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培养路径及启示
——基于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的分析

2024-01-06 09:13王兆璟土田园
教师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胜任框架学习者

王兆璟,土田园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进入各个领域,凸显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也在不断深入推进。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出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教师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中的作用。[1]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对一线教师的数字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师队伍成为后疫情时代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欧盟作为教师数字胜任力研究和实践的先行者,已制定并推行了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对成员国及其他国家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此,本文意图通过探讨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内涵,分析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及特征,考察教师数字胜任力培养途径,以便为完善中国教师数字胜任力标准、建立教师数字胜任力培养新体系、开发自我评估工具提供现实参考。

一、教师数字胜任力内涵分析

“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97年左右,有学者将数字素养定义为一种能正确使用和评估数字资源、工具和服务,并将其应用于终身学习过程的能力。[2]这一概念把数字素养定义为技能的理解和使用。因此,有人将这种类型的数字素养归为个人数字素养,即具备基本的数字技能,知道如何用互联网检索和储存信息等。[3]可以看出,数字素养的内涵在这一阶段主要以“懂得使用数字技术”为重点。2004年,以色列学者Alkalia提出了一个数字素养框架,认为数字素养应该由图片—图像素养、再创造素养、信息素养、分支素养和社会—情感素养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4]很显然,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智能时代,人们也开始意识到,参与数字领域不再是“有”或“无”的问题,而是能力的问题。在此背景之下,以往的教师数字素养已远远不够,教师数字能力由单一化向综合性发展也已成为必然。

2006年,在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的建议中,“数字胜任力”(digital competence)作为终身学习的八大核心素养之一被首次正式提出,定义为自信且批判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学习与交流。[5]此后,荷兰学者Janssen也对数字胜任力作了分析,认为数字胜任力还应当包括能理智和健康地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即要有关于法律和道德、隐私和安全等方面的特定知识与态度。[6]2013年,欧盟委员会首次出版的《欧洲公民数字胜任力框架》(DigComp)将数字胜任力概括为信息、交流、内容创作、安全和问题解决五个领域。[7]在2022年发布的最新版DigComp 2.2中,数字胜任力的内涵被定义为信息和数据素养、沟通与协作、数字内容创作、安全以及问题解决五个方面的能力。[8]可以看出,数字胜任力已成为指向相对高级的综合能力。教师数字胜任力则不只是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是需要更好地支持学生在未来课堂上有效地利用数字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对技术使用及其影响的更广泛的关注。尽管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内涵仍然在丰富,但在现阶段应表现为在教学中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数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使用、学生数字能力的促进与评估、数字技术应用的监督与调节,以及安全道德的数字技术使用等。

二、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的内容与特点

为了给欧盟各成员国提供可以参考的通用架构、统一教师应当具备的数字胜任力的内涵表述,2017年11月,欧盟委员会出版《欧洲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European Framework for the Digital Competence of Educators,简称DigCompEdu)。它成为指导欧盟成员国、地区政府、相关国家和地区机构、教育组织等开展数字化教育的总体参考框架和政策性纲领文件。

(一)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的主要内容

DigComEdu将教师的数字胜任力分为六个不同领域,共22项能力(见图1)。这六个领域关注教师专业活动的不同方面,分别为专业参与领域(professional engagement)、数字资源领域(digital resource)、教与学领域(teaching and learning)、评估领域(assessment)、赋能学习者领域(empowering learners)和促进学习者数字胜任力领域(facilitating learners’ digital competence)。[9]此外,为了帮助教师了解自身数字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与水平,DigCompEdu参考欧洲语言共同框架(CEFR)中使用的6个能力水平,将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发展划分为6个水平等级,即A1-新手(newcomer)、A2-探索者(explorer)、B1-综合者(integrator)、B2-专家(expert)、C1-领导者(leader)、C2-开拓者(pioneer)。从新手到开拓者,意味着教师从数字技术使用的基础阶段发展至批判性进行复杂数字教学实践的高级阶段。该框架在教师专业发展层面,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与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同时也为欧盟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持续专业发展提供了参照标准与质量保障。

图1 DigCompEdu框架图

(二)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的特点分析

首先,秉持“学习者中心”的教育理念。DigCompEdu强调教师在选择和使用数字资源时,要考虑具体的学习目标、背景、教学方法和学习者群体并有效保护敏感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使用数字技术和服务,加强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使学习者能够使用数字技术作为交流、合作和创造知识的手段,从而监测和反思自己的学习并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框架界定“赋能学习者”为教师数字胜任力的一个单独领域,更是“学习者中心”的直接体现。面对不同的学习者,教育者要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差异,使用数字技术解决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允许学习者以不同的速度和水平完成学习活动,促进学习者深入思考和创造性表达的发展,让学习者自己参与到实践活动、科学调查或复杂问题的解决中。

