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格萍 李依桐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传承非遗文化已经成为一股时代热潮。而青少年作为“传”“承”的重要群体,社会理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学校是青少年群体的聚集地,“非遗进校园”活动能够让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认识并传承临沭柳编非遗文化。当柳编非遗文化撞见现代化课堂,科技的融入与思维的交叉凝结出美育的果实,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增强其文化自信,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此外,“非遗进校园”活动也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非遗进校园;临沭柳编;美育教育;非遗文化;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1;J5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8—079—03
引言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约》,这条公约将非遗保护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各类组织、企业、学校都开展了传承和保护非遗的行动。其中“非遗进校园”活动因其能够兼顾发扬非遗文化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备受欢迎。临沭柳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千余年的发展传承中,积淀了丰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52号建议: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常态化,全面加强青少年人文教育和劳动教育。柳编手工艺工序简单、操作便捷,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非常适合青少年作为劳动教育实践的载体。因此探究非遗视域下临沭柳编进校园的意义能够为临沭柳编进校园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一、柳编文化与非遗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一个国家的生命记忆。传承非遗文化其活力在于创新。非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简单地复归传统,也不是对现代城市流行文化的复刻,传承创新非遗文化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形成融合了现代性的“活态文化”。当下,众多官方认证的创新大赛在大中小学群体中呈现出喷薄之势。因此,利用好青少年群体的活力思维与精力优势对于传承非遗文化十分重要。
(一)临沭柳编非遗文化
临沭柳编发源于山东省临沭县,它是沂蒙地区的特色产业,迄今已有1400年的传承历史。临沭柳编于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临沭柳编仍面临着很多困境,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技艺的“濒危性”。其“濒危性”集中体现在其“传承危机”,[1]而传承的关键在于“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丰富性,它体现的民族性、独特性、多样性,决定了保护方式也应当是多样的……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其精粹是与该项目代表性的传承人联结在一起的。[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民间手工艺人的不懈坚持和努力,临沭柳编便是依靠这些手工艺人传承了一千四百多年。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年轻群体紧跟时代发展,更加趋向于追求“时髦”,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因此难以进入年轻人的视野,大量珍贵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随着一辈辈老艺人的逝世与传承断代,面临着失传和难以为继的危机[3]。因此,学界应该加强对“传承者”的教育与保护,这里所指的“传承者”不仅包括非遗传承人、民间手工艺人、从事与柳编行业相关的工作者、新闻媒体人等,千千万万的普通群众也可以作为临沭柳编潜在的“传承者”。因此,当今的社会更应当加强对这些潜在“传承者”的引导与教育,尤其是针对可塑性强的青少年群体的引导教育。对于这部分群体,各学校在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时也应当重视对学校师资力量的相关培训,以此保证青少年“传承者”能够接受到更加优质的非遗文化教育。
(二)校园建设与柳编非遗文化传承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学校教育逐渐成为非物质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4],“非遗进校园”活动是一项针对青少年群体展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活动。 “非遗进校园”活动能够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效地发挥校园的主体作用。从传承者的角度看,青少年群体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祖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指向。因此,培养非遗文化传承的“低龄”力量十分重要。青少年群体是“非遗进校园”活动的主体,因此加强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有利于非遗传承“低龄化”力量的培养。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非遗进校园”活动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能够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探索并不断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有助于培养非遗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承者,为非遗文化的“原真性”保护和“活态”传承,培植当代的传承群体和发展空间。[5]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该遵循“坚持全面发展”“聚焦核心素养”“变革育人方式”“面向全體学生”“加强课程综合”五大原则。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柳编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中,正是依据此原则安排课程的一种好方式。此外,学习柳编这项生产劳动技艺,也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可以培养人们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使人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从而起到浸润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临沭柳编无论从手工艺品的造型、色彩还是材料和肌理,都具备着丰富的工艺与审美价值。[6]因此,在临沭柳编“非遗进校园”的活动中,学校可以利用临沭柳编非遗文化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借助实物展示、网络数媒体应用、实地参观等途径,让学生认识柳编、了解柳编,进而教会学生如何欣赏柳编作品,从哪几个角度欣赏柳编作品。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柳编艺术作品将美这一相对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美,怎样算美。