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秋玲,匡小荣,周 娟,戴红春
(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 江西修水332400)
剖宫产是处理难产、高危妊娠的有效措施,可降低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保障母婴安全。随着麻醉技术和医学技术的发展,剖宫产安全性随之提高。我国剖宫产率较高,受麻醉药物、手术创伤等因素影响,剖宫产术后常见胃肠功能障碍,多表现为肠鸣音消失、无自主排气排便、腹胀腹痛等表现,若未及时恢复,易引发肠梗阻、切口愈合障碍等并发症,影响术后康复进程[1-3]。有研究显示,剖宫产术后皮肤切口与子宫切口感染发生率是阴道分娩的5倍多,发病率为0.8%~3.3%[4]。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切口疝、切口血肿、脂肪溢化等切口愈合不良不仅影响产妇恢复,严重时会诱发产后大出血、宫腔感染[5]。因此,在剖宫产术后做好切口愈合不良、胃肠道功能障碍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此,本研究将红外线照射结合中药外敷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护理,观察其对切口愈合、胃肠道恢复、疼痛程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1年6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我院15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纳入标准:符合剖宫产术指征;读写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正常;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意识清楚。排除标准:妊娠前伴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包括交流障碍、阅读障碍、自知障碍、感知障碍、智力障碍、思维障碍等;切口感染;瘢痕体质;剖宫产术后伴大出血;无法耐受红外线照射;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血液系统疾病、恶性病变或严重糖尿病;伴子宫破裂、胎盘早剥、心力衰竭等急症;合并消化系统疾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18~42(27.02±3.52)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21例;孕周38~41(39.24±1.02)周;横切口47例,纵切口3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或中专24例,大专及以上6例。观察1组年龄19~43(28.85±3.85)岁;初产妇26例,经产妇24例;孕周38~41(39.38±1.15)周;横切口46例,纵切口4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或中专23例,大专及以上9例。观察2组年龄23~38(27.15±3.11)岁;初产妇27例,经产妇23例;孕周37~41(39.15±1.02)周;横切口48例,纵切口2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或中专25例,大专及以上6例。三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密切观察产妇切口情况,定期对切口部位进行皮肤消毒、换药,术后24 h开始,每天用碘伏消毒切口并更换敷料,持续用药4 d。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红外线照射:选用红外线照射仪(型号:飞利浦HP3631型),红外线治疗面板距离切口30~50 cm(距离随温度上升而调整,以患者皮肤无烧灼感为宜),启动红外线治疗仪,频率为30~50 kHz,术后24 h开始,1次/d,每次20 min,持续照射4 d。观察2组在观察1组基础上结合中药外敷护理:将生大黄、玄明粉各300 g混匀,分4次用纱布装好敷于切口处,术后24 h开始,每次贴敷8 h,1次/d,持续用药4 d,袋内药物出现结块现象则在袋外将其压碎,在日光下曝晒、干燥,可重复使用。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三组术后恢复指标,包括切口红肿消退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②比较三组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于干预前、干预后(术后7 d)采用VAS评估产妇静息状态下、活动状态下的疼痛程度。VAS评分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且难以忍受的疼痛,分值越低表示产妇疼痛程度越轻。③比较三组切口甲级愈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甲级愈合的标准参考《腹部手术切口处理学(精)》。不良反应包括接触性皮炎/皮肤过敏、烫伤、腹胀等。
2.1 三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三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2.2 三组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三组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2.3 三组切口甲级愈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三组切口甲级愈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红外线属于一种电磁波,对皮下组织、皮肤等具有明显的穿透能力。红外线照射可通过放射方法辐射物体,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提高组织细胞再生功能[6]。同时,红外线照射可提升细胞吞噬功能,进而缓解因肌肉痉挛所致的疼痛程度。中药外敷护理是将中草药捣碎或研末调匀敷于病变处,以达到协调阴阳、清热解毒、调理气血等功效[7]。有研究报道,红外线照射结合中药外敷可加快胃肠道外科患者术后恢复[8],但关于二者在剖宫产术后中的应用报道较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2组切口红肿消退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其他两组(P<0.05),且干预后VAS评分最低(P<0.05);观察2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证实红外线照射结合中药外敷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障碍、降低疼痛程度上优势明显,可促进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改善切口局部微循环状态。分析原因:①红外线照射通过增高皮肤与皮下组织温度,加快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减少红细胞聚集,增大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刚性指数,从而改善机体组织的代谢、营养与修复功能[9];在“温热效应”的同时,可进一步提升细胞活力,增强细胞与组织代谢、再生能力,为组织的修复提供有利条件[10-11];在红外线照射期间,根据温度调节照射距离,可降低烫伤、接触性皮炎/皮肤过敏的发生风险。②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中含有的黄酮类与多糖成分具有抗感染效果,而没食子酸与α-儿茶素具有止血功效,可共同促进创面愈合,抑制部分革兰阴性菌和多数革兰阳性菌繁殖,降低感染发生风险[12];玄明粉主含硫酸钠,可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加快淋巴循环,促进切口愈合;将大黄、玄明粉碾成粉状外敷于体表后形成湿润的微环境,通过渗透作用,将药物经局部皮肤吸收后由血管经络传输至全身,从而发挥抗炎镇痛、散热消肿、局部降温等作用[13-14]。从安全角度而言,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红外线照射结合中药外敷护理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红外线照射结合中药外敷护理可加快剖宫产术后康复进程,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减轻切口疼痛,且未增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