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大学教育价值及学生发展观

2024-01-03 08:11袁琴
江苏高教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东南大学大学

袁琴

(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南京 2100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大学肩负着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本文参照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结合东南大学的最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析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大学教育的价值及学生发展观。

一、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学生信念坚定、德才兼备的综合素养

大学教育,关乎中华民族能否永续发展,关乎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以推衍,新时代大学教育的“第一任务”,就是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两种过硬的素质,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政治素质是指大学生要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信念成为他们的自觉追求,使自身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业务素质是指大学生要成为知识结构合理、广博精深适度、人格品质健全的社会劳动者,他们会学习、会创造、会共处,既扎根中国大地又有世界眼光,不仅能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而且要担当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为了锻造上述两种素质,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弘扬生为首位、师为根基、课比天大的理念,加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协同,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校园生活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

二、大学以追求真理为宗旨,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尚诚至善的高尚品格

现代汉语中的“真理”,源自佛教中的“真理虚寂,惑心不解”。大学作为知识与文化的殿堂,对知识与真理的不懈探索成为其取得合法身份的基点,而追求知识与真理的过程是一个塑造学生的品格与思想的“旅途”。虽然不少西方大学仍然奉《圣经》语录为真理,但宗教的影响力在崇尚科学探索的知识殿堂里已呈日渐式微之势。“五四运动”前后,“科学”以“赛先生”的名义从西方移植进入中国的大学,从此几乎与“真理”画上了等号。史学家称,“先有哈佛,后有美国”。作为先有大学而后有国家的范例,哈佛大学对真理的追求反映了大学的普适性价值,即大学主要通过追求真理和发现真理来为国家和社会服务。2008年,北京大学筹备110周年校庆之际,时任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美国著名南北战争历史学家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女士专程到访,并以“明明德:变化世界中的高等教育”为题发表主旨演讲[1]。她如数家珍地讲述了哈佛与“真理”的不解之缘,称“真理”在哈佛建校几年之后就成为其“校训”。随后,哈佛的先辈们在1643年把拉丁语“veritas”雕刻在盾牌校徽上,七个字母则是分别撰写在三本打开的书籍上,表示恳求上帝赐予真理,寓意17 世纪新英格兰的清教徒们期望“昭示基督上帝的智慧”。在那个时代,盾牌正面底部那本书是面朝下,象征人类知识的局限性。几个世纪后,盾牌图像发生变化,盾牌正面底部那本书开始面朝上。迄今为止,“veritas”始终存在,但内涵已发生变化——“旧真理”变成了“新真理”。今天的哈佛所追求的“真理”,不仅指“知识”,不再代表一种“财富”,而是表达一种“灵感”——一种理解的方法,一种永远无法获得却始终孜孜以求的事物。

与西方相映成趣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相结合,铸就了中国大学“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科学真理观。从被毛泽东誉为“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到1978年青年教师胡福明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到十九大报告倡导的“勇于坚持真理”和二十大报告强调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和“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都清晰地表明大学追求真理、追求卓越之路,将永远在路上,永无休止符,永远“不歇脚”,而东南大学的校训“止于至善”就是在诫勉大学师生在追求知识与真理的过程中要“取法乎上”。

三、大学以服务国家为使命,培养学生心系天下、做得大事的家国情怀

纵览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才,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发展壮大起来的。而所谓家国情怀,就是指对与个人和自身存在重要渊源关系的家庭、亲友、国家、社会和文化等滋生的一种真诚的不可取代的深厚情感。如果从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看,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民族和社会的精神也从未间断过,这一点在古今中外的大学都可以得到翔实佐证。从1907年两江师范学堂总监李瑞清最早把“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作为校训,决心通过造就“中国之培根、笛卡尔、夸美纽斯、洛克、休谟、费希尔、威尔孟耶”等顶级人才,到“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以应对当时国家所面临的民族、经济和文化等“三大危机”;从普林斯顿大学建校之初采用的拉丁语版校训“她因上帝而繁荣”,到250多年后的2014年将校训修订为“服务国家和服务人类”;从2015年福斯特校长在预备役军官学校典礼仪式上宣称哈佛在美国军事传统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并夸耀其办公室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曾经充当华盛顿军队的医院,到耶鲁大学彼得·斯拉维校长同年在耶鲁校园同样的场合骄傲地宣称有近30000名“耶鲁人”先后参加过一战、二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从东南大学针对本科生设立“至善学子奖”,专门鼓励那些“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到2022年东南大学120周年校庆期间发出矢志建设有使命、有情怀、有格局、有品质的“四有”大学的“东大宣言”。凡此种种,都雄辩有力地诠释出培养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大学生身上的国家使命意识和做得大事的民族情怀是何等重要!

