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护理在儿童输液室专科化建设中的应用

2023-12-27 13:50:53郎辉敏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22期
关键词:专科输液中医药

洪 会,林 红,郎辉敏

(杭州市儿童医院 浙江杭州3100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人群的增多以及生育政策的开放,医院收治的各类患儿数量不断增加[1-2]。每日门诊、急诊患儿数量较多,其中超过60%患儿需要输液治疗,尤其儿童输液治疗更为显著,常规输液管理专业化程度、输液安全、输液药物配置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输液室专科化建设可克服传统静脉用药过程中的不足,优化服务流程与服务质量。输液室专科化建设过程中,中医药护理技术可依靠自身优势为输液室专科化建设提供有利条件,推动输液室专业化建设进程,提高输液质量与安全性[3]。本研究结合工作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中医药护理在输液室专科化建设中的优势与展望。

1 常规输液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儿科门诊输液量通常较大,常规的输液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4]。①药物容易被污染:常规静脉用药的配置多处于半开放空间内,护理人员进出频繁,可能携带病原菌或引起空气中微粒活动,造成静脉用药在配置阶段出现污染,影响输液质量,增加输液阶段的不良反应风险。②环境管理:患儿在输液室接受输液时,最担心周围有传染性疾病的患儿,其次担心药液的不良反应。门诊输液室是一个24 h全天工作的治疗场所,输液室内输液的患儿通常涉及多种疾病,患儿用药种类繁多,就诊时间集中,且年龄、病情各不相同,导致诊疗、护理密集度高,护理人员输液操作量大、患儿病种多、陪护人员多。相关研究显示,输液室环境污染程度要远大于住院病房的环境污染程度[5]。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输液室应坚持开窗通风3次/d,分区进行移动式消毒机空气消毒,每日用含氯制剂擦拭输液床椅,科室地面常规使用含氯制剂保持清洁卫生,并设立隔离输液室,配套专用治疗用物和消毒隔离设施。③安全保卫:安全保卫人员24 h全天不间断巡逻,以保障患儿及家属的财务安全,同时兼顾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由于患儿生病,家长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对护理人员的态度和穿刺技能的期望较高,易导致护患冲突。安全保卫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解,最大限度地避免肢体冲突,给护士们提供了保护因素,使其以较轻松的状态为患儿服务。④医务人员职业危害问题:静脉用药在配置期间有较多的粉剂颗粒,医务人员在配置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药物粉末经呼吸道吸入,如环磷酰胺、铂类、阿霉素等化疗药物吸入可对医护人员产生较大不良影响,可降低白细胞、红细胞数量,影响血小板凝聚功能,可能引起医务人员出现骨髓抑制等,增加职业危害风险[6]。⑤存在药物浪费问题:尤其是在儿童输液过程中,实际用药剂量较小,造成包装袋内有药物剩余并浪费的现象,属于医疗资源浪费。部分药物在暂时放置过程中可能因为保存不当出现药物失效、流失等相关的浪费问题。⑥工作效率较低:医务人员在配置药物及核对药物方面耗费较多时间,输液中不同药物配置顺序也会有所不同,整个操作过程繁琐,医务人员需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易因精神过度集中,出现疲劳,引发差错[7]。

2 输液室专科化建设的优势

输液室专科化建设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建立专用的静脉输液室场所,通过仪器、设备的布局与管理方法相结合,实现专用的静脉药物使用调配中心,提高日常静脉用药调配、管理的专业化。如静脉用药的处方审核、摆放药物、药物配制、药物核对、药物发放等均可实现集中管理,通过合理分区层流台,为细胞毒性药物、抗生素药物、营养药物以及普通药物等配制创造有利条件[8]。输液室在专科化建设的同时加强管理,如成立静脉安全输液管理小组、静脉治疗护理小组、静脉治疗小组等,明确不同小组的职责与权限,做好静脉输液工作的日常指导、监督、医务人员知识培训、管理效果分析、相关问题的讨论以及处理等。按照具体工作的不同,由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外周静脉输液小组、中心静脉输液小组等分别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修订并完善输液室管理制度,制订常见病静脉用药管理流程等,尤其是对胃肠外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等配置更加严格。输液室专科化建设突出专科优势,总结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静脉输液管理质量与患儿的输液安全[8]。

