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凯卓
【摘 要】高校小提琴教学是学生掌握小提琴弹奏技法及理论知识的重要育人活动,如何优化小提琴教学效果,成为了教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针对高校小提琴教学优化基本原则、教学现状及教学优化模式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教师需推行传承性原则、生本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及本土化原则,还需利用微课开发小提琴课程,推行文化育人及五育并举理念,实施听、思、学、教、练、评一体化教学手段,重视组建“双师”队伍,亦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以期提高高校小提琴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小提琴教学;生本性原则;育人活动
【中图分类号】J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7—162—03
有些高校开设小提琴课程,教授学生鉴赏、演奏等知识及技能,使学生能提升小提琴演奏专业水平,亦可强化审美能力以及创造力、表现力等综合素养。有些高校教师存在小提琴教学质量较低的问题,出现了课程有待开发、教法单一等情况。基于此,为了提高小提琴教学质量,探析高校小提琴教学优化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小提琴教学优化基本原则
(一)传承性原则
教师在优化小提琴教学思想、方式、内容的过程中需践行传承性原则,其目的是认可以往的育人成果,归纳总结小提琴教学经验,在此前提下找准教学优化升级的突破口,以免教改过于盲目。小提琴艺术文化底蕴深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重视传承艺术文化,尊重小提琴艺术发展规律,彰显小提琴魅力,凸显小提琴特色。以小提琴音色为例,其基本音色有三大特点:一是阴柔,可演奏忧郁、甘醇、细腻、神秘的音色,给人一种含蓄典雅之感;二是阳刚,可演奏恢弘大气、圆润明亮、浑厚深沉的音色,塑造豪放的音乐形象;三是中庸,可演奏宽厚、温暖、诙谐的音色,凸显中庸之美。在优化小提琴教学效果的过程中需保留其音色方面的特点,引领学生在演奏时善用基本音色,在此前提下寻求突破,塑造理想中的音乐形象,在传承小提琴艺术文化的基础上创新争优,使小提琴教学能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做到不变味、不走样。
(二)生本性原则
高校学生绝大多数具备独立思考、自主求知、实践与探究的能力,同时希望自主求知空间较大,满足个人延展性、多元性、个性化求学的需要。积极心理学指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若是可以产生获得感,那么就能将这种积极情感转化成深度学习的动能,还能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基于此,教师在优化小提琴教学效果的进程中应做到学生为本,为高校学生搭建能自学的平台,为学生在学习小提琴技能及理论知识时实现个人价值给予支持。为了能用积极情感点燃学生小提琴技能及理论知识研学热情,教师要在优化育人模式时注重分层教育,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并能尊重学生,同时保障育人活动具有民主性,学生能自由选择学习方法及学习内容,并在活动中学习成长。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研究与学习《回忆》(弗朗蒂切克·德尔德拉)时,可分层设计研学任务,如“本曲用到了哪些演奏技法”“本曲侧重刻画怎样的艺术形象”“从二度创作的角度出发赋予本曲个人风采”等,因为研学任务难度不等,所以学生可依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方向,还能在阶梯式研学任务的驱动下挑战自己、发掘潜能,达到逐步强化小提琴演奏能力的目的[1]。
(三)针对性原则
为了避免出现高校小提琴教学过于宽泛、笼统的情况,助力学生夯实演奏基础,扎实掌握弹奏技法,逐步强化艺术修养,教师需在优化教学效果时践行针对性原则,以基本姿势、手型、不同音阶及乐曲、节奏、力度、双音等教学内容为着力点探索教学出路,有针对性的解决小提琴教学问题。以小提琴双音演奏为例,教师为了能引领学生拉奏双音需先加大单音音阶教学的力度,再鼓励学生练习双音音阶,练习囊括三度、八度、十度等,在练习时指引学生探索力量掌控规律,获得均匀和谐的音效,为了更好的掌控音准,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横纵两方面的练习,从横的角度来讲,需在一根弦上用弓先奏出单音音阶,而后在另一根弦上再奏出一个音,从纵的角度来讲,教师要指引学生分开拉奏两个音,再合起来拉,还要关注音高,及时调整练习计划,使学生能通过针对性练习掌握小提琴演奏技能。
(四)本土化原则
