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农业高校基础数学“金课”建设的研究

2023-12-20 05:12:52朱桂英李艳凤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金课数学课程应用型

于 辉,袭 杨,朱桂英,李艳凤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理学院,大庆 163319)

近年来,围绕“应用型高校” “基础数学”和“金课”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主要包括:(1)融合方式[1-3]。通过课程内容、授课安排、课程体系、评估体系、教材选择等为切入点,将数学与其他专业融合,促进应用型高校的课程建设。(2)学生培养[4-8]。以丰富课内、课外内容,调动学生热情,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和应用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应用型人才。(3)多角度创新[9-13]。在大纲设计、教学设计、线上课堂、网络课堂、考试方式、竞赛方式等方面渗透应用型高校建设的思想。

本文在对部分农业高校的应用型建设、课程建设融入基础数学教学的情况展开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从一线教师视角,以研究应用型农业类高校建设、基础数学“金课”建设为切入点,探究课堂教学创新模式,探索将应用型战略与基础数学课程有机结合的路径。

1 部分应用型农业高校基础数学课程教学实践总结和问题提出

1.1 数十年磨一剑

基础数学课程教学团队在新老更替中,脚踏实地地进行课程建设。研读文件、政策和指导思想,在教学一线踏踏实实地摸爬滚打,坚持不懈地编写、改进教学内容、教学大纲、习题、讲义、教材等,日积月累了大量的纸质手稿、电子材料、出版物以及各级精品课、一流课程等。

1.2 功底扎实

以导师制、评价、培训、项目研究、竞赛等方式培养和提升数学教师的板书、课堂语言、分析学生、解读教材、课堂掌控、教学组织、现代教学技术、教学设计、教学科研等基本功。在农业高校的发展历程中,基础数学课滋养着一届又一届的农业学子,在农业生产和研究工作中发挥着公共学科的根基作用,一代又一代的教师为基础数学课的课程建设添砖加瓦,培养出的优秀学子遍布各行各业。着力提升教师学历、职称,在更高的平台上开阔数学教师的视野和增进课程建设质量,逐步形成以高职称、高学历为核心的教学团队,获得诸多各级教研课题和竞赛奖项。

1.3 多元化

根据学生、师资情况,不同时期、不同专业、不同状况采用多元化的课程建设方案,以完成本科培养目标。其中,基础数学分层次课程建设是因人而异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等,成功地解决了生源质量不均和本科生发展规划不同等矛盾点,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评价。分专业类别的课程建设,从打散、重组基础数学的部分知识点入手,重点分明地实现了基础数学与专业课程的衔接和融合。针对特殊专业制定专项课程建设规划,配备专业师资,精准完成培养目标。

1.4 与时俱进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进展,基础数学教学团队从零做起,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观念、方法和设备等逐步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在超星学习通、智慧树平台上构建了基础数学各课程的学习端口,这些平台在2020年疫情突发时期,成功、平稳、如期地完成了教学工作,未雨绸缪、功不可没。

工程教育认证既对基础数学教学团队的既往工作给出了较好的评价,又给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计划今后的工作着力于将基础数学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在思政教育的背景下,基础数学教学团队积极探讨案例,将立德树人教育、人文情怀融入到经典且枯燥的教学中,期待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5 实践化

以数学建模竞赛为切入点,将基础数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由浅入深、逐步地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1.6 时代任务较重,面临挑战较大

目前数学公共课的精英或学术型教育模式的历史痕迹浓重,并未实现与应用型教育有机融合,二者接轨的方式和方法有待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针对应用型农业类高校,基础数学“金课”的路径和模式如何进行创新,以实现高质量一线教学。 如何借助“金课”模式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互动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知识吸收率和效率,使学生能更有效地适应新型产业,完成应用型高校培养目标,这是待解决的问题。

2 应用型农业高校基础数学“金课”模式的分析与研究

2.1 夯实基础数学知识、强化基础支撑作用

2.1.1 在教学实践中动态打磨教学大纲 根据教学计划、专业特点、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需求及其他变化等,从整体和局部,分类、动态地修改教学大纲。原因一,从2004年9月开始,拉开了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材改革的帷幕。到2012年,全国所有省份都进入普通高中数学教材新课程。随着目前高中改革的推进,高中数学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甚至知识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高校基础数学教材内容变化不大,二者之间存在知识点和逻辑方面的脱节、重复、衔接不当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原因二,应用型高校强化实践教学,重视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输出应用型人才。原因三,部分毕业生通过考研等方式实现更深层次的深造,对数学考研科目的高要求无法回避且不是短时间的一蹴而就。从而,应用型高校的数学教学也要慎重,切忌一刀切模式。综上,在基础数学教学大纲修改方面,紧扣上述三方面的变动脉搏,实现保根本、重变革、兼包容的撰写目标,释义如下:(1)根本:进一步保持和强化基础数学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多角度、多形式深化对概念、定理和方法的理解,完善数学思维,优化课程设置,借此强化基础数学作为基础课的支撑作用。(2)变革:在保证根本的基础上,弱化高中知识点,从课程类别设置、课程目标、学分、学时、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学内容、评价体系及要求等方面为出发点,迎合高校类型变革、专业要求和学习目标,整合教学资源,进行改革。(3)包容:不仅涵盖知识点,还渗透思想教育,又蕴含了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农业院校专业特点和需求。以各专业需求为导向,做好从基础数学到专业教材的衔接工作,为后续专业课程和升学、工作奠定理论基础。根据毕业后工作或考研去向不同,分类、分层次制定不同大纲,大致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类,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扩展教学层次。

