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自觉自信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与骨干培养策略

2024-01-02 00:56:40王玉辉张钊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1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王玉辉 张钊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校本科研项目“高职大学生理论骨干培养和理论社团建设研究”(项目编号:Gfy22-5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玉辉(1986—),女,硕士,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张钊(1987—),男,硕士,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新形势下,理论自觉自信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兴盛必然离不开理论自觉自信的建立。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发展的脊柱,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自信刻不容缓。高职院校大学生理论骨干的培养是当前学生学习型社团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是当下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和价值观建立完善的前提。文章在此基础上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的意义,科学分析当下骨干培养现存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举措,以期为后续高校理论团队建设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理论自觉自信;高职院校;理论社团;骨干培养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1-0113-04

作为高职院校中重要的学生社团之一,大学生理论社团因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拓展大学生理论自觉与自信建设的重要平台。大学生理论社团是以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宣传与研究作为团队活动核心主线,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理论自觉自信建设为共同目标的大学生社团。中宣部、教育部于2015年7月联合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文件指出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社团的引导,着力培育学生理论社团和理论骨干”[1]。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社团数量在飞快增长,大学生社团种类也逐渐多元化。作为红色社团,大学生理论型社团的建设也受到国内众多知名高校的重视,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产生了相当影响。在国家高度重视高等院校思想阵地建设的背景下,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发展已成为加强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建设的良好途径。培养一批政治敏锐性强、理论功底高的青年大学生,不仅是高职院校培养理论骨干的重要工作,也是宣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调研发现,当下大学生理论团队建设问题主要在于大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社团活动单一和难以系统发展等,只有將这些问题解决好,才能实现大学生理论社团的顺利发展。

一、现实机理:高职院校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建设与骨干培养的困境

在培养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上,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与其他类型社团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特点,理论社团的发展壮大也面临着新的瓶颈和困难,社团成员的骨干培养也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以致其在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建设中难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大学生对理论社团的认可度不高

高校学生社团的创设,需要以学生为主体的、一定数量的发起人,在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预发起社团的章程进行组建、开展活动、接受年审。学生社团的发展壮大,与大学生的支持与认可密不可分。社团成员的认可度越高,学生社团的发展状况就越乐观;反之,社团成员的认可度越低,学生社团的发展状况就越消极。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的发展现状,通过开展深入调查后发现,当前我省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的认可度偏低,且竞争力不强。据了解,其他省市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发展也面临着相同的困境,甚至有理论社团因招不到成员而逐渐消失,理论社团的发展境遇令人担忧[2]。

(二)大学生理论社团骨干人才较缺乏

高素质的骨干队伍,不仅是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与发展最为重要的力量及源泉,更是大学生理论社团得以持续发展壮大的“定心丸”。特别是在大学生普遍对理论社团的认可度不高的情况下,理论社团更需要吸纳一批综合能力优、理论兴趣广、思想觉悟高的学生骨干来引领和支撑理论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当前高职院校理论社团干部学生多为“00后”,他们思想活跃但整体政治素养不高,政治敏锐性不强,理论水平不高。他们虽有一定的政治觉悟,但还不能发挥以老带新,传帮带的作用。甚至由于一些理论社团干部自身的理论修养不高,加之大学生对理论社团认可度偏低,因而对社团的建设与发展态度消极且缺乏自信[3]。当前理论社团干部整体素质不高,已经成为理论社团建设发展的一块短板。

(三)大学生理论社团的理论氛围较淡薄

理论建设是学生理论社团建设和发展的基础,理论社团本应营造热爱理论学习、重视政治理论的良好氛围,然而,当前的许多理论社团尚未形成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的不断更新,碎片化的学习场景和娱乐化的知识接受形式逐渐成为潮流。特别随着经济转型和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环境更会对在校大学生的信息接收和理论学习产生干扰,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理论研究造成冲击。大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是当今理论社团建设发展必须下功夫着力解决的难题。

二、内涵价值: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的实现工具与当代特色

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提升高校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国家认同感及归属感、高尚人格品质等的主要途径。单纯依靠传统课堂的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提高,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的建设效果也不太理想。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和促进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建设平台的拓展和方法的创新,特别是应从课堂教学的单一渠道向多元渠道转变,从学校为主体向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转变,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理论自觉自信的建设

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社团是一种理论学习型社团,也是一种红色社团,该社团主要以研究、学习、实践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内容,在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自信有着较为突出的时代内涵,青年大学生可以在理论社团的指引和帮助下,在不断的交流和讨论中,厘清接触到的各种真假社会思潮和观点,从而认清并認同社会的主流文化和思潮,成长为坚定的理论骨干,在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的同时,也能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学生去接受和认同,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二)大学生理论社团理论自觉自信的主要表征

1. 理论认可——自觉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

践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革命发展和中国实际需求作出的正确举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际就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思想核心,在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中就有体现。中国共产党坚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华民族能够实现独立和富强,并且能够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最初的中国人民的理论自觉自信。理论自觉自信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建立,需要大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在历史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马克思主义,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自信在心中生根开花。

