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晋文,高泽霞(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基于传道、授业、解惑为目的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也是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与折射[1]。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教育教学能否按计划开展,直接决定教育教学能否达到最终效果。在教育场域中,师生关系是最核心的人际关系,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变革因素。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认为: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孟子曰,“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间尝思之,游之时义大矣哉。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2]。梅贻琦先生为我们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师生关系的理想场景,可以称之为“从游说”。“学校犹水也”提出了理想的教育环境,“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构建了理想的师生互动模式,“濡染观摩”“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描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从游说”对于高校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和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师生关系正面临着客观条件与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深层次的师生互动与思想交流也正在经受因师生交往内生动力不足的考验,高校师生关系作为影响教育改革的主要变量因素而备受关注,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已然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从2015 年3647 万增加至2020 年4183 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5 年40.0%增加至2020 年54.4%,2020 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比上年增加181 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1982 人。普通高校生师比2015 年为17.73:1,2020 年为18.37∶1,这一数据在2010 年为17.33:1[3]。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大学生群体数量明显增加,以及高校生师比在不断扩大,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量随之不断增加,平均分配于学生的时间与精力不断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深度互动与交流变得更加困难,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关系出现泛化,师生关系疏离问题日渐突出。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人-机-人”的学习模式已经在教育场景中普遍呈现,直接导致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与直接交往的主体间性机会明显减少,师生之间产生人际情感关系的面对面场景因互联网信息平台与载体的介入而明显缺失,造成师生之间情感淡薄与关系疏远。同时,互联网提供学生更加便捷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传统认知中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渠道的唯一性受到挑战,师生学习关系中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也随之动摇。
知识导向的教学目标或多或少的存在,在关注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观念影响下,人格培养与价值塑造等内容,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思想深度和层次不够的情况,师生之间人文关怀、价值引领因需求驱动不足,内生动力不强等原因,导致师生之间主动交流的积极性明显降低。
场域理论认为,人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受到行为所发生的场域的影响,场域从外部结构上规定行为。场域是指由不同社会客观关系构成的网络所建立的社会实践空间;惯习是指一种经验性的社会行为和思维,个体在生活中会根据对他人行为或态度的预判而主动做出应对行为[4]。在学校场域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活跃的人际关系系统,其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情景,影响着最终的教育成效[5]。因此,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并且由来已久。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师生关系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嬗变,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梳理而言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即农耕时代的权威—顺从师生关系,工业时代的主体—客体师生关系,信息时代的主导—主体师生关系,智能时代的师生一体关系[6]。师生从游正是师生一体关系理想状态,即基于师生相互理解、互相沟通,在师生之间相互影响、互相欣赏的过程中,实现教师发展与学生进步成长,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中实现教育目的。高校师生关系顺应应然之变,基于场域理论,构建高校师生从游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游是师生在“学校犹水”的实践场域中进行的主体间性的互动与交往过程。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7]。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既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也不是单方面地促进学生的成长,而是实现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的和谐统一。在场域理论视角下,创设“学校犹水”的师生交流实践空间和师生共同体的教育场域,构建新型师生从游关系,不但顺应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发展终极目标,也为师生一体关系的形成提供生成的土壤和发展的条件。
