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之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2023-12-26 18:06黎丽
关键词:借代喻体比喻

黎丽

高频考点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对本知识点的要求是:“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且明确了“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它主要考查考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手法进行判断、评价及运用的能力。

一、比喻

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甲事物喻乙事物。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根据本体延伸出来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3.分类

(1)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猶如”等词联结。常见的形式:甲像乙。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词联结,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常见形式:甲是乙。

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借喻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常见形式:甲代乙。

如:他摇曳这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上学去。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说明同一个本体。

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表达效果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

1.定义

把物当作人,或者把人当作物,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其形式是: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2.分类

(1)拟人(把物当人来写)。

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2)拟物(把人当物或把甲物当乙物写)。

如: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3.表达效果

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引起情感共鸣。

4.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1)比拟重在“拟”,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甲、乙两种事物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比喻重在“喻”,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甲、乙两种事物之间一定得有相似性。

如: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健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从他的外貌、气质特征联想到橡树,两者有相似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比拟中,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中,喻体必须出现。

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层层的叶子中间……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却没有出现姿态“婀娜”、神态“羞涩”的人(拟体);后一半“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出现喻体“明珠”“星星”和“美人”。

(3)比拟是“拟此为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动词上;比喻是“以此喻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上。

三、借代

1.定义

不直接说出某人或某事的名称,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去代替。

2.分类

(1)特征代本体。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用“绿”和“红”代指“叶”和“花”。

(2)工具、材料代本体。

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3)专名代泛称。

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用“杜康”代指“酒”。

(4)具体代抽象。

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枪杆子”代指“武装夺取政权”。

(5)部分代整体。

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3.表达效果

(1)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可以引人联想,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4.借代和借喻的联系

(1)共同点

借喻和借代,本体都不出现。

如:林冲踏着乱琼碎玉,飞奔而去。

“乱琼碎玉”是指“雪”,而“雪”并未出现。

如:那边来了两个红领巾。

用“红领巾”代“少先队员”。

(2)不同点

借喻的两个对象称为本体和喻体,借代的两个对象称为本体和借体;借喻的喻体与本体之间存在相似性,借代的借体与本体之间存在相关性。

如:林冲踏着乱琼碎玉,飞奔而去。

“乱琼碎玉”本义是指细碎的玉,与“雪”有相似之处。

如:那边来了两个红领巾。

“红领巾”与“少年队员”无相似之处,少年队员是需要佩戴红领巾的,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用特征代本体。

5.明喻还原法

借喻可以还原为明喻,借代不能还原成明喻。

如:林冲踏着乱琼碎玉,飞奔而去。

改写成“林冲踏着像乱琼碎玉一般的雪,飞奔而去”,就成了比喻句了。

如:那边来了两个红领巾。

改为“那两个人像红领巾”很明显念不通。

四、夸张

1.定义

为了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扩大或缩小。

2.分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等的夸张形式。

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等的夸张形式。

如:教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如:他一点胃口都没有,饭还没入口,就已经饱了。

3.表达效果

(1)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2)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感情态度。

(3)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五、对偶

1.定义

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

2.分类

按内容可分为:

(1)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衬的对偶形式。

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按形式可分为:

(1)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符合对仗要求。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如: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3.表达效果

(1)形式整齐,结构对称,达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

(2)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相关关系事物间的表现集中鲜明;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3)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六、排比

1.定义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如: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2.表达效果

(1)感情集中,富有层次(或并列或递进)。

(2)增强气势,便于抒发感情。

(3)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有音韵美。

七、反复

1.定义

为了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情感,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2.分类

(1)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间隔反复。重复运用的词语或句子间间隔其他词语或句子。

如:春天把希望托付给杨柳,于是,杨柳吐出了新芽;母亲把希望倾注给我们,于是,我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3.表达效果

(1)在说理文章中起强调作用。

(2)抒情写景,感染力强。

(3)承上启下,划段分层。

(4)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4.排比与反复的区别

(1)构成的因素不同

排比,是结构相似、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的排列。

如:我努力,我奋斗,我开心。

反复,是相同的短语或句子的重复。

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数量不同

排比,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必须三项或三项以上。

如:我努力,我奋斗,我开心。

反复,相同的词语出现两次就行。

如:盼望着,盼望着。

八、設问

1.定义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

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2.表达效果

(1)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2)使语段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3)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活动。

九、反问

1.定义

反问也叫反诘,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2.分类

(1)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

如: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2)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如:我难道没有应该受到责备的地方吗?

