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直根系”的考古学新解
——兼谈牛河梁遗址的考古新发现

2023-12-25 00:17贾笑冰王轩龙
北方文物 2023年4期
关键词:礼制红山玉器

贾笑冰 王轩龙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朝阳市牛河梁遗址管理处)

〔内容提要〕 虽然燕山南北长城地带地处史书记载的中心之外,活跃在这一区域的红山文化的重要特征却显示其不仅是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和精神内涵的贡献者,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源头。从古代礼制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建筑特征与规范两个方面入手,结合牛河梁遗址考古发掘的最新收获,以新的考古资料论证红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直根系”,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牛河梁遗址新的考古发现显示,红山社会对祭祀礼仪和社会关系的规范是完善的礼制雏形;第一地点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是传统大型礼仪建筑的先声。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直根系,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大熔炉。”①

——为《北方文物》创刊十周年题词,苏秉琦 1991年5月31日

一、红山文化与“中国文化直根系”

红山文化的研究与学术界对中国文明起源的讨论息息相关,二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

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的主体位于长城以北,是历史上的农牧交错地带,也是常常被历史记载所忽略的边陲之地,这也影响到史前考古学领域,形成了北方地区文化落后的刻板印象,更不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考虑范畴之内。可追溯的发掘时间最早的红山文化遗址是1921年由安特生发掘的锦西沙锅屯遗址,彼时将其作为仰韶文化的北方变体。1954年,红山文化命名之后,仍被作为仰韶文化与北方细石器文化的组合文化,或是在仰韶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新的考古学文化。

最早提出突破长城的限制将中华文明起源的探讨转向北方的是李济,他指出,我们以为中国文化和民族都是长城以南的事情,是个极大的错误,是“上了秦始皇的当”,长城以南是秦汉以后历代王朝的中心,而探寻中国的文化和文明的起源不应被历史时期修建的长城人为阻隔,要将探索的视域投向更广阔的空间,在长城以北可能存在“更老的老家”②。然而突破传统绝非一日之功,以中原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红山文化仍被视为边缘地区的落后人群的文化而未得到重视。

长期以来的大一统观念成为考古学研究需要破除的两个“怪圈”之一③,新的考古发现为破除这一怪圈提供了实物证据。

东山嘴遗址被发现之后,苏秉琦就注意到了东山嘴遗址的中心对称布局④具有古代中国祭祀礼仪性建筑的传统特点,将北方地区的考古发现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联系起来。他一再强调,牛河梁遗址发现的坛、庙、冢是配套的,与北京明清时期的天坛、太庙和十三陵近似⑤。牛河梁遗址的考古发现再次掀起了中国文明起源讨论的热潮。1985年的“晋文化讨论会”,苏秉琦以一首七言诗总结晋文化的渊源:“华山玫瑰燕山龙,大青山下斝与瓮。汾河湾旁磬和鼓,夏商周及晋文公。”以燕山龙所指代的红山文化、华山玫瑰所指代的仰韶文化,以及磬和鼓所指代的襄汾陶寺之间形成了一条从关中西部起,由渭河入黄河,经汾水通过山西全境,在晋北向西与内蒙古河套地区连接,向东北经桑干河与冀西北,再向东北与辽西老哈河、大凌河流域连接的“Y”字形文化带。北方与中原文化的结合使得这条从中原到北方再折返到中原的文化连接带(包括连接带上的古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最活跃的区域,并奠定了传统中原王朝夏商周发展的根基,因此,也将这一区域称为“中国文化总根系中一个重要的直根系”。 此后,更是再次明确“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地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直根系。活跃在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的红山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和精神内涵的贡献者,则是这一直根系中的佼佼者,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源头。

将牛河梁遗址坛庙冢与历史时期天坛、太庙、帝陵的类比,虽年代相差久远中间仍有很多的缺环,却第一次创造性地为中华五千年连续发展的文明提供了证据。虽然红山文化所处地域远离传统的中原地区,但据其所显示的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似特征,苏秉琦将其作为中国文化的直根系,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来源之一,新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也在不断丰富这一直根系的内涵。

