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农业类APP农户使用影响因素研究

2023-12-25 12:25乔成桓乔城铄王冬奇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主观因素客观因素

乔成桓 乔城铄 王冬奇

摘要:为了比较农业类APP在推广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以山东省烟台市、泰安市和威海市的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对农户使用农业类APP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观因素中软件的了解程度是决定是否使用农业类APP的主要因素,传统信息渠道是否满足信息需求是次要因素,当传统信息渠道不能满足农户对信息的需求时有利于软件的推广;客观因素中平均每月获得技术指导的次数和农户年龄分别是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综上,在推广农业类APP时应以40岁以上农户为重点对象、以传统信息渠道发展良好但无法完全满足农户对农业信息需要的地区为重点发展地区,注重培养农户的软件使用能力。

关键词:农业类APP;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典型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S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3)11-0159-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1.02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 study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use of agricultural APP by farmers based on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QIAO Cheng-huan1, QIAO Cheng-shuo2, WANG Dong-qi1, CUI Xian3, CONG Lei1

(1.Yantai Institute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ntai  264670, Shandong, China;

2.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Shandong University,Weihai  264209, Shandong, China;

3.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Wendeng District, Weihai  264499,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importance of variou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promotion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APP, farmers in Yantai City, Taian City, and Weih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yp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subjective factors and objective factors on farmers use of agricultural APP.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software among subjective factors was the main factor determining whether to use agricultural APP, while whether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channels met information needs was a secondary factor. When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channels could not meet farmers information needs, it was beneficial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software;the average monthly frequency of obtaining technical guidance and the age of farmers were the main and secondary factors in objective factors, respectively. In summary, when promoting agricultural APP, the focus should be on farmers over 40 years old, and on areas where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channels had developed well but couldnt fully meet farmers needs for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cultivating farmers software usage abiliti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APP; objective factors; subjective factors;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當前农业信息已成为农户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及时、有效的信息能够有效改善农事生产,提高农户生产效率[1]。当前提供农业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产生了包括线上与线下、文字与视频、一对多与一对一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渠道,为农户生产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由于不同渠道的局限性,导致农户获取到的农业信息在时效性、可信度方面存在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事生产效率和生产积极性[2],目前农户多倾向于选择由官方、专家认证机构等发布的农业信息,对于企业、个人开设的信息网站则无显著的倾向性;但官方网站、专家认证机构等对先进信息的更新较慢或资源较少,难以满足农户的需求,电视、广播、图书、报刊等传统渠道所提供的信息格式相对固定、信息种类更新慢,难以满足农户对精准配肥、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等先进技术的需求。有统计表明,仅有35.71%的信息服务供给主体认为能够较全面地提供与其业务相关的信息服务项目[3],因此农业领域急需能够集合不同信息渠道优势的综合类信息传播工具。 农业类APP是一个将互联网与信息传播结合的有效渠道,本研究分析了农业类APP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农业类APP在未来的发展建议。

1 农业类APP的发展现状

数字化飞速发展为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农业领域,数字技术为农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生产方式、新经济模式和新连接途径,同时催生出农业类APP等一系列全新的农业项目[4]。知识农业指通过农业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将无形的农业技术物化为生产力的农业[5]。农业类APP则是一种将互联网与农业知识相结合、向用户提供前沿农业知识、市场背景、盈利模式等多样化信息的载体。农业类APP借助互联网能够将农业信息高效地推广至每个用户,这是由于它将信息网站、培训课程、农技专家服务等多种形式综合起来,兼具信息可靠、不受时空限制、可操作性强、能因地制宜等优势,通过变革传播途径、冲破时空障碍、促进交互共享等方式为农业信息的传播提供广阔的渠道[6,7]。目前常见的农业信息渠道如表1所示,农户可以依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获取信息。

农业类APP整合了不同渠道的优势,能够有效满足农户的信息需求。但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仅有8.58%的受访者以手机APP为主要获取信息的方式[8]。凌云[9]认为农村思维观念、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和农户数字化素养较低限制了农业生产数字化的转型升级;邹辉[10]认为阻碍农业信息的传播因素包括农村信息服务人员数量较少、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化水平较低、专业化的农业服务信息供给不足等[11]。信息错配可能是由于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而导致的,大量农业信息处于部门内部所有、相对封闭的分散状态[12],而推动技术扩散与生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强农户互联网教育培训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7];朱月季等[13] 通过建模发现农户之间的学习交流是促进农业新技术推广的重要方式。有学者对农业类APP发展受限的原因提出见解和科学决策,但研究农户使用行为对农业类APP产生的影响较少,通过梳理农业类APP特点(表2)发现目前没有一款APP能够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因此,为了分析农业类APP发展受限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山东省烟台市、泰安市、威海市农户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构建农户自身条件、主观因素与农户对农业类APP使用意愿之间的数学关系,以期得到对农户使用意愿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完善农业类APP的结构体系、宣传推广、产业发展等提供有效建议。

