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语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方式的调查分析

2023-12-16 08:44贾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29期
关键词:客观原因维吾尔语陈述

贾慧

(新疆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新疆阿克苏 843000)

拒绝言语行为作为语用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国外有关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开始得比较早,其中Beebe 和Takahashi 及Beebe、Takahash、Uliss-Weltz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1986 年Beebe 和Takahashi认为,说话者会根据交际双方的权势关系作出相应的拒绝行为,并将拒绝语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拒绝语包括“施为型陈述”和“非施为型陈述”两种语义公式;间接拒绝语含有诸如“回避、愿望、表达遗憾” 等11 种语义公式。1990 年Beebe、Takahashi、Uliss-Weltz 以60 名第二语言为英语的日本人为研究对象,进行拒绝话语语篇补全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请求、提议、邀请及建议四大类,共有12 个场景,并要求受试者分别写出在拒绝社会地位比自身高、社会地位比自身低、社会地位与自身相同的人时所使用的话语,结果发现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是影响受试者选择拒绝策略的主要因素[1]。

国内学者对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拒绝言语行为的本体研究,另一类是拒绝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关于拒绝言语行为的本体研究,主要以语用学理论为基础,借助影视剧书籍语料,从策略类型、修辞、语用、影响因素等角度进行研究,如王爱华[2]、吴建设[3]、栾义敏[4]、游春花[5]等学者。关于拒绝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则是将两种或三种语言作为比较基础,以社会关系、事件难易程度、礼貌值为自变量,从拒绝策略对比、影响因素、心理认知等角度进行研究,如马月兰[6]、李玮[7]、韩丹[8]等学者。

纵观已有文献,维吾尔语拒绝言语行为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为此,本文对维吾尔语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受试者的选择偏好,归纳出成体系的维吾尔语拒绝语用策略,为今后维吾尔语拒绝言语行为的深入研究提供些许借鉴和思考。

1 理论基础

1987 年,Brown 和Levinson 提出了著名的“面子论”,面子在社会交往中被视为“公共自我形象”,常受到言语行为的威胁,即面子威胁行为(FTA)[9]。日常生活中某些言语行为,如拒绝言语行为,其本质是威胁交际者面子的行为,威胁面子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相对权利、社会距离和强加程度。为了减缓或免受面子威胁,人们往往采用礼貌的交际策略。Brown和Levinson 还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实验框架: 一方面,社会距离、社会权力和行为难易程度三个因素可分别用一个连续体上的数值表示,数值越大,社会距离、权力、行为难易程度就越大;另一方面,礼貌策略可用直接性程度来衡量,社会距离、社会权力和行为难易程度的数值越大,礼貌策略就越间接,礼貌策略越间接,礼貌值就越大。本文则应用这一理论范式,分析维吾尔语拒绝言语行为中“礼貌”与“威胁面子”的关系,研究范围包括不同场景、不同亲疏关系的交际者如何运用礼貌策略达到减缓面子威胁的行为。

2 调查方法与问卷设计

2.1 问卷设计

本文采用 “语篇补全测试”(Discourse-completion Test)问卷法,问卷设计参照了高小岸研究现代汉语拒绝言语行为时所使用的 “语篇补全测试”模式,并做了一些修改,共设计了16 个情景,每4 个情景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并提供一组对话[10]。每组说话者提出请求,之后受试者进行回答,以拒绝每组说话者的请求。为了使回答的内容不受设计影响,受试者可以按照个人经验自由回答。在内容设计上,16个情景都是受试者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亲疏关系、行为难易程度作为控制因素,说话者的言语行为包括请求、邀请、安排、建议等。

2.2 受试对象

受试对象为昌吉学院中语系20 级预科班维吾尔族学生,共150 人,男生75 人,女生75 人。

2.3 问卷发放与回收

为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在问卷正式发放之前,先将汉语版问卷发放给就读于新疆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的26 位本科生进行预测,以确定每个情景的合适度。再结合预测情况,对问卷设计的情景和某些内容进行了修改。然后将修改的问卷翻译成维吾尔语,转发至就读于新疆师范大学翻译与理论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母语为维吾尔语的3 位研究生评阅,以确保每个情景和语言表达适合维吾尔语习惯,根据3 位研究生提出的意见,对问卷做了再次修改,修改后的问卷较符合维吾尔语语境。最后正式发放问卷150 份,回收120 份,有效问卷100 份。