同时,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以及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渗透性,也决定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可能只局限于课堂场域,一定要求在课堂场域之外有深度的价值引领、精神交流与人格感召。在知识传授的课堂场域之外,构建教育发生的生活场域,并在生活场域中发挥教师道德示范、言行影响等非制度性影响力也成为理想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
从游消解和超越传统师生关系主客体二元对立困境,彰显主体间性,强调助他性和个体创造性的自助、他助、助他的成长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学习的环境从相对封闭的课堂与教室场域延伸至生活场域和互联网络。在此背景之下,教师与学生的认知惯习,即教师是知识主导者、学生是学习内容的消费者的传统认知,表现为教师依循工具理性的理论逻辑,基于教师知识权威与学生知识受体的不平等关系,强调知识及其传递的静态性、规训化和单向度,学生对教师知识权威不敢主动挑战、缺乏质疑与批判精神,不仅影响到教育场域的构建,更直接影响到教育最终目的的实现。改变教师与学生传统认知惯习,形成“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生动局面,要求教师调整角色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与促进者,帮助学生思考知识的本体性价值和发展性价值,强调知识及其传递的动态性、生成化和多维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与指导,引导学习基于现有知识主动创造与构建知识体系;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培养科学的批判精神,通过师生平等对话与民主交流,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另外,在调整师生关系中角色认知基础上,更加注重主体间性,强调师生的真正理解。真正的理解不是理解者对理解对象意义的简单占有或者复原,而是双方在对话与理解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意义与价值的过程[8]。
师生从游是在“大鱼前导”“小鱼尾随”过程中共同完成的互动交往,需要前导的魅力和吸引,需要尾随的积极与主动,更需要“前导”“尾随”的条件与制度保障。就教育场域中的资本而言,满足理想从游师生关系的构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与不足。现状是部分教师因自身素质不强、人格魅力不够、育人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制约,在学生中难以产生和形成较大影响;另外在教育的时间投入上,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与学生进行深度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和教师进行交流。学生则对教师存在高高在上、不好交往的刻板印象,导致出现不敢或不愿意与教师交流与平等对话的情形。要解决好以上问题,应注重在师生交往的激励保障、师生交流的情境创设、师生从游的制度体系方面,加大教育场域中资本的供给,提高从游场域中资本质量。
在场域理论视角下,实现师生从游关系的价值,拓展师生互动场域、改变传统认知惯习、保障场域条件资本,已然成为构建师生从游关系的必然之路。
场域是师生关系构建的空间条件和物质载体。在传统学习场域边界弥合与消解的同时,也为泛在化学习场域的创设与拓展创造了可能和机遇。
1.以实现价值领游为目标,从知识场域向精神场域拓展,丰富师生从游人文场域。“互联网+教育”对传统教与学关系解构的核心是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消解。教育教学要实现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向教师与学生共创知识转变,追求的价值从学生单方面的知识习得转向教师与学生文化共生,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知识创造与价值实现。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真理、创生知识的过程中,唤醒学生对知识促进人类进步与自身发展的价值思考,实现师生共同分享知识的显性与技术性价值,一起探求知识的隐性与人文性价值,最终将知识转化为个人德性与人类智慧。一是教师做学生价值追求的引路人。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来源于知识的持续创造,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仅在于知识的获取和习得,更重要的是创造新知。教师要提高学生自我构建的能动性,在学生价值追求与实现方面做好引路人,培养科学精神与超越意识,指引学生探索真理,追求新知,不断超越前人积累的既有经验与现有知识,以知识的发展性与建构性为学习的最高目标。二是教师做学生知识创造的合作者。教师一方面要承认学生之所以成为学生存在的知识方面的差异与不足,另一方面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只有基于以上认识,才能构建起知识生成共同体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包容学生的不足,给予学生试错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要有勇于试错的勇气,在相互合作中创造知识,享受探索与创造的精神愉悦。三是教师做学生精神充盈的建造师。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心灵的沟通,灵魂的互动,以师生之间的情感链接为前提和纽带。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深层次交流,增进师生情感链接,促进师生互动在精神层面更广泛更深刻的实现,从而在精神自由与自主创造空间中整体性认知与理解知识,帮助学生构建丰盈的精神世界,赋予知识本身以及求知问知创知过程人文性价值内涵。
2.以开展全程同游为导向,从教学场域向生活场域延伸,构建师生从游生活场域。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与互联网的交互与互动已经全景式渗透,传统意义上课堂教学与实验室实践已经不可能独立于互联网环境而存在,学生的学习场景也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场所,学生随时利用互联网络开展学习成为常态,教与学场域的界限无法区分。因为互联网参与教育的泛在化学习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活场域的学习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景。因此,构建师生交流互动的生活场域,将师生交流互动从教学场域向生活场域延伸,是互联网教育情境下的必然趋势。强化师生从游的全程化,将同游贯穿于大学生大学学业生涯与学习生活的始终,重点把握好新生入校和学生毕业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将教育活动渗透到生活场域的迎新季、毕业季活动中,精心组织迎新季、毕业季活动。新生入校,组织教师走进学生寝室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和大学学习生涯教育,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学科专业体验活动,在活动中认知专业、了解学科、熟悉大学生活,做好大学规划。毕业季教师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带领学生走进企业、感知社会、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同时利用毕业前夕开展爱校荣校教育。利用好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实训,落实“五同”工作模式,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同实践,以期达到“濡染观摩”之效。
