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体探析

2023-12-25 10:22■贾
创新 2023年5期
关键词:理论工作者时代化中国化

■贾 磊

2023 年6 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1]。这个重要论断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新推进新发展,表明“第二个结合”是在新时代以中国原创性贡献推动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重要遵循。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第二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余年历程中所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价值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守真理、传承文化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新时代扎实推进“第二个结合”,就必须要准确把握结合的主体及各主体的角色定位,阐释清楚“由谁来结合”及“怎样结合”的基本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第二个结合”的提出者和领导者

在中国,中国共产党不仅了解掌握中国具体实际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历来十分重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开始对“第二个结合”进行理论探索,一方面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丰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又借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批判和反思,探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方法路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2]虽然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没有明确提出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但是已经开始重视“民族形式”和“中国特点”,意识到中国革命的成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支撑,在理论动员和武装群众时更需要运用群众所熟悉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通过马克思主义来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总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发扬“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理念,创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传承发扬“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传统思想,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实践中进一步推动了“第二个结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强调:“中国搞社会主义,强调要有中国的特色。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特征和属性的社会主义。同时,邓小平用“小康社会”来表示中国道路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将中华文化典籍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又一个创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传承发展提升到实现中国梦的新高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纳入新时代治国理政体系中,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命题,将“第二个结合”提到与“第一个结合”同等重要的高度,通过“两个结合”来更好推动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既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同时也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实现了普遍真理与古老智慧的融合共生。当中国共产党将中国现实问题置于马克思主义范畴中思考分析时,仍然会运用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思维智慧和方式方法;而当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中国社会进行现实改造以实现民族复兴时,又会同不良的传统价值观念划清界限,并更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实现目标。推进“第二个结合”应当“符合三个需要,即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和中国具体实际的需要”[4],而中国共产党能够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使命来实现这三个需要的有机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推进“第二个结合”的根本前提,离开了这一点,就可能要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第二个结合”中注重解决实践问题,没有仅仅停留在纯粹概念或者逻辑推演的层面,而是“与社会现实和世界历史融合,即走出文本走向实践和生活世界,自觉回答时代重大课题和人类重大困境”[5],做到在实践中推进“第二个结合”、在实践中升华,完成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化。解决中国视域下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第二个结合”的首要价值目标。新时代推进“第二个结合”的价值在于通过“第二个结合”来实现对中国市场经济、全过程人民民主、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等领域涌现的实践问题的研究阐释,总结概括出具有学理性和规律性的新理论,切实运用中国理论来解决中国问题。具体来说,通过“第二个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从而推动解决国家民族发展的战略问题,如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推动解决涉及民生保障的基本问题,如住房保障、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农村土地改革等;推动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突出问题,如收入差距、校园欺凌、网络暴力等;推动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新问题,如国际贸易争端、海外利益维护等。通过不断解决实现复兴路上的一个个“中国问题”,才能够让“第二个结合”回应现实,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外,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第二个结合”中为世界提供中国理念、主张和方案。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秩序和治理体系在当下面临着经济危机、恐怖主义、地缘冲突等多重挑战。面对全球问题,中国没有选择当旁观者,而是通过理论与实践创新,让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超越西方,进而为全球治理提供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方案和路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西方文明已经无力解决当前的全球性难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将承担新时代为人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时代使命,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为破解世界难题提供中国智慧的最好结合点”[6]。在价值观上,中国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义礼智信”等理念,揭露西方普世价值的虚伪面目,推动构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在发展观上,中国秉持“合则强,孤则弱”“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兼爱”“非攻”等理念,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世界谋大同;在对外关系上,中国秉持“协和万邦”“义利相兼”等理念,继续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底蕴与文化底色”[7],为世界提供应对新矛盾新挑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有助于建设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

二、人民群众——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实践者和检验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开辟离不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马克思指出,“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8]。在推进“第二个结合”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提供了结合的动力,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构成了结合的生长点,并为结合提供了认识来源和检验标尺。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必然要求我们承认人民群众在推进“第二个结合”中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决定因素。人民群众作为“现实的个人”,在满足了首要的物质生活需要后,就会产生新的需要。人民群众要想满足新需要,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认识世界的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人民群众能够借助理论武器来更好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而对理论较为熟悉的人民群众,又会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主体力量。历史已经证明,如果不能准确理解把握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会出现偏差,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就可能出现失误;只有全面准确及时把握人民群众在不同时期的需求变化,才能够确保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更贴近人民群众,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能够不断开辟新境界。因此,在“第二个结合”中必须要充分尊重人民的理论和实践需要,关照人民的现实生活,体现人民的精神意志和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适应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思维习惯和语言方式,产生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理论形式和内容,而不是建立在逻辑抽象上的晦涩文本语言。“第二个结合”走的不应该是精英化道路,而是大众化道路,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出生就受到其影响的原初文化,任何时代和情境下推进“第二个结合”都必须要贴合人民群众的文化习惯和价值取向,只有为人民群众所选择和接受,才是成功的结合。“第二个结合”如果不能够掌握人民群众,就不可能为人民群众所掌握,也更不可能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改变现实世界。由此可见,人民群众既是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出发点,又是最终的价值归宿。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中国式体现,使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获得中国式运用,使马克思主义话语拥有中国式表达”[9],真正赢得人民群众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认同和真诚拥护。

