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析

2023-12-29 10:34:36郑耀宗
甘肃教育 2023年22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郑耀宗

【摘要】小学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价值。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与学生现实生活缺乏联系、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思维固化等问题,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要确定以真实文本为载体,在生成体验中完成言语训练,强化文化熏陶路径,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拓展阅读教学的主题意义、创设阅读学习情境、构建阅读思维导图等,以提升阅读教学的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群文阅读;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22—0122—04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语言载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要发挥语文的课程育人功能,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不仅是先辈们风雅精神、中华优秀传統文化以及社会上层建筑中政治意识的承载体,作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也是在具体生活实际中运用到的与他人交流的实践工具[1]。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师常谈常新的话题。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曾指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阅读教学在语文实践性层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也制约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需要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引领,积极探索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语文教学路径。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厘定

(一)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不紧密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积累知识的快速时期,知识储备在不经过长期阅读积累的情况下仍是存在很大空缺的,尤其语文是一门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积累的学科,加强语文的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2]。在这个“语文为王”的时代,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又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学生在进行读题、审题时,其实质也是阅读能力的体现。阅读与人类日常生活也密切相关,是知识获得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做到将语文基础教学融入生活之中,用生活实践作为教学表达的案例,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亲切感,还能让学生养成从日常生活中总结知识、进行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教师将内容局限在教材本身,只专注于讲解教材,并未将课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无形之中会让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且慢慢产生抵触心理。在这种心理状态之下,学生更难进行语文学习,更别谈培养核心素养了。如,对故事进行再次创造,其实是很好扩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手段,但因为学生对语文课堂缺乏关注度和兴趣,因而在潜意识中并不愿参加。语文科目其实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很密切的学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应该能够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教师应抓住这一学科的特点,联系实际生活丰富教学内容。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自课程改革以来,尽管一些语文教师根据新课程理念进行了教学创新,但这种创新式的教学手段和课堂多集中于表演式的公开课中。在常态化的教学中,受教学时间限制、教学活动组织困难和学习评价方式单一等因素影响,教学方式依然比较单一。很多教师只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过多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而忽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其直接影响就是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下降。

(三)忽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要重视,更要关注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就要求教师摒弃传统教学中“注重学生在应试中的表现,忽视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的现状。当前多数语文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语文课堂上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导致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不多。语文教师很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就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这种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中,也忽视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而合作学习恰好是有效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在课堂上也未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时间,学生仅通过教师的灌输式讲解接受知识,并未经过讨论思考,因而称不上高效学习。

二、基于群文阅读的教学路径

(一)文道统一,水乳交融——以真实文本提供载体

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文以载道的本质属性,课文本身也具有传统文化引导的效能,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真实载体[3]。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材编入了经典性、时代性、语文性与适用性兼具的文道结合的“红色文化教育”题材类课文,教师可以将《朱德的扁担》《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和《有的人》等以单元的方式进行整合,让学生形成整体的认知,在品味、理解与升华中循序渐进地增强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涵养家国情怀。

(二)双线组元,显隐贯通——以言语训练生成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是以“语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双线组元进行建构的。笔者认为传统文化渗透与语文教学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双线结构,因而可以在语文的听说读写中有机地融入传统文化。比如,“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具有丰厚的革命传统教育特质,既编排了梯级语文要素,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如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精准简练的语言表达、独具匠心的篇章结构、感人至深的革命光辉等。对此,语文教师可以遵循、尊重和理解教材的观念,贯通语文的显性选文主题与隐性德育价值,引导学生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活动相关的言语训练中体味“革命文化”,产生思想情感的涤荡。

(三)自然驱动,润物无声——以文化熏陶强化自觉

语文教育旨在培养文化上有“根”的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以多元文化的形式进行。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播电视和网络为我们提供了立体的展示。从国家电视台的《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中华诗词大会》,到地方电视台的《中国礼中国乐》《黄河文化大会》等,这些传统文化类节目在电视荧幕上一直占有一席之地。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涵盖了议论文、记叙文、杂文、演讲稿、小说、散文、诗歌、民歌、词与通讯等多样化的文学体裁形式,其中蕴含赤胆忠心的爱国情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等,都是革命文化的精髓部分,是增进学生革命文化认知与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教师如果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德育贯穿于“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启发学生感受与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语文材料,构建融通式、沉浸式的德育氛围,可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觉的思想与行为取向。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信息化手段拓展阅读教学的主题及意义