3.表达效果

(1)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2)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然后自己回答,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自己的思想,答在问中。

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此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先提问“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然后回答“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此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意思就是“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

设题方式

从目前的高考修辞手法命题来看,题型由先前的客观题,变为现在的主观题;从分值上看,由原来的3分,变为现在的5分或者6分。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考查修辞的题难度有所上升。以全国卷为例,题型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客观题

(2022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下列选项中,黑体词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分析:文中“槐蝉”是借代,代指高官显贵。A项借代,用“管弦”代指音乐。B项借代,用“桑梓”代指家乡。C项借代,用“蛾眉”代指杨贵妃。D项比喻,是否定喻:“心”是本体,“木石”是喻体。故选D。

参考答案:D

二、主观题

1.修辞手法的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1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表达效果的能力。

构成从结构、字数、意义、声调等角度去分析,表达效果应结合内容从语言、节奏、感染力、思想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①构成特点:“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并列式的名词性词组,对仗工整;“描绘城乡风物”和“传播时代精神”都是动宾式结构,其中“描绘”对应“传播”,“城乡风物”“时代精神”均为偏正结构、名词性质,对仗工整,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思相关,上下两句构成一组对偶。

②表达效果: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顿挫感强;内容上,点面结合,凝练集中概括力强。突出了我国传统节日的内容和传统节日的价值。

2.原句、改句比较题

(2023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类似“哥俩”“姐俩”,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文中画线的句子如改成:“年下办年货、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开会、送人情出份子,都一起去。”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修辞角度分析,原句中的“一起去”反复出现四次,运用反复修辞。改句没有运用修辞,原句的排比和反复修辞使描写性的语句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突出了俩老头关系密切,形影不离。

从句式和语体色彩分析,结合俩老头的语言特点来看,整个文段运用了口语化的语言。画线句为短句,改句为长单句,短句属于口语的一种特点,这与整个文段短句化的口语特点相符,而改句为一般的长单句,与整个文段的语体不协调。

从用词角度分析,原句比改句多使用了“到场”“进门”这样的动词,动词的加入,让描写性语言更生动,生动地描写了俩老头一起来开会,一起去送人情出份子的事件,让语言更有画面感。改句沒有使用这样生动的动词,因此没有这样的效果。

参考答案:①从内容上,强调了俩老头,郭老头、耿老头做任何事情都在一起,表现出了两人之间情感的深厚。②从结构上,相同的、类似的句式,句式整齐形成较强的语言气势,具有音韵美。

提分要领

从近三年高考真题来看,每年都有对修辞手法题的考查,考生务必要重视。下面针对常考题型提供一些解题思路:

一、客观题

考生一定要熟悉九种修辞格的特点,尤其要明辨一些易混淆的修辞格。如比喻与比拟、借喻与借代等。

二、主观题

1.修辞手法的构成和表达效果

此类修辞题一般有两种命题形式:一为未给出修辞类型,二为已给出修辞类型。赏析修辞题的答题步骤也要因题型的不同而作出相应改变,具体如下:

未给出修辞类型时,步骤如下:第一步,判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第二步,结合文本分析手法。要掌握各种修辞的特点、结构等,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考生要有文本意识,重视运用修辞的作用;第三步,回答表达效果。各种修辞的表达效果的用词,考生要熟练掌握,并结合文本,最后表达成文即可。

