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与刺血拔罐疗法联合西药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3-12-27 07:51夏艳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18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夏艳萍

(南漳县中医医院皮肤科,湖北襄阳 441500)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患病后可伴有明显皮肤灼烧感、神经疼痛等症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该病常见并发症,是指带状疱疹患者皮损消退后依然存有超过1 个月的神经痛,且痛感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2]。 目前,西医主要采用药物治疗该病, 加巴喷丁胶囊为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抑制神经传导作用,可作用于中枢神经抑制脑细胞放电,从而有效减轻疼痛,但药物长期服用后易产生依赖性[3]。中医学称带状疱疹为“蛇串疮”,认为其病机多因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等所致。疼痛是因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搏结,阻于经络,导致气血不通而痛,治疗应以止痛、祛邪、扶正、活血行气、祛瘀为原则。电针、刺血拔罐是常见的中医疗法,随着中医学在临床的发展,已被广泛用于各类疾病,且取得较高的临床效果。 基于此, 本研究选取2019 年12 月—2022 年12 月湖北省漳县中医医院皮肤科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对象,分析电针与刺血拔罐疗法联合西药治疗的具体效用。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湖北省漳县中医医院皮肤科收治的80 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获得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符合《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4]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标准;入院前未接受过相关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均知情并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免疫系统异常;瘢痕体质者;肝肾功能衰竭者;精神异常;恶性肿瘤。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 例;年龄25~70 岁,平均年龄(47.51±2.67)岁;病程1~6 个月,平均病程(3.72±0.32)个月。 观察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26~71 岁,平均年龄(47.55±2.69)岁;病程1~7 个月,平均病程(3.75±0.3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患者口服加巴喷丁胶囊(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23487,规格:0.1 g/粒),初始剂量0.1 g,3 次/d,第2 d 增加至0.3 g/次,2 次/d, 第3 d 增加至0.3 g/次,3 次/d。 按患者缓解疼痛的需要,可逐渐增加剂量,最高可增加至1.8 g/d。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电针与刺血拔罐治疗。(1)电针。腰腹部取夹脊穴;四肢取合谷穴、曲池穴、阳陵泉穴、太冲穴,同时以上穴位进行消毒,并以夹脊穴为主穴,以1.5 寸毫针实施局部围刺,刺入深度范围控制在1.25~2.50 cm,进针结束后,据患者耐受情况,接通电针仪(汕头市医用设备厂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72200590),留针30 min,1 次/d。 (2)刺血拔罐:取舒适体位,使神经痛部位皮肤完全暴露,消毒后,行拔罐治疗,使用无菌采血针(威海鸿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20183220210)对相应穴位点刺放血,之后即刻在点刺部位进行拔罐,等待8 min 左右,去除火罐,再消毒,1次/周。 两组均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 显效:疼痛消失,疱疹全部结痂并脱落。 有效:疼痛减轻明显,50%的疱疹结痂、脱落。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疼痛程度:治疗前后,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估,评分范围0~10 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疼痛越轻。 (3)人血清P 物质(SP)、神经肽Y(NPY)水平:治疗前后,取3 mL 空腹静脉血,离心取血清,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P、NPY 水平。(4)睡眠质量:治疗前后,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6]评估,该量表共7 个维度,各个维度满分均为3 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疼痛程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比较[(±s),分]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值P 值6.95±1.08 7.02±0.96 0.306 0.760 3.53±0.55 2.11±0.43 12.894 0.000 17.847 29.521 0.000 0.000

2.3 两组SP、NPY 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清SP 和NPY 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P、NPY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血清SP 和NPY 比较[(±s),ng/L]

表3 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血清SP 和NPY 比较[(±s),ng/L]

组别SP治疗前治疗后NPY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值P 值173.61±19.39 172.67±18.58 0.221 0.825 122.41±15.12 105.17±13.22 5.429 0.000 302.27±25.16 302.34±25.31 0.0124 0.990 250.36±18.29 226.49±16.48 6.132 0.000