其次,注重教师数字胜任力发展的过程性,构建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发展进阶模型。该框架基于布鲁姆的分类法,从“记忆”和“理解”,到“应用”和“分析”,再到“评价”和“创造”,很好地解释了任何学习进展的认知阶段。[10]框架中每个能力水平标签都是为了捕捉该能力阶段典型的数字技术使用的特定重点而选择的。比如,在一个合作项目的教师团队中,综合者最适合寻找新的想法和工具,而专家级别的教师可能更擅长决定如何实施这些想法和工具;领导者和开拓者是这个团队中的领军人物,为其他教师提供灵感来源;新手和探索者则在专家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提高数字教学专业实践的意识,成为更高阶段的教师。最终实现教师共同体的共同成长与内部的动态调整。

最后,凸显师生数字胜任力发展之间的一致性。DigCompEdu在最后一个领域“促进学习者数字胜任力”中,也强调了教师的数字胜任力应该包括促进学习者数字胜任力的提高,提出要鼓励学习者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发展数字胜任力。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自身要具备相应的数字胜任力,还要引导学生在数字环境中寻找信息和资源,学会组织、处理和批判性分析信息;确保学生在使用数字技术时的身心健康,使他们有能力管理风险,解决数字技术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其能力指标的分析,可以发现协作与参与是目标达成的关键,增强教师之间的参与性文化与合作文化,并将其传递给学习者是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11]

三、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培养路径

高质量的教师是数字化教育活动开展的必要前提。提升教师数字胜任力对打造公平、可持续的欧洲数字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推动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更好地落地实施,让教师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字能力,欧盟及成员国积极探索、多方面采取行动,为教师数字化培养提供质量保障。

(一)完善数字化教学基础建设,营造良好的数字环境

完善的数字化教学基础建设是支撑教师开展创新数字教学活动的根本保障,也是提升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基本举措。欧盟第二次《学校调查:教育领域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的结果显示,欧盟成员国中的许多学校与实现其数字化能力和配备高速互联网还有一定的距离,各国之间差异也较大。[12]为了帮助各国缩小差距并解决学校高速互联网接入部署不均衡的问题,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7月批准通过“连接欧洲设施”数字计划(Connecting Europe Facility Digital programme,CEF Digital),将在2021年至2027年期间支持并促进公共和私人对数字连接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整个欧盟的千兆和5G网络。[13]这一行动对于支持欧洲的数字化转型非常重要。欧盟在《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中鼓励各成员国将宽带建设纳入“复苏和恢复基金”(Recovery and Resilience Facility,RRF)[注]复苏和恢复基金(Recovery and Resilience Facility,RRF)是2021年2月由欧洲议会批准实施的。该基金提供6725亿欧元的赠款和贷款,以遏制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的国家投资改革项目,充分利用欧盟在互联网接入、购买数字设备和电子学习应用以及学校平台方面的支持。[14]2022年5月,丹麦政府启动了一项新的数字化战略。在该战略中,政府计划拨出2亿丹麦克朗在小学教学中引入技术,并将1000万丹麦克朗用于职业学校知识中心的数字设备库。借助该资金池,学校知识中心可以申请资金购买新的数字技术和设备,以及为教师提供技能发展支持。[15]

(二)提供数字技能培训,保障教师专业发展

《2021年年度可持续增长战略》强调了对技能进行前所未有的投资的必要性,将其作为“复苏和恢复基金”的七个旗舰投资之一,并提出关键参与者,特别是教师应该得到更好的培训,以便有效参与教育的数字化转型。[16]对此,欧盟及其成员国也尝试提供多样化的数字技能培训。正在进行的伊拉斯谟+(Erasmus+)项目中,有一项针对50岁以上教师的数字化项目,为满足许多年长教师在线教学的需要,提供相应MOOC课程以提高这些教师的基础数字能力,保证在线教学质量。[17]早在2012年,爱沙尼亚教育和研究部就资助了ProgeTiger计划。该计划为教师提供学习材料和培训课程,组织比赛和研讨会以提高教师与技术素养有关的能力。[18]爱尔兰在为教师提供数字技能培训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教学委员会认识到职前师范教育对于发展教师职业的数字能力至关重要,在2020年发布的《Céim:初始教师教育的标准》中将职前教师的数字能力发展作为修订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关键组成部分;另外,爱尔兰所有教师教育支持服务部门都会提供支持和指导,将数字技术嵌入到特定学科和课程的教师专业学习中。[19]