已给出修辞类型与未给出修辞类型的答题思路类似,此题型不需要考生判断出修辞手法,降低了难度。

2.修辞简要分析

此类修辞题会考查“比喻的相似性”,考生在答题时要先指出文本中何处运用了比喻,然后弄清楚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再结合本文把本体与喻体的相似之处找出来,最后组织答案。

3.原句、改句比较

此类修辞题是近两年的新题型,不仅考查修辞,还考查句式、词语、语言风格等,因此,考生作答时,思维一定不要仅仅局限于修辞。答题步骤如下:第一步,找不同。对比分析,改句与原句在表达方式、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不同;第二步,定范围。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注意原句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表达内容有什么内涵,确定从哪几个方面来回答。第三步,析效果。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对原句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的效果分别进行分析。

直击高考

(2023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这一身汗!等到放下车,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

下列例句和文中画线句都有“……似的”,试分析二者有什么不同。

例句: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修辞表达效果的能力。需结合画线句的前后句分析“像……似的”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对比品味与例句表意上的不同。

【参考答案】例句,根据“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可知,互联网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故此处的“像……似的”具有否定意味,而文段中,根据前文“凉风进他的袖口”可知,祥子此时全身冷得像洗了冷水澡一样,“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使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像……似的”表示“与……相似”,表述更加形象。

2.(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文中画线的句子除了比拟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修辞表达效果的能力。三个句子中都存在着结构“那……是不是还……”,由此可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语势,抒发情感。

【参考答案】排比。①使内容丰富:以三个结构为“那……是不是还……”的句子,用细腻的笔触从不同角度一一展现“我”对园中各种美好景物的回忆。②增强语势: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排列连用,有力地抒发了“我”对曾经的乐园的无限怀念和一切美好终将逝去的惆怅。

试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江南的雪总是那么新鲜,它是江南的冬天里开放的昙花,美丽且短暂。所以江南人士,也总是要怀着赏花的心情看雪,对那忽然一夜间白茫茫的山野感到无比的新奇。即便你是北方人,怕也会要对江南的雪发生别样的心情。因为这里的雪,它生得很嫩,像小鸡小鸭的雏儿的绒毛,很轻很轻地覆盖在山野上,稍有阳光的触摸,它们就承受不住,会融为清清的水滴,洗出泥土上的新绿。

如今,雪是白了满山。从山中扯出一条涧来,涧上是些白的胖乎乎的卵石,清泉反倒扭出一道乌亮,潺潺地往着山外流去。而田间是白茫茫的,近看却另有风景,因为那雪间,总是有一些盖不住的青苗,探出几片青青的叶子,还有一些冬天开放的小黄花,它们也会在雪中亮出几朵惊喜。水塘中更能见到一些水鸟,它们在一些枯荷间游弋,被雪挤得小了的空间,并未使水鸟们感到困难。如是放眼看那山间的农户,红墙黑瓦的房屋,已让白雪压得低矮,一缕淡蓝的炊烟,袅袅地飘往山中,屋后的竹,也是垂下了枝头。

我以为,江南的雪景,最美丽的,要算那冰凌了。雪后一场小雨,那积雪的枝头会忽然挂起无数冰凌,如水晶般透明剔亮,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千万种光芒。最是那红梅腊梅,满树的梅花开放,忽然悉数冻在冰凌中,就如水晶中的花了。而花的细微处被冰凌放大,清亮又朦朧,冰的千种,花的千种,构成一个美妙而神奇的童话世界。那么,加以几处残雪的点缀,几束阳光的照耀,几只鸟雀的啼鸣,几道山泉的流淌,人在其中,梦耶幻兮,不知进入何境。

