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波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2024-01-04 10:03孙艳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19期
关键词:治疗仪气压二聚体

孙艳玲

(滕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山东滕州 277500)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是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异常,深静脉管腔受到凝结微血块阻塞而引起[1]。 剖宫产手术后,产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之需要较长时间卧床等,极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进而给产妇带来下肢肿胀、疼痛等困扰,部分严重者还可发展为急性肺栓塞甚至是死亡[2]。 因此,对于剖宫产产妇,积极做好下肢DVT 防护工作非常具有意义。气压波治疗仪是基于气压推动原理设计的一种治疗仪器,对人体血管及肌肉有按摩、刺激作用,可借此改善局部供血、促进新陈代谢,目前常被用于骨科、重症监护室等患者下肢DVT 的防治[3-4]。 本研究选取2019 年10 月—2021 年8 月入住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 例产妇作为对象,探讨气压波治疗仪结合综合护理方案对其术后DVT 的预防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入住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单胎、首次分娩;(2)产妇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定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明显出血倾向;(2)入组前已有下肢DVT 形成;(3)伴严重精神障碍疾病;(4)合并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5)已参与其他临床试验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 对照组年龄22~39 岁,平均年龄(28.46±3.37)岁;孕周38~41 周,平均孕周(39.33±0.45)周。观察组年龄20~38 岁,平均年龄(28.51±3.46)岁;孕周38~41 周,平均孕周(39.37±0.47)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由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均持续干预3 d。 其中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 包括为产妇科普下肢DVT 形成的原因及相关防治事项,定期(1 次/2 h)为产妇翻身,适当安抚产妇情绪,对症干预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气压波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1)气压波治疗仪(上海企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川械注准20192090101,型号:POWER Q-6000)接通电源后,帮助产妇放置双下肢于护套中心, 将压力调整为40 mmHg (1 mmHg=0.133 kPa),干预时间20 min,充气时间12 s,放气时间48 s,3 次/d。(2)综合护理:①采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向产妇及其家属系统介绍下肢DVT 的相关知识,包括诱发因素、症状特征、处理方法及预防要点等,重点强调术后遵医嘱坚持运动和使用气压波治疗仪的作用,同时安排专员对产妇实施心理疏导,引导其通过聆听音乐、主动倾诉等方式宣泄情绪,尽量满足其提出的合理诉求, 以将产妇身心维持在最佳状态。②对产妇下肢DVT 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对于低风险者,可指导其通过穿加压弹力袜、早期下床活动等方式预防;对于中高风险者,则需在上述条件下遵医嘱服用低分子肝素等药物。 ③加强病房巡视,注意观察产妇下肢的皮肤情况,包括肤色、皮温、有无肿胀等,叮嘱产妇保持皮肤及衣物的洁净和干燥。 术后麻醉效应消失后,协助其稍微抬高双下肢至30°左右,同时为产妇按摩脚踝至腹股沟的肌肉,2~3 次/d,5 min/次; 指导产妇进行主被动踝关节趾屈背伸活动,2~3 次/d,20 min/次。

1.3 观察指标

(1)下肢DVT 发生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粤械注准20172231410,型号:Resona 5T)检测,若提示下肢深静脉血管腔内有血栓回声,静脉腔内未见血流或观察到彩色血流细小, 静脉血管无法被压闭, 则说明有DVT 形成[5]。(2)D-二聚体水平:干预前及干预后3 d,对两组产妇进行空腹静脉血采样,并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水平。 (3)产妇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产妇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设置人文关怀、DVT 知识教育、护理技巧、服务态度等内容,总分100 分,分值≥90 分为很满意,分值60~89分为基本满意,分值<60 分为不满意。 总满意度=(很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下肢DVT 发生情况

观察组有2 例产妇术后出现下肢DVT, 发生率为3.33%(2/60); 对照组术后9 例出现下肢DVT,发生率为15.00%(9/60)。 观察组术后DVT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P=0.026)。

2.2 两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 d,两组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但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D-二聚体水平比较[(±s),mg/L]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3 d t 值 P 值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 值P 值0.72±0.23 0.74±0.21 0.497 0.619 4.12±1.38 6.33±2.05 6.927 0.000 18.825 21.012 0.000 0.000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剖宫产手术产妇术中进行全身麻醉或脊髓麻醉可引发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降低,术后产妇因久坐、卧床、静脉曲张、长时间制动等因素导致血液瘀滞,均会增加患者术后罹患下肢DVT 的风险[6]。为此,对于剖宫产产妇,适当加强护理干预,以预防术后下肢DVT 的发生至关重要。 常规护理虽可基本满足剖宫产手术的需要,然而并非针对下肢DVT 设计,干预效果较有限[7]。

采用气压波治疗仪治疗是近年临床用于预防下肢DVT 的物理治疗手段, 能够通过控制气囊的充放气,形成具有指压作用的动脉气流,可加快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增加对网状内皮组织的供氧,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加快渗出液吸收,达到预防下肢DVT 形成的效果[8]。 且有研究显示,气压波治疗仪对下肢多处穴位具有刺激作用,可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其工作速率接近于血液流速,故而治疗时也较为舒适,不易引起不适[9]。万仁慧[10]对剖宫产产妇使用气压波治疗仪护理,发现剖宫产产妇经此干预后发生下肢DVT 的风险显著降低。 黄祥凤等[11]在一项关于60 例剖宫产产妇的护理研究中, 发现观察组经气压波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后, 下肢DVT 发生率明显低于仅采取护理干预的对照组。 鉴于此,本研究对观察组产妇实施气压波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 观察组干预后下肢DVT 发生率、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产妇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气压波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在剖宫产产妇群体中的开展可行,相较于常规护理更有助于预防下肢DVT 形成, 并获得产妇对护理工作的进一步认可和支持,与唐淑红[12]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气压波治疗仪的使用,能够有效改善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促进机体代谢,避免纤溶系统被过度激活,可减轻剖宫产后血液的高凝问题,进而减少产妇剖宫产后下肢DVT 的发生;同时,综合护理方案中各措施的配合, 如专题知识宣讲、保持双下肢抬高、加强病情观察等,也可从认知上提高产妇的配合度,使其进一步警惕下肢DVT 的发生,并做到及时处理;而产妇对自身问题了解透彻、下肢血流顺畅、DVT 发生率降低等,则可让产妇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进而获得其对护理工作更满意的评价。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产妇群体中开展气压波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方案干预是一种可行策略,对于下调D-二聚体水平、预防和减少下肢DVT 发生、提升产妇的满意度等均有良好助益,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治疗仪气压二聚体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看不见的气压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一种基于MSP430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