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戏剧教育与学科融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路径探析

2023-12-17 12:40张钰潇李世琦孙书敏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7期
关键词:戏剧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双减

张钰潇 李世琦 孙书敏

【摘 要】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要通过深入学习历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戏剧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承担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任务。本文希望在“双减”背景下,探讨戏剧教育对于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效果,通过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双减”背景;戏剧教育;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7—095—04

引言

历史和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近年来,国家极其重视红色文化教育、思政教育、美育以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明确提出美育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我们要把美育从弱变强。同时,对于引导中小学生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基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成长规律,结合教育环境和各阶段知识结构进行课程的优化设计,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

一、研究背景

“双减”政策开展以来,学生在校内有了更宽松的学习时间和发展空间,有更多的机会去培养兴趣、激发潜能、发展个性。我国部分地区的中小学正在掀起一股戏剧教育的探索热潮,包括开设戏剧课程、引进戏剧教学法、成立戏剧社团等。例如,北京成立了“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项目,从课本剧到原创剧、从话剧到戏曲,还有音乐剧和校园舞蹈剧,“戏剧进校园”活动逐渐普及。为了讲好清华故事、讲好邓稼先的故事,清华大学组织师生集体研读“两弹一星”历史资料,开展了以“重温邓稼先足迹”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零基础”同学接受表演训练和美育熏陶,创作并排演出一部情境研学剧《马兰花开》。学生们在接受思想洗礼的同时,演绎和传播爱国奉献精神,并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该情境研学剧的创作与排演在戏剧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备受好评。此外,《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节目受到观众欢迎。《国家宝藏》创新性的运用了舞台剧的形式,将国宝的前世与今生故事进行了故事化的表达、戏剧化的演绎。主创成员从史料入手,深入分析文物的历史背景,形成故事线索,再融入悬念、激变等戏剧化的表达方式,演绎出一段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将情景剧的运用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文化教育与传播上具有創新性。

总体来看,戏剧教育与各学科融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已有了长足发展,二者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青少年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积极肯定态度,身份认同感比较强,也愿意参与相关的学习活动[1],但在中小学课堂实践活动中,形式仍然较为单一,在该形式上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播较少。关于对4年级及以上小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学习与理解的深度、与自身身份的统合、情感依赖与日常践行等方面,还有相当比例的小学生亟需加强[2]。

现阶段,在互联网新媒体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正受到着外来文化的冲击,青少年文化自信培养认识不足。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及时,方式创新不足,缺乏深度教育体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教育活动未形成常态化。中小学生正值价值观念形成阶段,需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

二、戏剧教育与学科融合对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的价值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东城区率先制定了《东城区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戏剧教育被明确写入了文件,确立了戏剧教育在美育工作中的重要位置[3]。为戏剧教育走进高校的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基础。戏剧赋能课堂教学,旨在突破现存传统课堂形式单一、内容相对枯燥、教育形式单方面倾斜等问题,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创新的形式,激发时代活力。戏剧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年龄设计一些趣味性与价值导向型并存的剧目,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载体,以处于心理发展初期的小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与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戏剧主题的共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赋予优秀传统文化崭新的活力,同时助力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引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希望、家国力量。

(一)有助于创新传播形式

近年来,信息通信在远程交互、文化娱乐等领域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因此,顺沿这一网络发展趋势,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传播媒介,借助年轻平台样态,将戏剧这一充满趣味性与参与性的新形式融入进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科融合的新型课堂中,通过戏剧与历史情境的结合创作,用“技术的跨界体验”,使文化借助信息通信的力量传播出去,衍生出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势力。

(二)有助于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本文通过讨论学科融合引导从戏剧教育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持续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在戏剧课堂中,学生通过对历史故事与文化不断地溯源,深刻理解与感悟历史文化底蕴。同时,教师引导加强对现实的联结,解决当前教育内容单、散、浅、累等问题[4]。根据学生的认知阶段以及教学目标,注重历史文化与内容的遴选,满足受教育者的阶段需求,以更全面的掌握戏剧角色的塑造、故事线索的发展趋向、戏剧主题的探索创造等,在历史学习的进程中产生主观能动性,探寻更深层的历史价值,挖掘主题内涵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