表 2 农业类APP特点

[APP名称 特点 田小二 能够通过预设程序获得土壤定位、天气等数据,具有测量田块、预估产量、病虫害预防、病虫害检测等功能,可以智能配肥、帮助农户直接对接肥料生产方,降低生产成本;但使用難度较大,对软件了解程度低的用户难以获得所需信息 7频道 由CCTV-7农业频道主办的农业领域短视频平台,以专家入驻的形式,采用短视频、直播、问答等方式,具有权威性;但平台主要以科普为主,专业性不足,用户预期收益较低 蓝农 辅助农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平台,具有1对1农业知识问答、记录农事操作等功能,能够实现企业与农户之间互动交流,农技专家需要提交资质材料,信息可信度较高;但平台功能较单一,农户获取信息的便利性降低 农保姆 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标准化方案、专家建议及农产品销售渠道。农保姆重点发展标准化方案和专家课程,用户上传图片、专家实地一对一指导,获取信息的便利性相对降低 中国农技推广 提供农技问答、专家指导、成果速递、技术交流等服务,结合视频课程、农业信息公告等服务,由政府主导,可信度较高 农知道 提供农业领域相关政策法规、农业技术、农资行情等服务,包括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及农产品等最前沿信息资讯,同时提供农资和农产品交易平台和社交网络;但信息范围不包括前沿农业技术 智农优品 提供供需信息、农资信息、企业对接、技术指导等服务,帮助农户与收购商建立联系,产销对接方面的便利性优于传统渠道;但信息范围主要涉及产销方面,回报比难以达到农户预期 云种养 提供一对一农村农业技术免费问答服务,农户通过发送语音、图片、文字等方式与专家交流,交流界面与微信类似,软件易于使用;但知识专业性较高,农户难以理解和掌握 农医生 提供远程诊断病虫草害,营养失调等服务,从种子到收获,提供全程解决方案;但主要涉及虫害,农户的预期收益与实际回报比存在差距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21年4—6月的问卷调查。山东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中国农业大省之一。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发展知识农业,促进先进生产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以泰安市、烟台市、威海市高素质农户为研究对象,围绕与互联网产业在农村发展的客观因素和农户使用意愿展开调研;样本群体全部能熟练下载和使用手机软件。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收回问卷250份,经筛选后得到有效问卷247份,有效回收率为98.8%。

农户的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大部分受访者从事第一产业(65.18%),农户学历水平较低,多为初中、高中或中专(78.13%),大部分农户家庭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下(91.90%),大部分家庭耕地面积低于1.3 hm2(87.45%)。

表 3 农户基本信息

[特征 选项 人数//人 占比//% 性别 男 102 41.30 女 145 58.70 从事产业类型 第一产业 161 65.18 第二产业 44 17.81 第三产业 42 17.01 年龄 39岁及以下 118 47.77 40~49岁 89 36.04 50~59岁 33 13.36 60岁及以上 7 2.83 学历水平 小学及以下 9 3.64 初中 81 32.79 高中或中专 112 45.34 大专及以上 45 18.23 家庭收入水平 20万元以下 227 91.90 20~40万元 12 4.86 40万元以上 8 3.24 家庭耕地面积 小于1.3 hm2 216 87.45 1.3~2.6 hm2 17 6.88 大于2.6 hm2 14 5.67 ]

2.2 指标选择

农业类APP发展受限的客观因素包括农户自身条件(是否会通过手机软件获取农业知识、年龄、学历)、网络使用情况(除吃饭睡觉外的休闲时间、除接打电话外的手机使用时间)、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所在村镇农技专家每周接待天数、平均每月获得技术指导的次数)。主观因素中,农户对新技术的了解、对新兴事物的接受度和学习能力、对新技术的预期收益以及对传统信息渠道的看法都会影响软件的推广(表4)。由于农户的客观条件和对农业知识类软件的主观看法属于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应当分别比较两组中各因素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将“是否会通过手机软件获取农业知识”列入客观因素,通过探究客观因素组除x1外各因素对主观因素组的解释能力和主观因素组中各因素对客观因素组中x1的预测能力,探究两组中对使用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

