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12-29 11:20宋天枭
辽宁经济 2023年10期
关键词:龙门县县域经济欠发达

宋天枭

〔内容提要〕根据党中央的部署,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已经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时代的主旋律,更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但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欠发达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滞后、生产要素流动缓慢、生产结构单一,但并不代表欠发达地区没有发展的潜力,只有不断挖掘欠发达地区本身的优势,认清劣势,采取积极的措施,融入创新机制,从体制、观念、管理、人才等多方面着手,才能帮助欠发达的县域经济拓宽发展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十三五”期间龙门县在经济、产业、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对比其当前存在的劣势,进行比较分析,力求找出龙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欠发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龙门县

注:本文受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惠州市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ZD05)、中国商业经济学会2022年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31035)、广东省教育厅2023年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双核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广东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WTSCX315)资助。

一、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概述

(一)欠发达地区概述

欠发达地区,是指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由于体制、观念、管理、人才等方面的欠缺,故呈现出发展的不均衡态势;由于本身知识、技能上的匮乏,导致其缺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匮乏。作为欠发达地区,唯有转变观念,消除知识贫困,促进技术进步,才能发挥区域经济实力、挖掘城市潜力。

(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2017年,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开始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围绕着“高质量发展”而展开。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变化、经济发展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在资源供给的约束面前,单单追求“量”的发展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唯有将发展的眼光放在“质”上,解决好“质”的问题,才能实现经济、产业、生态环境以及人口的协调发展。由此可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欠发达地区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欠发达地区由于本身的经济实力上的差距,改变观念和追求创新成为其发展和变革的有效途径。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5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国家的新经济发展格局带动下,欠发达地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前行。首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寻求发展的出路。其次,追求高质量发展,体现新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发展的内生特点;绿色是发展的普遍形态;开放是发展必由之路;共享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龙门县作为广东省惠州市的欠发达的县域城市,其產业结构单一、发展速度缓慢,属于欠发达地区的范畴,但龙门县拥有特色的地域文化、生态旅游,农业支柱产业也使得龙门县在诸多方面享受声誉。龙门县作为欠发达县域经济的代表,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发展潜力将成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二、龙门县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龙门县是一个生态优美、群山环绕的县域城市。近年来,依托于生态环境优势,龙门县已经形成水稻、蔬菜、水果三大支柱产业;依托农业大县的优势,龙门县着力打造供应粤港澳消费市场的优质农产品,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升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产业的发展直接关乎农村人口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回顾“十三五”,龙门县在经济、产业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多成绩。例如:2021年龙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7.87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2.76亿元,同比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3.53亿元,同比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1.58亿元,同比增长4.1%。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小、群众收入低,产业结构单一、转型升级偏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目前,龙门县三大产结构调整为17.44:44.46:38.10,农业产值保持增长态势,工业利润有待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稳健。

(一)农业作为龙门县支柱产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龙门县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70万亩,同比增长0.9%;蔬菜(含菜用瓜)种植面积17.91万亩,同比增长2.4%;水果种植面积33.73万亩,同比增长0.6%。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11.19万吨,同比增长5.2%;蔬菜(含菜用瓜)产量33.91万吨,同比增长5.3%;水果产量50.16万吨,同比增长1.3%,如图1所示。

(二)龙门县工业企业总利润和劳动生产率有所下降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7.35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利税总额19.84亿元,同比下降19.2%;实现利润总额14.99亿元,同比下降21.3%。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41.93万元/人,同比下降4.7%。根据企业类型划分,国有企业同比下降48.8%,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5.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3.5%;民营企业同比增长4.8%。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是龙门县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1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今天的中国,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党和国家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到,就是希望民营企业放心大胆地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在发展及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国家将持续不断地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龙门县的工业发展少不了这些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在当前形势下,有效地应对原材料价格、经营成本的上升,攻坚克难,努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人口动能、提高生产效率是重中之重。

(三)固定资产投资普遍下降,吸引外商投资潜力不足

2021年全年龙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除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2%外,其他各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7.1%;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2%;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34.9%;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8%;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9.0%;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37.3%。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及额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出企业或个人的收入、利润水平。依据统计结果可知,龙门县在企业及个人收入、利润上存在短板。

根据龙门县政府统计公报,2021年龙门县全县外商直接投资项目9个,同比下降40.0%;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外资金额717万美元,同比下降93.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591万美元,同比下降40.1%。龙门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吸引外商投资能力不足,经济结构、经济总量存在一定的提升和改进空间。目前,龙门县的产业结构单一、转型升级偏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欠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