3 数据分析

本文从不同亲疏关系角度分项讨论拒绝策略的选择情况,即拒绝对方请求时每种拒绝策略的使用频率,拒绝对方邀请时每种拒绝策略的使用频率,拒绝对方安排时每种拒绝策略的使用频率,拒绝对方建议时每种拒绝策略的使用频率。

3.1 请求与拒绝

表1 为受试者拒绝对方请求时,不同亲疏关系选择的不同策略及频次,可以看出,在拒绝不同亲疏关系的请求言语行为时,受试者所用的拒绝策略有所区别。在拒绝陌生关系的请求时,受试者首选的拒绝策略是道歉策略,占比54%,其次是找借口策略,如“有急事、要赶路、没时间”等,5%的人采用了直接拒绝策略,如“我不想填、我不会”;在拒绝一般关系的请求时,使用较多的是找借口和道歉策略;在拒绝朋友关系的请求时,51%的人使用了客观原因策略,随着社会距离的拉近,拒绝者不再找借口来搪塞对方,而是直接说明自己的情况,如“我也没钱、我的钱也不多了”,19%的人会对朋友感到抱歉,14%的人会进行解释并做出一定承诺,如“我也没钱,除了钱,其他我一定尽力帮忙”; 在拒绝亲属关系的请求时,多数人使用了推迟策略,另外由于社会地位因素,父母在拒绝子女请求的策略上,几乎没有人使用道歉策略。

表1 拒绝对方请求时每种拒绝策略的使用频率

3.2 邀请与拒绝

表2 是受试者在拒绝对方邀请时,不同亲疏关系选择的不同策略及频次。在拒绝陌生关系的邀请时,受试者选择最多的策略仍是道歉策略,如“抱歉,我现在没空”或“不好意思,我有点急事”,其次是找借口策略,再次是直接拒绝策略;在拒绝一般关系的邀请时,受试者选择的策略呈多样化,其中多数人选择道歉和陈述客观原因策略,并在道歉前添加了称呼语,如“阿达西,姐妹,兄弟”;在拒绝朋友关系的邀请时,51%的人对朋友表示歉意,27%的人解释 (自己不能来的原因),8%的人承诺给朋友推迟(补过生日);在拒绝亲属关系的邀请时,居于首位的是推迟策略,居于第二位的是陈述客观原因策略。

表2 拒绝对方邀请时每种拒绝策略的使用频率

3.3 安排与拒绝

表3 为受试者在拒绝对方安排时,不同亲疏关系选择的不同策略及频次。在拒绝陌生关系的安排时,受试者多倾向采用道歉和道谢策略,先道歉或道谢,然后再直接拒绝,道谢可以看作是一种委婉拒绝的礼貌策略;在拒绝一般关系的安排时,多数受试者使用的是道谢和推迟策略,45%的人向对方表示了感谢,18%的人选择了推迟策略;在拒绝朋友关系的安排时,38%的受试者选择陈述客观原因策略,其次是道谢策略,占比26%,再次是推迟策略,占比22%;在拒绝亲属关系的安排时,受试者选择较多的是道谢、陈述客观原因、解释这三种策略,占比分别为42%、35%、22%。

表3 拒绝对方安排时每种拒绝策略的使用频率

3.4 建议与拒绝

表4 是受试者在拒绝对方建议时,不同亲疏关系选择的不同策略及频次。在拒绝陌生关系的建议时,受试者首选策略是陈述客观原因,占比33%,其次是道谢策略,占比28%,再次是道歉策略,占比15%;在拒绝一般关系的建议时,受试者选择的策略是直接拒绝和陈述客观原因策略,如“我不喜欢这个颜色”或“不好意思,这个颜色不适合我”,直接拒绝加上相应的原因陈述使得拒绝方式更加委婉; 在拒绝朋友关系的建议时,选择直接拒绝和陈述客观原因策略的受试者较多,但与拒绝一般关系的不同之处在于,12%的人选择了推迟策略,如“我最近在学汉语,等过一段时间我再学”;在拒绝亲属关系的建议时,受试者选择最多的是陈述客观原因策略,占比49%,如“妈妈,我可能最近熬夜了”或“我这几天感冒了,吃点药就好了”,其次是解释策略,占比21%,再次是直接拒绝策略,占比11%。

