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探究

2024-01-03 08:11徐彦秋
江苏高教 2023年10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政治

徐彦秋

(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94)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较之于一般知识性课程而言,具有无法比拟的社会影响力,课程质量和效果如何,已经不能简单锚定于课堂本身,而是要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现实等连接在一起,在提升课程质量和教育教学实效性中,助力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点,除了要遵循思政课质量评价基本思路和基本要求外,还要从课程实际效果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出发设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原则。

第一,科学性、实用性原则。对思政课来说,其质量评价工作是不是科学,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存在很大关系[1]。为此,需要从理论科学、方法科学的视角出发,面向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取向,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实践性特征,指标选取、使用和解读具有可操作性,唯此才能确保评价结论真实可信。第二,全面性、个体性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所有课程都可以被纳入评价体系,在不同维度、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展开评估工作。同时,要依据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思政课进行质量评价,重点区分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等。第三,独立性、可比性原则。需要明确体系的独立性能够确保质量评价工作不受外界干扰,让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权威。指标的可比性既可以呈现思政课的质量概况,揭示课程建设的质量短板,确定后续的改进方向,又能在和其他高校的对比中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借此对课程质量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考察。第四,封闭性、开放性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是一个复杂系统,为保证评价的时效性,需要在特定时段、特定区域内“封闭”进行。具体做法是,让评价主体进行“闭环”评价,确保评价过程和结果是公正的、客观的。同时,要注重评价问题、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的开放性,即通过“敞开式”的评价,推动高校思政课能够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的五个维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既是课程建设和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被认为是优化思政课质量评价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的关键依托[2]。在质量评价工作中,需要确定“谁评价”“评价谁”,也要解决“为谁评价”的问题,明确主体界限、确定评价原则、制定评价制度、开展评价反馈,让评价系统更加科学、更成体系,能够为课程质量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提供必要支撑。因此,需要从多个维度评价思政课的课程质量。

(一)方向维度

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中,“方向”被认为是评价工作的重要指标,即确保始终站在正确的政治立场上,具备正确的政治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从方向性的角度评价思政课课程质量,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因素。第一,确定课程质量评价工作是不是能够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倾向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检验。第二,应该重点评价课程能否有效体现学生“三观”教育成果。在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中,“三观”教育至关重要,大学阶段也是青年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认为是青年学生“三观”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因此,我们把客观有效地验证学生“三观”教育实效作为检验思政课质量的重要标准。

(二)方法维度

从方法维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进行评价,能够了解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工具的合理性、评价手段的有效性。第一,将科学性作为思政课质量评价方法选择的重要前提。按照科学性的要求,思政课质量评价方法要结合青年学生思想成长的规律,借助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要求,合理选取评价工具以突出思政课质量评价的合理性、有效性。第二,思政课质量评价工具的合理性。合理性既要体现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也要注重评价工具的丰富性,以便在不同侧面对思政课质量进行有效评估,在评价思政课程时得出综合评价结论[3]。第三,思政课质量评价手段的有效性强调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下,质量评价手段需要越来越先进,通过收集更多有价值的评价信息,确保可以按照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客观而有效地评价思政课质量,通过评估促进课程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三)内容维度

第一,思政课质量评价内容要与评价对象的特点相符合,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评价目标,同时要和评价过程以及评价的各个阶段目标进行匹配,并进行动态调整。第二,评价内容要全面兼顾课程的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要保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注重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将所思所得落实到现实行动中。第三,评价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评价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涵盖该领域评价理念、评价工具的运用。其间,要充分考虑评估内容与考试内容的吻合度,要确保评估活动可以实现预期目标,最终让评估内容最大限度符合青年学生的现实需求。

(四)过程维度

思政课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既要体现良好的评价效果,又要有合理、科学的评价过程。第一,注重思政课质量评价过程的完整性。需要对课程质量评价的各个环节是否完备进行确认,要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准确把握,以此确定思政治课质量评价主体有没有能力把握质量评价的要点、重点、难点、堵点,评价项目能否涵盖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方面面,以及评价项目的布局和安排是否合理。第二,注重思政课质量评价过程的系统性。思政课质量评价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是由一系列环节组成的。因此,质量评价的关键在于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性以及不同环节构成的整体有机性,以此确认每个环节能否得到有效评价。第三,注重思政课质量评价过程的持续性。思政课质量评价需要得到有效组织和实施,并在此期间不断收集信息、评价信息、处理信息,让质量评价工作处在持续的循环过程当中,使评价过程更加有效。

(五)效果维度

第一,要确保评价效果可以准确而全面反映评价目标,以及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第二,要确保思政课质量评价可以推动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三,要评价提高思政课教师教育水平的有效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课程目标评价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体系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思政课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评价涉及三个指标。一是价值目标。价值目标主要反映了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思政课教学的独特要求。二是可操作性目标。思政课的目标多为定性表达,需要在质量评价时把定性指标转化成教育成果等可以量化的指标,通过质量成果对比,更公正地评价课程质量。三是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是适应学生需求的差异,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考虑青年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个别学生的学习诉求,确保质量评价目标具有全面性。

(二)课程活动评价

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评价要围绕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综合评价课程活动及课程有效性。一是课程大纲指标。课程大纲指标反映的是思政课课程大纲的重点要求,要确认大纲是不是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新发展理念等进行了动态修订,是否可以适应思政课质量建设要求。二是课程进度指标。即测度思政课质量评价内容的实施进度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进度的遵守程度[4]。三是课程教案指标。评价主体需要定期对思政课质量评价指标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确保课程规划符合教育目标,鼓励教师创新的原则也要充分反映在课堂教案的评价中。四是课堂教学指标。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教学节奏,呈现教学内容;确保思政课质量评价能够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思政课教师能对课堂进行高效管理,并以内容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抬头率。