(三)搭建数字化教育平台,促进教师学习与交流

交流与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数字技术奉行对话的价值逻辑,为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学习提供了平台。作为欧盟委员会在线学习计划的主要行动,eTwinning于2005年推出,自2014年起由伊拉斯谟+项目和欧洲教育、培训、青年与体育计划共同资助,为整个欧洲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学习提供支持。教师可以找到eTwinning在欧洲范围内提供的在线专业发展机会,并参与在线研讨会,学习、交流和讨论包括数字教育在内的各种主题。[20]2009年,在荷兰推出的“Leraar24”平台支持教师在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专业发展。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使用多种在线工具,包括教师创作的各种文件和视频,互相分享经验、提供自己的技术并讨论关键问题等。[21]数字学习生态系统在爱沙尼亚的教育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基于互动与参与、平衡和自组织的理念,爱沙尼亚在2013年开发了一个教师数字能力发展的数字系统,由软件和各种互联网平台组成,包括有关教育资源检索、存储以及分享的在线工具。[22]《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列出了促进高性能数字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提高数字技能和能力以实现数字化转型两个战略重点。为了支持这两个优先领域,欧盟委员会将成立一个欧洲数字教育中心。在这个在线空间,教师可以交流他们的日常经验并分享专业知识、创新想法和实践。[14]欧洲数字教育中心的成立,克服了当前欧洲层面的数字教育政策、研究和实践的碎片化,打造了教育数字化的实践共同体。

(四)开发数字化评估工具,提高教师反思与评估能力

教师数字胜任力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的教师自我反思与评估。依托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的自我评估工具研发,成为欧盟及各成员国实施数字胜任力战略的重要步骤。通过教师对自身数字胜任力的反思与自评,满足其数字化的持续专业发展。[23]2021年10月,欧盟委员会基于DigCompEdu推出了教师在线自我评估工具“教师自拍”(SELFIE for TEACHERS),可帮助教师确定其在数字、技术和教学技能方面的优势和差距。[24]教师需要在线回答一系列反思性问题,这些问题包含在六大领域中(与DigCompEdu中定义的6个领域相同),共32项能力的测试。测试完成后,教师将收到一份自动报告,显示其目前在每个领域的能力以及如何改进的建议。此外,合理的评估被认为是改善整个教育系统的关键。对此,欧盟及其成员国也在积极努力制定学生数字技术使用熟练程度的标准或规范。保加利亚教育和科学部每年都会公布学生数字能力在线评估的文件。该文件包含了10年级学生将被评估的能力、需要达到的认知水平以及每个任务在最终分数中的比重等信息。[25]在冰岛,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能力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并根据不同年级(4年级、7年级和10年级)设定不同等级的标准。评估采用A到D四级评分,教师可根据评估等级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字能力进行评估,这一评估只有对10年级的学生是强制性的。[26]

(五)制定数字化教学道德准则,加强教师人工智能伦理意识

作为一项战略技术,数字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快速开发和使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关于法律和伦理问题的新挑战。为此,欧盟委员会指出,必须确保在一个适当的框架内开发和应用数字技术,促进创新,尊重欧盟的价值观和基本权利以及道德原则。2018年,委员会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愿景,支持欧洲开发道德、安全和尖端的人工智能,并成立人工智能高级专家组,于2019年4月又发布了《可信赖人工智能的伦理指南》,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促进对新兴技术及其在教育中应用的了解,为教育工作者制定关于人工智能和数据在教学应用中的道德准则。[27]欧洲议会在2020年关于《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相关技术伦理问题框架》的决议中指出,教育系统应致力于使用已获得欧洲道德证书的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承认数字技术在教育系统中越来越大的潜力,但必须加以规范,避免产生道德上的不利影响。[28]2021年5月,再一次在《关于教育、文化和视听部门的人工智能》的决议上强调,必须向教育工作者和培训人员提供有关数字技术的正确工具和知识,避免侵犯知识产权;呼吁欧盟委员会提出一个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法律框架,以便提供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道德措施和标准,开发可信赖的、符合道德规范的、以人为本的数字技术。特别是在教育方面,指出教师必须在受到监督的情况下使用数字技术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引导教师增强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伦理意识。[29]

