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以创设情境、引导协作、重视会话、意义建构为主要要素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心理课堂,提高心理课堂的实效。
【關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环境;心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47-0071-02
【作者简介】苏志芳,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江苏苏州,215121)德育处主任,一级教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取得的,而是学习者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窗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而取得的。[1]学习环境指为学习而创设的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因此,该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是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在心理课堂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运用这四大要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帮助优化知识结构,实现知识“图式化”。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皮亚杰认为,学习应该从情境开始。教师在心理课堂中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用情境呈现学生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知识,或利用新知识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重组。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设定贴切的教学目标;二是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三是运用合适的物品、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具体呈现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以《科学用脑》一课为例,笔者课前将教室布置成学生感兴趣的“魔法教室”,将座位调换成礼堂式排列方式,在讲台上放置了斗篷、魔法帽、手杖、飞天扫帚等道具。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和视频创设了情境——“魔法学校”学生学习受阻时寻找科学用脑的方法。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生借助文本、网络资源分析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寻找科学用脑的方法。
二、引导协作,优化学生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协作应渗透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即学习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学习进程的反馈与调整,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的最终建构都需要协作。学生在协作中得到教师和同伴的支持、反馈、建议,运用分析、归纳、提炼等方法将学习心得内化。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常用的协作方式,一般4~6人为宜。不同主题的心理课可采用不同的分组方式,甚至同一节心理课也可采用多种分组方式,充分发挥协作作用。
在《学会说“不”》一课中,笔者提出了讨论主题:生活中,如何拒绝他人?学生用数字抽签方式完成了分组,有的小组通过讨论找到了直接拒绝、书面拒绝、同学转达、师长帮助等方法;有的小组研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梳理概括出“三步法”:平和拒绝、说明理由、提出建议;有的小组通过角色扮演,提出了“三‘说法”,即说感受、说想法、说需求。学生在真诚包容的学习环境中利用资源互相启发,在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认知结构的优化。
三、重视会话,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协作过程离不开会话。教师要重视会话,运用澄清、引导、重述、追问和具体化等技术及时捕捉隐藏的信息,发掘学生的内在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之间的交流。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学生自主学习后进行小组活动,如辩论、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其次,小组代表与全班学生分享学习结果,学生间的会话有助于信息整理、知识分享、观点碰撞;最后,全班学生共享学习成果,增强成就感。
以《我的情绪我做主》一课为例,在小组代表分享情绪调节方法时,笔者注意到几乎没有学生谈到通过留意身体感觉的变化调节情绪。笔者追问学生,出现不同情绪时,身体感觉会有哪些变化。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明白情绪由生理唤起、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组成。由此,引发学生自主会话,主动归类情绪调节的方法。以师生会话、生生会话为基础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其思维水平。
四、意义建构,实现学生知识“图式化”
意义建构指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并在大脑中形成新的知识框架,从而形成新的知识图式。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把握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差异,评估可能出现的错误及问题,真正做到因势利导。学生在学习时要主动与同伴沟通,整合反馈信息,完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图式化”。
以“人际交往”主题教学为例,笔者了解到学生能说出正确的人际交往方法,但在交往过程中还会有困扰。因此,笔者设计了小组活动:每人画一笔,共同创作一幅画。第一轮活动结束,小组成员面对出乎意料的作品,各抒己见,提出修改意见。在第二轮活动中,学生吸取教训,有的组在作画前充分沟通作品全貌;有的组明确每个成员落笔前先用心揣摩他人意图;有的组妥善处理活动过程中由组员观点争辩引发的冲突。活动结束后,学生再次分享心得。两轮活动让学生切身体验真实的人际交往过程,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实现知识“图式化”。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