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延呈 陈妍 马俊杰
摘要:目的:无锡马山“非遗”舞蹈马灯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体现了历史的功勋不会磨灭、光辉灿烂的中华英雄精神永存人间的主题。方法:文章基于田野考察实况创作了《马山传承英雄史,马灯铸造英雄魂》这部短视频作品,以实现对“非遗”舞蹈马灯舞的活态传承实践,同时实现“再创造”这一终极目标,使优秀“非遗”舞蹈以“新”的姿态重新焕发光芒,进而真正实现“非遗”之价值。结果:文章从三个部分阐述与分析无锡马山“非遗”舞蹈马灯舞。第一部分概述无锡马山成陆历史,探究当地历史文化的风格与特点,为马灯舞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阐述马灯舞的基本面貌,通过主要角色、舞蹈结构、典型动作等方面展现出马灯舞的风格性与独特性。第三部分积极探索马灯舞的传承发展路径,首先论述马灯舞内容与形式上的创造性转化,探究该舞蹈舞台呈现的方式,其次论述马灯舞推广媒介的创新性发展,探究传统艺术的当代价值。结论:对无锡马山“非遗”舞蹈马灯舞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大胆实践是在坚守文化之根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不仅对“非遗”舞蹈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積极作用,还丰富了“非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关键词:马山;“非遗”;舞蹈;马灯舞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3-000-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身体哲学视域下的舞蹈身体研究”成果,项目编 号:2020SJA0874;202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首届高校美育精品课程“舞蹈美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成果;202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一般项目“新媒体视域下大运河江南段‘非遗舞蹈的创作与推广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XZ2023157
马山马灯舞,又名“调马灯”(“调”即“跳”之意),是一种在广场上表演的大型民间舞蹈。该舞蹈曾流传于无锡市马山镇雁门村、古竹村、耿湾村,现主要流传于无锡市滨湖区马山街道古竹村,2007年12月被列入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马山的成陆历史
马山,又称马迹山(见图1)。关于马山的成陆历史,《无锡市马山志》中有详细记载:“大约在4亿年前,马山及其周围湖滨丘陵山地基岩形成。1.8亿年前,印支运动促使太湖地区形成北东向宽缓的背向斜构造。1.35亿年前,燕山运动又受到更强烈的褶皱与断裂,造成隆起相间的洼陷和断陷盆地,从而奠定太湖地区地层构造和地形地貌的基本格局。2500万年前,第三纪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促使太湖地区地层下降,形成了更加平缓的褶皱构造和太湖原始盆地。100万至200万年前,第四纪时交替受到三次海侵和海退作用,到1.2万年前的全新世时,古太湖凹陷盆地又受到最后一次规模很大的海侵,直扑镇江、宜兴等处丘陵前沿,形成大型潜水海湾,马山及无锡市区的惠山、舜柯山、军嶂山等低山丘陵乃当时海湾中的孤岛。6000~7000年前,以太湖为中心的潜水海湾逐渐与太湖隔绝封闭,形成内陆碟形潟湖群,嗣后湖水淡化形成太湖,同时湖区内逐渐淤高成陆。”[1]据史料记载,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马山地区已有人类活动的迹象,东岗门前山、古竹燕子山一带出土的石斧、石锄等验证了这一点。商朝时期,马山曾与陆地相连。西汉末年、东汉初期,由于马圩地层下沉为湖底,所以马山再次成为湖中岛屿。1970年,围湖造田使马山与陆地东、西大坝建设完成,遂成为半岛。
2 马山马灯舞概貌
2.1 主要角色
目前,无锡马山马灯舞的主要角色共有5类:鞑婆与马、盾牌兵、督旗、马夫与犟马、举灯者。“非遗”传承人张泽兴老师说:“马山马灯舞是这个样子的,有6个鞑婆骑着6匹马,有6个盾牌兵,有6个督旗。此外,还有一些举灯者,有18个青瓶、18个花篮。青瓶、花篮有挑的、有举起来的,还有那些鱼、虾、龙、老虎、大象,各种的道具都会制作,要每一个人拿一样东西。现在因为存于的人数变少了,所有场面也没有以往的盛况了。另外,在犟马舞段,除了骑犟马的骑兵、盾牌兵之外,还有马夫这个角色。”笔者检索资料发现,“过去演出没有专用服饰,每次出灯前都是向群众借用。当地群众认为,马灯在使用过的衣服上留下了神灵福气,有避恶除邪的功能,因此村中妇女都主动将家中最新最美的衣服借给马灯队。现在的服饰是1949年演出时所穿的,沿用至今”[3]。
2.2 舞蹈结构
马山马灯舞通过“一出马”“二出马”“三出马”“五出马”“六出马”和“出犟马”等舞蹈结构,表现古代一支以盾牌兵、骑兵、督旗组成的军队在练兵场进行夜间军事训练的情景。关于舞蹈结构,传承人张泽兴老师说:“一出马,就是一个马、一个盾牌、一个督旗;二出马,就是两个马、两个盾牌、两个督旗;以此类推。”基于田野考察实况,笔者发现,除了“六出马”之外,其余舞段仍在流传。张泽兴老师说:“这个马灯舞表演最难的话,就是那个犟马段。这里面有三个角色一起表演,一个是马夫,一个就是盾牌兵,还有一个就是犟马。关键就是,那个犟马不肯出来,它很犟!它要经过马夫好几次的拽,才能被引到外面来。所以,从动作上面来说,那个马夫需要翻跟头,要空翻跟头,翻出来的。所以,这一段的表演难度比较大,比较好看,也比较精彩。这个舞段另外的一个角色是盾牌兵,他以引马、翻滚、砍马头、斩马腿等高难度动作,表现士兵顽强训练的精神。”
2.3 典型动作
2.3.1 手腕八字绕圆的核心动律
马山马灯舞的核心动律为:手腕处的八字绕圆,即以手腕带动马头的上翘与下压。
2.3.2 引马与勒马的舞姿形态
引马的基本舞姿为:舞者右手持马头,左手握拳,下身呈半引马的基本舞姿蹲马步姿。基本动势为:双手于身体正前方,向左、右斜上方绕八字圆,同时,腿部向左、右斜前方做大幅度的搓步横移,手脚动势同向而行,配合紧密。勒马基本舞姿为:舞者右手持马头,左手勒缰绳,双手向正前方并举,以右脚为重心,左腿微勾。基本动势为:左脚向前方踮跳,身体做向前的牵引式运动。