文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比拟、排比、借代 B.比喻、排比、夸张

C.比喻、比拟、夸张 D.比喻、比拟、排比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红楼梦》中诗词数量大,样式多,内容丰富,不仅在当时前无古人,在今天也后无来者。曹雪芹不仅让诗词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而且让大观园中的群芳成立诗社,将写诗填词由个人抒情上升到群体咏叹。诗社将《红楼梦》的诗意雅趣推向了高峰,也将其悲剧性演绎到了极致。白海棠纯洁娇艳,却挡不住秋风肆虐,“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桃花娇柔鲜妍,却经不起秋雨摧残,“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柳絮洁白轻盈,却禁不住命运戕害,“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不能想象,《红楼梦》如果没有了这些诗词,会是怎样一副苍白面孔!林妹妹不会是那个才思敏捷的林妹妹,湘云不会是那个出口成章的贵族少女,宝玉只会成为一个彻头彻尾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引用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析其表达效果。

答: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自春秋战国时期,原始先民就在这里居息和繁衍,在这片土地上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数不尽的上苍馈赠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无不闪耀着绚丽夺目的光彩。这是一片豪迈的土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穿林海、爬雪山、过草地、飞夺铁索桥……这里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英雄们不朽的传奇。红军的脉搏,跳动在康巴大地,激励着康巴儿女踏上脱贫攻坚新的长征路。康巴儿女不愿再守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受穷,而是将“美丽战胜贫困”的口号在全州上下叫得山响!康巴大地从一滴水到一条河,从一株草到一棵树,从一块石头到一座山,处处是风景。康巴的领导者深知,只有用双脚丈量,才能探明它们的价值,才能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让这些养在深闺的靓丽景点展示在世人面前。当他们走遍康巴的山山水水,一个全国领先的“全域旅游”构想喷薄而出,一场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精准扶贫伟业拉开帷幕。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方言既是来自故乡的慰藉,也是地域文化的底色。于个体而言,让人们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并代表着一种轻松惬意、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生活氛围,寄托着当代挺进城市阔别故土的年轻人共同的乡愁。方言是镌刻在我们身上独有的印记。

每种方言都有自己的特点,每种方言的背后都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内容是缺乏传播力的,而千姿百态、独树一帜的内容往往更受青睐。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为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新的契机。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些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占据前列的书,内容虽不足观,但在书名、封面上做足了文章,加之有名人的“傾情推荐”,再凭借一系列营销策略激发起读者的购买欲望。而这种图书一旦畅销,类似的选题便会大量显现,粗制滥造往往与跟风炒作相伴而生。书中没有真知灼见没什么,如果有一些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表述,就会导致一些负面的效应。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书买得越多越糟糕。

好书为什么没人买呢?原因有很多。比如,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无法静下心来读那些深刻、厚重的好书,找一些轻松、平庸的书来消遣也无可厚非。读者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书,好比海底捞针,难度很大。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图书,书店即使面积再大,书架再多,也难以承载。据说,目前一本新书的销售时间大概是3个月。这就意味着,一本新书在书店的书架上摆放了3个月,如果少人问津,无论内容如何,都将下架回仓,其在图书零售市场上的生命就宣告终结了。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日三餐,中国人每天都离不开筷子。我们的祖先一开始是用小木棍儿拨食食物中的野菜、树叶,慢慢地,熟能生巧,用小木棍儿的技艺越来越高,直到把两根小木棍儿使得上下翻飞,巧得如同自己的十指一样灵活自如,筷子就诞生了。

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把杠杆原理运用得得心应手。在烹调过程里,筷子可以用来检查、搅拌、品尝食物,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筷子不怕高热,不怕冰冻,手指不便做的事,它也能做。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筷子一头方、一头圆。筷尾方,便于持执;筷头圆,便于使用。从寓意上讲,有方有圆,也象征了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方,就是方方正正,面对原则问题,做到“肃若秋霜”,寸步不让。圆,就是圆润周全,处理问题能注意方法,灵活机动,不拘泥呆板。“持方行圆”,方圆得宜,就容易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如若相反,就好比倒拿筷子吃饭了,不仅方形的筷尾会让口舌难受,也很有可能握不住筷子而“落地惊神”!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猜你喜欢
借代喻体比喻
精练幽默用借代
初识借代手法
比喻
借代句
比喻最爱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什么是比喻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