(三)教师教学能力评价

一是指导态度指标:一类是课前是否精心准备的直接指标;一类是间接指标,包括教师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态度等。二是课程动态指标:教学方法是否灵活,主要评价思政课教师是否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方法创新,以最大限度满足大学生需求;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评价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否清晰地描述教育过程,满足教育需求。三是课程组织指标,主要涉及课程管理制度、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还涉及课堂进度、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学生行为管理等。

(四)课程反馈评价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课程反馈可以有效发现教学中隐藏的不足,评价指标主要涉及教师反馈指标与学生反馈指标。前者主要评价教师对思政课质量评价的态度和认知,后者则包括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对学生关心的问题予以定期、不定期的反馈等。

(五)课程效果评价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效果的评价涵盖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线上线下等,主要包括课堂上课表现、课外实践表现、自学表现。从本质上讲,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伴随着自我认识的发展,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往往是一个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过程。一方面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大数据,构建信息时代思政课质量评价模式,不断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质量的效果评价,不但要评价学生课堂教学表现,还应评价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表现。为此,要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意义建构,强调评价的语境性和真实性,实行多学科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辅导员评价、班主任评价、社区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同时注重学生在实践研究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以此准确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实际行动中的实施效果。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体系的运行流程

(一)开展评价体系设计并进入评价流程

在评价实践中,需要在评价制度、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方面,做出积极有效的工作,最终构建出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质量评价体系,为汇聚新时代建设人才奠定基础。第一,评价制度。在评价制度的设计中,需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尺度进行设定,并给出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以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价,第二,评价标准。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的标准设定既要体现政策性倾向,又要体现作为教育主体的需要。一方面,要将评价工作指向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在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中,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对思政课质量评价制度进行持续完善,通过对评价过程的监控,确保评价标准符合评价主客体的诉求。第三,评价流程。为了让思政课质量评价顺利推进,需要加强评价流程管理,通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优化升级教育教学流程,最大限度消除质量建设短板,既要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又要明确评价工作的重心,让评价主体将精力放在关键环节、关键内容上。

(二)在目标引导和结果评价中推动课程质量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因此应该在“首”“尾”节点上开展细致而有效的工作——既要注重课程目标引导又要注重结果评价。在课程目标引导方面,需要深入研究影响高校思政课质量的关键要素,探究和挖掘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标准,夯实课程建设质量,稳固教育教学效果。同时,需要重点考查思政课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是否让“教”的内容始终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在结果评价方面,需要重点考查学生的“学”的效果,看学生“学”的内容是否符合其成长成才的目标要求,所学课程是否能够对其终身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是否能够以所学知识加深学习、指导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做好思政课质量评价的信息反馈工作,并对反馈信息的“反馈”予以跟踪;二是对质量评价结果开展诊断工作,以便通过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流程,提升教学效果、学习效果、育人效果。

(三)在严格遵循评价体系中明确课程质量的关键维度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中,既要“抓住”评价工作的“两头”,又要把握教学过程,以便明确思政课在什么维度上改革,通过什么策略改进,最大限度提升其质量。为此,需要在教学操作规范性方面开展相关工作。第一,规范教材管理和教学管理。在教育实践中全面使用科学、规范、权威的教材——通过提高思政课教材质量来提高教育质量。对教师而言,需要对思政课教材开展细致、认真、全面系统的分析,在综合运用中全面挖掘教材的价值,利用集体备课、交流研讨等形式拓展教材的时代性和针对性。第二,规范教师构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并提出思政课教师素养的“六个要”要求,同时强调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5]。基于此,需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进入“门槛”,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确保只有政治强、情怀深、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师,才能成为教学主体,在根本上助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

(四)通过对评价体系的动态调整全面提升课程质量

教学效果是学生学习的保障,学习效果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着力点,育人效果是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所以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开展评价工作。第一,在质量评价工作中,需要考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否有明显表达,是否能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否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命运,尤其需要考察青年学生在面对职业选择和人生关键问题时的信仰信念是否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等。具体做法是掌握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是否对所学知识形成了正确理解和深度认识,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确认教师的教学是否改变了满堂灌、单一性的教学模式,是否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的形式,丰富和拓展了课程内容,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第二,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思政课教师要把教育过程看作创造性的活动,把增加经验、发展能力看作教育目标,并对其进行检验。一方面,要检查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灵活且具有创新性,是否采取了启发式、案例式、项目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方法是否适用于思政课,是否已明确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要确认教师是否以“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出现,学生是否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学习者”。只有这样,才能显著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确认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水平。

(五)通过对评价体系的综合监控助力实现课程功能

在高校思政课质量评价问题上,规范化的教学操作系统一直是课程质量的核心所在。既要严把教材质量关、队伍质量关、教学质量关,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既要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实现程度,专注于监控课程管理系统、教育评估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课程质量跟踪系统,还要致力于优化组织结构、管理系统等,让思政课课程目标始终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相契合。第一,纵向上构建国家、省、校三级评价体制,采用定期、不定期的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健全课程学习水平评价机制,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力提升情况等进行评价。第二,横向上发挥政府、学校、家长的作用,使之积极参与到思政课质量评价工作中。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发挥专家评价、督导评价以及用人单位评价反馈的功能,持续不断地对思政课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优化。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