通过对小提琴艺术发展历程加以分析可知,自小提琴艺术流入我国以来,就踏上了本土化发展之路,不仅与民族乐器合奏,还从民族乐器演奏技法与理论中获得养分,同时从我国音乐文化底蕴中获取创新灵感,《信天游》《梨树开花》《流云》《四季调》等中国民歌与小提琴艺术交融碰撞,赋予中国旋律新的演绎方式,同时尽显小提琴塑造多元音乐形象的能力。这就需要高校教师树立小提琴本土化发展意识,着重将我国音乐元素引入小提琴教学活动,还要善用地域性音乐文化育人资源,使学生能认识到小提琴本土化发展的重要性,乐于在学习与创编的进程中自觉引用本土音乐资源,这利于高校学生增强文明互鉴意识,达到优化小提琴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高校小提琴教学现状
高校教师在小提琴教学实践进程中持续累积经验,积极探索小提琴教学新出路,这客观上为小提琴教学提质增效提供了条件。在教学进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并影响小提琴教学效果:第一,小提琴课程有待开发,相关育人内容缺乏多变性、趣味性及本土性;第二,教育理念陈旧,侧重教授学生演奏技能,小提琴教学价值有待深挖,有些学生未能在小提琴教学活动中全面发展;第三,教学手段欠佳,模仿式教学法较为常见,虽然学生能在模仿教师的过程中掌握技能,但会出现创新思维僵化并容易被演奏框架束缚的消极现象,学生很难提升创新能力;第四,有些高校教师表演经验较少,对演奏技艺的研究不够深入,这就会影响高校小提琴教学效果;第五,学生表演机会较少,存在很难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及演奏技艺的问题[2]。
三、高校小提琴教学优化模式
(一)利用微课开发小提琴课程
微课相较于传统的小提琴课程具有内容多变、形式丰富、主题明确、容量较小等特点,对于学生来讲具有吸引力强、学习无负担、内容可选等价值,教师可利用微课整合与重构小提琴课程,同时学生可利用微课健全个性化成才知识体系[3]。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研学圣桑小提琴作品时,可借助微课聚拢代表作,其目的是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助其欣赏作品,对演奏方式、音乐形象、乐曲内涵等方面有初步的理解,产生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围绕《第三小提琴协奏曲》进行研究,借助微课提供研学所需资料,资料涉及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乐派风格、同期音乐作品赏评、曲谱等,使学生能立体化解析音乐作品,关注主题及各乐章演奏方式,使学生可以在独立探究、归纳总结的前提下了解奏鸣曲式,在第二乐章品鉴如船歌般摇晃的旋律,還能掌握泛音演奏技法,亦可强化合奏意识,懂得通过配合演奏和谐音效的重要性。教师借助微课引导学生了解赫哲族船歌小调,其目的是鼓励学生针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加以改编,将民歌元素嵌入小提琴音乐作品,使学生能积极探索小提琴本土化发展之路,还能拓宽创新眼界,积累创新经验。微课在课上是“教”与“学”的工具,在课下是学生复习及拓展性自学的抓手,使学生可利用微课不断获取小提琴演奏、赏析、创编相关知识,进而落实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目标。
(二)推行文化育人及五育并举理念
小提琴音乐作品具有人文性。巴洛克时期爱国主义思潮在小提琴音乐作品中涌动,人文主义思想成为了音乐作品的内核,巴赫的小提琴作品把民间舞曲、民歌等融合在一起,凸显其作品的哲理性、民族性及人民性,《G弦上的咏叹调》给人一种庄严宏伟之感,凸显民族性格。《四季》由巴洛克时期维瓦尔弟所创,尽显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人文理念贯穿各个时期的小提琴音乐作品,对自然、家乡、民族文化、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成为了小提琴艺术创作的一大动力,基于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品鉴与演奏小提琴音乐作品时需重视文化育人,体悟作品人文内涵,确保学生可从作品中吸收人文养分,强化文明互鉴能力,赋予音乐思维敏感性,还能将现实生活、小提琴音乐关联在一起,这对学生赏析与创编小提琴作品有益。五育并举指的是美育、德育、体育、劳育及智育并举,高校小提琴教学美育功能较强,通过文化育人可挖掘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德育价值,如爱国爱乡、敬畏自然等[4]。因为小提琴演奏对学生双手的协调性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学生要用理性思维掌控双手,还要从塑造优质音乐艺术形象的角度出发调控力度与节奏,亦需懂得配合,在合奏中尽显艺术之美,这对学生来讲可强化多元智能,如交际智能、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等,继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实现智育目标。许多小提琴音乐作品从劳动场景中获取灵感,如《渔舟唱晚》《牧歌》等,基于此学生在服务性劳动、日常生活劳动及其他劳动情境中能深度体悟音乐作品内涵,这利于学生强化鉴赏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学生体力差、肌肉缺乏耐力、气息不稳等因素会影响小提琴演奏效果,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体能训练,使学生可更好的掌控身体,强化耐力、肢体协调能力等体育素养,进而增强诠释音乐作品的专业素养。