(三)有助于完善教学方法

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而戏剧教育重在体验,体验式教育“以生为本”[5]。通过创设历史的情境,使学生触动情感思维,多感官体验后感悟文化知识,将知识内化于行,自发应用于生活之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据研究,大部分中小学学生对历史内容存在较大的兴趣,反映当前传统课堂过于注重知识的单一传授,教师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教育过程变成了机械的单方面教学,缺少人文关怀与对“人性”的教育。基于现存教学模式的不足,亟需改进中小学教学手段,让优秀传统文化不单单只是出现于校本课程,通过戏剧创作的路径激发知识的活力与可创造力,让学生在情境中自发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感受从古至今的人文内涵,由此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三、殷墟文化课程体验活动课程设计

殷墟文化主要体现在殷墟遗址发掘和甲骨文考古重大发现两大部分,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举行的以考古为主题的集体学习指出,殷墟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追溯历史与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同时,其作为国家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与传播的重大社会意义。一直以来,殷墟文化遗址文物发掘等学术性成果不断,为史学研究提供了大批珍贵的考古资料,与此相关的学术性文章十分丰富。但是,目前殷墟文化在教育方面依然表现出形式单一、大众化传播力度不足的特点。

本文讨论的殷墟文化综合体验活动课程名为“让戏剧走进殷墟”,课程以殷墟考古重大发现的甲骨文、青铜器、以及妇好女将军等重要任务为主要内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对象主要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每一场活动5人一个小组,共4—7组学生,时长为90分钟。课程目标主要是:一是知识目标,学生沉浸式体验戏剧活动时,需要将殷墟文化主要内容作为素材进行创作,以此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相关知识;二是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游戏、训练、阅读、讨论、扮演、编创等戏剧互动环节,包括创作前素材的准备、如何建构故事,进一步了解戏剧创作的整个过程;三是情感目标,以戏剧实践活动激发中小学生的戏剧创作兴趣,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对殷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体会中华民族的劳动智慧,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围绕上述目标,课程设计了戏剧知识引入、甲骨文“你画我猜”戏剧游戏、剧本创作通识、剧本研读、片段模仿、殷墟文化内容介绍、剧本大纲编创体验等相关内容。

(一)学科融合,引入正式课程

要进一步深化甲骨文研究和应用,要促进考古、艺术、政治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彰显甲骨文的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以殷墟文化所在地安阳为例,大部分三四线城市中小学生对于戏剧这一艺术形式了解较少,仅有6.6%的小学生接触过戏剧教育。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学科素养初步建立时期,且戏剧教育课程在沉浸式体验方面需要同学生进行大量互动,课程开始前与学生建立亲密的沟通关系、提高其对于戏剧的兴趣至关重要。

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关注学生的状态,适时沟通,抓住其已知学习内容与戏剧相关的联系,如语文课本中已学习的戏剧、小说故事单元,以及作文写作与戏剧剧本创作之间知识的联系。教师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引入戏剧,可以让学生更容易了解这一陌生的知识领域。接着,课程对于戏剧相关常识,如:“幕”“场”,以及一部戏剧时常、体量的等知识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戏剧剧作知识拥有初步概念。

(二)积极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课程设置了三个互动环节,一是由教师对殷墟文化知识进行总体性的介绍,并邀请学生担任“小小解说员”对他们所了解的殷墟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二是以“山”“水”“日”“月”等甲骨文字作为载体,两名学生为一组通过肢体语言描述文字进行“你画我猜”活动,并且可以将文字进行串联,联想故事,通过肢体语言讲述;三是进行任务驱动安排,创设主题情景,如:妇好女将军举办生日宴,需要几位同学进行戏剧表演。互动环节的设置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调动学生的表现欲和学习兴趣。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学生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渴望自我价值得到认可,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或创造有价值的内容,使他们感到“我能做”、值得做,并且能检验与显示自我价值的提高,以此激发学生的表现欲[6];二是肢体语言作为戏剧中的重要元素之一,由此环节引出接下来关于戏剧语言知识的阐述;三是低龄阶段学生存在专注度不够、专注时长较短、思维发散且跳跃的问题,任务驱动的设置可以将其思维集中,提高学生专注力。

(三)知識拓展,提升思维能力

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科普与拓展,应以戏剧教学为主要形式,贯彻学科融合思维,将戏剧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思维进行整合。首先,在戏剧活动与学生充分互动后,便进入了戏剧专业知识的学习环节。教师对戏剧的概念、悲剧和喜剧、莎士比亚及其作品、戏剧舞台的常识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戏剧活动环节和语文学科知识对戏剧语言进行了知识拓展,两者融会贯通、相互补充。