3 中医药护理在输液室专科化建设中的思考

3.1 中医药护理在输液室专科化建设中的优势 中医药护理是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辨证施护、整体护理为特点的护理体系[9]。中医药护理在实际应用方面有较多的优势,这些对输液室的专科化建设以及提高服务能力均有促进作用。①中医护理理论丰富:中医药护理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多先进思想与理念,如中医整体护理理念与辨证施护,其中辨证施护能依靠望、闻、问、切确定患儿的辨证分型,依靠辨证分型予以治疗,实现了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体现出对不同患儿护理的个性化[10]。整体护理中则强调疾病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等方面的关联性,实际护理中能从多个角度予以护理,如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锻炼、生活起居、环境平衡等,整体护理与现代综合护理具有一致性,强调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患儿病情的影响。②多形式的中医适宜技术:中医适宜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易学易掌握等特点,且能在较多疾病治疗护理方面发挥作用。中西医结合理念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都促进了中医适宜技术在现代疾病治疗与护理中的应用,常见的中医适宜技术如按摩、针灸、刮痧、穴位贴敷、熏蒸疗法、药浴疗法、捏脊方法等。不同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均有广泛应用,如针对疼痛、腹胀、腹泻、便秘、咳喘、失眠等症状可使用穴位敷贴技术;疼痛、水肿、关节僵硬、膝关节炎等症状可选择中药熏蒸技术。③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更具优势:“简、便、廉、验”是中医药护理的典型特点,即因时制宜,选择操作简单的护理方法[11];因地制宜,可随地取材;因人制宜,减少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其中医药护理技术中采取的方法经过历代名家验证,对相关疾病有疗效。有研究调查的15家中医医疗机构中,艾灸、拔罐、中药熏蒸、耳穴贴压、经血推拿、穴位敷贴、中药涂药、中药热熨敷、刮痧等9项中医药护理技术的应用率超过50%,其中艾灸和拔罐应用率高达100%,这也说明中医药护理技术已经逐渐普及,并且护理项目也在增加。将中医护理技术与西医护理技术进行比较,中医适宜技术具有安全、简便、费用低的优势[12],对比项目为刮痧、拔火罐与静脉输液,结果显示中医药护理中的拔火罐、刮痧在材料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成本等方面更具优势,不仅投入少,而且效果显著,显示了中医药护理技术具有强大的服务能力,而且可节约资源。④加强心理疏导:良好的心情能够促进患儿的康复[13]。通过中医知识的讲解,把中医养生方法、中医治疗方式、中医病因分析、中医辨证分型理论等,其中中医养生方法包括中医情志干预措施、中医运动行为、中医膳食指导等理论及知识告知于输液患儿及家长。

3.2 中医药护理在输液室专科化建设中的可行性 长期以来西医护理得到快速发展,而中医药护理优势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科室建设的专科化特点不强是限制中医药护理技术应用的关键。例如较多护理人员毕业于西医院校,对中医药护理理论知识、相关操作等缺乏认识。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如何将传统的中医药护理与现代护理相结合、发挥中医药护理的特色成为中医药护理管理的重点[14]。近年来中医院校不断增加,学习中医方面的医务人员数量在不断增加,同时国家提倡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强调中医药技术在疾病预防、保健以及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中西医结合治疗发展趋势同样为中医药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创造条件,这些都使得中医药护理在现代专科化建设与发展方面具有可行性。

3.3 中医药护理在输液室专科化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中医药护理在输液室专科化建设中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始终遵循中医药发展原则国家对中医药技术的发展给出了相关的要求,如依靠中医药技术进行疾病的预防、慢性病管理、中医康复治疗等。在输液室专科化建设中可围绕儿童常见病等输液治疗方面予以建设,提高中医药护理在儿童各类常见病输液护理方面的应用,输液室专科化建设可依托国家政策扶持,建立儿童专科特色输液室,充分结合儿童特点、输液特点、中医药护理特点等,发挥各自优势,解决儿童静脉穿刺难,降低儿童的输液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②多元化专科人才的培养:在输液室专科护理建设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培养是关键,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中医药护理技术,同时应掌握不同输液药物配置、输液药物管理等要求,这就要求从中医药体系方面入手,通过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药基础知识、中医适宜技术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人才培养。注重护理人员核心素养的培养,达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确保护理人员能够灵活运用中西医知识,运用中医药护理去解决输液室建设以及实际输液中遇到的问题。各级医疗单位的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立足中医护理的自身优点,不断总结、提炼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经验,使中医护理的学术知识更加科学、系统,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态势,中医护理在疾病的预防、治疗与康复中起着独特而又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15]。③护理管理中兼顾中西医结合护理:输液室在专科化建设以及管理方面,应同步考虑西医护理管理质量与中医护理管理质量,便于在护理文书书写、消毒隔离、药品管理等方面融入中医药护理,西医护理管理方面渗透辩证施护理论与人本管理理念,为不同患儿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综合中医与西医方面的管理质量,能保证实际护理与管理效果。

4 展望

中医药护理技术在科室建设中优势明显,但由于当前我国中医药护理技术运用不成熟,体系不够完善,中医药护理技术的传承、传播、创新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包括中医文化核心实力的部分缺失、中医药学核心理念的应用不足、中医类人才培养乏力与考核体系等[16]。有调查显示,输液室在专科化建设中对中医药护理技术优势未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这些都影响到具体的实践效果。

4.1 优化中医护理方案,为中医护理工作保驾护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中医护理方案》的用意在于持续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提高中医护理效果。然而方案处在试行阶段,仍然需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检验、优化,寻求更加科学、更加实用、易于推广的中医护理方案,同时也需要聆听实际操作者的声音,两者结合不断精进、优化升级,构建满足临床实际要求,兼顾护士需求的中医护理方案,为输液专科化建设指明目标方向。

4.2 构建管理效果体系,为中医护理提供科学支撑 根据当前研究现状,需要着手解决中医药护理技术与输液室专科化建设的融合问题,积极做好管理效果的考核,分析两者融合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对原有输液问题的解决情况,便于持续性做好管理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护理在输液室专科化建设中的优势。中医药护理在众多专业建设方面都存在优势,除了做好输液室专科化建设中中医药护理技术的应用,还可以逐步将中医药护理技术应用于其他科室中,构建更多具有中医药护理特色且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科室,包括儿童内分泌科、康复科、生长发育科等。

5 讨论

中医药护理技术在现代专科化建设方面有重要价值,中医药护理中强调预防,做到“治未病”,在护理过程中尤为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强调护理过程中要根据患儿性别、体质、生活习惯、气候和地域进行灵活调整。这些理论与现代医学要求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强调护理在输液室专科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中医药护理技术的渗透与应用,依靠中医药护理优势凸显输液室专科化建设的专业化程度,更好地解决传统输液室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输液药品配置与用药安全性。从而也加强了患儿家长对所患疾病的认识,提高患儿家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临证施护”的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专科输液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20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