3 新时期马山马灯舞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无锡马山马灯舞,作为具有重要价值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具有地方性的历史文化记忆,是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江南文化、吴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传承方式上,该舞蹈往往依赖口传心授与言传身教。随着马灯舞表演者的年迈与相继离世,那些惊艳的舞姿难现于世。传承人张泽兴目睹了马灯舞的表演盛况,也亲历了马灯舞的衰落。如今,年过80的他还坚守着这份艺术事业,让人由衷地敬佩。当前人们能看到并学习到的马灯舞,对比《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中的马灯舞,在形态上已经发生显著变化,舞蹈动作、场图、角色都已不如过去那般完整、丰富。因此,结合新时期的需要,有效推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非遗”舞蹈传承与创新的新模式,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已成为所有人责无旁贷的使命。基于此,笔者提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非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3.1 内容与形式上的创造性转化
江南大学原创男子群舞《破晓》取材于江苏“非遗”舞蹈马灯舞,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舞蹈的挖掘,彰显“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弘扬勇担时代使命、忠贞卫国、大无畏的中华英雄精神。整部舞蹈作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的讲话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助力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此外,根据中华英雄人物刻画的需要,创作团队将传统马山马灯舞动作素材与中国古典舞、现代舞进行了有效融合。
3.2 在推广媒介上的创新性发展:“舞蹈+新媒体”
将马灯舞舞者的身体语言与新媒体技术充分融合,挖掘马灯舞的时代价值,有力推进传统舞蹈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3.2.1 马山马灯舞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根”,要保护一种文化、创新一种文化,首先要了解其起源与特点。可以借此机会,对马灯舞的历史进行系统的整理。
3.2.2 对马山马灯舞创作素材的挖掘与提炼
明晰马山马灯舞的形式与内容,选择符合时代要求的素材,实现对该“非遗”舞蹈创作素材的挖掘与提炼。
3.2.3 对马山马灯舞影像作品的设计与创作
以创作的新媒体舞蹈系列作品为模本,设计适合新媒体拍摄、剪辑的影像作品。基于这样的思路,笔者创作了一部关于无锡马山马灯舞的影像作品,其名为《马山传承英雄史,马灯铸造英雄魂》。
该作品以分段介绍的方式,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地对马灯舞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使观众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无锡马山马灯舞文化。整部舞蹈作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创作团队通过多次田野考察、现场采访与文献梳理,用镜头完成了对该舞蹈历史渊源、主要段落、核心角色的记录,以此引发观者对新时期语境下传统“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路径的反思与探究。作品的核心特色体现在素材的真实性与素材设计的创意性上。首先,笔者团队诚邀马灯舞传承人协助拍摄,通过其口述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还原该舞蹈的原貌。其次,对于历史资料或历史故事的展示,创造性地采用漫画、动画的形式呈现,增强作品的创意性。希望通过视频作品的展示,能充分激发当地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为传承和发展马灯舞贡献一份力量。
4 结语
无锡马山马灯舞是根植于无锡马山地区的一种民间文化,承载着无锡马山地区宝贵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怀,展现当地民俗风情,反映当地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笔者团队以田野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无锡马山“非遗”舞蹈马灯舞背后的故事,才得以了解这复杂多样的舞蹈,同时为无锡马山马灯舞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有益视角。如此,无锡马山马灯舞得以保留自身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 无锡市马山志编纂委员会.无锡市马山志[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5:35.
[2] 伍受真.马迹山导游[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5:2.
[3] 吴晓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下)[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88:1185-1186.
作者简介:于延呈(2004—),男,山东济宁人,本科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江南民间舞蹈。
陈妍(1986—),女,湖南株洲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江南民间舞蹈、舞蹈身体哲学。
马俊杰(2003—),男,四川德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江南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