四、欧盟数字胜任力框架对我国的启示

从欧盟提出数字胜任力这一概念,到发布面向教育工作者的DigCompEdu,表明欧盟对数字胜任力的关注已迈入实践阶段,也体现了数字化变革中教师的关键作用。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的先进理念,为我国教师数字胜任力培养以及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加强教师数字胜任力标准的规范设计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室联合印发相关文件,启动“停课不停学”工作,利用网络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有效支撑了近三亿师生的在线教学,为世界各国数字化教学提供了中国方案。尽管我国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有显著成效,但在信息化教学实践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如存在信息化教学设施使用频率低以及实际应用效果不高等问题。[30]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困境,深层次原因在于缺少适应教育信息化2.0背景的教师数字胜任力标准来指导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应用。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于2004年发布,是指导中小学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31]随着教育信息化2.0阶段的到来,现行相关标准已无法完全适应教学实践的诉求,需要完善和加强教师数字胜任力标准,实现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师队伍建设。审视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体系,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上都进行了深度拓展,这一纵横交错的结构体系对我国教师数字胜任力发展标准与培养方案的制定有一定参考意义。为此,我国在完善教师数字胜任力发展标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适应教育信息化2.0发展背景,修订与完善教师数字胜任力标准,使标准与不断更新的数字化需求紧密贴合;另一方面,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的设计应当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借鉴DigCompEdu的体系与发展模型,结合我国教育教学实际,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数字胜任力标准,为教师数字化发展提出明确的能力要求,方便处于不同数字能力水平的教师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师数字胜任力培养与发展体系

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发展需要经历不断积累、创新与迭代升级。DigCompEdu框架中的每一项能力都是按照从A1到C2六个能力等级描述的。这种对能力水平的描述,并非只是为了从结果上评估教师所具备的数字胜任力,而是以发展的眼光培养教师的数字胜任力。从本质上来说,DigCompEdu的发展模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意味着要尊重学习发展的认知规律,对不同阶段教师的数字胜任力进行差异化的要求,建立分级进阶的教师数字胜任力培养与发展体系。

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将教师应当具备的数字能力按照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以及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进行了区分和定义,[32]是从较为基础的视角制定的标准。也就是说,对所有的中小学教师提出了相对统一的要求,而这并不利于教师数字胜任力的有效提升。不同地区、不同任教阶段的教师所具备的数字胜任力都不尽相同,尤其进入教育信息化2.0阶段,这种发展差异也愈加明显,出现了教师培训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我国应借鉴DigCompEdu的数字胜任力进阶发展模型,基于以人为本的视角,建立分级的教师培训体系,并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实现教师数字胜任力培训的差异化与个性化管理,促进不同阶段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依托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结合,搭建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一体化教师数字胜任力培养与发展体系,让各类教师在培养和培训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其深度参与数字变革的新观念与新思维。

(三)开发基于标准的教师自我评估工具

教师的认可与参与是促成数字技术有效应用的关键一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数字教育政策只有在教师不断介入与参与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落地。因此,一线教师的参与是数字教育政策转变为变革催化剂的必要条件。只有当教师认为数字胜任力框架是其专业发展的有用指南时,他们才会愿意为发展自身能力而作出努力。

为了让教师熟悉DigCompEdu框架,并将其概念融入自己的数字教学能力理论与实践中,欧盟委员会以框架为基础开发了在线自我评估工具“教师自拍”。使用自我反思与评估工具,将DigCompEdu的能力指标转化为教师可以参与的专业活动,同时对提高其数字胜任力的可能途径进行详细的反馈,有助于将一个总体性的框架转化为自下而上的参与性运动,而不仅仅通过外部力量来实现;同时,通过自我评估工具,教师可以体验到其自我评估过程是由自身决定的,有助于教师发现需要提升的地方,从而确定自己的数字化专业发展需求。对此,我国在借鉴欧盟教师数字胜任力体系的同时,也要关注框架本身所具备的理念价值。通过开发基于数字胜任力框架的自我反思与评估工具,对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发展水平进行个性化评估与预警,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数字胜任力,激发其积极性与能动性,并赋能学习者使其成为适应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反思性人才。

五、结语

DigCompEdu基于对教师专业学习需求的清晰理解,秉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遵循学习的认知规律,将教师数字胜任力的不同方面塑造成简洁、灵活且直观的可理解模型,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制定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提供了参考。基于此框架,欧盟及其成员国在加强数字化教育基础建设、提供数字化教师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尝试与探索。DigCompEdu框架的多维结构为我国进一步完善教师数字胜任力标准提供了依据;其发展进阶模型启示我们应从以人为本的发展视角出发,建立教师数字胜任力培养与发展新体系;而基于框架的教师反思工具为我国教师自我评估工具的开发提供了基本思路,提高了教师参与数字化教育变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教师通过自我反思与评估更好地将数字与教育教学相结合。

猜你喜欢
胜任框架学习者
框架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WTO框架下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