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逸洪
【摘 要】学校教育评价改革,首先要对评价的目的进行追本溯源,并通过评价的逆向影响力,对目标达成度、目标达成路径、目标责任方特点等进行评估,从而实现评价对教育价值的引导。文章以深圳市葵涌第二小学“目标导向下的养成性评价实践”为例,阐述“目标”与“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养成性评价 目标达成 星级少年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是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导向”转型的重要支持。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如何深刻理解“新目标”,用“新目标”引领“新过程”,用“新评价”表征“新目标”,并促进“新目标”的达成,已经成为学校思考评价改革的一个新视角。
一、学校教育评价应回归教育目标
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必须要对教育评价的目的进行追本溯源,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从目标视角来看,教育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因此,教育评价被定义为:在某种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目标,通过使用科学的测量技术和方法,对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测量和诊断,以达到改进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教育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排名次、分等级甚至区分资源供给的差异,也不是对教师进行严格管理、区别对待,而是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针对性,帮助教师持续提升自我、改进教学。
二、教育目标导向下的评价建设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总纲领,是学校教育评价标准的基本来源。学校教育评价实质上是对学校育人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和检验。因此,要回归学校教育评价的本质,首先需要确立学校的育人目标。
同时,考虑到教育评价的发展性价值,评价本身应该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评价应该能够促进学生自我认识的不断提高,不断调适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形成主动借助学校教育资源达成新目标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在评价设计中给予学生自我评估的参照标准、及时反馈的方法手段,以及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学生可以通过审视自己的行为表现并对照标准评估自己行动目标的达成度来获得自我评价反馈,从而促进学生在目标导向上持续自我激励、成长进步。
三、目标导向下的养成性评价创新实践
深圳葵涌第二小学是地处深圳市城市外围区域的一所老牌乡镇小学,学区内人群流动性较大,给学生成长带来明显的文化“扰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持续冲淡原住人群的精神追求、父母忙于工作无暇关注孩子细节……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呈现出基本文明素养薄弱,缺乏自律、自主意识。如何通过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全面筑牢学校育人工作的基本面,这是学校在新时期面临的重要使命。
同时,学校在实践中逐步意识到,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落实到“行”,只有让学生以正确妥当的方式持之以“行”,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反作用于人的“知、情、意”,从而形成文明素养和健全人格。因此,学校形成了围绕“行为养成”构建的德育工作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指向“洒扫应对”(小习惯、小能力)的行为养成目标;二是以“养成”为目标的常态化评价工作系统(养成性评价)。几年的实践证明,这套工作系统在较短时间内优化了学生的行为习惯,改善了校园甚至家庭文明状况,让这所乡镇小学迅速跃升成为区域文明建设的示范单位。
(一)基于“洒扫应对”的理念确立养成教育目标
中国古代的“小学”向来以“童蒙养正”为价值取向,强调当儿童智慧开蒙之际,及时施以正当引导。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明确提出:“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学校的养成教育在此找到了逻辑起点。
朱熹所言“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主要强调儿童应在小学阶段习得社会道德伦理的基本规范,并达到知行合一,认为只有从小很好地教其“洒扫应对”,长大才不会养成坏习惯。“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朱熹《小学序》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
朱熹强调“洒扫应对”,根本意图在于养成良好的认知和行为习惯,所谓“洒掃”,是强调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整齐有序的思维习惯;所谓“应对”,则是强调待人接物的礼仪礼节,以养成和善尊重的交往习惯。“洒扫应对”是在学校和家庭中都可以开展的行动教育,是学生生活的基本内容,是打通家校习惯养成教育场景的有效载体。因此,学校将“洒扫应对”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导向,积极开展“小习惯、小能力”的教育,推动建设学校和家庭两种养成教育场景,从学生的劳动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抓起,从人人皆知、人人可行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做起,逐渐导向人格品质,获得积土成山、积善成德的育人效果。
学校建立了关注学生日常行为“小习惯、小能力”的基本目标体系,包括三大板块九个方面,即有秩序——集体行动有序、课堂学习有序、在家学习有序;有规律——卫生习惯有规律、饮食习惯有规律、作息时间有规律;有收获——运动锻炼有效果、日常劳动有作为、合作交往有担当。同时,学校高度关注家校两类场景的打通,例如:在“作息有规律”这个指标上,既关注学生在家的作息、作业时间规律,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练习的规律;在“劳动有效果”这个指标上,既关注学生在家整理房间、用品的情况,也关注学生在校整理课桌、书包的情况。因此,家长、教师都肩负起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共同责任,都要在行为细节上关心并引导学生。
(二)以养成性评价承载习惯养成教育
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高度重视过程,强调过程引导、组织的教育样态。如何将学生在家、在校的行动贯通起来,对学生进行持续的行为引导,这是学校在此项工作中试图应对的主要挑战。
对此,学校积极探索一种便于操作、能及时反映学生德育状况,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自评与他评、考评与激励结合起来的评价考核机制,使评价更为趋近真实与客观,从而提升评价的效度和信度,真正发挥鉴定、激励和导向功能。
学校推出了“星级少年”养成性评价模式,以“星星”作为载体激发学生自评、互评的热情,切实促进学生“生活劳动和生活礼仪”能力的提升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星级少年”评价有三大基本准则:一是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二是看到每个学生的每个进步;三是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更好。评价分四个步骤:一是优点记录,二是自主争星,三是阶段换星,四是礼仪授星。考虑到养成性评价需要记录载体,学校专门开发了五大评价工具:一是“闪光的童年”记事本,二是“‘星级少年申请表”,三是“红星递进表”,四是“‘星级少年榜”,五是“星级少年”徽章和奖状。
学校的养成性评价将学生的自我评价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先根据自己的“强项”主动自评,争“红星”。班主任、班干部、其他教师和家长等根据学生的表现当场授予“红星”,学生自己记录在“闪光的童年”记录本上,当“红星”数量达到7颗,学生就可主动向班主任申请授予一颗“金星”,并在“红星递进表”里记录下来。当学生的“金星”达到10颗时就获得“一星级少年”称号, 依此类推,最高级别为“五星级少年”。班主任每两周向少队部汇总一次“星级少年”评价结果,由学校在升旗仪式上颁发“星级少年”证书和授予“星级少年”徽章,学校还在“每周之星”里将获奖学生姓名和照片张榜公布。
更重要的是,养成性评价活动的评价主体拓宽到家庭和社会方面,改变了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评价中,指导家长、社区对学生在家庭、社区开展活动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考核,有效地整合了学校、家庭、社区的一体化教育作用,由单一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和谐。例如,家长可以通过对其子女参与的家庭活动的表现来评价,社会人士可以通过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活动来评价学生等。有的家长动情地说:“我发现女儿变化很大,不仅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还懂得了尊重、孝敬长辈,而且越来越自信了。学校开展的评价活动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学校通过养成性评价,将学生的成长过程严密连贯起来,让学生的每一點进步都有机会被看见,每一点成长都能够获得积累,并通过肯定、表扬、鞭策,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不断审视自我,反思言行,坚持优点,修正缺点。每位教师和家长都开始主动地观察孩子,每个学生也主动关注自己的言行,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校养成性评价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