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婷
(1.徐州工程学院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8;2.中国矿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模式,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既相互补充又相融渗透,一并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体系。如何在差异中发掘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逻辑统一,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是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窘境,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的逻辑前提。
显性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教育的主要手段,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对显性教育的理论研究是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隐性教育的日益重视展开的,是结合与隐性教育的比较研究间接开展的。从理论上看,“显性教育是指正规的课堂教育,有一定的计划性,教育方式一般以灌输为主,具有一定的直接性、公开性和略带强制性”[1]。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课、大众传媒、专题辅导、公开讨论会等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教育功效,通过带有计划性、系统化的理论讲述,为学生提供坚实的理论武器,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奠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高势地位。
随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比较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显性教育的特征也逐渐明晰。首先,显性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且统一的教学目标和严密科学的课程体系,教育部以及各级教育部门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有着明确要求,同时各个高校为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体系,形成了统一有序的教学部署。其次,显性教育依托于相对固定的教育场域。虽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广泛普及,教育场域似乎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是显性教育的主舞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集中展示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教学效果、满足教学需求、实现教学目标。最后,显性教育相对固定的教育场域形成了主次分明的教学关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传道者,主导着整个教学过程,但是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甚至抑制学生的主体性,极易造成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失衡,尤其是略带强制性的单向度灌输模式,形成了教师讲得热火朝天、学生听得无精打采的课堂图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产生负面效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是教育者为了实现其教育目的而实施的不为受教育者明确感知,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类型[2]。隐性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模式形成了与显性教育截然不同的特质。首先,隐性教育缺少系统化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由于隐性教育特有的隐蔽性和渗透性,导致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潜藏和分散在不同教育载体之上,主要是通过“窃窃私语”“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促使受教育者无意识或者潜意识接受教育内容,从而实现“外化于行”的教育目标。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隐性教育难以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隐性教育跨越了时空限制,拓展了教育场域。隐性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而是渗透到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充分占有和利用受教育者衣食住行的全过程,形成了广阔的教育场域。最后,隐性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主次关系。为了避免显性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地位失衡的现象,隐性教育侧重于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为受教育者提供了满足教育需求的潜在途径和互动平台,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身教育需求,以平等身份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教育方式,虽然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路径上有所区别,但都是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的,二者具有深刻的逻辑生成,主要表现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具有目标同质性和功能互补性。
1.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目标同质性。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都应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开。“德”既包含对个人私德的具体要求,又包含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公德,更体现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大德。立德既反映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具体要求,也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时代诉求和价值取向。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虽然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区别,但是都包含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体系中,共同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显性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旗帜鲜明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理性魅力,为受教育者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构筑坚实的理论阵地。而隐性教育则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受教育者日常生活的深度结合,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同向同行的聚合效应。
2.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功能互补性。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融合,首先应该明确它们在内容与手段上的显著区别。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显性教育更注重理论的讲授,但是单向度的灌输方式,愈发造成了课教分离的负面现象。而隐性教育的内容具有自由性和隐匿性的特点,通过不同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效联通、校园文化的浸染,促使受教育者自觉地体悟教育内容,并进一步影响日常的心理与行为,更容易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效果。如果割裂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当受教育者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就容易缺失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导致在面对错误思潮时随波逐流、丧失政治立场。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效融合,以显性教育强大的理论塑造能力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弥补隐性教育带来的不可控性;同时充分激发隐性教育互动性的激励作用,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现实性,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承担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变局”。这一变局是由近代百年以来长期占据世界主导地位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稳步发展、不断创新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国际格局的重新规制,反映了各国间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各民族间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人才的培养。人才质量的衡量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应用程度,更关键的是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就依赖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3]只有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才能更为深刻地感知国际环境的复杂易变,才能充分认知中国发展的新矛盾和新挑战,才能巩固强国的根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经了南北演化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经济重心、权力中心正在加快“自西向东”位移,呈现出“东升西降”的发展趋势,而“大变局的本质特征就是西方中心主义历史性的跌落”[4],“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国家稳定而持续地提升,相应地,西方文明的位势也发生了变化,从不可一世的绝对优势转变为相对优势”[5]。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成为促进世界格局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变量。