表4 拒绝对方建议时每种拒绝策略的使用频率

综上所述,从不同言语行为角度来看选择拒绝策略的情况,一方面,在拒绝陌生关系时,受试者虽然当时抱有歉意但并不会向其耐心解释拒绝的原因,事后也不会因为对被拒绝者怀有愧疚,而给予相应的承诺;另一方面,在拒绝关系相对较近的人时,人们往往不会选择直接拒绝,更多会选择向被拒绝者陈述拒绝的客观原因,除此之外,还会附加一些称呼语,如“阿达西、亲爱的爷爷、我的朋友”等,以此来表示自己的歉意,祈求被拒绝者的理解和原谅。

4 调查结果

对调查数据分析之后,本文参照Beebeetal 在《第二语言学习者表达拒绝时的语用迁移》中的拒绝言语行为分类,将问卷中表达拒绝的语用策略归纳为如下几种。

4.1 直接拒绝策略

4.1.1 直接说不

在拒绝请求、邀请、安排、建议四类言语行为时,由于亲疏关系的不同,人们对拒绝策略的选择也存在差异,直接说不的情况常发生于陌生关系中。如:我不填(toʃqɑzmɑjmɛn)、不(jɑq)、不,好了(jɑq boldi)、我不参加 (mɛn qɑtnɑʃmɑjmɛn )、不行(bolmɑjdu)等。

4.1.2 否定意愿或能力

除了以上直接说不的情况外,还有人使用否定意愿或能力的方式来表达直接拒绝。维吾尔语拒绝言语行为中表示否定意愿或能力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表示意愿或能力的动词后加否定式mɑj/mɛj;二是动名词ʁu 与joq 连用。例如:

拒绝请求时:我不填(toʃqɑzmɑjmɛn)、我不知道(mɛn bilmɛjmɛn)等。

拒绝邀请时:我不需要(mɑŋɑ kirɛk ɛmɛs)、我不感兴趣(qiziqmɑjmɛn)、我不试(siniqmɑjmɛ)、我不喜欢(jɑqturmɑjmɛn)等。

拒绝安排时:我不想试(sinɑp bɑqqum joq)、我不能吃这个东西(bu nɛrsini jejɛlmɛjmɛn)、我不喜欢(jɑqturmɑjmɛn)等。

拒绝建议时:不适合我(mɑŋɑ mɑs kɛlmɛjdu)、我不想换发型(pɑson øzɡɛrtkym joq)等。

4.2 间接拒绝策略

4.2.1 表达遗憾或道歉+找借口或解释理由

间接拒绝时用于表示遗憾或道歉的方式有kɛʧyryŋ、xɑpɑ bolmɑŋ(抱歉/不好意思、不要生气),之后再加以相应的解释。例如:

kɛʧyryŋ, hɑzir ʤiddij iʃim bɑr idi.

对不起,我现在有急事。

xɑpɑ bolmɑŋ, tɑpʃuruqumni iʃlɛp bolɑlmiʁɑn,byɡyn tɑpʃuruq iʃliwɑlɑjli.

不好意思,我的作业还没做完,今天还要写作业。

kɛʧyryŋ,dostum mini sɑqlɑp qɑlʁɑ,sizni ɑwɑrɛ qilmɑj.

抱歉,我朋友在等我,不麻烦您了。

4.2.2 表达感谢+陈述客观原因或推迟

在间接拒绝策略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拒绝策略是先表达感谢然后再陈述客观原因,表达感谢的方式有 boldi rɛhmɛt、jɑxʃi køŋlyŋɡɛ rɛhmɛt、rɛhmɛt sizɡɛ(好了谢谢、谢谢你的好意、谢谢你),在拒绝邀请、安排、建议等情境中使用较多,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和双方语气,调节尴尬气氛,保全被拒绝者面子的作用。例如:

boldi rɛhmɛt,hɑzir ɑldirɑʃ idim,bɑʃ ʧɑʁdɑ sinɑp bɑqɑj.