二、中国古代礼制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是世所公认的礼仪之邦,《周礼》虽其作者及成书年代一直存在争论,却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礼制的集大成者,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记载的经国方略、礼仪制度、精神内涵更是被儒家继承,传于后世,成为探讨中国古代礼制的最重要文献资料。成熟、规范的周礼应是对较早时期就已经流行的社会现象所进行的理性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总结,其形成和发展的时间应进一步向前追溯。对祭祀礼仪和社会关系的规范是礼最重要的表现。

1.玉礼器的使用和规范

玉器是红山文化出土数量较多的器物,也是红山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王国维“释礼”指出,礼从示从豊,豊为“盛玉以奉神人之器”,推之则“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⑥。玉器是最早的用以事神之物,是礼的重要载体。出土玉器数量多且年代较早的红山文化是否已经出现了礼制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牛河梁遗址⑦墓葬中只随葬玉器且存在随葬玉器数量、组合与墓葬等级的相应变化,据此,研究者指出,红山文化中已经出现了“礼”的雏形⑧,形成了一整套标志墓主人身份等级的用玉制度,即已经出现了比较完备的玉礼制系统⑨。也有研究者从玉器缺乏实用功能的角度提出红山文化的玉器不是用于生产生活而是与祭神活动有关的礼器⑩或与萨满相关的原始宗教活动中的法器。然而红山文化玉器中几乎不见与周礼记载完全一致的器物形制,考虑到红山文化较周礼所记述的时间早约4000年,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礼器可能并不局限于《周礼》所提及的器类。

红山文化玉器种类和造型多样,甚至存在相当数量的造型独特且不见重复的器物,种类繁多且缺乏统计规律,造成玉礼制内涵的讨论无法深入。根据器物主要特征所显示的属性进行的分类则可为这一讨论提供新的视角,并为红山社会玉礼制的存在提供新的证据。分析显示红山文化中已经出现了基于墓葬规模所显示的墓主身份地位与随葬玉器组合之间的关系,位于权力顶峰的最高等级个体玉器组合更为全备,随着等级的降低,玉器组合的种类也随之减少,与《周礼》所记王至伯执圭,子、男无圭执璧的记载相似。胡头沟遗址最高等级墓葬的特征和随葬玉器的组合与牛河梁遗址最高等级墓葬相似,但玉器的质地和形制大小则有明显差异,胡头沟遗址出土玉器明显质地略差、器物形制更小。以玉料的质地和器物形制的大小作为等级身份区分的特点也与《周礼》的记载相同,“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受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显示不同等级身份的个体拥有的同类器物在器物形制大小方面的差异;“天子用全,上工用龙,侯用瓒,伯用将”,则显示不同身份等级用玉质地的差异。除了各层级个体相对严格的用玉规范外,玉器的使用也显示出明显的规范化特征,出土数量较多的勾云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等的使用位置和摆放方式都有相对严格的规定。即便是并不具备标示墓主身份地位的玉镯等也显示出严格的使用规范,其数量与出土位置有明显的规律。

《周礼》的记载显示玉礼器具有祭祀和标志社会等级双重作用,前者与敬神的祭祀礼仪活动相关,即“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后者则是规范身份等级、社会地位的秩序,“作六瑞,以等邦国”。红山文化出土玉器数量多、造型多样,虽尚未形成如《周礼》所记之“六器”“六瑞”的规范形制与使用方式,依据目前的材料也无法明确了解其在祭祀礼仪活动中的功能和使用方式,但对社会等级秩序的反映也是判断其是否为礼器的依据,玉器在墓葬中的规范使用方式及玉器种类、数量与墓主身份地位的相关变化揭示规范社会等级关系的礼制已初具雏形。胡头沟遗址所见相同的玉礼器使用规范及其与牛河梁遗址之间所显示的等级关系表明红山文化玉礼制的影响已不仅限于牛河梁遗址,可能已经被更广泛区域的红山社会所接受,成为构建红山社会的制度基础。

