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析

2023-12-29 08:21:23赵洁
校园英语·中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路径探析大学英语

摘 要:新文科建设为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深入实施指明了方向。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也是提升大学英语课程育人效果的内在需要。大学英语作为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方面发挥着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认为,要有效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应做到以下几点:树立协同育人理念,提高育人能力;深挖教材内容,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利用信息资源,创新课程思政融入模式;用好第二课堂,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加强教师培训,提升示范带动效果。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作者简介:赵洁(1995.02-),女,河南新乡人,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强调推进新文科建设要遵循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三个基本原则”,把握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立足新时代背景,新文科建设致力于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人才。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作出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学科应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既培养学生胸怀祖国的情怀,又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突出“新”“跨”“文”的特色,改进教学方法,以思政元素为突破口,达到启迪智慧、润泽心灵的效果。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已经成为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任务。新文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理念与目标上形成协同效应,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建设者的主要阵地,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育人成效。大学英语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公共基础课程,具有覆盖专业广、课时多的特点,在该课程推行课程思政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课程教学中,从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可以接触到大量的英文材料,了解中西方国家的历史、政治、文化、风俗等。这些材料涵盖了德育与智育的各个方面,教师可对这些材料进行拓展深化,做到价值引领与知识赋能相结合,把学科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要求教师在知识传授中通过价值引领、实践应用实现知、情、意、行有机结合。大学英语教师要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于本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可通过英语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加强对中外文化异同的认识,从而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现状

(一)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较弱

当前,大学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习惯对外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日常习惯等进行讲解,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失衡的现象愈发明显。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心依然停留在语言知识和技能层面,授课目标局限于听、说、读、写、译等基础能力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输出被多数教师所忽视,导致学生无法用英语有效地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也在发生显著变化,大学英语教师面临教学、科研、职称考核等外部压力,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从而忽视了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巧妙融入,在授课过程中未能将语言知识与文化背景联系起来,片面地追求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教学的趣味性与育人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环节生硬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不仅需要自觉提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更需要提高育人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增强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思想素质。长期以来,大学英语课程存在注重填鸭式教学而忽视价值引领的现象,课堂上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传授并未融为一体。大学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缺乏统一的认识,不少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是教学环节中是独立的,课程思政的融入没有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少大学英语教师对国外的风土人情更加熟悉,对党的思想理论、大政方针了解较少,对于怎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思考和创新,较少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与学习风格,将课程思政与英语课堂教学融合时缺乏科学性与思想性。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单一

大学英语是语言类课程,学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内化知识,通过多样化形式进行语言输出,方能取得良好学习效果。近年来,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学生多而课时少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了解有限,不能很好地掌握学情并指导学生。课堂上既要进行基础知识教学,还要开展能力训练,很多内容在课堂上无法深入讲解,完成教学目标也显得十分困难,未能使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全过程。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法较为机械化,人文精神以及价值理念输出在课堂上占比较小,阻碍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坚定文化自信。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立足教材又跳出教材,立足课堂又延伸课堂,使学生在课上课下混合式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和认识到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重要性。

四、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

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要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但就目前来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仍处于探索阶段,课程思政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加强。因此,全方位、多角度的课程思政实施途径有助于保障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顺利推进。

(一)树立协同育人理念,提高育人能力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大力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历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有丰富的储备,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开阔的视野,对社会和生活有更深刻的感悟与认知。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要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积极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思政理论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不断更新教学设计。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要树牢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让自己的认知和思维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做到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教师通过学习不断获得内心的满足感,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大学英语教师要将传播知识与塑造灵魂统一起来,提高育人能力。

(二)深挖教材内容,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指出,教材是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的重要载体,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首先,大学英语课程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为实施课程思政提供了大量生动的素材。教师可以筛选出有助于学生增强语言能力和适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要深入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注重整合教材中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的内容,巧妙地将语言知识与人文素养结合起来,利用互联网平台补充相关素材,将整合后的文本、课件、课外视频、专题微课等学习材料分享给学生,引导学生广泛讨论与深入思考。

(三)利用信息资源,创新课程思政融入模式

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重塑教育形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语料与思政教育素材,大学英语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将数据、图形、文字、视频、音频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构建个性化的协作学习环境,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围绕课程教学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布置线上学习任务,扩充思政教育资源,在阅读与翻译等环节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促进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深度融合,构建混合式大学英语智慧化课堂。除传统课堂讲授外,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将育人素材融入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训练活动,既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又能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学习热情。

(四)用好第二课堂,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大学英语课程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智慧教育时代的到来使教育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创新实践将充分彰显外语教育的人文功能。首先,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可以和学校学生工作部门联合,共建第二课堂教学团队,抽出专人负责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外研社杯”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更有获得感与满足感。其次,学校可组织开展充满思政元素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开展以社会热点、中国文化等为主题的辩论赛、演讲比赛、翻译比赛,在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另外,学校可开设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类选修类课程,也可组织思政主题的英语角,定期举办中国文化讲座、英语学习交流等活动,构建校园全方位的思政育人环境,为学生今后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打好基础。大学英语教师可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热门景区公示语翻译状况等活动,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布置特色鲜明的课外实践任务,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实施方式,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既“有意思”又“有意义”。

(五)加强教师培训,提升示范带动效果

教师培训是课程思政切实发挥协同育人功能的重要一环,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支撑。学校可以聘请国内专家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宣讲、培训,双方进行探讨和交流,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开展教研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学校可有计划地开展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评价体系中加入对课堂融入思政元素的考量指标,为教师有意识地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作铺垫。学校可建立校外人文素养培养基地,结合学校发展目标与培养特色,扩大师生的知识面,做到校内校外课程思政的有机统一。院系可制定课程思政活动组织方案,定期举办文化讲堂、外语文化趣味沙龙、教学研讨会、同课异构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学团队凝聚力与创造力。教师可自主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追踪最新的文化教学研究热点,将汲取的成功经验应用于课堂教学。大学英语教师要立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英语学习规律,通过在线资料搜集、线下集体探讨来领悟和掌握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的模式,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五、结语

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大学英语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对标国家发展战略,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为培养复合应用型卓越外语人才发挥重要作用。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思政教学模式的禁锢,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模式,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英语教师要努力求变,敢于应变,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实现全方位、全程、全员育人作出积极贡献。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2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途径探索”(项目编号:2021XJJG2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内涵探索: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J].外语研究,2021(3):52-57,112.

[2]刘建达.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外语课程改革[J].外语电化教学,2020(6):38-42.

[3]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何莲珍.大学外语课程思政之“道”与“术”[J].中国外语,2022(4):1,12-14.

[5]孙有中.创新教材体系,推进外语类专业新文科建设[J].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3):76-81,126.

猜你喜欢
新文科建设路径探析大学英语
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内涵与路径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和学科内涵建设路径探析
“新文科建设”中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再定位
传媒(2021年3期)2021-02-21 08:52:49
略论新文科背景下政治学专业人才培养及专业发展新思路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0:25:22
互联网+背景下的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析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12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9:59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