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2023-12-17 02:19刘平张海彬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7期
关键词:乐记美学思想音乐教育

刘平 张海彬

【摘 要】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的明星,在音乐教育领域熠熠生辉。如先秦时期的《乐记》这一音乐理论巨著中所蕴含的音乐美学思想对至今仍具有深刻影响。因此,本文以先秦时期音乐美学著作——《乐记》为研究对象,探寻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于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为当前音乐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美学思想;音乐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7—156—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1]2022年4月新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2]从上述重要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当代音乐教育既要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以“以美育人”为主要目标。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包含了古人对音乐各个层面的问题进行反复地琢磨与论证,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音乐教育“以美育人”和“立德树人”的根源。据此,我们不禁思考:在当前音乐教育大背景下,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对当代的音乐教育有何启示?基于此问题,本文将对中国音乐教育有着两千多年深远影响的《乐记》进行探索,为当代音乐教育实践寻求启示。

一、探古——《乐记》中音乐美学思想辑要

《乐记》是对先秦封建政治背景下音乐思想的总结,承载着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学理论以及先秦儒家所推崇的乐教思想,认为音乐能表现人的情感与道德,并通过与封建礼教相配合去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等,其中所蕴含的各种音乐美学思想至今仍旧占据中华民族音乐思想的重要地位。

(一)音乐本质:“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乐记》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了物—心—声—音—乐的音乐的产生和实现过程。[3]从这一过程中我们能够推断出:音乐本质上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它的产生是人在与外界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某种心理活动的外化和传播,传达着人类的经验感受和意识倾向。

除此之外,《乐记》还指出音乐产生于人内心的感情由于外部刺激而引起波动,并以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经过一系列精心的创造过程便声音便成为有组织有规律的音调的过程。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的产生本质上是人类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音乐能够表现并反映人类的内心世界。当人心感于外物时,人们的感情都便会出现,由此可见,音乐能够抒发人的感情。[4]

音乐的本源起于外物的刺激,这些外物指的是世间万物,也就是“心”外的所有事物,而音乐的本质是人“心”反应于外物刺激而激发的感情所产生的、经过艺术创造的、有规律的声音。

(二)音乐特征:“中和之美”

《乐记》提出“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5],认为完美音乐的特征实际上与宇宙和谐运转的状态是相同的,具有和谐之美。作者把乐与天地之和相联系,认为乐所产生的和谐的曲调能与和谐社会相互融合并相互影响,从而实现天地人和。[6]然而只有和谐之乐也难以直接实现社会安定、人民幸福,毕竟人们依靠音乐所获得的美感与快乐因人而异,既有高尚也有可能低俗,如若不加以规范和节制,音乐很难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因此《乐记》指出,乐体现世间万物的和谐统一,礼能调节世间万物使其节制而有序,只有将乐和礼的作用相协调与统一,才能使世间万物既有和谐之美,又不乏节制之序。

“天地同和”的思想对中国后世音乐美学甚至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天地之和不仅仅反映出人们对音乐的要求及对音乐审美的渴望,更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追求的“中庸”“中和之美”“不偏不倚”等精神境界以及民族形象的直接反映。

(三)音乐功能:“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首先,“夫乐者乐也”[7]。这种喜乐的情感并不同于物质给人们带来的满足或是食色带来的短暂的快感,而是一种对于内在审美感知与体验等方面的满足感,体现了人类具有对音乐审美、音乐欣赏的需求。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人们都能从音乐中获得内心情感的愉悦,但由于人们的文化水平以及社会地位的不同,许多人渴望从音乐中获得的快乐也是不同的,有人以修身养性为乐,而有人却渴望满足声色欲望,我们应该在音乐中探索适当的、能够发展我们品格、影响我们积极心理的快乐与满足。因此,音乐的功能之一是给人民带来快乐。

其次,作者认为音乐通过“反情以和其志”使人的情欲免于外部世俗的影响,使得情感始终保持在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这就要求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认知要同社会的所标榜的伦理道德的要求相统一,从而实现从个体到社会的和谐与统一。因此,音乐的功能之二为陶冶性情。

再次,作者将礼、乐结合作为阶级统治的基础,认为民众通过音乐作品表达的音乐形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内容,也就是说音乐中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与时代社会环境和政治背景密切相关。因此音乐的功能之三为能从侧面反映出时代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状况。

综上所述,音乐的功能之一为能给人民带来快乐,人民的快乐对于国家安定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音乐的作用之二为陶冶性情、提升内在修养与道德品质,而人们的道德水平的提升能有效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对于实现国泰民安具有重要意义;音乐的功能之三为反映社会的发展状况,因此统治阶级能够根据音乐对当时的政治以及经济等社会各发展状况的折射做出反应和调整,以适应时代更好地发展。总结音乐的功能可以得出:“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二、思今——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音乐教育现状来看,得益于基础教育的改革,近些年来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表现在加大基础音乐教育课时的比例;对基础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要求越來越严格;音乐教学设备的愈发完善;不断汲取古今中外优秀音乐教学体系和内容等等,使得我国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音乐教育仍旧存在缺陷,这些缺陷导致了音乐教育事业也一定程度地面临着危机与困境。

(一)重智轻情

自“班级授课制”兴起以来,历代教师们对于“讲授法”的应用可谓是达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教师们对于所有的知识都可或多或少地使用讲授法去传授给学生,从而发展学生的音乐智力。然而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艺术审美教育,其主要任务为培养学生一系列与音乐审美相关的能力,更为注重的是发展学生的心理、丰富学生内心情感世界以及人格修养。过于注重音乐智力的发展会导致音乐教育失去其影响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意义,学生难以通过在活动中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从而形成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知行不一