2.3 指标设计

本研究对问卷中的定性问题进行赋值,赋值结果如表5所示。采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典型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典型相关系数如表6所示,1至7分别代表2组典型变量集x1至x7、y1至y7之间的7种线性组合,组合的典型相关系数对应着典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选择典型相关系数最高和次高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前2组典型相关系数较高,该组合中典型变量之间显著相关(P<0.05),组合1和组合2可以用于解释变量。

表 6 线性相关系数

[组合 典型相关系数 1 0.716 0*** 2 0.371 3* 3 0.240 4 4 0.205 0 5 0.126 5 6 0.054 5 7 0.021 5 ]

注:“***”代表极显著相关(P<0.001),“*”代表显著相关(P<0.05)

3.2 典型相关模型

由第一组典型相关方程(表7)可知,客观条件组中x2、x7与u1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627 0、0.686 6,说明客观组中影响农户使用软件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和平均每月获得技术指导的次数,主观因素组中y6与v1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为0.541 2,说明影响农户使用软件意愿的主要因素是传统信息渠道是否满足信息需求;由第二组典型相关方程可知,x2和x3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47 6和-0.372 9,说明农户年龄和学历是主要影响因素,而软件的了解程度(y1)相关系数为-0.864 2,是反映使用意愿的重要指标。

表 7 典型相关模型

[组合 方程 1 u1=-0.397 8x1+0.627 0x2+0.085 7x3-0.003 9x4+0.270 0x5+0.030 4x6+0.686 6x7

v1=-0.484 8y1+0.110 9y2+0.090 0y3-0.056 2y4-0.437 9y5+0.541 2y6-0.396 6y7 2 u2=-0.828 6x1-0.447 6x2-0.372 9x3-0.146 5x4+0.160 7x5+0.088 8x6-0.259 6x7

v2=-0.864 2y1-0.242 8y2-0.240 3y3-0.156 0y4+0.360 1y5-0.784 8y6+0.196 6y7 ]

為了进一步推断不同变量的影响大小,使用典型相关结构分析不同因素的作用。由表8可知,平均每月获得技术指导的次数(x7)与客观条件组的u1相关度最高,说明平均每月获得技术指导的次数是客观组中的主要因素。而年龄(x2)与u1、u2的相关度均较高,年龄是客观条件组中的次要因素;软件的了解程度(y1)与v1、v2的相关度均最高,软件的了解程度在反映使用意愿和影响使用行为方面比其他因素的影响力大,而传统信息渠道是否满足信息需要(y6)与v1、v2的相关系数较高,因此传统信息渠道是否满足信息需要是主观因素组中的次要因素。

综上,客观因素组中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分别为平均每月获得技术指导的次数和年龄;主观因素组中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分别为软件的了解程度和传统信息渠道是否满足信息需要。

表 8 相关结构分析

[影响因素 相关系数 u1 u2 v1 v2 x1 -0.428 7 -0.813 7 -0.192 8 -0.291 6 x2 0.535 1 -0.329 5 0.240 7 -0.118 1 x3 0.001 7 -0.328 8 0.000 8 -0.117 8 x4 -0.041 2 -0.033 3 -0.018 5 -0.011 9 x5 0.109 1 0.103 1 0.049 1 0.036 9 x6 0.367 7 -0.099 2 0.165 4 -0.035 5 x7 0.659 8 -0.165 8 0.296 7 -0.059 4 y1 -0.346 7 -0.213 7 -0.770 9 -0.596 5 y2 0.162 0 -0.084 9 0.360 1 -0.237 0 y3 0.123 0 -0.141 1 0.273 4 -0.393 9 y4 -0.228 2 -0.112 6 -0.507 4 -0.314 3 y5 0.171 2 0.019 6 0.380 7 0.054 7 y6 0.333 0 -0.106 8 0.740 4 -0.298 1 y7 -0.339 4 0.054 0 -0.754 5 0.150 8 ]

