师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回信中多次谈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论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方略,指明了教师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石。这些论述内涵丰富,特别是培养“大先生”的论述,站位高、立意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师培养的重大战略安排,折射出我国新时代教师培养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论述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教师队伍以及怎样建设教师队伍这些基本问题,构建起有关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要义。基于这些重要论述,本文从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价值定位、形象定位和政治定位四个方面对新时代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大先生”的概念是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在2021年4月考察清华大学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大先生”,寄语广大教师要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典范;研究真问题,着眼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坚定信念,始终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1]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先生”的解读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定位和期望。
“大先生”首先要做到心怀国家和人民,有大格局、大担当。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的质量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教师的价值观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广大教师承担着弘扬中华文化、塑造国家脊梁的重任,“大先生”必然应有强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特别是要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感,这是人民教师应有的教育情怀。“大先生”还要有大视野、大境界。大视野是指教师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以知识立身,勤学不辍,开放兼容。大境界是指广大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2]
“先生”是对年长而又有德业者的敬称,在古代社会很早就把以授童子为业的长者敬称为“先生”。古人眼中的“先生”代表了高尚的品德和学识,这从孔子的话中我们就能理解这一点。《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为学为人之道,其中就谈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对自己的要求为当下每一位教师的立德修身树立了榜样。“志于道”即追求真理,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据于德”即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德立身;“依于仁”即要有仁爱之心,心怀热爱;“游于艺”即要做到学术精湛,乐学好学。
古人对“先生”的这种理解为后世所继承。民国期间陶行知曾提出“小先生”的概念,就是让小孩子做教师,先教会小孩子,然后让学会的小孩子再去教授他的同伴或成人,以解决当时师资奇缺的问题。在今天,顾明远教授将21世纪的教师所需要具备的素养概括为职业意识、渊博的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3]这是对当今时代教师素养的概括,与古代对“先生”的理解一脉相承。顾明远教授常常提起他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工作时,几位堪称“大先生”的老师对他的影响,让他有了许多对教育的感悟。可见,“大先生”的概念也是与时俱进的,要体现新时代国家教育发展的方向,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广大教师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以及已有相关文献,我们可以把新时代“大先生”的品质概括为:有大格局、大担当、大视野、大境界,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强烈的使命感和坚定的信念、广博的学识和开放的思想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献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先生”的希冀饱含了对教师广博学识和崇高人格的期待,也饱含了对教师坚定信念和时代担当的期待,与教育家们的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凝结了我国教育实践的智慧。
“大先生”这一概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描述了我国新时代教师培养目标问题。从学理和政策上来看,国家关于教师的专业标准和要求也试图描述要培养什么样的教师。2012年,教育部印发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正式对教师的专业标准进行规范。文件提出了确立专业标准的四大基本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于这些理念提出了专业标准的内容框架。分析发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内容框架上是相同的,只不过前者突出了小学教育的特征,后者比前者在“专业能力”方面增加了“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这一要求。[4]这些文件为我国教师的培养规格提出了基本的专业要求,可以归纳为三个维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伦理,由此构建了完整的教师专业素养结构(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教师专业素养结构图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明确部署,指出“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造就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5]文件融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相统一”“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等讲话精神,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论述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6]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有力说明,教师是学校教育发展所依赖的最基本的人力资源基础,这是大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最基本的底层逻辑。
鉴于教师的社会价值如此重要,那么就必须完善教师培养制度,由此产出高质量的教师。如今,我国的教师规模约一千八百多万人,规模尽管已经很庞大,但在应对面向未来的学校教育发展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尤其是教师培养存在结构性短缺、教育家型名师的培养相对滞后等。为有效回应这些挑战,应当发挥制度的引领作用和规模效应,在政策上进行改革创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智慧,扎根中国大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师培养模式。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很多教育文件都提出了一些对教师培养的改革举措,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就提出,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增加教育硕士招生计划,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5]2018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了全面推进师德养成教育、提升教师培养层次等十项举措。[7]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出加快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相互促进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坚持师德为先、质量为重、突出重点、强化保障。[8]这些文件让教育界认识到完善教师发展与管理体制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师教育机构在实践中的探索与创新。基于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我们认为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制度设计。
一是完善职前培养制度。在职前培养方面,提高教师学历是有效提高教师队伍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方式。首先,在招生上优化生源,把最优秀的精英群体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其次,发挥师范院校的引领作用,师范生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师范院校在招生政策、培养计划、就业政策上的辐射力和引领性能够更大程度地落实国家的政策导向。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推出的“志远计划”和“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等就吸引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到基础教育领域就业,尤其是到中西部和基层一线任教。此外,支持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工作,完善师范生培养体系。除了要培养教学岗位的教师,也需要培养大批管理岗位上的教育类人才。走出“领导不相信学校,学校不相信老师,老师不相信自己”的怪圈,要让内行管理内行,让懂教育、爱教育的人来管理教师、管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
二是探索教师学习共同体制度,搭建职后教师培训“学分银行”。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6]教师也要秉持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因此需要做好职后教师的培养,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创造广阔的平台和机遇。近年来,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教师培训学分化的“学分银行”,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的“立交桥”,支持在职教师学习深造,提升学历。随着“三通两平台”政策的落实,网络学习共同体在教师学习中也迅速推广。2022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40余所高师院校打造了“强师在线”高师基础教育支持乡村振兴公益平台,为教师提供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在教师专业发展自主化、多样化的需求下,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发展为完善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体系提供了新的契机。