3.以落实立体广游为追求,从现实场域到虚拟现实结合,拓展师生从游教学场域。将教育教学发生的场景从原有的现实场域扩展为虚实结合的场域,师生学习互动从平面向立体扩展,在师生广游上下功夫。一是结合课堂与课外。在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做好课前与课后的引导与延伸,做足课外功夫,实现课堂内外探求知识与思考价值相统一。二是融通网上与网下。跨越虚拟网络与现实场景教育教学的障碍,在深入开展好面对面交流的同时,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场域的广泛运用,健全“人-机-人”学习模式,发挥好键对键的互动优势,将师生从游从现实场域向现实场域与虚拟场域不断延伸与拓展。三是交互学知与践行。将学术科研活动的开展等科研育人活动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搭建以学术和科技服务为主的社会实践平台,结合学科特点与专业特色,组建博士服务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乡村振兴服务,形成知识获取与知识运用紧密结合,问题发现与知识探求密切联系,将师生从游学知与践行的学、用、思、悟的过程中不断深入。
构建新型从游师生关系,要改变师生关系传统认知惯习,将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作为前提,将学生主体意识的转变作为关键,建立师生互动保障机制。
1.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由“以我为主”向“以生为本”转变。教师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摒弃“以我为主”的认知惯习,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直面教师知识权威不断去中心化的现实,将角色定位为学生个性化专业化学习的支持者、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共同探索的陪伴者、人格养成的引领者,为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提供引导、服务、合作与保障,建立基于合作与共享的学习机制、实践机制和创新机制,将学习过程从知识传递转变成师生共同努力实现知识创生的过程,将学习过程变成精神感召和人格感染的过程,形成“大鱼前导”的生动从游图景。
2.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主体独立和理性精神是其核心[9]。处理好主客体之间的交往关系,注重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特别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师生交往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转换学生学习身份角色,增强学生学习主体认同感。破除老师教、学生学的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的学生是纯粹的知识内容的消费者的认知惯习,主动摒弃传统的“老师讲我来听”“老师说我照做”被动接受思想,强化学生知识内容的生产者和创造者的身份认知,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向学习与交往的主动参与者转换。
3.革新教育互动方式,由教师“独语”向师生“对话”转变。师生交往应是师生通过对话与理解,实现知识建构、意义生成、情感升华和个性完善等多维度的精神成人过程[8]。“对话”是师生双方以语言和非语言为互动媒体,在知识和情感层面进行的双向交往活动,是主体间不断达成相互理解和形成共识的交往过程,是构建关系的前提与基础,同时也是新型从游师生关系构建的机制保障。由单向传输的“独话”模式向双向互动的“对话”模式转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开放互动交流机制。师生应基于各自的背景与交往诉求,在师生主体间交往过程中通过对话与交往行为,达成互识与共识。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创造性与首创精神,引导、激励、服务学生成长;学生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和情感状态,接纳、尊重、信任教师,愿意接受教师指导和服务,以一种完全开放与依赖的精神状态投入师生互动交往过程中。
构建高校从游师生关系,需要完善“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制度体系,按照“学校犹水”的要求创设师生互动交往的实践空间和互动情境,同时提升“大鱼”前导的能力与水平。
1.完善从游师生关系构建的制度体系。将自由生成的师生关系纳入制度设计的轨道,通过建立和设计从游制度,以制度为导向,构建以从游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聘任领游导师,搭配同游学伴。不断扩大从游导师范围,将导师从在校教师向合作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扩展,构建从师者游、从学者游、从商者游的生动局面。
2.创设人文开放自在的互动交往情境。构建基于师生情感联结的互动交流机制,创设师生自由交往互动的开放情境和物理空间,丰富师生面对面常态化交流互动平台与载体,将其作为学校主动作为、及时回应学生诉求的行动选择,作为师生建立情感化联结的实践形态,为师生从游创造可自主选择、愿主动体验的条件,营造更人文、更开放、更自在的师生互动交往氛围。
3.提高教师前导领游的能力素质保障。在高校从游师生关系中,“小鱼尾随”的意愿与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鱼前导”的能力与水平。教师要丰富“导”的内容,从专业境界来讲,不断精湛业务水平;从事业境界而言,努力做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师注重“导”的方式,通过高尚的人格魅力、过硬的教学水平、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前导的引领力量与教育效果。教师调整“导”的姿态,在平等、尊重、信任学生的人际前提下,包容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犯错,允许学生在知识探求中勇敢的试错,增强学生“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成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