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芳
(太原学院外语系,太原 030000)
面对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趋势,英语作为国际市场中的沟通桥梁,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就英语专业而言,大学每年会输出大量的精通翻译技能的人才。但具有专业知识、熟悉专业业务流程、具备恰当外交礼仪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却甚少。因此,就业市场上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存在很大缺口。现有的英语专业教学与其它专业交叉融合的情况效果不明显。一方面,部分高校只关注专业学科理论学习,导致英语专业边缘化;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发现在高级英语课程中学到的东西在工作岗位中无用武之地。因此在课堂上缺乏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动力,最终使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变得困难重重。基于以上问题,改革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培养具备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人才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新文科背景,以复合型人才的英语应用技能为切入点,分析英语专业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与创新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改革策略,以期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的高级英语人才。
全球新经济发展势如破竹,新科技革命如火如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崭新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这一战略为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新机遇与挑战。
新文科是对传统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即把新技术融入文学、史学、哲学等文科课程中,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知识学习[1]。它要求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思维模式,以支撑引领复合能力为培养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2]。
新文科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特征,同时又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一是交叉融合。与传统文科相比,新文科最重要的特点是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新文科以文科为基础,不仅强调人文科学间的交叉和融合,也强调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和融合,即艺术与科学、艺术与医学、艺术与工程的交叉融合。在人才培养方面,新文科可以突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局限性,并广泛地融合各学科知识[3]。
二是社会服务导向。新文科的首要任务便是“服务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事物和现象不断涌现。依靠传统文科往往很难解释这些新兴事物和现象。只有实现文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才能有效服务社会,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现代科学的发展历史表明,社会的重大进步或新学科的出现,往往是不同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结果[4]。
三是新技术支撑引领。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正逐渐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可以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挖掘发现和揭示新的问题,在数据和事实的基础上应用和发展相应的理论;另一方面,新技术为数据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应用提供了新技术路径,从而创造了新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如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网络与新媒体、健康服务与管理、数字媒体技术等。
四是创新发展。新文科通过学科的融合实现了对传统文科的创新和发展。新文科战略的提出高度契合全球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的历史特征。新文科提倡人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促进传统文科的升级。其研究领域和范式均没有固定模式,均处于发展创新探索阶段。
高级英语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开设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通过阅读分析政治、经济、哲学等文本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及综合运用语言交流沟通的能力,培养出能够在国际和国内各类活动中有效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高级英语人才。新文科建设的浪潮为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也创造了新的条件和机遇。在新文科的指导下,迫切需要教师、系部和校方协调有序推进完善该课程的培养模式和专业发展,拓展学生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以期在新文科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满足国家在涉外人才培养方面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
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学生对高级英语课程的需求主要分为学术、应用、专业三类。部分本科生的高级英语课程目标是进一步学术研究和交流,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职业发展。因此,高级英语课程应该根据学生个性需求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多元化、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新科技革命引发知识大爆炸,学科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新的研究将不同学科的人才联合汇集在一起,搭建共同话语体系,以便能够产出新的、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新文科应此而生,跨学科人才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随着我国产业革命升级转型,各种新型企业也不断增多,且企业涉外商务活动也不断增加,这极大拓宽了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发展应用空间。新文科背景下,高级英语课程应当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对市场的冲击,改革传统语言知识与技能训练以适应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机器翻译、短视频编译等为代表的新型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教育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要阵营,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级英语课程应从宏观、微观层次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配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满足外语教育服务国家和社会的目标,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
