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劳动教育: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向

2023-12-27 12:59
教育观察 2023年29期
关键词:劳动人工智能大学生

余 潇

(长沙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22)

进入新时代,日新月异的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智能技术与劳动的融合创新,促使劳动形态发生新的变化。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要推进教育数字化。[1-2]

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人工智能与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在关系也引发了学界的广泛探讨。罗翔强调突出劳动育人时代内涵,建构“人工智能+高校劳动教育”新形态。[3]陈阳等人则强调了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劳动教育需要冲破劳动观念、劳动同类本质异化的困境,主张通过劳动观念、劳育方案、劳育实践等方面的改进,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4]周家璇认为要提升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效性、为实现劳动教育变革和发展提供新思路。[5]程启寅则强调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要帮助人们适应数字化变革,主张提供开放灵活的个性教育,通过全新的教育模式和实践体验,引领劳动教育的智能化方向。[6]胡雪凤认为要重新审视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体系和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强调要提高大学生数字化智能化素养、推进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全面融合。[7]计敏强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拓展劳动教育内容、优化劳动教育的媒介、创新劳动教育实践,进而提升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8]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劳动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梳理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论逻辑,并以此审视存在的问题,探寻与人工智能时代相适应的劳动教育发展新路向,十分必要。

一、基本逻辑

大数据、云分析使劳动教育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样态,在认知层面、技能层面、精神层面存在新的逻辑起点。明晰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逻辑,对建立具有共识性、组织性的高校劳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一)认知层面

劳动创造人本身,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逻辑起点。[9]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内涵和形态发生多重改变。人工智能给人类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它改变了传统的劳动手段,实现工具的智能化。工具不再简单是恩斯特·卡普提出的“器官投影说”——将工具视为人体器官的投影,是对人手作为原型的模仿[9],一些机械性、重复性的劳动已经被替代,未来的工具甚至可能具备类人意识、思维和能动性,成为具有主体认知的劳动者,甚至比肩人类劳动者,对人类劳动存在方式产生巨大的挑战,引发一场劳动教育中人与技术关系的深刻变革。

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劳动教育,劳动的抽象性、象征性等特征日益显著,容易出现主客体错位趋向。因此,大学生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体力训练或者简单的脑力开发上,而是要通过机器的深度学习来反思人类的学习能力,更加深入地理解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要从传统的讲授劳动原理到学生主动建构认识,实现由外向内的转变,学生不再是静态旁观地面对认识对象,而是要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沉浸式劳动教学,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劳动体验,调动学生的身体、认知、情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劳动对象的互动,变被动为身心的能动,满足身心的养护和成长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性和劳动习惯。

(二)技能层面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其内在运行机理与人的思维过程具有一致性,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效果。大学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形成对劳动技能的有效理解。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劳动工具的演变过程,每个时代都会产生特殊类型的劳动者,这也意味着对操作工具的劳动者要求的转变。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生产方式,“最重要的是每个阶段都产生了特殊类型的劳动者,他们受到训练的方式不同,开发的资质不同,忽视的资质也不同”。[10]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内容与成果变为虚拟产品,文化、知识、信息等成为智能时代的产物,劳动场域呈现泛在化、数据化特征,劳动教育将更多地依托数字网络,大量的智能型人才将会被需要,技术逻辑、计算规则使用成为劳动者的核心竞争力。《教育中的人工智能: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人工智能能力是创造和解码数字技术的新技能,核心是使用计算方法和技术识别来解决问题。[11]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重心应该放在逻辑化、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加强和突出对学生的综合性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机器智能的重要补充,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数字素养。

(三)精神层面

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通过生产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进而形成劳动价值观。在过往的社会发展阶段,部分劳动只是谋生手段,物质生产活动成为人类劳动的主要样态,以追求经济生产率的提高为目的,劳动多呈现为机械的环节、统一的流程,人在劳动过程中体会的更多是规则和指令,较少感知劳动美感,劳动的本真价值被忽视,“以劳育美”尚未真正建立。