此外,在关于殷墟文化知识介绍环节,会结合具体所讲内容进行各学科知识融合,如:殷墟青铜器文物中大量出现象,由此延伸出关于当时地理环境的知识拓展,引申出河南别称“豫”字的由来,并告诉学生学习历史应置身于当时的环境考虑问题。在整个殷墟文化知识框架中,会涉及到历史学科思维,从一件文物、一个历史事件引申出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思考,培养其学科思维。

(四)进行创作,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已将“故事素材的把握”、“故事切入点的选择”以及“故事的建构方法”融入进课程体验活动的各个环节。如:文物可采用拟人的方法呈现,真实事件的不同视角可成为故事不同的切入点。在课程的最后环节,教师以亚长牛尊、玉象、妇好玉凤、妇好鸮尊作为知识载体,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半命题式的剧本创作排演,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对于殷墟文化相关知识,进行短故事的创作与演出展示。

四、结语

课程结束后,教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学生的活动感受,收获了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学生总体评价课程形式新颖,沉浸式体验感极强,并对各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老师和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其主动学习探索,学生在展示中实现了自我价值,感受到了该课程在文化知识传播、学习思维培养、人文素养提高等方面的努力。该课程作为本文研究的实践环节,为戏剧教育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思考。

(一)立足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对当下中小学生的文化认知与判断不能以教师自我的主观臆测为根据[1],发展心理学认为,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独创性思维发展的转折点,随着学习增多、年龄增长,学生的思维特点从具体形象思维慢慢变化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7]。课程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思维特点、日常学习及生活认知,把握课程内容的特色,安排相应的内容、形式与情境。认可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肯定学生的自主性动机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学生实践+知识总结”的启发式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概括和引申。此外,建立奖励机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主动创造性。

(二)改善教师教学方法,注重学科知识融合

教师坚持学生主体性,需要改变以老师教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四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最为活跃,这对教师对知识了解的广度和深度做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改善教育方式,筛选和鉴别不同年龄学生所适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内容,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提前了解学生现阶段知识储备、家庭教育情况,形成课堂的良好互动;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将各学科知识融合贯通,通过类比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科思维能力。

(三)发挥社会机构优势,家校社会协同教育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重要主体,特别是校外教育机构,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具有专业性、灵活性、开放性更强的独特优势[4]。以在河南安阳實地开展的调研为例,由安阳市主持牵头、社会性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与市图书馆进行合作,安阳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公益性质的公共图书室“甲骨文书屋”,各书屋基本分布在中小学周边地区,除了提供图书借阅的基本公共服务,还会与学校进行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二十四节气”、甲骨文文化等文化讲座活动,使社会与家校间联系形成了有效衔接与联系,为中小学生的课外教育提供了便利,极大提高了文化教育的能动性。校外教育机构、公益性文化组织与家校联合教育,能够将社会资源进行灵活调动,以此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四)线上线下资源整合,开展多途径合作

近年来,在“双减”政策和研学建设双重背景下,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正在建立并不断完善面向青少年的长效教育机制。在国家支持下,大力发展博物馆的云展览、云教育,致力于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基于互联网长效发展和应用,线上线下开展同步教学,打破了教育的时间与空间局限性,体现了线上线下教育的灵活性,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为广泛的传播提供了新途径。因此,应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和互联网资源,进行线上线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充分整合,实施“博物馆+教育”“互联网+教育”“研学+教育”战略行动,切实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奕然,吕立杰.学生满意当下的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吗——基于全国百所中小学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3).

[2]何芳.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18(4).

[3]姜婷,高翯.运用戏剧教育范式,让美育赋能课堂教学[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2(10).

[4]张佑辉,霍琳.多育融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以茶文化综合体验活动课程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23(1).

[5]贾楠.从绘本到戏剧:儿童戏剧新模式探索[J].中国儿童文化,2015(0).

[6]周思源.表现欲与表现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6).

[7]蒋坤耘.奖励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自主性动机的调节作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通讯作者:孙书敏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210065017)。

作者简介:张钰潇(2002—),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戏剧与影视学;李世琦(2002—),女,汉族,重庆人,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戏剧与影视学;通讯作者:孙书敏(1977—),女,蒙古族,内蒙古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学与影视批评。

猜你喜欢
戏剧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从美国非营利戏剧组织看观众培养
浅谈如何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戏剧教育
中小学校园戏剧探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地方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校园戏剧丰富中小学教育提升学生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