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许多大学都开设了针对特定行业的应用英语课程,如计算机英语、商务英语、科技英语等,在英语应用培训方面,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实际效果仍差强人意。目前高级英语课程中,将新文科理念融入课程改革,成效初见端倪。但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仍存在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教师能够将课程内容系统地传递给学生,缺点是容易让学生产生“假知”心理,从而使知识和能力脱节,抑制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目前的课程安排中,虽然很多教师积极尝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但实际操作仍然是以“讲授为主”教学模式,偏重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跨学科专业领域知识渗透相对不足,跨学科英语应用教学甚少。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热情,不能满足当前社会新文科发展需求。
目前,大多数高校选择采用的高级英语教材在教学内容上围绕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以及英语国家出版的难度较大的文学作品、历史传记等文本材料为主,这类教学材料适合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如词汇、语法、篇章结构分析,缺乏新文科背景要求的前沿性、动态性以及应用性,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受教学内容的限制,教师难以开展适合跨学科要求的教学活动。另外,学生也局限于英文文本分析,从而缺乏互动性与参与性。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难以提高,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变得更加困难。
新文科背景下,社会需要的是综合能力强、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和英语应用技能,才能在今后工作岗位中发挥关键的作用。因此,考核评价方法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不是单独考查学生某一方面的知识点是否掌握,而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目前,许多大学的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评价仍以期末考试一次笔试成绩为主,考核内容主要考查单词的识记、语法准确性和长难句阅读、议论文写作等语言运用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该评价体系无法考查英语跨学科应用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也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目前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主要发生在封闭式教学环境中,即教学发生在固定时间、固定教室,采用固定教学方式传统讲授书本内容。这种封闭的环境有一定缺陷。首先,教材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唯一学习材料,不利于学生多渠道、广泛获取相关知识。其次,教材的文本知识大多较为抽象,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可能性。因此对知识的理解较为浅显片面甚至错误。学生在封闭式教学环境下几乎接触不到心理学、社会学、道德、法律等相关领域,对新兴产业就业需求、就业形式、业务流程等难以涉猎,课堂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脱节,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较低。
高校英语专业为国家输出涉外人才,是复合应用型英语人才的摇篮,而高级英语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至关重要作用,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标杆。在新文科理念指导下进行高级英语课程改革,不仅可以探索英语教学与其它学科的知识融合,而且可以推动新文科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随着高科技领域逐渐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生也步入新文科时代。高校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必须改革教学模式,发挥高级英语学科优势,将新兴技术、新兴产业与英语学科深度融合,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合作构建跨学科微专业小组,如短视频英语编译、涉外法律、语言数字应用等。外语系给予支持,与其它系部协商开放共享跨专业在线学习平台,并开设虚拟课堂,教师进行线上线下指导,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知识领域,帮助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高级英语教学的定位应根据社会需求,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建设性的教学原则和语言学理论,对教学过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增加权威杂志《经济学人》《时代周刊》《科学》等精英学术期刊部分内容,以拓宽学生相关的跨专业背景知识内容,如商业知识、国际商贸理论知识、国际贸易法跨学科知识等。要求学生了解相关产业的前沿动态和相关产品的特点。在英语技能方面,学生应该掌握应用类职业所涉及的术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强调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与传统笔试考核体系不同,新文科理念侧重于考核评价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新文科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持“宏观”的观点,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最终的学习成果直接反映学生在考核时或考核后能做什么。因此,高级英语课程可以采取“跨专业知识+英语综合技能+实践培训+商业调研+社会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可利用数字信息技术为学生生成动态学习测评电子档案,在课程的各个阶段对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和英语综合技能进行测试评分。此外,将实践培训和商业调研引入到评估系统中。高校可以加强校企合作,将实践培训过程考核结果以及企业评价加入到评价体系中,形成多元化动态测评方式。
课程设置中,高级英语课程可以打造“开放式”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可走进实践基地,进入翻译和贸易公司。鼓励学生参与商业调研,比较和分析中西思维模式,为他们积累原始知识铺平道路。要求学生参与实践工作,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校方应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开发实践教学项目、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英语基础技能、英语应用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教师授课过程可采用“课前预演-课堂培训-场景模拟”形式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实训场景,并从实际案例中获益。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高级英语课程要立足新时代,贯彻新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改革创新传统的英语语言和技能教学模式,营造跨学科交叉研究氛围,利用新技术,推动课程改革与创新。高校英语专业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特点,积极探索新文科背景下高级英语课程改革创新模式,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评价体系,培养满足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过硬的英语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