四、大学以原始发现为突破,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砥砺前行的创新意识

放眼世界,以信息产业、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正扑面而来。美国公布《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列出了未来30年最值得关注的智能手机与云端计算、智能城市、量子计算等20个领域。二十大报告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可概括为两大类:第一,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等。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包括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激发创新活力,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等。

从以往的成功经验看,大学通过科研“反哺”教育,实现科研与教育的同生共享,俨然成为培养“杰出人才”的法宝。众所周知,斯坦福造就了“硅谷”,而被誉为“硅谷之父”的副校长费德里克·特曼就对科研提出三点要求:校外资助的科研要成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科研要由教师和学生一道来完成;斯坦福只从事那些有充分学术价值的研究[2]。这些措施彰显出“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理念,避免了大学“重科研轻教学”和“失去灵魂的卓越”之现象的泛滥。

从中国大学走过的创新之路看,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启动的“211工程”“985工程”,还是最新实施的“双一流”大学建设,都体现出国家对大学创新寄予的厚望。作为江苏省高校中的排头兵,东南大学幸运地赶上了这些“快车道”,师生的创新能力持续获得较大提升。2022年6月,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教授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曾骄傲地谈及东大师生团队积极参与“中国天眼”FAST、港珠澳大桥、探月工程、南极科考、移动通信等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在2017-2021年5年间,东南大学牵头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达到29 项,“全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达到51项。东南大学已遴选出材料、电子、通信、交通等11 个以工科见长的领域为新的突破口。可以预见,中国的大学在未来几年又将迎来新一轮创新高潮。

五、大学以课程建设为媒介,培养学生目标明确、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六次提到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次提及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课程作为文化与价值的重要“栖居”,无疑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思想的主渠道。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高等教育与生俱来的政治与上层建筑属性,东西方大学必然服膺于各自的文明与价值体系,即便拥有相同的名称而内涵也是千差万别。一百年前,美国高教界同样讨论过如何办成世界一流大学这个问题。被誉为“哈佛之父”的查尔斯·艾略特坦诚:“在任何国家,大学都是敏锐反映本国历史和特性的一面可靠镜子。”[3]据此不难看出,大学课程中的“文以载道”特征较为显著,但“载”什么样的“道”却泾渭分明。

从国内大学的发展脉络去审视,早在20世纪20年代,东南大学的前身——以“南雍学术”著称的南高师就实行德、智、体“三育并举”。被誉为“东南大学之父”的郭秉文校长深谙“各类课程”对于学生道德养成之重要意义,他尤其推崇“中文”和“历史”这两门课程对于弘扬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并详尽阐述道:“中国之文学资料,有意撰,有稗官,有传记与诗赋,于养成人民道德之生活,均占极高之价值。”针对历史课程,他则称:“古人之理想功业跃现于纸上,读其书想见其丰功伟烈,有动于心,遂能铸成高贵品格。”[4]

大学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养成的大学生而言,就是价值引导的“灯塔”和“路标”。诚如怀进鹏2021年9月8日在北京大学调研时强调的那样,“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引导广大教师当‘好老师’做‘大先生’,立足‘四个面向’推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教育力量”[5]。

东南大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实现“课程思政”。2022 年10 月,东南大学校长黄如院士在“立德树人的东大使命和生为首位的东大行动”为主题的思想大讨论报告中强调,全校师生要聚焦“生为首位”的东大行动,上好课、育好人,实现东大人才培养工作的再次腾飞。学校启动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专项工程”,实施“党支部领航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举办了“永远在路上”“与信仰对话”“传承中华文脉、树立文化自信”“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软实力建设”等系列讲座,并以京剧、话剧、昆曲、民乐为主体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原创史诗话剧《雨花台》等系列活动。根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中有关“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的相关精神,东南大学实施项目聚焦,深入研讨,系统设计“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新机制。所有这些举措,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培养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双高人才”——大学生不但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拥有一颗“闪闪的红心”。

猜你喜欢
东南大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