(三)实施听、思、学、教、练、评一体化教学手段
教师在高校小提琴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同时给学生更多机会欣赏、实践、创造,基于此教师可实施一体化教学手段。以鉴赏《梁祝》为例,教师可先播放乐曲,助力学生倾听,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如“本曲节奏有何特点”“本曲中心思想是什么”等,其目的是刺激学生思考,并参与探究,学生之间可互相启发,碰撞小提琴艺术思维火花,而后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学《梁祝》演奏技法,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指导,依据学情讲解专业知识,同时引领学生调整肌肉状态,把控呼吸节奏,体悟乐曲情感,学会用情演奏,教师以“中华文化与小提琴艺术交融”为主题,指引学生进行专题训练,依托微课自主参与节奏感、指法等训练活动,并研学《八月桂花遍地开》《康定情歌》等小提琴作品。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训练收获,演奏音乐作品,在此前提下进行综合评价,指导学生关注力度、肢体配合、情感注入等方面,使其能进一步调整学习方案,实现逐渐提升学生小提琴演奏专业水平的目标。
(四)重视组建“双师”队伍
高校小提琴教学具有综合性,专业技法讲解、审美鉴赏指导、合奏训练及各艺术时期历史文化介绍不可或缺,虽然教师育人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但可能会出现某个历史时期研究不够深入、表演经验较少、心理教育能力较弱等情况,同时影响育人效果。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高校可组建“双师”队伍,邀请小提琴音乐作品研究者、演奏家等主体协同育人,弥补教师心理教育、人文教育、音乐历史教育及其他教育缺陷,使“双师”可在共同解决教学问题的基础上齐心协力优化小提琴教学效果[5]。
(五)提供表演机会
表演为学生提供了活学活用小提琴演奏知识及技能的机会,同时学生在表演时能提升心理素质,积累实践经验,还能发现不足,找到小提琴演奏知识及技能学习的方向。为了使学生能通过表演自省自查,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共同进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表演机会,为了做到这一点高校教师可实施以赛促学育人模式,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的比赛,同时从备赛角度出发制定训练计划,依托训练计划传导小提琴专业知识。除了以赛促学之外,高校还可搭建小型舞台,鼓励学生登台表演,表演形式、曲目不设限,营造“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育人氛围,为了使舞台表演更具人文性、教育性,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二十四节气”“生活的魅力”“自然之声”等主题精选音乐作品并加以练习,亦可在练习环节得到教师的帮助,继而基于表演活动将学、教、赏、练关联在一起,达到提高小提琴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舞台旁边可设置意见箱,鼓励师生点评,这可丰富小提琴教学评价方式,继而强化以评促学的功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优化小提琴教学模式可更好的助推学生增强专业素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需注重优化课程内容、育人方式、教育理念,善用更多教学资源,驱动教学改革,解决育人问题。在此基础上高校要组建“双师”队伍,在演奏家、研究学者等主体协作育人的条件下落实育人目标。因为表演利于学生强化专业素养及心理素质,所以高校要给学生表演的机会,使学生能在诠释小提琴音乐作品时不断进步,继而提高高校小提琴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志英.西安音乐学院课程思政与小提琴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2023(2).
[2]薛晖.高校小提琴专业教学与实践[J].艺术评鉴,2023(3).
[3]李婷.普通高校小提琴教學现状分析[J].科教导刊,2022(16).
[4]刘媛元.新媒体时代高校小提琴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22(5).
[5]韩伟威,任灏.高校小提琴教学的多元化发展——评《小提琴教学艺术理论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