三是创新名师培养制度,培育“教育家型”人民教师。孵化培育优秀教师有赖于名师的引领作用,名师工作室模式有待进一步推广和创新。在实践中,名师工作室的开展已是遍地开花。2018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简称“双名工程”),探索教育领军人才培养模式。2020年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江苏常州已成立了205个名师工作室,带动了全市2000余名青年教师。[9]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能够参加“国培计划”和外出培训的教师仅在少数,一线教师的工学矛盾突出。这需要在实践中拓展渠道、广开门路,为教师提供进修机会和经费支持,进一步发挥名师的辐射和孵化作用,积极为普通教师创造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殷切希望同学们要成为“四有好老师”,[6]也就是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对“四有好老师”的概括明确了对新时代教师素养的新要求。可以说,“四有好老师”就是关于教师的形象定位,教师教育机构要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己任,明确办学方向,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民教师。
“四有好老师”的表述体现出积极的时代内涵。一方面,每一位师范生和人民教师都应该争做“四有好老师”;另一方面,教师教育机构也要以“四有好老师”作为人才培养的标杆,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在这一明确的培养标准指引下开展工作。
第一,好老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教师的理想信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二是既精于“授业”“解惑”,更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是点亮学生未来的启明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梦想的正能量。当然,教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首先自身要认真学习和深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制度、文化。在教师培养中,应当把教师的思政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提高教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
第二,好老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学识和能力上,其为人处世以及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也时时处处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好老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是最好的品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味的体现,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在教师教育中,应当宣传和树立正面的榜样,用反面师德失范的事例为教师敲响警钟,激发教师自觉向上的力量;注重用丰富的文化活动陶冶教师的情操,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
第三,好老师要有扎实的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在教师教育中要为教师储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并树立其终身学习的观念,刻苦钻研,开阔视野,使自己在教学中游刃有余。除此之外,好老师应该是智慧型的教师,要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在各个方面给学生帮助和指导。这就要求在教师教育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增长,也要关注教师的全面发展,培养教师广博的知识和视野,增长其心智。
第四,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强调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这里的“爱”不仅仅是对学生、对岗位的爱,也包括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用爱培育和激发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在对学生的负责、信任、欣赏、尊重、理解和宽容。这种“爱”可以表现得很平凡,也可以表现得很伟大,在危难时挺身而出、把全部身心奉献给学生、帮助学生走出生活的困境,改变学生的命运。在教师教育中,用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感染和熏陶未来教师,教师教育工作者更要以身为范,加深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与热爱,培养教师积极阳光的生命观,强化教师尊重和爱护学生的意识。
“四有好老师”既是激励教师修身的旗帜,也是帮助教师自省的标尺。在教师培养的实践中需要明确标准、树立典型、细化奖惩机制以促进提升教师形象。教育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国家建立教师荣誉表彰制度,设立国家教师奖,[10]这将对推动全社会尊师重教,教育引导人民教师正己修身、提升教师群体形象有重要的指引作用。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启动了“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设立“四有好老师”启功教师奖和“四有好老师”公益行动奖;在此基础上,于2020年启动了“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通过专项奖励和培训支持体系鼓励优秀毕业生投身中西部地区基层基础教育事业,形成了选树、表彰和培养的“四有好老师”行动计划体系,为培育“四有好老师”、发挥“四有好老师”旗帜作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意味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定位。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再次深化。
基于这一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和“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的期盼。为了让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习近平总书记对师德师风提出严格的要求,认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11]他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12]为中华民族“梦之队”输送合格的筑梦人。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的师德师风事关学生的品德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备受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师德师风体现了教师的职业伦理,对教师培养来说意义重大。
师德师风是我国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要素和具体体现。教师职业伦理内涵丰富,是一个人从事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伦理素养。从广义来看,教师职业伦理至少包括如下四个方面:职业理解与认识,如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等;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如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等;个人修养与行为,如富有爱心、责任心、勤于学习、不断进取等。
良好的师德师风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着直接、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师德师风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把教师比作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13]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学生才会产生敬畏心。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要能够以身垂范、给学生正确的引导,用美好的德行教化学生,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良好的师德师风可以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良好的干事氛围和教书育人环境是教师成长和学生成长的保障,安心、热心、舒心、静心从教的环境离不开每一位教师的营造和维护。师德师风的提升有利于减少同事间的矛盾冲突、提升教师的身份认同,让教师感受到在一个优秀和谐的团队中工作带来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让教师能够专注教学、敢教敢管。同时,教师也能够将幸福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良好的师德师风可以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致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提到“三个牢固树立”,即“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14]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身学习与理想信念都需要有高度的自律意识来支撑,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品性修养。《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注]注:参见https://www.gaosan.com/gaokao/256287.html.,教师的成长发展与品性修养是分不开的。
高尚的品德一方面靠外部教育,另一方面更需要内在的自我修养。因此,师德师风建设应当包括提升教师的文化涵养、思想政治素质和内生动力等几方面。
首先,需要通过传统优秀文化涵养师德。中华民族的价值传统和精神气质凝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广大教师只有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才能够自觉践行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厚植文化自信,民族精神与爱国精神才有根基。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汲取文化精髓,传承中华师道应是每位教师的价值追求。
其次,筑牢师德师风屏障,需要课程思政。教育部2020年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首先在高校推行了课程思政。尤其在师范教育中,加强师范生的思政学习,将为教师职业生涯打下基础。通过实行课程思政,也能够促进教师的思政学习,使在职教师在不断学习中提高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
最后,需要严格开展对教师品德的考察和考评。在教师教育质量评价中,应当将师德师风的考评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师评价中也要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严把品德关是保证教师队伍素质的关键。因此,在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中,应当强化师德评价的重要性、参考性、严肃性和规范性,建立个人师德师风档案,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为教师立规矩,起到教育和督促作用,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是解决教师培养问题的根本遵循。只有贯彻落实这些重要论述,才能深刻把握新时代的需求,围绕党和人民的需要,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大先生”为标杆,培养具有大格局、大视野、大担当、大境界的新时代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