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客观的反映,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变革、深化,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促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进而达到“深学”的目的。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构建“深学课堂”,将自主建构知识和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优化课堂设计,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素养。
一、指向课程标准,确定思想政治“深学课堂”的目标
(一)立德树人,培育价值观念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向课程标准,确定“深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深学课堂”要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思想政治知识,并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构建知识体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参与综合实践,加深学生的领悟程度,让学生说说这些思想政治知识对自己的影响,并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积极践行,端正自己的言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学课堂”不仅要致力于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还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并加工外部信息,以规范自己的言行。
(二)开阔视野,强化意识形态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教师要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各种意识形态,并帮助学生端正思想,筑牢信仰之基。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基于此,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的视听感受,让学生获得对意识形态的感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挖掘具体信息,了解我国的意识形态,并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含义。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通过上网搜索、采访调查等方法,了解更多信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意识形态的认识。第三,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纳,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从而实现强化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目的。思想政治课程的意识形态性和思想性一脉相承,教师要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让他们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强化意识形态。
(三)设置议题,引导自主探究
建构主义理论支持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他们围绕议题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该课标提出,要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设计一些能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议题。
建构主义要求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理解知识的方法,因而教师不能将教学目标停留在解决某个问题上,而要力求让学生在解读议题的过程中,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解决其他问题的过程中。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方面的建设进程,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并将其用于探究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方面的建设上。在探究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举一反三,开展自主学习,进而提高自学能力。
二、聚焦核心素养,探索思想政治“深学课堂”的实施路径
(一)知行合一,践行法治精神
知识建构不只是获取知识本身,还包括在特定的情境下正确运用这些知识。基于建构主义思想构建“深学课堂”时,教师要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深学课堂”可以分为创设情境、整合知识和实践运用三个环节。在创设情境环节,教师可以选择民事权利与义务、家庭与婚姻、就业与创业、解决社会争议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整合知识环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和社会调查等方式获取信息。比如,在教授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二第三单元第八课的“自主创业,公平竞争”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设置议题,让学生了解与公平竞争有关的法律和为创业者提供帮助的政策。在实践运用环节,学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扰表演出来,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有的小公司受到了大公司的排挤,公司业务缩水,想想创业者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选出最合理、合法的解决方案。在活动中,学生会认识到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合理、合法地解决。
法治意识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这是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学课堂”关注的重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综合探究,讲究实事求是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要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外部信息,解释接收到的信息,然后形成个人的意见或理解。在“深学课堂”中,教师要提高学生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理性、客观地构建知识体系。
例如,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九课的“全民守法”这一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综合探究活动,以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案件为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这些案件。在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常会意气用事,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来判断案件。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鼓励学生阅读法律资料,帮助学生树立证据意识,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处理这些案件。接着,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法律机构的工作人员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情感判断案件,他们要搜集大量证据,分析证据,并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作出判断。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通过演绎相关情景更好地了解法律知识,在脑海中自主构建法律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三)联动社区,实现公共参与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的过程,学习者要参与某个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建构知识。因此,“深学课堂”不能只传输知识,而要将知识和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联动社区,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公共参与素养。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联系社区组织学生参与“中国梦”主题展览会,引导学生帮助社区工作者确定展览内容、撰写文案并寻找展品,让学生做好宣传工作,号召社区居民来观看展览。在该活动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思想内涵,明确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含义。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网络搜索,或者采访社区工作人员,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事件。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拍摄照片、收集采访录音和撰写调查报告等方式记录下具体的事件,了解“中国梦”的含义。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践结果,深度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反思自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更好地建设社区,成长为新时代的主人。
三、基于认知心理,探讨构建思想政治“深学课堂”的策略
(一)设计问题链条,发展高阶思维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已经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假设、推理、演绎等方法得到问题的答案。这种认知特点十分适合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因此,在“深学课堂”中,教师要通过设计问题链条的方法,提出由浅到深的问题,帮助学生选择、加工和处理信息,整合知识,进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高阶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不同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程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帮助他们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的‘新具体是什么意思?”“你认为我们的确进入了‘新时代吗?”等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接着,教师可以提出“你认为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思维。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你认为年轻人在新时代应该做些什么呢?”“你能否为自己的未来写一份计划书?”等问题,从而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整合材料,进行深度加工
“深学课堂”要求学生基于建构主义思想,加工处理所学知识,从而形成新的知识。故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整合材料,掌握深度加工这些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质疑能力。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三课的“伟大的改革开放”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系列的学习材料,让学生综合了解改革开放的具体情况。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相关纪录片,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明确改革开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表归纳整理这些信息,并提出“结合这些资料,你认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是什么?”这一问题,布置“请尝试了解改革开放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如城市管理、环保治理等,说说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找到解决的方法和途径。”这一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综合整理、加工信息,尝试解答问题。最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写出自己对改革开放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运用不同的探究思路,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各自运用个性化的加工方法,形成独特的看法,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剖析逻辑关系,形成知识体系
逻辑关系有很多种,包括目的关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和归纳关系等。在“深学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分析各种知识,并将其总结归纳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剖析不同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第八课的“法治社会”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設计思维导图,整理归纳这些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建立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这个知识点包括因果关系。在梳理中,学生可以发现,建立法治社会的结果是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并列关系。针对“建立法治社会需要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这一知识点,学生可以探讨从哪些方面努力,这些方面就是并列关系。在梳理中,学生可以发现,建立法治社会需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立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另外,教师还可以提出“法治社会的内涵包含哪些方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归纳关系,并协助学生将枯燥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知识变成有逻辑关系的图示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找到各个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结语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建“深学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不断地拓展教学路径,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