好了谢谢,我现在很忙,改天试试。

jɑxʃi køŋlyŋɡɛ rɛhmɛt ɑdɑʃ, byɡyn ɑnʧɛ miʤɛzim joq, bɑʃqɑ kyn ojɲisɑq qɑndɑq?

谢谢你的好意,但我今天身体不舒服,改天玩可以吗?

tɑʁɑ rɛhmɛt sizɡɛ, mɑŋɑ øjdikilɛr hɛmmɛ nɛrsilɛrni toluq elip bɛrɡɛn idi,buni uklirimʁɑ beriŋ.

谢谢叔叔,这些东西家里人已经给我买了,您带回去给弟弟妹妹们用吧。

4.2.3 表达遗憾或道歉+给出承诺

与“表达遗憾或道歉+找借口或解释理由”拒绝策略不同的是,该类拒绝策略采用了推迟方法,并给予一定的时间承诺。常用的表达方式有kɛʧyryŋ、xɑpɑ bolmɑŋ (抱歉/不好意思、不要生气)+øjɡɛ qɑjtqɑndin、kelɛr qitim、bɑʃqɑ kyni (回家之后/下次/改天)。例如:

kɛʧyryŋ sɛl ɑldirɑʃ idim, øjɡɛ qɑjtqɑndin toʃquzup berɛj.

对不起,我现在有点忙,我回家再帮你填吧。

ɑdɑʃ kɛʧyrɡin miniŋ ʤiddij iʃim bɑr idi,bɑrɑlmɑjdiʁɑn boldum, mɛn bɑʃqɑ kyni sɑŋɑ tuʁulʁɑn kynyŋni jɑxʃi tɛbiriklɛp berimɛn.

朋友对不起,我因为有急事没能去,我哪天给你好好庆祝。

kɛʧyryŋ hɛdɛ, mɛn ɛmdi øjdɛ tɑmɑqtin jiniplɑ kɛlɡɛn qorsiqim rɑslɑ bɛk tojup kɛtti,kelɛr qitim ʧoqum høniriŋizni bɑhlɑp berimɛn.

对不起阿姨,我来之前已经吃过饭了,下次一定尝尝您的手艺。

4.3 建议或提供别的办法

该类拒绝策略没有固定的表达模式,拒绝者要根据具体的拒绝语境提出具体的建议或办法。例如:

kɛʧyryŋ, mɛn rɑslɑ bundɑq iʃqɑ qiziqmɑjmɛn,bɑʃqɑ ɑdɛm tɛklip qiliŋlɑr.

对不起,我真的不感兴趣,你们邀请别人吧。

ɑdɑʃ xɑpɑ bolmɑjmsɛn, miniŋ jinmdimu hɑzir pul joq idi, mɛn bɑʃqɑ bɑllɑrdin sorɑp bɑqɑj, ɛɡɛr bop qɑlsɑ mɛn sɑŋɑ berip turɑj.

朋友抱歉,我现在也没有钱,我问别人借一下,如果能借到我就给你。

ɑdɑʃ jeqindɑ dølɑt tilini øɡiniwɑtimɛn, bolmisɑ siz øɡinip bolʁɑndin kejin mɑŋɑ øɡitip qojuŋ.

朋友,我现在在学国语,要不然你先学,学会后再教我。

4.4 辅助语策略

4.4.1 称呼语

在提出拒绝时,辅助语对整句话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作用。拒绝者为了保全被拒绝者的面子,不破坏双方的情感,通常在拒绝之前加上一定的称呼语。如:ɑdɑʃ(朋友)、ɑppɑq dostɛk(漂亮的朋友)、hørmɛtlik bowɑ(尊敬的爷爷)、søjymlyk ɑpɑ(亲爱的妈妈)。这类称呼语一般用在朋友关系和亲属关系中。除了简单的称呼语外,称呼语之前还加了一些形容词或使用表爱级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拒绝的语气,起到让被拒绝者理解的作用。