2.祭祀礼仪活动

学界普遍认为,牛河梁遗址是红山文化祭祀礼仪活动中心,坛庙冢等特殊遗迹则是类似“郊”“燎”“禘”等祭祀活动留下的遗迹。新的考古发现则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红山文化祭祀礼仪体系的认识。

参照汉代马融对《尚书·尧典》“三礼”的注,“三礼,天神、地祇、人鬼之礼”。《周礼》对大宗伯职分的记载为“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可知天神、地祇、人鬼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三类祭祀对象。针对这三种祭祀对象的祭祀行为的名称不同,“天神为祀、地祇为祭、人鬼为享”,根据《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梄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以貍沉祭山林、川泽,以疈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献、祼享先王”,可知天神还可以具体分为昊天上帝、日月星辰等多种,地祇则包括社稷、山林、川泽及四方、百物,这里的人鬼单独提了先王,孙诒让所作疏又特别指出“人鬼者,人所归者为鬼”,即人鬼还可以扩展为祖先神。

根据四时、祭祀主体不同又有诸多规定,总体而言,根据三类主要的祭祀对象确定三种主要的祭祀方式, “天神在上,非燔柴不足以达之;地示在下,非瘗埋不足以达之。人鬼在天地之间,郁鬯芬芳、其气从乎阳而上升,其质达乎阴而下润,故灌用郁鬯,所以求诸上下之交也”,可以概括为燎祭、瘗埋和祼礼。

燎祭最重要的特征是将玉、帛、牺牲等祭品放在柴上烧,能够保留下来的遗存应包括烧灰、烧土及耐火的其他遗物。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多个台基的垫土上发现了近椭圆形的烧灰和烧土范围,其中,3号台基上的烧灰内出土烧过的栎果、胡桃等的果实和果壳,石斧、磨棒残件,玉料及陶盆碎片;2号台基上烧灰内出土遗物以塔形器残片和兽骨为主。烧土的烧结程度较低,应是一次性焚烧的结果,与经过反复焚烧形成的地面灶并不相同,推测应与《周礼·春官·大宗伯》所记燎祭行为相关。

瘗埋是祭地神礼仪活动的高潮和结束的标志,对在祭祀礼仪活动中使用过的器物或祭品在祭祀礼仪最后阶段的集中处理,表现形式较为多样。第五地点下层积石冢阶段的祭祀坑坑壁多经过火烧,其内垫沙铺石,遗物多为筒形罐、陶钵、陶罐等,并可见少量石器和兽骨。第一地点山台上的圆坑内仅出土大型陶盆1件,不见其他遗物。N1J3长方形,凿于基岩之上,其内集中出土的大量筒形器碎片所反映的也应是瘗埋行为。

有研究者指出,牛河梁遗址的“庙”和“冢”内一人独尊的现象表明已经出现了祖先神的概念,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的3号台基垫土上发现了多组筒形罐、灰陶钵和圆陶片的组合,其中一处还同时发现了大型彩陶缸和彩陶盆,这可能是与《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的“祼礼”祭祀行为相关的器物组合。

虽然此时的祭祀礼仪活动的规范可能尚未完善,但已经显示出与周代祭祀天、地和祖先的三礼相似的特征,中国传统文献中记载的主要祭祀礼仪活动在红山文化中已经初步形成。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晚期牛河梁遗址就出土了与后世典籍记载相合的若干因素,说明这些因素正是后世礼仪制度、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源头。

三、建筑特征与规范

礼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就是这种影响的重要表征,也是中国古建筑特别是礼仪建筑的最主要特征。最早发现的红山文化的中轴对称建筑群见于东山嘴遗址,以北侧的方形建筑基址和南侧的圆形祭坛为中轴线,形成中轴对称的布局,在北侧方形基址的东西两侧有南北走向、相互对称的石墙基,东西石墙基的南侧各有一由锥状立石构成的石堆。

