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慧,吴光鹏,李光智,廖梅
1 海南省中医院心病科,海口 570000;2 海南省中医院心功能室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是收缩压(SBP)异常偏高而舒张压(DBP)稳定正常的一种高血压类型,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中,且有显著的“两高两低”特征[1]。ISH主要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日常饮食偏好和遗传等因素有关,其病理机制为动脉顺应性降低、血管僵硬度和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因此,ISH 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更高[2-3]。ISH 患者的血压通常具有变异性波动,而血压变异性可能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有一定关系,SBP 过高容易引起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导致相关器官功能衰退,从而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4]。脉压(PP)是反映血管硬化的相关指标,脉压指数(PPI)是PP 与SBP 的比值,更能综合反映血管的固有顺应性与动态顺应性,在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硬化程度的风险评估方面较PP 更具有优势[5]。血清脂蛋白α(Lp-α)是血浆中的不溶性酯类载体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一种脂质—蛋白质复合物,是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之一。2022 年1 月—12 月,本研究观察了血压变异性、PP 相关指标及血清Lp-α 与ISH 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探索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互影响提供依据。
1.1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①年龄 ≥ 55 岁;②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版)》[6]中的ISH诊断标准;③认知功能正常,无明显口语交流障碍。排除标准:①合并继发性高血压或甲亢;②合并主动脉瓣合闭不全;③严重贫血;④心、肾、肝功能不全;⑤依从性较差。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ISH 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有无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0.9 mm)将其分为硬化组52 例和非硬化组48 例。硬化组男34 例、女18 例,年龄(64.63 ±1.24)岁,BMI(22.76 ± 0.89)kg/m2。非硬化组男28例、女20 例,年龄(64.58 ± 1.22)岁,BMI(22.77 ±0.84)kg/m2。两组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P均>0.05)。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观察 采用轴带式自动血压检测仪进行血压监测,患者需佩戴>24 h。SBP的有效读数为70~260 mmHg,DBP 的有效读数为40~160 mmHg。记录24 h 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 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天的平均收缩压(dSBP)和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的平均收缩压(nSBP)和平均舒张压(nDBP)、24 h SBP 的变异系数(CVS)以及24 h DBP的变异系数(CVD)。
1.3 PP 相关指标测算 根据公式:PP = SBP -DBP、PPI = PP/SBP,计算得到PP 相关指标,包括24 h 脉压(24 h PP)、24 h 脉压指数(24 h PPI)、日脉压(dPP)、日脉压指数(dPPI)、夜脉压(nPP)和夜脉压指数(dPPI)。
1.4 血清Lp-α 水平检测 采用ELISA 法。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0 cm),取上层血清,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Lp-α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K-S正态性检验,呈正态分布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或q检验;非正态分布以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两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以IS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0 = 无,1 = 有)为因变量,以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比较 硬化组dSBP、nSBP、24 h SBP、CVS均高于非硬化组(P均<0.05);两组dDBP、nDBP、24 h DBP、CV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非硬化组比较,*P<0.05。
?
2.2 两组PP 相关指标及血清Lp-α 水平比较 硬化组nPP、dPP、24 h PP、nPPI、dPPI、24 h PPI 及血清Lp-α 水平均高于非硬化组(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PP相关指标及血清Lp-α水平比较()
表2 两组PP相关指标及血清Lp-α水平比较()
注:与非硬化组比较,*P<0.05。
?
2.3 血压变异性、PP 相关指标及血清Lp-α 与IS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CVS、dPPI、nPPI、24 h PPI 及血清Lp-α 水平均与ISH 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611、0.312、0.355、0.410、0.741,P均<0.05),其他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及PP 相关指标与ISH 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
2.4 血压变异性、PP 相关指标及血清Lp-α 对IS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CVS、dPP、nPP、24 h PP、dPPI、nPPI、24 h PPI 及血清Lp-α 水平升高均为ISH 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及95%CI分别为2.401(1.046~5.513)、2.855(1.154~7.061)、2.098(1.024~4.299)、2.266(1.024~5.012)、1.239(1.026~1.495)、1.314(1.034~1.669)、1.279(1.033~1.584)、3.912(1.067~14.346),P均<0.05]。见表3。
表3 影响IS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早在2004 年就已有报道指出,ISH 患者发生脑卒中及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高于其他高血压亚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ISH 发病率在逐年升高,且逐渐出现发病年轻化的趋势[7-8]。目前研究表明,ISH 患者具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死亡风险[9]。颈动脉粥样硬化是ISH 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0]。因此,及时识别可能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ISH 患者,有利于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血压变异性可反映一定时间内的血压波动程度,通常正常人24 h血压波动呈现双峰双谷,而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较大。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24 h内的动态血压水平和变异系数均高于正常人群,而变异系数的升高会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11]。本研究结果显示,硬化组dSBP、nSBP、24 h SBP、CVS均高于非硬化组,与上述研究结论相近。PP 是SBP 与DBP 的差值,而PPI 是根据非线性弹性腔理论来进行推导计算得到的,二者皆可反映血管的固有顺应性以及动态顺应性,但PPI 的变化幅度和稳定性均优于PP,对心血管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价值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硬化组nPP、dPP、24 h PP、nPPI、dPPI、24 h PPI 和血清Lp-α 水平均高于非硬化组,其中CVS、dPPI、nPPI、24 h PPI 及血清Lp-α 水平均与ISH 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关系;这与黄珊等[12]的研究结论一致。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弹性通常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从而引起PP、SBP 升高,临床上可以通过SBP、PP、PPI三项指标评价血管的硬化程度[13-14]。
Lp-α 是一类脂蛋白,在血浆中的水平仅受遗传因素和少数疾病(如肾功能衰竭、急性免疫反应等)影响,多数情况下比较稳定。Lp-α 带有载运蛋白APO(α),可以通过纤维蛋白干扰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从而促进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CVS、dPP、nPP、24 h PP、dPPI、nPPI、24 h PPI 及血清Lp-α水平升高均为ISH 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提示临床上可通过监测血压变异性、PP 相关指标和血清Lp-α 水平来预测ISH 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且上述指标获取及检测方法简单,患者依从性较高。
综上所述,ISH 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变异性、PP 相关指标及血清Lp-α 水平均升高,均对ISH 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影响,观察上述指标变化有助于评估ISH 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