2.1.2 拓宽、提升教学内容、方式 通过增加数学微型选修课程、模块化课程或线上课数量的方式,或者增加讨论式等参与度较高的授课形式,聚焦数学在实践具体问题或特定领域的应用,关注和强化学生在不同数学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经验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学习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促进学生自觉提升知识相互融合的能力,激活原有经验并与新知识建立连接,使其数学学习经验产生最大化的累积效应,真正学会学习、应用数学知识。

从数学体系、内容、载体和使用模式四个方面,借助于纸质教材和信息化教材,整合多媒体教学资源、数字课程、在线平台以及智能服务,构建精品开放课程。将教学内容与信息化数字资源有机融合,将传统教学与智能化教学相结合,开展适应教育教学新模式、形式丰富、互动性强的数字课程,形成教材与授课平台相融合、课堂教学线上与线下融合、学生移动获取课程资源的混合式课程新形态。

2.1.3 特色教材建设:纸质主教材+信息化辅教材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平台,集合现代化电教资源,运用多种新型教学工具,将各基础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效果和微课、模块课、线上课的内容汇聚其中,编写纸质版主教材和信息化辅教材,扩展传统教材的容量,更新课本的表现形式。纸质版主教材重点呈现知识的内容、逻辑性、严密性。信息化辅教材集二维码、视频、光盘、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于一体,集各种教学手段之所长,将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输入方式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配合教学过程,使教与学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都得到极大的延伸,呈现高等数学的层次性、系统性、包容性、应用性和学习方式的灵活性、便利性。

为配合学术型和应用型培养方式的分类,教材也适当分类。应用型教材重在强化数学知识点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简化或弱化部分过于复杂的推理证明过程、难度过大的习题,补充经典、代表性、简单明了的习题或例题,补充静态或动态图像刻画概念、定理和演化过程,优化认知模式。学术型教材在保留现有教材特点的基础上,对下,基于各省高中数学教材,统筹、协调高等数学在逻辑、认知、知识点、章节内容等方面的详略编排、衔接和过渡,降低从高中数学到本科数学过渡的难度;对上,从应用案例或习题角度入手,延拓数学思想,对接研究生数学课程,弥补跨越度较大的鸿沟,连贯不同学历阶段的数学思维。

2.2 把握基础数学教学的特性,探索改革突破,厘清“金课”方向,凸现“应用型”,明晰“金课”目标

2.2.1 深刻洞见与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以思维指导应用实践 将基础数学知识和各专业知识加以整合、贯通,形成综合数学与专业的特有的教学课程。以各基础数学课程章节或知识模块为基本单元,设计应用课题,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内容进行数学建模、软件模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2.2 知行合一,紧扣农业建设,突出服务农业的特色 以“应用型高校”建设为导向,准确、清晰定位基础数学培养目标。剖析各基础数学教材,编写理论注释或实践案例,精准呈现与农业院校各专业课程的衔接或应用,将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到教材体系,以加强公共基础课程教材与专业课程教材的融通、衔接和配合,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人才培养。

2.2.3 “行万里路”开阔视野,从更宏观角度理解课堂数学知识 走出校门,深入到企业、工厂、科研院所、田间地头等,以实地走访、调研、考察、实习、服务等形式,理解、分析数学在生产、实践中的物化形式,从更接地气或更高层次感悟本科基础数学课的应用价值和意义。适当播放与数学相关的纪实片、纪录片,开展或邀请名师、名家讲座,以感观形式多角度渗透、升华数学思想。

2.2.4 以竞争促效率 以设置适当的学分为动力,把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学术活动和其他竞赛类活动当做引线,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想像力、联想力、洞察力、软件应用能力等。

2.2.5 开 展创新创业教育 以提升创业率、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为目标,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特长,开设创新创业课程、项目、社团、训练计划、竞赛活动,实现人才的专业化、实践化培养目标。

2.2.6 教学相长 强化师资培训与进修,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磨炼教师技艺,精进教学水平,提高业务能力,提升教学效率,引导教师脚踏实地地投身教育、教研工作中,期待踏踏实实地在教书、育人和教学相长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多要求性。

2.3 在应用型农业高校基础数学“金课”建设中融入正能量价值观

紧扣基础数学教材知识点、以引入案例、阅读材料或视频为切入点,整体规划、多层次、多角度渗透中华文化历史、时代正能量、数学发展史、思政元素、职业能力素养、专业精神,逐步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术观,将数学知识、正能量意识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相融合,培养农业应用型人才的软实力、内在涵养,实现教书与育人并重。其中,北大荒精神和铁人精神等的爱国、拼搏、务实、奉献的经典案例可歌可泣,且与农业院校的发展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奋发向上的创新创业史的共情力量性强,适合融入应用型高校的培养战略中[14-16]。

3 结 语

农业类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各类高质量人才的职能,在应用型职能的定位、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数学教师研究应用型“金课”是直面改革一线的务实举措,但基础数学课程较强的基础性和理论性决定了其改革之路任重道远, 本文关于应用型农业高校基础数学“金课”模式的三方面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在一线教学中实践、打磨和改进。

猜你喜欢
金课数学课程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议研学活动中的“数学课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 00:51:16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28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46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