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引领深度学习

2023-12-21 08:34杨斌
天津教育·下 2023年11期
关键词:画圆深度核心

杨斌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导向下,核心素养概念被广泛提及,各科教师皆在聚焦素养立意,重构课程教学形态,致力促进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关照下,传统小学数学依参而教、“填鸭灌输”的滞后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小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将深度学习理念渗透于教学实践迫在眉睫。本文简要分析了素养立意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意义,并结合课程实践案例和学生个性化认知需求,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策略,以期优化数学深度学习结构,助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明确了数学课程核心素养概念,并指出核心素养集中反映了课程育人价值,应作为课程教学的顶层导向。知识本位向素养立意的格局转变,掀起了新一轮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热潮,如何将核心素养植根于课堂亦成为广大一线教师致力研讨的课题。在此背景下,具有结构性、关联性、整体性的深度学习模式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需要认识深度学习概念,明晰深度学习意义,着眼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和迁移应用,打造目标明确、理趣统一、过程丰富的数学教学新样态,以此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搭建稳固支架。

一、深度学习理念识读和实践意义

(一)理念识读

深度学习理念衍生已久,但是在传统以应试为导向的育人背景下并未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直至新课改迈入新阶段才被引以重视,深度学习可以说是教育变革理念和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思路。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有方向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富有挑战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理解学习目标,并基于目标达成主动进行反省和自我学习调节,逐渐把握学科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内塑积极的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情感、有益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实现多维素养全面发展。深度学习具有以下特征:明确的学习方向、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过程参与、有益的学习调节、完整的认知结构以及多维素养的发展。

(二)实践意义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数学探究,通过兴趣加持、方法引导、自主调节、互动碰撞等体验学习成功,获得多维发展。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践意义具体可以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对学科教学而言,深度学习有助于打造层次化的教学结构,体现数学教学的完整性。数学素有“思维体操”的美誉,思与行是打开数学真理大门的钥匙,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一种以宏观视角把控、以微观视角切入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碎片化、孤立式的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深度学习具有明确的主题情境和清晰的目标导向,教师立足情境,聚焦目标,引领学生由浅入深、由简至繁地开展从具象到抽象、从运算到推理、从理解到迁移的数学思行活动,以层次化建构为重点,以理解性学习为目的,以素养渗透为核心,通过有层次、有力度的支架帮助学生逐渐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由此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孤岛”效应,体现数学教学的完整性。第二,对学生学习而言,深度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强化“四主”能力。新课标界定,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等多个方面,这也意味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缓慢长效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這个过程中,尤其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思维能力的作用下,让数学学习由被动变主动,由浅学变深学,由理解变应用。而深度学习显然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不谋而合,深度学习过程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性化认知需求,聚焦激趣、引思、塑能等各类活动创新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提问、主动回答、主动帮助,逐渐形成“四主”能力,并将之迁移至数学常态化学习中,以此为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

深度学习理念强调以主题为引领,以目标为统筹,形成层层递进的思维主线,探究知识本质,凝练思想方法。下文以“圆的认识”为例,探讨切实可行的教学创新策略。

(一)创新主题情境

从深度学习概念识读中可知,深度学习需要围绕富有挑战性的主题开展,教师要从宏观层面创设主题情境,圈定学习对象,让学生知道本课该探究什么问题以及通过探究可以获得哪些知识,这样才不至于让教学陷入无方向的泥潭。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首先需要教师创新主题情境,主题情境的设置可以源于教材,也可以源于生活,本质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为目标渗透提供环境基础。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本课是学生正式学习圆这一图形的开始,但是在非正式学习领域,学生对圆并不陌生,如生活中的硬币、杯子、盘子、车轮、手环等均有圆的身影。基于此优势,教师便可以跳脱课本,聚焦生活问题来创新主题情境,如“硬币中的秘密”“车轮中的数学”等,这样对接生活的情境设置,一方面可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使整个深度学习过程更顺利地开展。

(二)创新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不仅肩负导向作用,也是学生预期学习结果的表征体现,要想深度学习有层次、高效益地开展,目标设定不可或缺。教师创设深度学习主题情境后,接下来便要思考目标设定,这里尤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目标设定要聚焦核心素养概念,体现出多维特征,二是目标设定要具体、易懂,体现出引导作用。以“车轮中的数学”主题探究为例,结合教材,立足学情,多维目标的创新设定如下: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圆,从车轮问题表征思考过渡到对圆概念的抽象思考,能够用数学的眼光解释车轮问题;通过画圆、剪圆、折圆、量圆等活动,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基于这种关系了解并掌握更多画圆的方法;结合主题情境,迁移知识能力,能够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整个目标体系具有螺旋递进的特征,引导学生由具象观察到抽象思考,由理论认知到实践迁移,数学核心素养渗透其中,贯穿全程,能够切实引导教学有序推进,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三)创新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教学的开始,如何导入新知促使学生更有学习动力,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首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上好一堂成功课的关键。立足“车轮中的数学”主题情境,教师可以依序设置三个语境来导入新课,为学生“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开端。