在人工智能时代,场域虚拟化增强学生的感官共情,学生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创造性劳动,内心世界获得丰盈。[12]自由劳动与必要劳动,对大学生的来说同等重要,人工智能创造更多的闲暇时间,能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才能发挥创造条件,虚拟空间的应用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劳动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培养尊重、崇尚并热爱所有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劳动,从而运用所学的多样化技术解决现实问题,满足自身和社会的需要,树立大学生该有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以实现更高站位的劳动教育。

二、现实困境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细化了劳动分工,分解了劳动过程,使劳动由简单向复杂转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影响因素更为敏感,且更加科学理性地认识劳动教育智能转型的必要。

(一)虚拟仿真削弱劳动认知

随着智能化水平提高,大量虚拟仿真技术得以发展,劳动教育呈现虚拟化,人们过分地关注心智能力上的培养和训练,认为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重“心”多于重身,头脑成为劳动教育的主战场,身体与心智被人为割裂。这种劳动观念的二元性造成学生劳动教育缺乏身体体验,学生获得了纯粹理性经验,但是这种劳动体验与真实的劳动情境存在较大差异,学生无法深切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幸福。“在没有身体的求知路上,学生的脑袋只能越来越大,身体只能越来越小。”[13]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使劳动形态发生变化,劳动教育范式从具身体验向离身认知转变,但是仍然不能改变劳动的本质,真实劳动情境中的人文要素不能复制,更不能替代。

(二)技术升级遮蔽劳动价值

人工智能拥有良好的数据处理、逻辑分析、记忆能力、场景再现的能力,部分劳动被智能机器替代,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趋势,劳动的原始价值逐渐式微,人工智能实现了人脑功能的拓展,产出更高的价值及使用价值,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人们从事谋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成为可能。一个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标识的时代,对闲暇时间的使用,隐含着自我发展和放松享乐的二重价值向度,为学生提供了新的消遣方式。作为智能时代拥有闲暇时间的大学生,沉浸于虚拟世界的感官体验,极易产生对现实世界的无意义感,闲暇时间的增多与技术的高度应用意味着学生有可能倾向于在必要劳动之余放松享乐,形成忽视劳动、厌恶劳动的劳动价值取向。

(三)场域虚拟弱化劳动体验

人工智能运用于高校劳动教育,劳动呈现出信息化、数字化的非物质劳动,数字化的劳动空间,大大拓展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宽度,使得劳动接受的途径多元化,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的虚拟劳动实践,学生获得劳动知识和技能更加便捷,现实空间与虚拟时空实现高效连接,突破劳动空间限制,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体验真实劳动,劳动可能无处不在。但是这也容易导致一种单向度的技术训练代替劳动教育实践,将大学生简单地物化为“技术人”,劳动者与劳动本身产生异化。生产出一个同劳动疏远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这个劳动的关系[14],劳动长期停留在表面上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忽视了真实劳动中对学生劳动感觉和体验的培养,使真实的劳动生产力未能得到生成。

(四)技术规训侵蚀劳动创造

劳动作为一种主体性实践,注重人的精神能动性和思维的建构性。在人工智能时代,理应关注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反思、创造等劳动精神,这是实现学生自主成人、走向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但随着智能技术进入劳动教育课堂,智能技术的规则性与程序性决定了它只能为学生带来刻板固化的机械教学,形成灌输式的劳动教育方式与程式化的劳动实践形式,所培育的人也可能成为缺乏反思性与创造性精神的单向度的人。劳动教育实践窄化为流程化的固定实施程序,创造性的劳动力被束缚。以智能技术设备为手段的劳动所需知识多为程序性知识,所解决的问题主要为技术性操作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和机械重复。在某种程度上,劳动教育将演变为“说明书”式的程式技能训练,学生只是对机械化、重复化的操作程序进行按部就班的练习。学生的劳动追求和劳动体验不可避免地变得苍白,其劳动创造精神也很难得到培育。

