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
初中学生自我管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强调学业观念塑造、领导能力培养、进行阶段性评价和持续性指导,以及实践团队协作、社会实践与责任担当、整合柔性管理与自我管理等实践路径,不仅使学生在个体和集体层面都得到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班级整体管理效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业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的自我管理必要性
(一)学业发展的基石
初中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个体学业上,更在于对整体班级管理的积极影响。自我管理作为培养学生正确学习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是奠定学业基石的有效手段。
在学业方面,初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自我管理的培养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自我管理,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主动学习意识,逐步培养责任心和主动性,有助于改变学生懈怠的学习态度,尤其对那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自我管理的培养能够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合理规划学习时间,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自我管理在提高班级整体管理效率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依赖班主任的个人管理能力,烦琐的工作不仅使班主任承受巨大压力,而且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可以将学生视为管理主体,使其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的班级环境。学生的自我管理既减轻了班主任的管理负担,又激发了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热情,形成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管理的局面。
(二)思想品质与生活素养
自我管理在初中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塑造积极人生态度和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角色。这一理念涵盖了思想品质和生活习惯的全面发展,超越了单一的学业管理范畴。
首先,自我管理关注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自我管理,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主任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时,需要关注学生的价值观、人际关系、情感管理等方面,通过针对性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其形成健康的心态,面对挫折能够更有勇气应对。
其次,自我管理延伸至生活习惯培养。初中时期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刻,通过自我管理,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休息、锻炼等方面。班主任在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要引导他们注重个人卫生,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使其逐渐形成有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下学生自我管理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实施要点
(一)学业观念塑造
首先,通过自我管理,初中生能够形成主动学习观念,包括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的明确、计划有序的过程。自我管理使学生逐渐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并在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中养成坚持和自律的品质。这种主动学习的观念使学生更有动力去面对学业上的困难,从而为自己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是班主任的责任之一。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建立自我管理的自信心,使其在学业上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决策,不仅有益于学生的个人成长,而且使班主任在管理上更多地成为引导者,而非直接干预者,从而减轻班主任的管理负担。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管理事务,使整体管理更趋于自发和有序。最后,学生的主动参与为班级整体管理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自我管理的培养不仅是个体层面的发展,更是班级协同运作的前提。学生在管理自己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集体规则和班级目标的重要性,这使得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更侧重于团队建设和集体意识培养,使整体管理更加高效而有活力。
(二)领导能力培养
初中时期是学生个性逐渐显现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在培养学生领导能力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注重学生领导力的培养不仅有益于班级管理高效进行,还能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发展。
首先,激发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热情是培养领导力的第一步。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各类班级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等,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展示个人才华和领导潜力的欲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會逐渐认识到领导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机会,从而更主动地投入班级事务中。其次,加强团队协作是培养领导力不可或缺的环节,领导力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建立在团队协作基础之上的。班主任可以设计一些项目,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协同完成。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更能够在团队中体验到领导的魅力。团队协作中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领导的潜质,从而更好地认识到领导不是与众不同,而是与众同行的过程。最后,使学生逐渐具备组织和引导同学的能力也是培养领导力的核心目标。班主任可以通过担任课代表、班委成员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学到如何组织班级活动,引导同学完成共同目标,这既是一种锻炼,也是对学生领导力的培养。
(三)阶段性评价与持续指导
首先,阶段性评价为班主任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生管理画面。通过定期评价,班主任能够清晰地了解学生在学业、生活和思想品质等方面的自我管理情况,有针对性地识别出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可操作的数据支持,从而更准确地制定指导计划。其次,阶段性评价是激发学生管理动力的有效手段。学生在得知自己将接受评价时,往往会更加自觉地关注自身表现,这种关注和期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努力改进自己的表现。班主任可以通过正面激励和指导性建议引导学生思考,形成积极的自我管理氛围。最后,阶段性评价为班主任提供了更贴近学生的沟通契机。在评价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是密不可分的,通过深入对话,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为个性化的指导提供基础。这样的沟通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自我管理的接受度。
三、核心素养下学生自我管理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践路径
(一)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在初中生自我管理实践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是关键的一环。班主任应通过有组织的团队活动和小组任务,引导学生在协作中建立良好的互帮互助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也能为班级整体管理效能的提升奠定基础。
第一,团队协作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组织团队活动,班主任可以塑造一种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明白只有在协作中共同进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减轻班主任的管理负担。第二,小组任务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班主任可以精心设置小组任务,让学生在协同工作中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实践培养了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协作技能,有助于形成班级内部相互信任的关系网,提高整体管理效能。第三,团队协作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任务中,学生需要协同工作来解决各种挑战和问题,锻炼学生的团队智慧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不仅对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有促进作用,而且为班级管理中的各类问题提供了更灵活、更创新的解决方案。
(二)社会实践与责任担当
社会实践与责任担当是学生自我管理实践路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区服务和义工活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在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中形成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社会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深刻体验到自己对社会的影响力,从而形成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这样的责任心不仅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为班级管理注入了积极向上的力量。第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学生需要承担各种责任,促使他们形成担当的意识,这种担当精神不仅在自我管理中表现为对自己行为的负责,而且能够在班级中形成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合作关系,提高班级整体管理效能。第三,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参与不同领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全面发展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体成长,而且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更多元的思考路径和应对方式。
(三)整合柔性管理与自我管理
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整合柔性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是构建和谐班级关系的关键。柔性管理与自我管理的有机结合既能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实现管理的双赢效果。
第一,柔性管理注重个体差异。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班主任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差异化的管理策略,使每位学生在管理中得到尊重和关注,为学生自我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让他们更容易接纳和理解管理的目的。第二,柔性管理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适度介入学生的自我管理过程。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自我管理情况,为他们提供实用的建议和引导,这种适度的介入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在学生需要帮助或面临困难时进行,以保持学生在管理中的主动性和责任心。第三,柔性管理与自我管理的整合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柔性管理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基础上,柔性管理的引导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效果,推动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四)采用民主选举方式构建管理团队
采用民主选举方式构建班级管理团队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创新途径。责任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构建班级管理团队奠定基础。民主选举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管理的平等机会,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管理的真谛。
第一,责任教育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前提。引导学生认识到管理对班级和个人的重要性,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这种责任教育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自我管理的必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在管理中承担责任的品质,为其后续的管理团队参与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采用民主选举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亲身参与团队组建,学生能够体验到民主决策的过程,感受到每个人的声音都有重要价值,这种平等参与的经历培养了学生的协作和领导技能,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合作环境。第三,将自我管理融入班集体的民主管理机制,有助于形成班级自治氛围。学生在管理团队中学习团结协作、听取意见、负责决策等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这也使得班级管理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主导,而是集体的共同努力,提高了班级整体管理效能。
(五)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情绪管理指导,是学生自我管理实践路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自身情绪的认知,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应对压力的能力,从而提高个体和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一,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学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挑战,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反思,并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帮助他们了解情绪的根源,从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第二,定期座谈是促进学生情绪管理的有效方式。在班级座談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关怀和支持。通过集体交流,学生能够学习到不同的情绪管理方式,形成共同的应对策略,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第三,情绪管理指导包括培养学生面对压力的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可能会面临考试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班主任可以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提供有效的解压方法,帮助学生逐渐习得面对压力的积极态度。
四、结语
学生自我管理在初中班主任引导下显现出强大的潜力。培养正确学习观念、关注生活习惯与思想品质、进行阶段性评价三者共同组成学生自我管理的实施要点,不仅减轻了班主任的管理负担,提高了班级管理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