牛河梁遗址则发现了另外一组由多个建筑构成的中轴对称建筑群,由第一地点南侧的“女神庙”和北侧的TJ5、TJ6构成,TJ5和TJ6之间的斜坡状通道与“女神庙”相连,在通道外侧与两台基址边界石墙之内修筑 “八字形”挡水墙和排水沟,形成了以斜坡状通道和“女神庙”为中轴线的对称布局。

虽然目前确认的这一中轴对称布局的建筑群范围仅是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的一小部分,在牛河梁遗址和东山嘴遗址同时出现则表明,这种中轴对称布局的建筑可能已经是红山文化时期祭祀礼仪建筑的较为普遍形态。

以“三礼”记载为线索,对称式布局建筑可以追溯至夏商周时期,而对大型院落式建筑遗迹的分析显示,夏商时期尚未形成严格的对称布局,真正对称式院落始于西周。红山文化发现的中轴对称结构建筑群和完备的排水设施,是目前所能追溯到的年代最早的中轴对称结构建筑布局,不仅体现了较为先进的规划、设计思想,彰显了礼制在红山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可能对后世礼仪建筑的布局产生了影响。

第一地点的大型台基建筑群为土石混合构筑而成,结构较为复杂,建造过程首先是清理山体基岩,在大致平整的基岩表面垫土铺垫石块作为基础,而后再垫土夯实,接近台基表面的位置一般会再铺垫石块层,最后垫土夯实形成完整的台基。台基边缘还会垒砌石墙作为包边或者铺砌石块护坡。这种施工工艺与成书于宋代的《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台榭施工工艺标准较为相似。

红山文化礼仪建筑的布局及台基建筑的砌筑规范与后世文献记载颇为相似,可能是“三礼”、《营造法式》等对较早出现的礼制建筑规范总结和完善的基础,显示红山文化对中国传统的建筑布局和技术工艺的发展可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小 结

红山文化坛庙冢的发现将位于北方偏远之地的红山文化纳入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范畴,以“中国文化直根系”概括了红山文化对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对红山文化的深入研究则进一步丰富了直根系的内涵。

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了与《周礼》所记载相似的以燔祭、瘗埋、祼礼分别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祖先神)的祭祀礼仪体系;以玉器为代表的社会关系体系已经形成,出现了以玉器的种类、组合,玉器的大小、质地等区分社会等级地位的相对复杂的礼制系统;祭祀礼仪建筑的布局和砌筑方式不仅显示了红山社会的动员和组织能力,也是后世完善的礼仪性建筑布局和规范的基础。

肇始于史前时代辽西地区的中华文明火种,辐射影响到其他地区与后世考古学文化,在广大区域内和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补充、完善、发展,层累地造就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涵,层累地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纵观中国历史,根植于中华大地的红山文化创造的以牛河梁遗址群为代表的大型礼仪中心、唯玉为葬以玉器标志身份地位等独特的礼仪制度,作为中国文化直根系的重要内容,与其他地区考古学文化互动交融,在后世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特质。中华文明所展现的辉煌成就、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强大的凝聚力、兼容并包的开放胸怀,有容而成其大的历史传统可以追溯至距今5000多年前的史前社会,其文化发展过程显示出的开放与包容的特色则是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基底。

注 释:

① 引自《北方文物》1991年第4期。

② 李济:《李济文集》(卷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53页;李光谟、李宁编:《李济学术随笔》,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68、169页。

③ 苏秉琦:《中华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4、5页。

④ 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2期。

⑤ 郭大顺:《山海为伴——考古随想录》,文物出版社2020年,第60页。

⑥ 王国维:《观堂集林》(第1辑),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291页。

⑦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文物出版社2012年。

⑧ 郭大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玉器精粹》,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24页。

⑨ 刘国祥:《辽西古玉研究综述》,《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5期。

⑩ 张国强、田广林:《西辽河史前玉器与中华礼制文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

猜你喜欢
礼制红山玉器
红山荞麦看木森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从《太常因革礼·庙议》后妃袝庙问题看北宋的礼制运行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四十九)
浅析玉器的收藏及保养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三月庙见”说平议——兼谈对古代礼制的理解方法
红山文化“玉龙”中的“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