(四)龙门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稳步发展

龙门县是一个文化产业和生态产业具有优势的县城,优秀的文化积淀和优美的生态環境,能够给龙门县的旅游生态产业赋能,推动龙门县第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龙门县的龙门县农民画曾获得国家“山花奖”和省鲁迅文学艺术奖。“十三五”期间,龙门县成功创建全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县域中国天然氧吧,获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13条重点支流水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连续3年全市第一。成功创建地派、蓝田、南昆山省级森林小镇。除此之外,龙门县还积极采取行动,进行污水处理、矿山生态修复、垃圾治理、打造美丽乡村等一系列关乎生态环境的有效举措。这也为龙门县的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和支持。据统计,2021年龙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01亿元,同比增长12.1%。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50.36亿元,同比增长17.2%;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10.23亿元,同比增长14.3%,如图2所示。

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之下,龙门县唯有稳步前行,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推动龙门县文化旅游行业的有序经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创业,帮助当地居民增收。

三、龙门县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龙门县总体人口及比重增速缓慢

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惠州市常住人口604.29万人,其中县域(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人口254.81万人,占惠州总人口数的42.17%。近年来,惠州市县域地区人口总数占惠州市总人口比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龙门县总人口数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由2010年的6.7%下降为2020年的5.3%。人口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稳步发展必然需要足够数量、质量的人口及人才支撑。据表2数据可知,龙门县的人口总数从2010年的30.7万人增加至2020年的 31.9万人,但就增速角度而言,对比其他县(区)增速较慢。

(二)龙门县居民可支配收入较低

据统计,2021年惠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51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省内排在第7位,如图3所示。

对比惠州市7县(区)的收入水平可知,博罗县、惠东县和龙门县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758元、31528元和28184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尤其是龙门县,居民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市7县(区)最后,与全国平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5128元之间,差距很大。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龙门县需要找准自身的产业定位及经济发展潜力,从而提升经济发展动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如图4所示。

(三)龙门县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惠州市7县(区)15—59岁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均在60%以上,但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重较大的3个县分别是龙门县、博罗县和惠东县,其中龙门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1.37%,位居惠州市7县(区)最高。老龄人口比重过大所引发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老年人口的供养问题,需要足够的基础设施、养老康养设施、社会保障措施等多方面的支持,如表3所示。

(四)龙门县大学人口比重偏低

根据各县(区)人口受教育程度分析,每10万人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中,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三个县域的大学学历覆盖率较低。众所周知,大学具有向社会输送人才,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责任,大学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推动科学文化发展、促进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及贡献是巨大的,通过大学的人才培养策略,向企业及时输送人才、实现人才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依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惠州市县域人口大学文化程度覆盖率较低。龙门县每10万人中拥有初中文化学历层次的人为39726人,占39.7%,拥有小学学历的有26655人,占26.7%,拥有高中(含中专)学历的人14385人,占14.5%。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8566人,仅占8.57%。由此可知,龙门县的人才智力支持不足,如表4所示。在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唯有拥有足够的人才智力支撑,才能更加有效地展示城市的活力和潜力、创新发展格局。

根据惠州市各县(区)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统计可知: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三个县域的人口受教育年限也是比较短的。以龙门县为例,龙门县15岁以上的人群受教育年限仅仅为9.52年。由此可知,在教育建设和发展上,还有待继续前行,如图5所示。

目前,龙门县在教育事业发展上也在不断做出努力。“十三五”期间,投入7.75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7所,新增幼儿园12所,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28万个、学前教育学位3780个,基本建成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门县学校,县职业技术学校与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合作建设惠州工程职业学院龙门县校区,以实现大专教育零的突破。百年大计,教育先行。教育在人才培养、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各县(区)受教育程度情况对比可知,要想发展县域经济,人才对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一旦人才发展的动力不足,必将成为经济稳步发展的瓶颈。

综上所述,龙门县在农业、现代服务业、生态环境、乡村文化振兴等方面均存在较大优势和潜力,但在工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吸引外商投资、人力格局、人口受教育程度、人口受教育年限等方面存在不足和短板,龙门县作为欠发达县域城市,要想追求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才能把握时代格局及发展动态,抓住发展机遇,融合周边城市发展资源,规避自身风险,走出特色化、创新化的发展之路。