三、实现路向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困境与挑战,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理论,结合人工智能的本质特征,从理念之维、知识之维、实践之维、能力之维四个方面进行模式重构,进而消解人工智能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带来的现实隐忧。

(一)理念之维:更新大学生劳动教育认知范式

新技术、新工具的使用,将革新人们对劳动的认知观念。传统的高校劳动教育主要通过说教进行,学生主要上看、记、践,先学习然后在实践中验证,人为地将劳动理论与劳动实践分离,强调经验而忽视实证研究。人工智能应用于劳动场域中,将改变传统的劳动教育认知观念和实践方式,劳动认知的起点从教育者转向教育对象,能够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使得认知模式从个性化、科学化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不再单纯地依靠教育者自身对劳动知识的理解,而是借助人工智能平台围绕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形成的,实现个性化定制。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教育对象可以在虚拟的场景开展劳动知识学习和劳动实践,空间力、想象力等被引入劳动教育的认知,让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变得更加科学、高效。情境式认知、浸润式认知的劳动教育,可以让教育对象在虚拟的场景接触到多种劳动工具,体验到相关的劳动知识,加深对劳动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要把培养大学生劳动核心素养,作为劳动育人的本质,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提升大学生的劳动能力,使学生发展成为完整的人。

(二)知识之维:整合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

高校的劳动教育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这些内容的整合,在传统的劳动教育中由教育者或教育对象自己建构,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局限,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逻辑。在人工智能赋能下,发挥智能媒介技术的优势,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的数字化和视听化,赋予其更强的情境化和仿真性。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存储劳动的理论和知识,构建图像化和情景化的数字化劳动课程,推进劳动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实现无限复制、随时随地获取推动劳动知识的网络化与关联化,进而赋能学生重构个人劳动知识图谱,主动适应未来创造劳动力的需求。此外,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个性化生成劳动教育知识,注重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的结合,自动调整教育方案,满足教育对象的多层次、多元化、宽领域的劳动学习需要,实现劳动知识的相互联结,形成劳动知识生产与传播网络。

(三)实践之维:引导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智能化

在传统劳动教育中,知识与实践往往很难做到同步,教育过程中知与行容易脱节,而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劳动教育,通过技术的渗透效应作用于劳动实践,保证了实践与知识学习同时空、同步骤进行,给劳动教育以新的实践思路,特别是借助或开发软件平台,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虚拟劳动场景,使“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成为可能。学生在教室或实验室就可以参与仿真劳动实践活动,弥补过去缺乏劳动场景的短板,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机融合,逼真的劳动实践场景为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多重感知得到刺激模拟甚至会放大。[15]不同的劳动场景、不同的劳动工具被应用于虚拟劳动实践,使其超越传统劳动的教育的时空限制,让学生直接从感官上感受到劳动知识、劳动工具、劳动理念,通过扩展劳动时空,最大限度地进入劳动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建立对数字劳动的切身体认。

(四)能力之维:培养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创造性智慧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这个时代的创造性智慧更为独特。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不一定导致创造性,甚至会形成“隐形的围墙”,固有的信息处理加工模式,容易造成大学生劳动认知的视野危机。劳动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需要学习者能够实时学习、按需学习,而不是一劳永逸地囿于“技术茧房”享受乐趣,甚至是对技术产生依赖。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应该是不断测试新兴的劳动实践,可以让学生的智慧可以得到启迪。在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化学习技术及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培养大学生娴熟的人机协作能力,引导学生与数字化的智能机器设备协同工作,重点关注学生掌握计算思维、编程语言等基本素养,以提升大学生掌握智能技术和设备的能力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接受型”大学生劳动教育范式很难适应新变化,人工智能从理念、知识、实践、能力等方面,赋能大学生劳动教育,提升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接受效果,真正释放学生潜能。不可否认,任何技术具有双重本质。一方面,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工作效能;另一方面,高校又不得不面对新技术所带来的挑战。正是这两种任务经常性的互相冲突,促使大学生劳动教育在技术与人之间的融合、共生、融通转化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人工智能大学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热爱劳动
大学生之歌
数读人工智能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