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婷
摘要:语文是各科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而思维导图作为一个新型教学方式应用在阅读教学中,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应科学选择阅读材料,搭建思维导图框架;梳理知识内容,构建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字效率;引导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知识内化;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利用思维导图,促进读写结合。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导图;阅读教学;阅读能力;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4-0065-04
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成绩及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有重要影响。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能有效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较多阻碍,如学生难以准确把握重点、阅读思路较为古板、缺乏创新思维等。思维导图的出现为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将思维导图法引入语文阅读课堂,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对学生阅读兴趣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改善传统教育方式下沉闷的课堂氛围,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创新、激趣、增效等多重价值。为此,本文针对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对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探讨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1.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学生年龄较小,学习、做事多靠兴趣驱使,对音视频等形式的学习内容更感兴趣,普遍缺乏纸质书籍的阅读兴趣。有调查统计表明,在对120名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兴趣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学生最感兴趣的为文艺活动,总占比高达26%,其次分别为占比21%的美术活动及体育活动、占比20%的科技制作活动、占比为16%的数学活动,阅读活动在其中的占比为仅为7%。基于此,若教师仍按照传统方式授课,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未及时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学生自然对阅读缺乏兴趣。
2.学生存在心理障碍
语文阅读课堂并非学生自行默读、理解文章的课堂,常需辅助朗读、情境对话等内容。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可知:约有18%的学生课堂朗读时会存在紧张心理;38%的学生不知如何正确朗读文章,存在害羞心理;6%的学生仅喜欢默读;有2%的学生不喜欢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惧怕或懒惰两种心理倾向,而惧怕心理是学生自信心不足,缺乏多人演讲经验,担心发音不标准或语速不流畅而被嘲笑,懒惰心理则是学生自控力较差,难以有效调节自身行为,阅读时间极少,课堂阅读仅为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3.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部分教师仍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未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课堂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难以及时知晓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4.多媒体教学不够深入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等电子信息教学设备被广泛引入课堂,其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可有效丰富教学资源,凸显现代化育人理念及育人模式的優势。然而,部分语文教师并未意识到多媒体在课堂应用中的重要价值,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都相对机械、单一,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并没有真正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分配与使用。多媒体教学使用不合理,也会降低学生阅读学习兴趣,使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出现困难,让课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5.缺少方法指导
在语文阅读课堂中,部分教师将精力投入到阅读生词或段落逐句解释的教学中,并未对学生阅读能力及技巧进行培养。因缺少良好的阅读体验及相应的阅读指导,学生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积极性缺失。部分教师忽视对学生语文阅读的情感引导,使得学生难以深刻理解文本内容,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6.阅读总量偏少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关注课外读物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积极影响,忽视对课外读物内容的拓展,既没有根据课堂教学为学生布置精心挑选的课外读物任务,也没有给学生创造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使学生阅读面狭窄、阅读范围局限等问题不时出现。不仅如此,图书馆藏书数量较少、类型较为单一也是影响学生阅读积累的主要因素之一。
1.集中学生注意力
青少年学生年龄较小,正处于认知及判断能力、思维及创新能力培育的初级阶段,日常学习、生活多靠兴趣指引,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而思维导图的应用十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阅读内容,有利于吸引学生配合教师工作开展,大大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优化学生的阅读效果。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尤其是难以把握的抽象概念和逻辑关系。教师可以将阅读中遇到的关键词、短语、句子等语言要素以图形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和记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可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导图能够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从而助力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学生可以将思维导图作为自己写作的框架,通过对其中的各个部分进行补充、修改和演绎,从而形成完整、连贯的文章。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还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和表达的自信心,为今后难度更高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和知识,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其中的思维逻辑、知识点的延伸、重要性的等级划分等,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入地掌握知识,还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表达风格[1]。
1.科学选择阅读材料,搭建思维导图框架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来选择阅读文章,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择阅读文章。无论何种方式,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水平及理解能力。当确定阅读文章后,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阅读预习,辅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及结构。随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梳理,从而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运用思维导图来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总结。
以教学《火烧云》为例,作者以火烧云为题,写了火烧云的变化过程和特征,通过对火烧云的变化过程和特征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了解文章的结构:依据火烧云的运动,可将文章划分为三部分(1、2自然段的上来、3至6自然段的变化、第7自然段的下去)。随后,教师可借助文中所提到的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等扩充每一部分思维导图的内容,辅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知识。
2.梳理知识内容,构建思维导图
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材内容,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印象,使阅读学习更加逻辑清晰、系统化[2]。
以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为例,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展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教师可带领学生详细体会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通过“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峰顶歼敌—英勇跳崖”的思维导图使学生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教师还可以“壮”字为基础,围绕“战士”和“壮士”扩充内容,逐步梳理文章中的生字、生词、写作手法等,了解各词语的应用含义,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把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字效率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思维导图在识字环节的广泛应用也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教学便利。在传统的识字教学环节,教师借助偏旁结构进行教学,然后让学生对这些字词反复抄写,从而达到一种肌肉记忆的效果,却没有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语文学习体验,容易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借助思维导图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发生成识字兴趣,丰富其学习体验。