2. 理论信念——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改革的实践中,结合中国实际国情不断创新完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思考研究的产物,包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如何展开?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如何建设?等一系列研究,最终开辟了适合中国发展现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信念能够带给中国共产党精神力量,当代大学生要正确认识中国历史,深化对中国发展前景和中国实情的全面认知,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学生理论社团更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自身发展的精神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理论自信自觉,紧跟党的发展脚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3. 理论坚持——自觉抵制消极理论思潮

在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坚守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任重而道远。首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借着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在互联网上大肆宣扬,对大学生的理论思想认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误导。其次,新时代的大学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接收到的是来自世界各地良莠不齐的思想潮流,影响较大。因此,理论社团要引导大学生提升理论鉴别能力,明确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区别,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实践路径:理论自觉自信视域下高职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建设与骨干培养

当代大学生应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自信,而学生理论社团是增强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的重要载体。当前,理论社团面临大学生认可度偏低、理论人才缺乏、理论氛围较淡薄等困境,导致其在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建设中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为了增强理论社团在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建设中的效用,本文将从明确社团发展定位,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理论骨干,开展理论实践活动等方面,探讨理论自觉自信视域下高职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建设与骨干培养的实践路径。

(一)理论社团建设方案

1. 明确发展定位,大力推动理论社团发展

党和国家在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还需要持续推进理论的大众化。学生理论社团作为开展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教学和宣传的重要媒介,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培养骨干人才的关键载体,高职院校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在宣传处、学工部、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部门的配合下,多方联动,有效发挥理论社团在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建设上的价值。首先制订政策大力扶持理论社团的发展,定期指导理论社团做好社团发展规划。其次,在经费上确保理论社团活动的开支充足,在指导教师上把好质量关,发挥教师关键作用。可以鼓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或一线教学工作的优秀干部或教师担任理论社团指导教师,参与理论社团的建设,为理论社团的发展指引方向。

2. 创新社团活动形式,强化理论联系实际

当前社会处于信息大爆炸和人工智能时代,在校的青年大学生又以“90后”“00后”为主体,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意愿阈值在不断升高,传统单一枯燥乏味的社团活动不能持久吸引大学生的参与。因此,理论社团活动的开展应该契合时代脉搏,大胆创新,以新颖的活动形式,充实的活动内容,科技感十足的手段吸引大学生参与理论社团的活动,比如将红色革命故事融入深受学生喜爱的剧本杀、AI虚拟仿真体验等,通过这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式,将传统理论的生命力重新焕发出来。理论社团应广泛采用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用“走出去”的方法,突破课堂和校园的束缚,扎根群众之中,带领大学生走进工厂、企业、社区、农村,理论联系实际,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理论社团的生命力,还能有效加深青年大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认识,塑造和提升大学生的理论自觉自信。

(二)骨干培养实践对策

1. 构建双导师制度,强化骨干人才培养成效

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社团作为大学生群体聚集地,是培养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理论骨干的途径之一。加入理论社团的成员大多数对理论学习和研究怀着强烈的兴趣,是学生党员的首选,也是骨干人才的着重培养对象。这些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骨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势。在开展骨干培养时,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导师体系,为理论社团的学生关于理论问题和学习方面的研究提供指导。其中导师的选择也是相当重要的,既要在选择时全方面考虑学历、经历和年龄等问题,也要考虑导师的理论水平和功底。其次要针对导师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保证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指导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考核标准的制订主要涉及师生关系,学习氛围和个人能力三个方面[4]。

2. 开展理论实践活动,确保学、讲、研知行合一

对于被培养的理论骨干学生自身来说,其能否成为合格的理论骨干,最重要的是學、讲、研是否知行合一。“学”是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讲”是指在理论宣讲方面的投入和经验,“研”是指理论研究的细致和深入。大学生理论水平的提升主要依赖理论学习和理论宣讲,其中如读书、汇报、讨论、竞赛等理论学习对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有着突出作用,加深理论学习的深度则要依靠理论宣讲。理论宣讲的过程主要包括主题的选定、提纲的设计、参考素材的收集、理论观点的阐述说明、理论深度的琢磨等,这一过程既能使学生深刻认识掌握宣讲理论,也能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语言应用能力,可以说理论宣讲也是对学生理论能力的考验[5]。除此之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思政理论教育阵地也在不断完善,新媒体手段在理论教育中的作用已不容忽视,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完善对学校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线上平台的和建设和布局,充分发挥线上平台对思政理论宣传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突出作用,营造浓厚的思想政治文化氛围。

四、结语

作为大学校园里富含红色基因和政治理论底色的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锻造和培养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的重要媒介。高校要高度重视理论社团在提升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方面的引领作用,为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和发展把握方向,提供助力,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大力扶持理论社团,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促进大学生理论自觉自信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EB/OL]. (2015-07-3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

[2] 冉红卫. 理论自觉自信视域中的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建设[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2):85-88.

[3] 迟慧. 大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6):149-151.

[4] 林敏建.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的价值透视、困境呈现及路径探赜[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9):59-63.

[5] 王茹. 青年思想引领视域下高校理论学习型社团发展路径研究[J]. 北京青年研究,2021,30(03):106-112.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11:48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9:41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5:26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16:26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5:20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08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9:02:26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