2.4 两组睡眠质量对比

治疗前,两组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 的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对比[(±s),分]

表4 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对比[(±s),分]

组别睡眠效率治疗前治疗后催眠药物治疗前治疗后睡眠障碍治疗前治疗后日间功能障碍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值P 值2.04±0.29 2.08±0.24 0.672 0.504 1.54±0.19 0.81±0.11 21.030 0.000 1.96±0.25 2.01±0.22 0.950 0.345 1.32±0.17 0.71±0.17 16.047 0.000 2.37±0.28 2.42±0.23 0.873 0.386 1.44±0.19 0.89±0.12 15.479 0.000 2.15±0.31 2.19±0.24 0.645 0.521 1.18±0.13 0.64±0.06 23.853 0.000组别睡眠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睡眠质量治疗前治疗后入睡时间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值P 值1.85±0.27 1.92±0.21 1.294 0.199 1.09±0.23 0.66±0.07 11.312 0.000 2.18±0.33 2.24±0.24 0.930 0.355 1.45±0.21 0.91±0.17 12.640 0.000 1.86±0.39 1.93±0.34 0.856 0.395 1.23±0.19 0.72±0.14 13.667 0.000

3 讨 论

带状疱疹急性期症状缓解后常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皮损部位遗留下的慢性、持续性的神经疼痛综合征。 当疼痛发作时,患者出现明显且持续性烧灼感,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治愈方案,主要以减少疼痛、减少并发症为目的进行对症治疗。 因此,探寻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对该类患者尤为重要。

加巴喷丁胶囊属于抗癫痫药物,该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可拮抗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钙通道,还可抑制外周神经兴奋信号传导,以致减轻患者疼痛,促进睡眠质量提升[7]。 但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大部分患者对西药的依赖性较大,一旦停药就易复发,若长期用药,可能会出现药物耐受、不良反应大等问题。 电针与刺血拔罐均属于中医治疗手段, 中医认为其病发与湿毒热瘀、饮食不节、郁而化热、正气不足、气滞血瘀等有关,治疗应以祛瘀活血、行气止痛为原则。 带状疱疹发病与血清P 物质及SP 水平有关,血清P 物质广泛分布于人体神经系统内,其水平变化对预测该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SP 是神经调节肽,致痛效果明显,可直观的反映损伤刺激程度,其水平升高可增强神经元兴奋性,介导病理性疼痛传递,同时还可介导神经源性炎症反应的发生,加剧神经损伤与疼痛程度。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SP、NPY、PSQI 内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电针与刺血拔罐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更好的消除该病患者的疼痛,降低SP、NPY 水平,提高睡眠质量。 分析其原因为,电针治疗取华佗夹脊、合谷、阳陵泉、曲池、太冲等穴位,其中华佗夹脊穴具有舒筋活络、 调节脏腑气血的作用;合谷穴可镇静止痛、通经活经;阳陵泉穴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舒筋缓急、疏肝行气;曲池穴可舒筋通络;太冲穴可疏肝理气、清肝热。 诸穴共施,共奏止痛、活血行气、化瘀之效[8]。同时电针治疗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帮助患者快速缓解疼痛,还可对神经起到一定调节作用,经过反复的电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9]。刺血拔罐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湿、疏通经络之效。 现代医学证实,拔罐是通过抽取空气,形成负压,促使罐具吸附于患者体表,促使皮下的毛细血管破裂,将局部的毒素排出,促进瘀血吸收,从而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10]。同时该疗法还能增强淋巴细胞吞噬能力,增加免疫细胞因子的释放,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抑制机体病毒复制,加强内啡肽释放,从而镇痛效果显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刺血拔罐,除了加快瘀血排出之外,还益于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修复皮损部位,以及防止该部位扩大。 电针与刺血拔罐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更好的调节SP、NPY 水平,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电针与刺血拔罐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能够加快疼痛症状的消除,降低SP、NPY 水平,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疼痛的临床观察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警惕带状疱疹潜伏恶性肿瘤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