譬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具体的柳编艺术形象,逐步感受美,认识美,体会美,创造美。在欣赏柳编艺术品的同时,学生可以看到线条的流畅美、造型的独特美,也可以体会到劳动人民积极面对生活的精神美。借助柳编这一具体的艺术作品,可以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初步认识柳编技艺、欣赏大量柳编作品后,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较基础的柳编编织技术,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融合,从而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柳编、感受文化。在教学实践里,教师应当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注重实物教学,多借助教具展开教学活动。譬如,柳编的原材料以及柳编作品都是具体可感的实物,它们可以成为教学的好工具,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有了一定的柳编编织技艺的经验积累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脑海中构想自己所要编织的柳编作品的基本形态,然后借助模具,经过一定的操作工序,将“虚幻”的东西变成现实。柳编作品的编织过程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也要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临沭柳编已经成为了一种地方性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临沭地区的地域文化力量,彰显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临沭柳编在当地形成了一定区域范围内独特的民间文化特色,形成具有标志的“文化符号”[7],它蕴含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心血,在代代相传中日趋完善。每一种编织手法都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每一种编织技艺都是历史的选择。不仅如此,柳编作品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特色,集实用与美观于一身。“非遗进校园”活动将临沭柳编融入到学校教育中,不仅促进了义务教育与中国优秀非遗文化的融合发展,也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临沭柳编的过程中,不断地了解柳编历史,感受造型之美,体会精妙技艺,传承非遗文化。因此,学生在学习临沭柳编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精神境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学校而言,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因此,“非遗进校园”活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
“非遗进校园”活动有助于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的先进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功能的转变,提升学校办学方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树立文化自信,从而增强学校的文化软实力。从教学的角度而言,学校將非遗文化引进校园,有利于教师扩大教学范围,摆脱课本内容的束缚,增强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和直观演示法等,教授学生有关临沭柳编的知识和编织技能。教师自主创新教学内容,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增加知识容量。从学生的角度而言,非遗柳编进校园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感受柳编非遗文化的魅力,领略柳编传统非遗文化的内在精神品质。
(二)落实立德树人,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非遗进校园”活动有利于让教育界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4]。学校可以根据地方独特的文化优势,开展配套特色课程,形成特色地方校本教学。临沭作为“中国柳编之都”,当地学校可以借助地方优势,将非遗柳编引入课堂。譬如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上展示柳编工艺品及相关图片和视频,在地理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适宜柳条生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音乐课堂上聆听并学习有关柳编的歌曲。通过这些方式,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非遗柳编文化的相关知识。另外,学校可以借助校报等渠道广泛地发扬柳编非遗文化,坚固校园文化的阵地,发挥校报的导向指引作用,从而使学生自觉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非遗进校园”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任务[8],实现柳编非遗文化和校园文化交汇融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9]
当下,“非遗进校园”活动的逐渐丰富,使非遗文化得以传承与保护,同时对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也十分有益。但是传承过程中仍要警惕“表演式”“偶然式”的“摆拍型”实践,真正做到让非遗扎根于校园,实现“非遗进校园”的普遍化与常态化,力求探寻出更优秀的宣传保护非遗的新思路、新做法以及学生素质培养的新模式。[10]
参考文献:
[1]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规范里程[N].人民日报,2005—06—12.
[3]马宝琳,王培.民间艺人进校园对云南“非遗”传承和发展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8(20).
[4]姜于暄.非遗特色文化进校园的意义及发展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新丝路,2021(1).
[5]孙鉴,张一青.宁波“非遗进校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
[6]孙佳.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初中美术研究性学习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7]高建丽.临沭县柳编文化传承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1.
[8]许霞.非遗课程进校园的意义与价值[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8).
[9]赵明.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学教学参考,2020(36).
[10]陈昕.非遗进校园的实现途径与实证研究[J].美术大观,2016(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柳绿花红——传承创新非遗文化,打造红色柳编新样态”(项目编号:202210452006X)的结项成果,受该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田格萍(2001—),女,汉族,山东淄博人,临沂大学文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李依桐(2002—),女,汉族,山东临沂人,临沂大学文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本科(公费专业)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民间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