语境一:赏圆。多媒体呈现有关圆的各类色彩图案和古往今来一些著名的圆形建筑,鼓励学生说一说有关圆的历史知识或古诗词。该语境导入以刺激学生感官、渗透圆文化为主要目的,借美育和文化教育初步激发学生的互动热情。

语境二:说圆。链接生活,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圆形的,可以融入竞争策略,鼓励学生比一比谁举例最多。该语境对接生活,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并通过简单的竞争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堂互动热情,让课堂逐渐升温。同时,在学生举出的众多案例中,“车轮是圆形的”这一核心主题位列其中,为主题情境创设和接下来的“问圆”语境奠定了良好基础。

语境三:问圆。教师从“车轮是圆形”这一生活表征现象中抽离出数学问题,借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导入新课,让本课探究渐入佳境。如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做成三角形或四边形不可以吗?想一想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圆形的车轮可以规避这一现象?谁能从数学的角度做出科学的解释?该语境以问题为核心载体,重在营造具有悬念的氛围,学生通过虚拟想象可以回答前面几个问题,如“车轮做成其他形状,汽车行驶时会上下起伏,人坐在上面一高一低,颇为颠簸。”但是对于圆形车轮为何能够规避这一现象却无法给出科学解释,这便促使学生产生了猎奇心理,这种心理也是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元素。教师不要揭开谜底,而要趁势导入“圆的认识”一课,将揭晓谜底作为本课核心任务,让学生系统学完圆的知识后自主作答,由此自然生成深度学习主题情境。

(四)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媒介,传统教学方法重结果、轻过程,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四主”能力的培养,轻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所以常常出现“一言堂”的现象,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名师有言:“讲课要讲七分,不要讲得太透,剩下的三分要让学生自己慢慢回味。这样的知识才更有味道,学生才更愿去尝一尝。若把知识的十分之十灌输给学生,知识已经被老师嚼烂,这样的知识还剩什么味道呢?”细品此语,能够衍生很多教学启示,反映到深度学习教法设计中,教师可从以下角度寻找小学数学深教、深学的切入口:一是通过激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二是通过引思促使学生主动问答;三是通过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合作;四是通过延伸促进学生主动迁移。做好这四点,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深度学习自然水到渠成。以“圆的认识”为例,具体教法设置如下。

1.激趣引学。

小学生目前处于形象化思维发展阶段,颇为感性。由此特征思考可知,数学学习最好的激趣策略无疑是动手操作,将静态课堂变为动态课堂,借助动手操作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教材给出了“画圆”的教学提示,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前置,设计一个“我说你画”的游戏情境,由教师提出一系列画圆的要求,让几名学生上台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看看谁画的圆最符合标准。如此设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学习兴趣,还可以借此引申出核心问题,如画圆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如何精致地画出符合要求的圆?圆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名称用哪些符号表示?这些核心问题也是接下来探究的重点。

2.问题促思。

问题是师生互动的桥梁,是叩开数学真理大门的钥匙,精准有效的问题设置不仅可以启思促学,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让目标落地更为顺利。基于此,教师设置教学问题时要有章法,找准时机,不要做无意义的提问,也不要自问自答,保证提问“恰到好处”。比如,可以在学生思维顿挫时设问,也可以在重点概念讲解时设问,提问之后给予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时间,赋予其品尝成功的权利,这样才是真正做到了“讲课讲七分”。如在画圆时,教师讲解了一般画圆的步骤,学生知晓了方法,但这并非意味着该部分知识点的探究结束,而是可以适时穿插一个问题:“画圆时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步骤做?”由该问题引导学生从表征理解进入深度思考,进一步体会圆的位置、大小与圆心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3.合作塑能。

合作不仅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也应成为学生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能力,同时,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习方式。基于此,在建构深度学习课堂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核心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在思维碰撞中促使课堂迸发更多智慧的火花。例如,探索圆的特征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任务:使用圆规画一个直径为4cm的圆,标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经历折一折、量一量的过程,说出几种找圆心的方法,用自己的话术揭示圆心、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分析在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有多少条?半径和半径、直径和直径之间又具有怎样的关系?三类任务聚集学、思、说、做不同的要素,能够综合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整个活动开展中,教师要注意划分合作小组时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发挥优等生的带头学习作用,让合作有效、互动有趣。

4.延伸迁移。

经历激趣、引思、塑能的系列学习过程,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有关圆的核心知识,如何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熟练应用,达成更深度的理解,成为接下来教学的重点。对此,教师可以链接生活设置一些延伸学习活动,创造知识迁移平台,通过学生实际表现,鉴定其真实学情。比如,将教学视野重聚到主题情境,让学生从数学角度解释车轮做成圆形的原因;引导学生结合圆的特征,探索更多“无圆规”画圆的方法,保证方法的科学性;利用圆的对称性设计美丽的图案,为教室墙壁点缀色彩。借助各种各样的延伸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又彰显了数学别样的魅力,揭示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亲密关系,这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发展核心素养大有裨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理清深度学习的概念内涵和应用意义,以深度学习理念为指导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结构,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核心概念,掌握关键知识,提高多维能力,实现素养发展,是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猜你喜欢
画圆深度核心
圆的启示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画圆的月亮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