学习任务群的提出要求教师具备强烈的课程意识,即通过课程创生、融合和调适等途径,进一步将教学资源、内容进行组合加工,创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课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助推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4]。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互联网+”学习资源平台,拓展课程学习的空间,直观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

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可通过多媒体展示花生的生长过程,即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排列与分类,梳理各个阶段花生成长的特点,采用适当的结构图表进行比较分析。又如在进行《白杨》课文赏析时,白杨作为树木,本身是静止的状态,并且没有情感,但作者却说白杨有着一股坚韧不拔的勇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白杨树的形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通感白杨林的气味,体会作者借助白杨所表达的象征意义;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将白杨单独展示,介绍文章背景,引导学生运用思辨思维思考白杨的“精神”是从哪里来的;或播放歌曲《小白杨》,实现跨学科学习,将白杨作为一种被赋予感情的树木,让学生体会真正拥有这种精神的是人还是树。

(二)基于群文阅读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

1.创设阅读学习情境。借助多媒体营造学习氛围的教学方法并不少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中如果要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理念,注重对语文学习思维过程的培养,第一步就在于思维情境的创设:可进一步细分为三种,一是学生能自主思考,自主表达观点;二是学生能够随着教师的阐释和解读,形成潜移默化的思维能力;三是教师能够精选阅读材料,借助图文并茂的形式在课堂上梳理课本内容。通过包含上述三种情境的创设,学生对于阅读与表达的学习任务群才会更加明确。

例如,在教学《两茎灯草》一课中,教师可以将文中提出的严监生在临死前一直不肯断气的原因猜测列举出来,通过将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以及赵氏的猜测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体会最终严监生是因为灯草多点了一根而不肯断气的荒谬性,更加体悟到严监生吝啬鬼、守财奴的形象。这一学习情境可吸引学生对此展开讨论,体会作者讽刺手法的运用。

2.挖掘课文阅读深度。学生在完成初步讨论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独具匠心、意义深远的词句。品析这些词句,往往会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期待产生冲突。在面对新文章中出现的意料之外的片段时,学生会在内心中形成一种矛盾冲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课本中存在的用词用字与已有认知的冲突,推动学生挖掘作者使用这种矛盾语言的特殊内涵,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感知。

例如,在元代诗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时,以“夕阳西下”断肠人这样的字眼形容悲伤深沉的感情,这对学生来说是品析词句的一个重点。通过对“断肠人”的分析,让学生在想象中抓住诗人马致远对眼前风景寄托感情所描述的侧重点,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把握字词的韵味。又如,在教学《将相和》时,针对《完璧归赵》的故事展开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蔺相如在整个出使的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又是怎样的言辞使得一开始绝口不提十五城的秦王态度发生了大转弯,原因在哪里;面对秦王的不守信,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引导学生身临其境阅读课文,体悟蔺相如的智谋之处,体会语言的深度以及思维的增长点。

3.构建阅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形象化、结构化表达知识点之间关系的逻辑框图,建立思维导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自我思维梳理再现的过程,将抽象变为具体的线条,以期实现更有逻辑更系统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运用在课堂上,最大的作用在于理清知识点,可以使内隐的思维转换为外显的线条文字,展现思维的过程,让学生在阅读中能跟随老师的思维展开联想,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在内化文本知识的过程中达到思维的整合与发散。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说明文系列的教学中,根据交际语境理论,教师可以主动构建交际语境,将其细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以趣味化的闯关活动引導学生对《太阳》《松鼠》文章进行精读,循循善诱,使学生在趣味问题设计中自主探究,归纳总结两篇说明文的特点,既调动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品质。以精读课文、分组讨论等方式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充足空间,在比较阅读中挖掘两篇不同类型的说明文特点,能够对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记忆。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通过推断、比较、质疑、讨论等方式,能学会梳理文章观点,事实材料及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在深度学习中建构自己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马玉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特殊性及教学分析[J].教育艺术,2023(05):43.

[2]赵世安.群文阅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甘肃教育研究,2023(04):69-71.

[3]杨思颖.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C].2023年第二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2023:477- 479.

[4]汪莉,伏开兵.网络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03):12-14.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14:35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