认识从实践中来,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这里的实践并不单是个体的实践,更多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集合。在推进“第二个结合”中,党的理论创新和人民群众的鲜活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推动“两个结合”,根本原因是党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善于汲取群众智慧,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开展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从历史来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办乡镇企业等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推进“第二个结合”的现实基础和不竭源泉,只有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升华理论认识,从个别的、特殊的认识上升到一般的规律性认识,才能在新时代推进“第二个结合”中提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路对策。同时,人民群众作为推进“第二个结合”的主体,要在现实历史条件下来检验“第二个结合”中提出的创新理论和观点,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经验路径。“第二个结合”产生的理论和观点是否属于真理范畴,是否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和真理性,能否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能否符合当下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状况,是由人民群众来检验的。如果推进“第二个结合”不能回答人民群众的理论困惑、不能解决人民群众的实践问题,那么这样的结合就会因脱离人民群众而失去生命力。当前人民群众的理论发展自觉和政治参与自觉不断增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实践者,也是“第二个结合”的推动者和检验者。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文化更加复杂多元,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始终将人民立场作为推动理论创新发展的根本立场,坚持发挥好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首创精神,深入联系和依靠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推进“第二个结合”中赋予人民群众更多话语权和评判权,让马克思主义在解决中国现实问题过程中,更好内化为人民群众的理论自觉。概言之,“第二个结合”的原材料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同时要在现实世界接受人民群众的历史性检验,为解决人民群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贡献智慧。

三、理论工作者——“第二个结合”的研究者和宣传者

理论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参与者。他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丰富的思想源泉。同时,理论工作者能够超越具体实践的局限性,在“第二个结合”中不断深化理论深度和广度,加强对群众的理论宣传教育,并推动最新理论成果在国内外广泛传播。

理论工作者能够利用专业知识深入挖掘和诠释经典文本。要想顺利推进“第二个结合”,就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从经典文本出发来对其时代背景、创作过程、版本源流、思想体系、研究历史等进行梳理、甄别和考证,力图呈现本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破除理论认识中存在的复古主义、主观主义。只有挖掘经典作家留下的各类著作,回到文本中,才能够进一步明晰已知的基本范式和基本命题,同时尝试寻找被遮蔽的理论内容,在文本解读中实现更深层次意义上的结合。这些工作主要依托理论工作者完成。一方面,理论工作者不断跟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研究的最新进展,重新审核和修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的中文翻译,将过去国内学界没有重视的零散的历史性经典文本进行搜集整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料和经典著作的挖掘来判断当前一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释是否偏离基本概念和原本的范畴,有无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没有出现的论断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否将经典文献中的论述断章取义扩大适用范围,等等,从而更好地区分哪些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哪些是已经过时的片面论断,将一些教条化理解、片面化认识、方向性错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剔除。另一方面,理论工作者不断加强对经史子集等中华文献典籍的研究,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当前要想分清中华文化中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很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整理研究流传下来的各类文献典籍。理论工作者对这些中华古籍进行去粗取精的整理,将潜藏于文献典籍中的文化遗产进行活化,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真谛和历史演变,“深入挖掘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中的思想资源,把其融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逻辑体系”[10],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范畴概念,利用这些范畴概念来完成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判断,并经过抽象的逻辑推理来建构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能够以中国原创性贡献来推动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理论工作者能够在学术研究中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对话。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所形成的两种话语,同时两者在多个方面又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而这种差异和契合就为二者的互动融合提供了可能。推进“第二个结合”并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简单相加或者理论拼凑,而是有一定选择性的有机融合。“第二个结合”的对象是具有稳定性、普遍性和真理性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最为“基本”的理论和中华传统文化最为“优秀”内容的结合。“基本”即“普遍”而不是“特殊”,“优秀”即“精华”而不是“糟粕”。只有将马克思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够产生对现实更具指导作用的理论创新成果。推进“第二个结合”,需要依靠理论工作者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对话而不是各自独白。两者之间进行对话的共同话题有很多,比如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都可以开展对话。理论工作者正是在对话中探究两者在哪些方面可以进行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哪些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未曾涉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何能够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完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要汲取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等等。同时,理论工作者还要加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方面,理论工作者要面向人民群众传播创新理论,运用多种形式实现科学理论和人民群众的连通,让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感召群众、动员群众,引导帮助群众坚定信仰信念,更好把握历史主动,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发挥好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作用;另一方面,理论工作者也要不断做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对外传播工作,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使国际社会更认同和支持中国的主张和倡导。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要想具有强大生命力,就必须要置于全球背景下,主动和其他文化相互作用。理论工作者要“总结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提炼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范例,做到有声有色地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11],把“第二个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传播给世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中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和竞争力,以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和文化强国的姿态,在新时代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作出新贡献。

四、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命题的提出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基本背景和根本前提的,是在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新贡献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理论自觉和历史担当。从理论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具有相通相近之处,但是二者的结合并不会自然而然发生,而是需要相应的主体来推进。中国共产党在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同时,承担着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历史使命,在推进两者结合中进行了积极探索,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者和领导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集体智慧则为推进两者结合提供了原材料和检验标准,是“第二个结合”的实践者和检验者。理论工作者的专业研究和学术成果,为理论创新的系统化和体系化提供重要保证,同时也加强和深化了科学理论的传播,是“第二个结合”的研究者和宣传者。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和理论工作者共同构成了理论创新的完整生产线,共同完成“第二个结合”的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建设,发挥理论工作者积极性,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营养来丰富创新当代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活力与魅力,从而能够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

猜你喜欢
理论工作者时代化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深化对新时代理论工作者意识形态责任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理论大众化视域下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旨趣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全党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四位资深理论工作者谈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基层理论工作者要当好“三员”
试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