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保温护理在腹腔镜全阑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3-11-21 09:19:00汪红梅龙桃兰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22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体温

汪红梅,龙桃兰,龙 恋

(永新县人民医院 江西永新343400)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发病快、起病急,患者通常描述为脐周或其他部位疼痛,随后演变为右下腹阑尾区痛。腹腔镜全阑尾切除术是治疗阑尾炎的微创手术,需采用全麻阻断中枢神经传导,使疼痛及意识消失。麻醉及手术过程中患者的体温调节系统受药物干预,大量低体温灌洗液输注,导致体温下降,易出现并发症[1]。临床通常选择常规护理措施干预,包括在患者术前调整手术室温度,加强对除手术区域外裸露部位皮肤的保温,减少热量丢失,但在围术期患者舒适度较差,机体术后温度恢复时间较长,延长了苏醒时间,易引发不良反应。复合保温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方式,改善单一保温措施而导致体温的波动,避免因体温下降延长生理功能恢复时间,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探讨复合保温护理在腹腔镜全阑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全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急性阑尾炎[3];②发病时间10~15 h;③意识清楚,能有效沟通交流;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严重受损;②病史及临床资料不完整;③生命体征不稳定;④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⑤慢性阑尾炎。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复合组各50例。复合组男27例(54.00%)、女23例(46.00%),年龄(37.10±4.11)岁;体质量(65.12±5.21)kg,体质量指数(23.40±1.61);发病时间(12.08±2.12)h。常规组男22例(44.00%)、女28例(56.00%),年龄(37.76±4.74)岁;体质量(65.15±5.17)kg,体质量指数(23.14±1.17);发病时间(12.26±2.31)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实施常规保温措施干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4 ℃左右,手术床放保温垫,将术中使用液体放入恒温箱中加热至37 ℃,术野外覆盖双层手术大单维持患者体温并详细记录,护送患者入监护室过程中注意保暖。

1.2.2 复合组 实施复合保温护理。①术中减少患者身体暴露范围,增加覆盖物,安置体位时为患者穿裤套,手术创伤防治充气式保温垫,并将保温垫温度维持在40 ℃,以提高患者暴露肌肤温度,减少体内热量流失,防止体表温度向外周扩散。②术中输注液体需通过恒温加热或温箱等加热设备进行加热,保证输注体内的液体加热至37 ℃,维持患者正常体温。③灌洗液加温并维持在37 ℃,减少因灌洗液而导致热量流失。④患者进入手术室,减少非手术部位暴露,手术结束时使用充气式可调控保温毯。两组患者均观察至术后24 h。

1.3 观察指标 ①复苏指标:比较两组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脑电双频指数(BIS)恢复时间。②围术期体温:通过监护仪测量患者在术前、术中15 min、术中30 min、术中50 min、术后体温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寒战、低体温,其中<36 ℃为低体温。③凝血功能指标:术前及手术结束后需抽取患者5 ml静脉血,采用全自动凝血仪(BCA-1000)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④舒适情况: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两组舒适度,包括环境舒适、生理舒适、心理舒适3个维度,每个维度25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舒适度越好。⑤并发症:统计患者术中低温、术中寒战、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复苏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复苏指标比较

2.2 两组围术期体温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围术期体温比较

2.3 两组不同时间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2.4 两组不同时间GCQ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不同时间GCQ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阑尾炎是临床多发性急腹症之一,急性阑尾炎可在短时间内发展为化脓性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导致机体穿孔、阑尾坏疽甚至休克,影响患者生命健康[4]。腹腔镜阑尾切术是治疗阑尾炎的主要方式之一,需对患者行全身麻醉[5]。但全麻药物可致机体处于松弛状态,抑制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加之全麻药能够扩张血管,使机体产热减少散热增加,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体温下降[6]。临床通常采取常规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保温干预,但其内容较单一,可能会延长患者苏醒时间[7]。复合保温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干预措施,通过多角度对患者实施保温措施,调节维持体温稳定,为患者创造较温暖的环境,加温冲洗液及灌洗液,减少热量丢失。

在生理状态下,人体能通过下丘脑调节机体体温,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全身麻醉后,药物使下丘脑处于麻醉状态,抑制了体温调节中枢,周围血管扩张,产热减少,散热增加。肌松药使得全身骨骼肌松弛,通过消除肌紧张,降低机体产热[8]。术中及术后,复合组体温水平均优于常规组(P<0.05);复合组BIS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表明复合保温护理可有效维持机体温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分析原因:在手术过程中对输注液体及冲洗液进行加温,为患者铺电热毯等措施,减轻手术应激反应,保证其体温处于平稳状态[9];其次,复合保温护理可在患者实施麻醉和皮肤消毒前调节手术室温度,避免患者因暴露肌肤而导致机体与外界环境温差过大;通过医用电热毯和充气式可控保温毯为患者营造舒适且温暖的环境,减少皮肤热丢失。

在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的麻醉药物能患者影响体温变化,与药物的代谢密切相关,当患者处于低体温时,血流缓慢,细胞活性降低,麻醉复苏延迟。本研究中,术后1 h,两组APTT、PT、FIB均高于术前(P<0.05),且复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 h,两组GC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复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复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表明复合保温护理可改善凝血功能,提高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复合保温护理能将输入患者体内的静脉液体、冲洗液等进行有效升温加热,降低因患者体温下降而导致手术过程中出现不良的应激反应,促使患者机体温度在手术过程中仍能保持在正常的水平[10]。谢珣[11]研究表明,对卵巢囊肿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可促进术后苏醒,维持体温恒定,降低因全身麻醉对体温调节的影响,通过不同干预措施解决单一保温而导致的血压降低、体温下降等不良反应,减少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围术期舒适度。

综上所述,复合保温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腹腔镜阑尾切术患者的体温水平,缩短BIS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提高舒适度,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体温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晚晴(2016年11期)2016-12-20 19:06:26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2:53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