世界格局的风云变化进一步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斗争的尖锐性和隐蔽性。面对世界格局的变革期,世界经济的逆流期,提供国际视野,树立国际格局,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这不仅需要以显性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不断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大学生奠定坚实的政治立场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辨别正误的能力,尤其是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只有配备科学的理论武器才能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御不良文化的诱导和侵蚀,构成思想领域的“万里长城”。而隐性教育通过渗透式的教育特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做好“两个结合”,回应时代问题,影响并且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世界与中国、中国与世界的共生关系,充分激发大学生对国家与民族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只有充分发掘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在潜力,不断促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效融合,持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才能更加坚定大学生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信仰与忠诚。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仅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剧烈变化,同时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迭代更新。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6]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直接改变的是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甚至辐射到思想方式,“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非接触经济’全面提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7]。尤其是进入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充分掌握信息技术,积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大数据特征,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环境转换。大数据在全方位普及使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全新的教育环境。大数据时代要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突出时效性、便捷性与普及性的特征。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时间与空间上对教学效果产生了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建立在师生间信息不对等的基础上,占据更多信息和资源的教师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但是新时代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瞬间实现数据的采集、浏览、筛选与校准工作,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政课“抬头率”的问题同时是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痼疾”,大学生随时随地通过极速的信息传播实现信息共享,数据消费大大降低了显性教育的教学吸引力和教学效果,大量“低头族”的出现既反映了大数据对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的“伟力”,同时也凸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学模式的“落寞”,这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第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显性教育模式下,教师所树立的专业层面的“权威”形象是保证教学效果的主要武器,作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者、思想道德的领路人,高校教师以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身份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路径的制定、教学效果的保障,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师的“经师”形象被大大削弱,大学生能够更为快速和广泛地获取教学资源,这就导致师生之间的单向度关系被技术所打破,传统的灌输模式被网络所取代,教师的权威性日益削弱。在日常教学与交流中,由于没有紧跟时代“潮流”,教学中丧失了时效性、新鲜感,导致“落伍”成为部分教师的标签,教师课堂的“失位”、课后的“失语”现象使得高校思政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并没有在形式上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但是促成了教师从传道授业的权威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和互动角色,学生也从被动的“受教对象”上升为教学活动中平等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第三,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造成了传统显性教育模式的功能性削弱。虽然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已经积极融入大数据技术,但是依然建立在“固定课堂+网络平台+社会实践”的传统教学框架内。高校教师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信息的敏感程度、课程反馈的时效程度不同导致学生日益发展的知识需求难以得到保障和满足,“先行一步”的往往是更为热衷和擅长使用网络技术的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更容易被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内容所吸引,这就导致整个教学过程被网络环境所挤压,空间上的失位、时间上的滞后无不深刻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如果不能及时改变传统显性教育模式的现实窘境,必然大大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和功能性,丧失对学生的思想聚集作用,造成教育目标和教育需求的双重缺失。
任何事物总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用系统思维来看待,实际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统一于思政教育的两个方面,在实践中只有实现统一才能形成合力,发挥育人成效。构建人才培养的工作格局,首先要求理念创新,充分重视和挖掘隐性教育的德育功能,规划和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合的新格局。其次需要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就要求各个部门依托各自特点和优势在融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中发挥不同作用,构建重点布局、依次推进的长效机制,积极打造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深入挖掘社会教育的隐性资源,持续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地位,充分激发家庭教育的隐性支持,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首先,学校层面应该改变以往高校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各自为政的传统局面,做好顶层设计,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效融合,形成大思政观的思维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多学科、跨学科的多元联动体系,充分挖掘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育人教育资源,打通各专业间的知识壁垒,实现不同学科的优势互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其次,打破行政管理部门与教学部门职能割裂的管理格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仅仅是一线教师或者辅导员的专项工作,而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只有充分发掘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隐性教育元素,在实践中发挥管理育人的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才能不断推进和完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效融合。最后,充分发掘校园文化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加强高校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建设。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精心的布局,充分融合红色资源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改善高校的物质环境建设,实现价值导向、审美趣味与文化品位的有机统一,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精神文化的内在熏陶,可以强化大学生对国家的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无形且持续性地发挥隐性育人效果。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效融合并不是形式上提升隐性教育的地位,而是在分清主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模式特点,实现优势互补、同向聚力的效果。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导方式,需要充分发挥显性教育学理性、公开性和透明性的重要特质。面对政治立场问题,应该旗帜鲜明;面对理论问题,应该讲透讲深;面对现实问题,应该灵活应用,既要凸显显性教育学理层面的说服力,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的科学性,又要强化理论对现实的观照,不断提升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而专业课教学应该将价值理念引导与专业技能培养有机融合,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掘学科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在专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闭环。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必要的隐性教学设计环节。要求高校思政教师主动改变教学理念,从注重学理性的灌输模式转向价值观念的塑造模式,将教学内容从课堂教学扩展到“学生的情感、意志和活动乃至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生活领域”[9],主动接触和灵活使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技术,从生活中提取教育素材,挖掘育人元素,回应时代问题,充分尊重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时代问题为抓手,以学生的需求为引导,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话语,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教学关注的焦点应该突破理论的限制,积极回应受教育者的现实问题,积极开展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教学活动,不断巩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强化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和信仰,积极展示人文学科的学术魅力,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思想的洗礼作用,提升学生对各种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潮的分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