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理念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探究
——以湘教版第二单元第一课《原始人的创造》为例

2023-12-18 06:42孙清泉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图案美术情境

孙清泉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福清德旺中学,福建 福清 350319)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 版2020 年修订) 》(以下简称新课标) 提出了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概念,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美术联考也将迎来更多变化,这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来说是一大挑战,因为课程教学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图像信息的感知与想象以及表现和创作等综合素养的作用。如何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和作业形式驱动美术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教学的关键。

STEAM 教育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是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下发达国家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而提出的教育理念,重在对学生跨学科思考和创新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中重视并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也是基于对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与融合创新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学科知识的情境化创设能力,决定了学生已有知识能否活化并转化为可用素养的可能性,如何创设高效的教学情境和设计增益学生综合素养的作业形式,发展学生对美术学科图像信息的观察、分析和创作能力是重要的问题所在。本文以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课第二单元第一课《原始人的创造》为例,结合STEAM 教学理念,探究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尝试。

一、立体化情境感知,激活空间想象力

要培养图像识读的感知和创造能力,首先要认识到“把知识还原到情境中,会使学习者直观感受到知识的原始形式,增强感受力,也同时增强理解力,甚至还会增强创造力”。[1]而创设怎样的情境是有效且高效的? 笔者认为,创设综合性、立体化的信息情境,使学生的鉴赏识读素养与其他学科间实现融会贯通,进而促进创新实践的生发是重要途径。课堂中建立学生对主题信息元素之间的综合立体比较系统,才能更接近信息产生的原生情境,活化文本信息的空间存在感。

(一) 前置预习作业,总览教材内容结构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并完成教材涉及的中外原始美术作品的对比图表(见表1),整体感知原始美术作品的不同类别、分布情况和基本特点的信息。通过图表建立完整表层知识框架,初步把握所学内容。

表1 原始美术类别与基本特点

(二) 时空情境感知,探究原始美术特点

通过在线3D 立体地形信息与图片,直观感受原始艺术地理空间的信息脉络,构建时空情境,让学生进入史前文化的情境想象空间。结合影视片段的导入,开展“原始人的生存环境” 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原始艺术诞生的具体背景展开想象,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建构感性知识,从地域环境因素认知原始美术作品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在情境感知中,从空间俯视角度了解中国区域部落受气候变迁影响,导致部落间战争的冲突和融合关系,结合黄河上下游陶器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布置学生从形制、技术与纹饰的角度探讨艺术作品时空联系,在整体情境里深入理解陶器艺术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在赏析陶器之美的识读活动中,用一系列设问链,以点线面的方式,对美术作品、地理联系和文化特点进行信息整合,形成立体感知和理解,以艺术的视角充分认识中华民族文化价值共同体形成的全貌。设问链关联三个问题: (1) 黄河流域陶器有哪些异同点? (初步感知) (2) 陶器形制为什么有相似性?(深入分析) (3) 陶器纹饰的演变与龙图腾有何联系? (升华认识) 通过问题链提高学生图像识读能力,促进对本民族文化的思考。

(三) 融合学科思维,感悟陶器文化美学

“情境既可以是观念的、想象的、情意的、问题的,又可以是物理的;既可以是虚拟的,又可以是真实的;既可以是基于学校与课堂功能性的,又可以是基于社会的、自然的、日常生活中的。”[2]要实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目标,除了从生活普通事物中进行关注,在图像识读素养活动中适时引入名家赏析佳文,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文化感悟力。例如,在赏析教材中的新石器时代大地湾文化的“绳纹红陶圈足碗” 时(如图1),可设计两个活动:

图1 绳纹红陶圈足碗(新石器时代大地湾文化)

(1) 设置古今碗具的区别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绳纹肌理中包含的粗陶的造型美,认识其比例协调美、重心稳定美和形态柔和美。在比较和形式鉴赏中引入美学家蒋勋在《美的沉思》一书中的一段表达,“这无限、未完成的空白,仿佛是创作者对未来的邀请”,[3]为赏析陶器朴素、简洁的底色增添一份散文与诗意的美感。

(2) 运用列表分析法(如表2) 对陶器色彩形成之谜进行探究,通过表格作业活动,结合高中化学知识,根据陶土颜色、材料和烧制技术的相互关系建立表格,科学认识色彩形成的温度条件及其化学反应原理,在跨学科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中理解陶器制作工艺技术。

审美判断需调动学生综合性知识储备,用跨学科融合的思维方式来锻炼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形成创新性观点和促成创新性行动,培育创意实践素养。

二、逻辑化信息梳理,培养设计应用能力

(一) 寻找图案艺术源头,还原创作原情境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将美术创作的过程还原为场景化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回到艺术创作者面对的现场环境去观察和感知。比如,图2 右侧是笔者在赏析马家窑文化“涡纹四系彩陶罐” 中引用的一张对比图片,通过背景溪流音乐情境的配合,引导学生对河流的水流过程进行想象,在“溯源而上” 后“顺流而下”,对比现实水流特点和波纹图案的变化特征,探寻涡纹纹饰造型表现的规律。在图片引导的生活真实情境中,将美术表现还原到艺术家创作纹饰的原始现场去感悟创作,为美术创意实践活动素养的开展进行铺垫。

图2 纹饰—陶器—环境的关联想象比较图

(二) 探究图案设计方案,掌握形式美规律

1.图案元素的基础表现空间的感知

(1) 应用空间的视角。以陶器顶面和侧面视角相结合的方式,立体感知图案具体应用场景。

(2) 表现元素的视角。认识点线面三元素的内在关系,按照“定点—连线—填面” 的步骤,学习图案表现的基础规范,如图3 所示[4]:

图3 点线面图案作画法基本步骤演示图

为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美术表现能力,此项作业提供三种类型以供选择: 单独纹样、连续纹样和综合纹样设计。

2.图案元素的组合表现规律的探索

(1) 临摹鱼纹图案的练习,学习提取表现要素;

(2) 尝试表现元素的组合,探索多元表现效果;

(3) 总结图案表现的经验,掌握图案表现规律。

(三) 洞察图案表现内涵,深化文化理解力

打散和重构是设计创意中的常用手法,从鱼纹图案到龙图腾形象的出现,体现了华夏先民对自然形态的观察和表现能力,更是伟大创造精神的体现。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种能力和精神,笔者认为需要深入思考两个问题:

1.形式创造的价值

自然物质(水) 与动物形态(蛙、鱼、鸟等)在图案表现上的自由转化,表明中国原始人类已经认识到不同事物在形式要素上可以实现自由转化,并且不同事物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关联性和统一性。对立统一的形式美基本规律的发现是一个伟大的时刻,正如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者赫拉克利特所说: “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5]在图案设计训练中学习形式美的原理和规律,能够让学生在文化上理解中国人在形式美的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化繁为简、迁移变化的创造力。

2.文化精神的载体

良渚玉琮和红山玉龙所表现出的几何化形式魅力和符号化精神活力,共同构成了中国玉器文化精神的核心,其中,龙图腾是最重要的代表。从图像识读的角度来看,理解“龙” 形象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符号,正是理解中国文化精神的关键。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两个重要问题: (1) 龙的形象为什么是由这些动物来构成? →各部族的图腾→力量和美的信仰来源;(2) 龙的形态有过多次演变,为什么并不影响我们对自身是龙的传人的认知? →完美力量的追求→理想价值的集合。由这两个问题的交流,获得一个共识:中华文明能不断发展的核心原因是各民族对文化信仰的核心——力量与智慧有共同的认同感,让多民族的中国能实现跨时空的心灵相通、血脉相连和文化相融。

三、趣味化角色扮演,提升评价体验感

艺术活动是生动而活泼的,新课标提出要提供情境性评价,所谓情境性评价“是基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真实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对其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6]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性评价。对于评价量规的设计,要关注符合教学情境的学生活动情况,在小组推荐的图案作品背后是个人所推动的关键作用和小组协作效率方面的表现,笔者根据本课所处社会环境的特点,将图案设计的小组分为四大部落,评价分数的设计采用具有时代特点又符合情境需要的鱼形图标,进行积分奖励。用石鱼(1 分)、鲜鱼(2 分)、烤鱼(3 分) 图标三种类型进行得分累计,通过自评和小组互评的方式,分别对图案最后效果中体现的造型创意、表现效果和协作效率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并推出各小组的关键角色,激发学生的角色荣誉感、参与兴趣和合作竞争意识。教师发挥多维度评价量规的引导作用,在小组合作活动中锻炼并考查学生对原始图形造型元素的提取能力、表现效果和小组成员间的协作情况。(评价量规见表3)

表3 评价量规及鱼形标识图

评价体系是重要的风向标,在美术鉴赏活动中除了关注个体表现以外,还包括对学生在群体中的交往能力、抗压能力和语言能力等非绘画能力的锻炼,评价量规应能体现团队和个人两个部分的具体表现情况。美术活动也像社会实践活动一样,是学生群体间互助共进、协调发展的关系整体,美术作品不仅是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和创造,也是人与自然的物质生活、与他人情感关系的艺术化表现。美术课堂作业活动既要关注专业学科素养的发展,也要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素养、品格习惯的发展。

四、故事化图文演绎,开发美术表现力

绘本表现的故事是图像艺术的动态演绎,在新时代的文化背景下,学生不缺乏多元表现的文化环境感知基础,也乐于欣赏和表现这种类型的信息式样,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静态文本或图像的想象力是鉴赏课的应有价值。本课课后活动创设了针对史前时代美术作品的个人文本故事演绎和画面表达的活动,笔者导入了著名乐器表演艺术家的对话节目,通过对复制品乐器演奏的听觉体验和专业解读,感受中国艺术的悠久历史和技术制作上的先进性、创造性,让学生初步认识文物价值表现的维度。在后续指导中,教师可提供示范性的“贾湖骨笛” 的自我陈述,为学生提供围绕文物的故事进行创新叙述的借鉴案例,并推荐学生观看《国家宝藏》节目作为课后拓展,学习如何为文物进行故事创作的技巧。

本作业鼓励学生建立以作品为主题的合作小组,学会分工协作,激发创作热情,在故事演绎和图像表现的练习中锻炼学生的故事绘本、故事文本的综合思维,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创新能力。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参考以下范式,展开文本想象性描写和图像表现性构思:

角色(地位、服饰) —性格(体型、发型) —情节(关系、动作) —环境(色调、黑白灰) —语言(符号、氛围)

通过围绕美术作品进行构想的作业,应用“起—承—转—合” 的基本故事结构,以及视觉表现的角度、特写、情境的渲染等表现手法,综合调动学生的想象思考能力和创意表现能力,对文物故事所表现事件的目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图文演绎,开发针对特定文物对象的艺术表现能力。

综上所述,美术是以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素养为根本核心的学科,在智能媒体普及化的今天,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的同时,重视设计立体、动态、综合、趣味的教学模式,是实现科学、高效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美术课堂与生活情境、知识学习和社会应用进行有效结合,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在跨学科应用中、在角色任务扮演中进行深度学习,达成发展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并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图案美术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