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护理服务对带状疱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4-01-02 07:13:56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延续性带状疱疹负性

杨 静

(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肛肠科,衡阳,42100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好发于胸腰及头部,常于机体免疫力低下、高龄、长期劳累时感染。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明显的亲神经性特质[1],故大多数患者出现明显的神经痛,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及睡眠。提高机体免疫、抗病毒感染、镇痛是目前治疗带状疱疹的主要临床手段,但由于疾病病程长、疼痛明显,给患者心理带来的困扰尤为明显,极易产生负性情绪。住院期间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有一定辅助作用,但随着患者出院,护理措施的延续性受到极大影响,因此需要全程护理模式贯穿患者院内院外全过程,用以促进护理服务延续性。

2018年初我国强调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加强护理信息化进程,建立延续性护理的创新战略新模式[2],“互联网+”背景下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利用医院-社区-家庭之间协作,实现患者照护的延续性管理,最终促使患者得到整体的、无缝隙的护理服务。目前,“互联网+”护理在带状疱疹的应用较少,随着近年来带状疱疹发病人数逐年上涨,加强“互联网+”护理模式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团队将70例带状疱疹患者纳入研究,展开“互联网+”护理运用于带状疱疹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神经内科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9.53±4.39)岁,病程15 d~6年,平均病程(2.39±0.87)年,疼痛部位:肋间神经痛18例,三叉神经痛10例,颈神经痛4例,腰骶神经痛3例;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9.99±4.42)岁,病程21 d~5.5年,平均病程(2.28±0.79)年,疼痛部位:肋间神经痛19例,三叉神经痛11例,颈神经痛3例,腰骶神经痛2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审号:AB732839-003)。

1.2 诊断标准 诊断符合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带状疱疹专家共识中的诊断标准者[3]。

1.3 纳入标准 1)符合1.2中诊断标准者;2)皮肤出现明显的疱疹样改变,伴有明显的灼热感、疼痛感者;3)认知正常,可进行常规沟通者;4)对本研究过程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1)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者;2)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者;3)合并恶性肿瘤者;4)合并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

1.5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包括抗病毒感染、镇痛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具体如下: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监测其疼痛程度变化及情绪变化,做好详细记录;引导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及生活习惯,为其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其遵医嘱服药,提高治疗有效性及依从性。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互联网+”医院-家庭联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1)与患者建立网络联系:在我院移动服务平台嵌入健康宣教模块,增加有关带状疱疹健康知识的宣传内容,并定期为带状疱疹患者推送医学科学知识,仅供带状疱疹患者及其家属查看;建立微信群,定期利用微信群推送有关带状疱疹的推文及动画等,进行经验分享,及时回复带状疱疹患者的提问,监督其及时服药,为其树立治疗信心;定期查看患者的检查报告及就诊记录,及时讲解异常指标,为其解惑。2)培训社区护士:本团队利用微信平台对接社区的护士进行在线直播培训,包括带状疱疹病因、护理注意事项、患者情绪疏导要点等,培训课程可无限循环回播观看。3)把控护理质量:以护士长为核心的护理团队定期组织小组会,推送由专人编辑的知识短文或微课堂,严格审核后投放至医院的云平台进行全院分享。4)通过微信群互动:鼓励带状疱疹患者分享治疗心得,护理人员予患者正面引导,答疑解惑,舒缓其紧张焦虑情绪,并根据PDCA循环法对治疗过程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整,做到问题个体化、细节化。

1.6 观察指标

1.6.1 负性情绪 本研究采用SAS评分及SDS评分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测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以低于50分视为情绪正常,51~60轻度焦虑抑郁,61~70中度焦虑抑郁,超过70分为重度焦虑抑郁,分数越高提示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

1.6.2 临床症状及消失时间 本研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带状疱疹患者的神经疼痛程度进行测量,无痛到极度疼痛设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严格记录2组患者带状疱疹结痂时间以及疱疹愈合时间。

1.6.3 睡眠质量 本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带状疱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含有7个因子: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入睡时间、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PSQI的总分等于上述7个因子得分相加,总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1.6.4 自我效能感评分 本研究采用GSES量表对患者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价,该量表通过10个问题测评带状疱疹患者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总分4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自我效能感越强烈。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及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SAS、SDS评、VAS分均较治疗前下降,GSES评分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及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PSQI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临床症状及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疱疹结痂时间(6.30±0.82)天,疱疹愈合时间为(14.25±2.07)天,明显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临床症状及消失时间比较

2.4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神经性疼痛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患者长期受到神经性疼痛的困扰,由此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不但影响病情的回复,且导致日常工作生活受严重干扰。大量患者住院期间可严格配合护理工作,但多数患者出院后无法继续配合护理工作或护理措施中断,影响服药依从性,甚至部分患者出院病情加重或反复,因此根据出院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院外延续性护理措施,保证护理服务的优质化及延续性,对带状疱疹患者有重要临床意义[4-6]。

患者从医院转移到社区或家庭,相关的护理措施应及时的、无间断的辐射到社区或家庭,才可确保护理措施做到真正延续性及完整性[7-8]。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大量覆盖,由此提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逐渐受到重视,其作为延续性护理的新模式逐渐在临床推广。为了综合评价“互联网+”护理服务对带状疱疹患者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多维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在随访过程中我们发现2组患者的神经性疼痛及负性情绪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由此说明,不论是传统常规的护理措施还是“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服务均对带状疱疹患者的病情有良性促进作用,但是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接受“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服务神经性疼痛改善更为明显,且患者的情绪亦优于对照组。这说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服务更具优势。“互联网+”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利用微信等互联网手段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持续宣教,“互联网+”服务平台可以在患者-医护之间搭建一个高效沟通平台,实时、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避免了传统门诊固定就诊模式,不但节省了患者的时间消耗,且可促进医护有更多时间去进行专业的诊疗及护理,缓解疾病症状,且通过社会、家庭等多重角度增加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充分感受人文关怀,进而提高的自我效能感[9-10]。此外,医护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了解患者居家病情变化,对患者新发症状提供预警信息,避免病情延误。研究发现经过“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患者PSQI指数明显下降,这说明与传统护理相比,“互联网+”护理服务可更为明显地改善患者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由此进一步改善病情。

大量的文献证实“互联网+”护理服务与传统护理措施相比,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创新了护理模式,拓展了护理的延续性,即是传统护理措施的补充,又可改善传统护理措施的部分局限性[11-12],丰富了优质护理的内涵。总之,“互联网+”护理可明显缩短带状疱疹愈合时间,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疼痛,改善患者的复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加大推广力度。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延续性带状疱疹负性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5:06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警惕带状疱疹潜伏恶性肿瘤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武警医学(2018年10期)2018-11-06 07:04:46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中成药(2017年8期)2017-11-22 03:19:55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45
含2,3,5,6-四氟亚苯基负性液晶合成及液晶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