以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的新字词。这篇文章里,学生需要学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学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教师可以先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放松心情,减少学习压力,了解新字词的掌握并没有想象中困难。教师可将文章中的葫芦图片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让学生优先认识草字头的“葫”“芦”两个字,随后根据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通过形式多样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新字词,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效率。
4.引导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知識体系
思维导图是一种结构化、可视化的思维方法,可将知识点通过图像、文字、颜色等方式进行表达,进而让学生掌握知识。思维导图的特点是将知识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展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合作精神。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辅助学生宏观地理解教材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教学《海上日出》为例,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理解以及整合,让学生掌握文章内容的主要脉络和结构层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具体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体系。教师还应定期抽查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和归纳知识的情况,督促学生不断提高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知识内化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有效辅助学生在脑海中生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有利于零散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将这些知识内化。学生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即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过程,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知识内化。
以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为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以小蝌蚪为中心的空白思维导图,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小蝌蚪长什么样”“小蝌蚪都遇见了哪些妈妈”“小蝌蚪最后找到妈妈了吗”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简单地让学生记住答案,而应引导学生填写思维导图的空白部分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完善思维导图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评价和修改,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用思维导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阅读学习,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探讨作者写作的目的[3]。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身喜欢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画出来,再将该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阅读速度,还能够增强合作意识。以教学《将相和》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廉颇和蔺相如为什么不和”“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蔺相如有真本事”“蔺相如的几次要求均遭到秦王拒绝,他又是怎样做的”“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故事间具有某些联系吗”等。学生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可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够感受到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全大局识大体、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等良好品质。教师应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己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平台,鼓励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文章内容,积极发表自己对文章的见解,令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获得提升。
教師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阅读教学,依旧以教学《将相和》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动画形式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辅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人物形象及故事内在联系,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对课文进行理解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7.利用思维导图,促进读写结合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教学地位,且其与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可通过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有的学生对写作存在较强畏难心理,认为写作文时无从下手,缺乏可以书写的内容。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可有效改善该情况,并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及阅读能力的双向提升[4]。学生认为写作难度较大,是因为其思维不够开阔,想象能力不足。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学生就必须具备开阔发散性的思维。为此,教师可尝试从此关键点入手,借助思维导图使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以写作“家乡”有关的题目为例,教师可在带领学生阅读与家乡有关的教材文章后,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出可利用的写作素材。教师可带领学生分析先前所阅读的文章结构,让学生仿照该结构绘制自身写作内容的思维导图。学生可首先明确写作主题,随后丰富文章内容,如传统节日、衣食住行等,还可举例说明文章需应用的写作手法等,进而完善写作素材。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能明确阅读顺序,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运用思维导图是十分有必要的,可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语文教师应积极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维勇.张晨瑛.开启语文灵性学习之窗———小学语文“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应用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6(04):7-9.
[2]江敏婧.思维导图在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20,9(23):122-123.
[3]杨万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 2022(18):112-114.
[4]夏从林.XMind软件在高中语文思维导图绘制中的应用探研[J].成才之路,2019(33):28-29.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ping in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Xue Ting
(Liangzhou DistrictHuangya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As the foundation of learning various subjects, cultivating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is crucial. As a new teaching method applied in reading teaching, mind mapping can concentrate students’ attention, improve their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exercise their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and cultivate their innovative thinking. Teachers should scientifically select reading materials and build a mind map framework; organize knowledge content and construct a mind map; using mind maps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nd literacy efficiency; guide students to organize knowledge and form a knowledge system;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learning habits and promote the internalization of knowledge; utilize multiple methods comprehensivel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ading teaching; utilize mind map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Key words: Chineselanguageteaching; mind mapping;readingteaching;reading ability;teaching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