四、龙门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0年广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山区县名单中将龙门县作为欠发达的县域之一。龙门县主要问题在于经济总量小、群众收入低,产业结构单一、转型升级偏慢、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龙门县的发展出路,应该是在自身发展上寻找出路,发挥一产优势、促进二产优化升级,为三产的优质发展提供经济和技术支持。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更加离不开受过教育的智力型、技能型人才的支持。龙门县人口增速缓慢、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以及受教育年限有待提高,龙门县的老龄人口比例较大等突出问题,都对龙门县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挑战。龙门县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发挥各方联动的共同作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契机下,通过社会事业的完善,提升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水平,如图6所示。在乡村振兴任务的驱动之下,认清龙门县自身的优势、劣势和所处的经济产业格局所带来的机会以及面对的威胁,以促使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龙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SWOT分析如下:

龙门县的优势(S)包括其拥有水稻、蔬菜、水果三大支柱产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项目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龙门县文化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另外,从地理位置上来讲,龙门县地处珠三角中心,与广莞深惠无缝对接。与大城市的喧嚣相比,龙门县能够给人带来不一样安逸和舒适。近年来,在龙门县置业的人数不在少数。从自然资源角度而言,龙门县坐拥国家AAAA级景区南昆山和桂峰山,森林覆盖率达98%。另外,龙门县的温泉资源成为珠三角城市中的稀缺品,为龙门县带来的丰富的旅游资源,能够更好地为第三产业的高效稳健发展带来支撑,也能够为龙门县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带来机遇。

龙门县的劣势(T)主要表现在龙门县人口增速缓慢、居民可支配收入偏低、产业结构单一,工业产业利润低、劳动生产效率低、人口老龄化程度高、整体受教育程度低等几个方面。龙门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劣势需要配合配套的社會公共服务设施加以完善来提升改进,唯有不断地探索、革新,才能呈现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和新面貌。

龙门县的发展机遇(O)包括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国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今天的中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下,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民营企业家和创新型人才。龙门县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沿海经济带,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新局面的打开,龙门县更加要把握时机,开发经济发展新业态,促进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正所谓“交通兴,则百业兴”。截止到2021年,龙门县域交通骨架日益丰满,“十三五”期间,龙门县建成国网高速公路62.6千米,其中大广高速9.1千米、武深高速53.5千米;省网高速公路达77.8千米,其中广河高速50.8千米、惠清高速19.8千米、翁新高速7.2千米;全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40.4千米,高速公路密度为61千米/百平方千米。除此之外,2020年龙门县着力打造惠州千亿级大健康产业园区,弘扬健康理念、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发展赋能、为企业发展赋能,更为职工个人发展赋能。

龙门县的外部威胁(T)主要体现在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都会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经营成本增加等问题,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受到的严重的制约。因此,开发和利用網络资源,利用物联网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改善产业发展局面是当务之急。

根据目前龙门县的发展现状,本研究认为龙门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策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推动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农产品的优质品牌,结合电商发展的趋势,拓宽农产品的经营渠道。从产业链的角度,打通上下游的产业链之间的有效链接,将农产品的生产、精细加工、销售等环节形成有机结合的供应链系统。借助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精深加工、仓储保鲜、观赏体验等全产业链条,以产业兴旺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发展区域优势,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抓住珠三角产业地区产业转移升级的机会,通过招商引资力推各区域、各领域产业分工与协作,以此来实现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加强各产业间的有机融合,增进县域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三,借助文化优势,推动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开发健康养生、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新业态旅游产业,通过国家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在打造优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创乡村振兴新格局。

第四,促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从医疗、养老、社会服务、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网络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例如,提高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教育方面,关注基础教育普及率,深化百年教育大计,贯彻终身教育理念,引进优秀师资,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育质量,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的智力支持。在公共管理层面加强社会管理职能,有效提升龙门县产业的发展质量与核心竞争力。发挥龙门县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为乡村农业、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促进传统工业产业升级转型,开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为产业发展提供能源支持,形成以政策导向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从而提升龙门县人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质。

第五,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目前,龙门县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在全市处于最后的位置,城乡差距明显,人民收入水平有待提高。因此要加大农村发展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城市、乡村双循环发展格局。

第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鼓励就业、鼓励创业、加强重点企业用工服务,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改善经商环境,以创新带动创业,以科技振兴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龙门县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在于产业结构单一、转型升级偏慢、发展不平衡。在高质量发展面前,唯有变换思路,创新思维,有效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科技资源,鼓励科技创新,鼓励人才引进,为龙门县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龙门县县域经济欠发达
广东省龙门县龙城第三小学
龙门县举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摄影展
广东省龙门县典型富硒土壤区农作物硒含量的影响因素探讨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欠发达地区经济报道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