4.4.2 肯定的态度或赞同

拒绝时,拒绝者持有的肯定态度,其实是一种假同意,为了不伤及被拒绝者的面子,而采取此类措施。问卷场景13 中,陌生关系理发师提出建议更换发型时,拒绝者会先肯定理发师的专业水平,然后提出“您说的这种发型我之前尝试过,但我不太喜欢”来拒绝对方。赞同,则是对被拒绝者话语的一种支持,问卷场景15 中,自己的好朋友建议自己学习外语,此时拒绝者会赞同好朋友的提议,学一门外语确实对提升自己有所帮助,但赞同只是认为对方的话没有错,而非一定去学。具体如下:

sizniŋ pikiriŋizmu nɑhɑjiti jɑxʃi, lekin mɛn ʃundɑq pɑsunni rɑstlɑ jɑqturmɑjmɛn, ʃuŋɑ miniŋ diɡinim bojiʧɛ jɑsɑp qojsiŋiz,rɛhmɛt sizɡɛ.

你的建议非常好,但是我真的不喜欢那种发型,还是按我说的剪吧,谢谢你。

toʁrɑ, ʧɛtɛl tili øɡiniʃimiz kerɛk,lekin mɛn hɑzir buni øɡiniʃni ojlɑp bɑqmidim,kejinʧɛ øɡinɛrmɛn.

你说得对,我们应该学习外语。但是我现在还没想过要学它,后面再学吧。

4.4.3 移情

移情是人际沟通交流时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拒绝言语行为中,移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常被用于拒绝中。问卷场景11 中,好朋友向自己借钱,直接拒绝会伤了对方的面子,间接找理由拒绝,又显得不真实。问卷场景16 中,妈妈看你脸色不好,建议你去医院检查,此时既不让妈妈伤心又不让妈妈担心,也可以使用共情的方式来委婉地拒绝。具体如下:

ʤenim dostum,seniŋ køŋlyŋni ʧyʃinimɛn,meniŋmu sɑŋɑ jɑrdɛm qilʁum bɑr, lekin sɛnmu meniŋ ɛhwɑlimni bilisɛn, meniŋmu ɑilɛ ʃɑrɑitim deɡydɛk jɑxʃi ɛmɛs,jɛnɛ kelip hɑzir jenimdɑ hɛqiqɛtɛnmu sɑŋɑ berip turʁudɛk pul joq.

亲爱的朋友,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也很想给你帮忙。但是,你也知道我的情况,我的家庭条件也不太好,现在实在没有钱借给你。

ɑpɑ mɑŋɑ køŋyl bølyʃŋizni bilimɛn,lekin mɑŋɑ hiʧ iʃ bolmidi, nɛʧʧɛ kyn dɛm ɑlsɑm jɑxʃi bop qɑlimɛn.

妈妈,我知道你是关心我,但我真的没事,休息几天就好了。

5 结束语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母语为维吾尔语的受试者对拒绝行为的态度及倾向和对拒绝策略的具体应用后发现,在拒绝他人时,母语为维吾尔语的受试者更倾向于选择间接拒绝策略,且间接拒绝策略呈多样化,如道歉、道谢、客观陈述、提供其他方法等。对母语为非维吾尔语的维吾尔语学习者来说,习得维吾尔语拒绝言语行为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成功习得维吾尔语拒绝言语行为的前提是理解维吾尔语拒绝语的特征和使用条件及相关的语言文化。在教学上,教师要根据维吾尔语学习者习得维吾尔语拒绝言语行为的情况,设计不同的语境,有针对性地进行拒绝言语行为的教学,使学生更快更准确地习得维吾尔语拒绝言语行为。

猜你喜欢
客观原因维吾尔语陈述
虚假陈述重大性
教育
陈述刘
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维吾尔语人名识别方法
《苏东坡·和陈述古拒霜花》
民事、仲裁案件执行难的内因、外因及破解之道
维吾尔语话题的韵律表现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现代维吾尔语中“-0wat-”的进行体特征
关于“福建当代艺术展”的陈述