尽管目前音乐教育中人们有着强烈的功利主义且过分重视着音乐知识的传授,但这并不能说明人们没有音乐审美教育的观念。随着课程改革实施以及人们音乐教育的理念的不断更新,人們也逐渐意识到音乐对于学生审美体验、审美情趣、音乐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依然不可避免地使音乐审美教育“落俗”,使音乐课的核心归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音乐审美教育。因此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音乐审美教育对于中小学生音乐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但如何深入认识和更好地实现音乐审美教育,是当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对于上述问题,本文将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探索当前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启示。

三、古为今用——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获得的启示

(一)明确音乐的本质

毫无疑问,音乐是一门注重技能的艺术,然而对于整体音乐教育而言,技能尽管重要但却不是音乐教育的全部,那么除了功利地获得证书,培养卓越的技能之外,音乐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明确音乐的本质,才能懂得音乐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哪种能力的发展。

从《乐记》来看,音乐的本质是人“心”反应于外物刺激而激发感情所产生的经过艺术创造的、有规律的节奏与音调,是对人内部的情感的抒发以及心理状态的外现。人们所感知、欣赏的音乐起源于人心又回到心中并产生一种或是音乐所表达的又或是人们根据已有经验重新领悟的情绪情感与意义,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应关注个体人格的发展以及审美感知力而不是仅仅是人的外部成就。因此通过对音乐本质的探索与明确,我们就能将音乐教育的内在审美性与世俗功利性相区分,将外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和内在审美能力的提升相统一,关注音乐审美教育给人带来的审美体验并付诸实践,以实现音乐教育“以美育人”的最终目的。

(二)关注“和谐之美”

1.注重音乐教育内容的和谐

当代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智轻情、重知识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打破了音乐学科内部的均衡。各个学科都有自身的逻辑体系与规律性,对于所教内容有各自的轻重缓急、主次分之,音乐教育也不例外。音乐作为一种外化于技能表现而内化于心的美感体验的载体,我们应当权衡并熟记于心其任务是“以美育人”,即通过一系列的感知、体验、表现和创造等活动而最终通过音乐中所蕴含的各种内在的或外在的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而非以智力为主要培养目标。

2.关注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天地万物相同地,具有一定的对内在和谐的需求以及规律性,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及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当代音乐教育过于重智轻情的现象打破了学生身心发展内在和谐与规律性,导致学生缺乏音乐学习的兴趣,难以接受相关音乐知识,甚至排斥音乐课上必要的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音乐人口的流失以至于影响了音乐的传承与发扬。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和谐和规律性,从而激发并维持学生音乐学习的欲望,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达到个体人格的完善。

(三)坚定音乐教育审美信念并深入贯彻音乐教育审美实践

《乐记》阐述了音乐的产生是物—心—音—乐的过程,认为人的内心活动起因于外部刺激,肯定了音乐可以表达并影响人的情感,通过音乐能够为人们实现或是“移风易俗”或是修身养性的目的。

1.坚定音乐教育审美信念

我国几千年来对音乐审美功能的继承与发展,足以证明音乐审美功能的重要性,无论教育改革使得音乐教育发生怎样的变化,音乐所具有的“美”的本质不会变,音乐教育“以美育人”的理念也不会改变。因此在当代音乐教育中,人们应该坚信音乐教育具有“以美育人”的功能,只有坚信音乐美能影响人的内在美,才有可能坚定地朝着“立德树人”的方向继续努力。

2.深入贯彻音乐教育审美实践

毫无疑问,教育理念引导者教育实践,教育者不仅要坚定音乐以美育人的信念,还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领悟如何将音乐教育以美育人的理念付诸实践。当代音乐教师逐渐意识到审美的重要性,然而“歌唱教学就是教唱歌”“欣赏教学就是带领听歌”的教学模式依旧是当代音乐教育应当关注问题。对于如何更好地实施审美教育、如何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加全面地、科学地、有效获得音乐中所蕴含的美这一教育实践还需教育者继续探索和发现。

综上所述,我国当代音乐教育的问题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地涉及音乐审美教育。在过去,许多教师将音乐教育单纯地理解为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尽管在教育大背景的影响下人们开始逐渐关注音乐“以美育人”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还会受到已有经验的影响导致其教育教学行为与现实要求产生偏差。本文以《乐记》为研究目标在当代音乐教育观念以及努力方向上获得了一些启示,但是本文由于篇幅原因不便进一步详细阐述的是:当代教师如何将音乐“美”这个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但又切切实实影响着人们几千年的重要概念或品质从音乐中提取出来,在进行一系列地理解与加工之后,以一种学生普遍能够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帮助他们感受、理解、表现与创造,依旧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四、结语

时代的变迁必然导致教育体制的改变,但久经时间冲刷却依然不变的便是值得我们继承的宝贵经验。古代音乐教育思想中对于当代音乐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考虑到时代局限性我们依然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它们,以便从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中探索出有利于目前乃至于今后每个时期音乐教育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佚名.【每日一习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N].央广网,2021—08—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郭婧.论《乐记》中的美学思想[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6).

[4]易薇.论《乐记》的音乐美学[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5][6][7]孙星群.《乐记》研究与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通讯作者:张海彬

猜你喜欢
乐记美学思想音乐教育
乐籍西译:五种《乐记》西文译本、译者及其传播
Towards Semiotics of Art in Record of Music
论《乐记》的辩证思维
综述现当代学者对《乐记》中音乐美学的研究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