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教学通”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3-12-22 06:33:37罗琴丽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

罗琴丽

【摘要】本文探讨将“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平台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及原则,提出运用“八桂教学通”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收集整理数字化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合理利用辅助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密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八桂教学通 初中道德与法治 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5-0065-0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引入学科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造高效课堂。“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平台(以下简称“八桂教学通”)是以多版本数字教材为核心,在资源库、学科工具库、教学课件工具等基础模块的支撑下,支持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教师正确、合理地使用“八桂教学通”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八桂教学通”运用于教学的现实意义

实现“双减”目标,教师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减负增效”,而且要避免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在推进“八桂教学通”规模化应用的课程改革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认识到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通过精细化的教学设计,促进“八桂教学通”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时效性更强的学习素材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八桂教学通”搜索、下载、筛选教学资源,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加工和整理,运用丰富且时效性强的素材制作高质量的课件,使教学资源来源更广泛、内容更新颖,学生也可以接触到更多时效性强的学习素材,开阔眼界,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创设更加生动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可以运用“八桂教学通”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情境,渲染氛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知识概念比较抽象,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效果就不太好。教师可以运用“八桂教学通”将新闻报道、纪录片、情景剧等融入教学,使之与抽象的知识概念建立起有机的联系,用真实情境“说话”,使学生更容易受到感染和启发,更容易掌握抽象的知识概念。

(三)设计更有创意的课堂教学活动

“八桂教学通”具有集声音、颜色、画面于一体的特点,教师运用“八桂教学通”进行教学,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师可以运用“八桂教学通”为学生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除此之外,“八桂教学通”作为一个数字化教学平台,便于实现线上与线下资源的联动,不断更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设计更有创意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八桂教学通”在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运用“八桂教学通”开展教学,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

运用“八桂教学通”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找到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完全依赖“八桂教学通”,一节课都在摆弄设备,看起来十分繁忙,但是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有的教师则完全不用“八桂教学通”进行教学。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点比较多,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通过“八桂教学通”进行呈现。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在备课环节认真思考哪些内容适合运用“八桂教学通”进行教学,哪些内容不宜使用“八桂教学通”进行呈现。

(二)学生主体原则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彰显其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运用“八桂教学通”设计学习任务,为学生搭建交流、讨论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善于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概括,做到思维参与、行为参与、情感参与。例如,教师在设计学習活动时,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去探究、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知识,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运用“八桂教学通”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学习材料,对学生进行方向引领和技术指导,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三)整体运用原则

运用“八桂教学通”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要遵循整体运用的原则。所谓整体运用原则,是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八桂教学通”搜集数字化教学资源,整体制定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流程,充分发挥“八桂教学通”的数字化教学功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三、“八桂教学通”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收集整理“八桂教学通”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运用“八桂教学通”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了解“八桂教学通”的特点,适度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制定具体可行、有针对性的授课方案,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执教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题“网上交友新时空”时,可以运用“八桂教学通”进行备课,结合“网络时代的特性”“网络交友的特点”“网络交友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搜集数字化教学资源如网络交友真实案例的视频或图片资料,制作课件、微课、视频等,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明白网上交友的利与弊,从而正确看待网上交友现象,不沉迷于虚拟的互联网世界,懂得慎重结交网友。教师还可以运用“八桂教学通”收集中学生因网上交友不慎而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严重伤害的典型案例,要求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结合课本知识,对中学生结交网友提出建议。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网上交友要理性辨别、慎重选择,避免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有的学生认为网上交友要有时间观念,自觉控制上网时间;有的学生认为网上交友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向他人求助。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对课本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在强化学生知识理解的同时,适时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总之,教师要灵活运用“八桂教学通”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善于挖掘和搜集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合理利用“八桂教学通”的辅助工具,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初中道德与法治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广泛,包含地理、历史和法律等方面知识,内容跨度较大。教师要善于运用“八桂教学通”的各种辅助工具如教学课件、学科工具、授课工具等,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高效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例如,教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题“法不可违”时,教师可以利用“八桂教学通”的画图功能辅助教学,绘制“法不可违”一课知识框架图(见图1),包括法律的作用、违法行为的类型、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等,便于学生记忆本课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等三种违法行为的类型,教师可以运用“八桂教学通”搜集图文案例、影像资料,讲述违法事件以及违法事件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学法、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此外,教师可以运用“八桂教学通”绘制表格,引导学生分析一般违法行为与刑事违法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如:相同点在于“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不同点在于“从社会危害性看,一般违法行为相对轻微,刑事违法行为比较严重”“从所违反的法律角度来看,一般违法行为违反的是民法和行政法,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刑法”“从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看,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刑事违法要承担刑罚处罚”。教师运用“八桂教学通”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区分不同违法行为类型的特点,提高学习效率。

(三)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将“八桂教学通”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学生能力”这一培养要求来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学科知识、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复习课中,教师可以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案例材料,运用“八桂教学通”播放生动的视频,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基于视频中的案例开展学习活动。课中,教师播放一个一名女子在高铁上霸座的视频,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后讨论“如果没有法律,这个霸座的女子可能会有多少种结局?”“法律在生活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教师运用“八桂教学通”的投影功能展示学生讨论的结果,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思考的过程,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教師运用“八桂教学通”创设学习情境,给学生预留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思辨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八桂教学通”组织课堂辩论会、游戏、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将道德与法治课堂变成学生思辨的课堂,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四)密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场景中运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品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经历,运用“八桂教学通”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执教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为例。教学伊始,教师运用“八桂教学通”播放学生刚进入初中时的视频,帮助学生回忆自己成为初中生时的情景;接着组织学生围绕话题“我成为中学生以后”展开讨论,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成为初中生以后的变化和感受以及对初中学段的认识和理解;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今后自己应当如何做,才能让中学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坚持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将“八桂教学通”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手段,而且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八桂教学通”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和体验式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和作业的过程中,形成道德品质与法治观念。例如,教师执教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课时“延续文化血脉”,可以为学生布置探究性作业,要求学生以“家乡的文化景点”“身边的文化特色”“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走访、记录、思考和探究,感受所在城市的文化景观,了解所在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中华文化这一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由一斑而知全豹,进而了解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特点。

总之,运用“八桂教学通”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路径,真正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罗永浩.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20(45):219.

[2]宋仪平.浅谈道德与法治课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88.

[3]杨灿明.信息化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旬),2018(11):141.

[4]陈雯.“1对1数字化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10):41-44.

[5]胡江华.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1):7.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学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体验式教学的实施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教学背景下SPOC教学模式的探究
价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00:52:03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餐厅服务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下旬(2016年10期)2016-12-02 22:20:47
提高高中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效率的措施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