4 小结与建议

软件的了解程度是主观因素组中决定是否使用农业类APP的主要因素。但如果农户文化水平整体偏低、技能偏少,对现代化信息技术了解不够全面,缺乏数字素养,再加上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以及缺少信息化人才,会导致农户对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渠道的了解程度偏低[14-16]。传统信息渠道是否满足信息需要是决定结果的次要指标。由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解决了原有渠道下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17],当传统信息渠道无法满足农户的需要时农户倾向于采用互联网等新渠道,从而促进农业类APP的发展。传统信息渠道(包括电视、农技站等)传播方式固定,灵活性差,已不适用于当下农户对多元化信息的需求[18];此外,传统信息渠道仅能作为信息发布平台,但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信息软件能够为农户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用户之间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信息的传播[19]。

平均每月获得技术指导的次数是影响农户软件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这可能是由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以农技站等传统信息渠道为支撑的网络平台[20],许多传统机构也开始将网络平台作为农技推广的重要方式[21]。农户年龄是影响农户软件使用意愿的次要因素,与付宏东等[22]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本研究中調查对象年龄集中在50岁以下(占总调查人数的83.81%)有关。当各年龄段的农户均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时,年轻用户对新事物的接受度更高,更容易接受新的传播方式,而年龄更大的农户由于对现有软件的依赖,对新出现的信息渠道接受度较低[23]。

综上,在推广农业类APP时应以40岁以上农户为重点对象、以传统信息渠道发展良好但无法完全满足当地对农业信息需要的地区为重点发展地区,注重培养农户的软件使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闫 迪, 郑少锋. 菜农信息供需匹配问题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1319份样本农户为例[J]. 世界农业, 2020(3): 82-91.

[2] 史佳雯,骆 琪. 农业信息不对称的调查研究——以五地为例[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8): 9-10.

[3] 陈兴平, 胡雨静. 陕南农村信息服务供需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5(1): 138-140,144.

[4] 何宏庆. 数字金融助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优势、困境与进路[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3): 118-125.

[5] 刘瑞涵, 李瑞芬, 邓 蓉. 浅论发展我国的知识农业[J]. 中国农村经济, 2001(12): 16-21.

[6] 崔 凯, 冯 献. 农村信息传播:一个国外文献述评[J]. 情报杂志, 2017, 36(3): 142-147.

[7] 郭艳军. 互联网思维下农业技术扩散体系重构[J]. 农业经济, 2017(3): 12-14.

[8] 阮荣平, 周 佩, 郑风田. “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化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基于全国139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数据[J]. 管理世界, 2017(7): 50-64.

[9] 凌 云. 5G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信息传播主阵地探究[J]. 新闻爱好者, 2019(12): 89-91.

[10] 邹 辉. 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困境及解决方略[J]. 农业经济, 2021(2): 46-47.

[11] 楚明钦. 数字经济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理论月刊, 2020(8): 64-69.

[12] 张振国, 康世英. 基于JSP技术的农业信息化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06(4): 192-194,198.

[13] 朱月季, 高贵现, 周德翼. 基于主体建模的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演化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4(4): 58-73.

[14] 常凌翀. 数字乡村战略下农户数字化素养的价值内涵与提升路径[J]. 湖南社会科学, 2021(6): 114-119.

[15] 宫斌斌,郭庆海. 现阶段农村地租:水平、影响因素及其效应[J]. 农村经济, 2019(3): 23-32.

[16] 王 昶, 王三秀. 精准嵌入型政府扶贫信息化模式探索[J]. 理论探索, 2019(2): 70-78.

[17] 高万林, 岑 光, 李佩佩. 农业产后信息化的分析与探讨[J]. 农学学报, 2015, 5(3): 85-88.

[18] 罗 骏, 杨 杰. 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农业共营制信息生态链构建研究——以四川崇州为例[J]. 广西社会科学, 2020(2): 55-61.

[19] 刘 倩,刘爱军. 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技APP发展分析及建议[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9): 1671-1674.

[20] 唐翠芳, 冯泽蔚, 杨广斌. 贵州省农业科技推广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 贵州农业科学, 2012, 40(6): 190-194.

[21] 洪建军, 罗 军, 郑业鲁,等. 广东省农业技术转移与扩散中心的做法与成效[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 32(13): 116-119.

[22] 付宏东, 孙翔云. 信息化建设对农户思想和乡风文明的影响——以广东为例[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6(2): 89-93.

[23] 李明德, 李天龙, 黄 安. 西北四省农村居民信息意识现状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1): 145-153.

猜你喜欢
主观因素客观因素
师范大学科技类通选课学生选课行为研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研究
航空器维修中人为差错的避免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提升策略
国家投资项目投资超概算的主观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制约新加坡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基础的主观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